最近,越來越多的國家試圖通過發展製造業,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製造工廠,中國製造的商品怎麼會那麼輕易被取代呢?在變化多端的國際貿易形勢的催化下,製造業焦慮程度似乎進一步加深。不少上市公司都在考慮將產業鏈遷移去東南亞地區,而那些前瞻性眼光更加長遠的龍頭企業們,國際化布局更是提上日程。
過去,中國人口龐大,勞動力廉價,所以很多國外的製造業深耕中國市場。這些企業可謂是賺得缽滿盆滿,尤其是國家改革開放之後,為了吸引外資企業的眼球,我國政府推出了多項優惠政策。外資企業也給我國百姓提供了很多的就業機會,比如蘋果的代工廠富士康。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時間,我國百姓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我國勞動成本明顯上升,土地成本居高不下,企業的利潤空間逐漸減少。因此不少企業把目光投向了東南亞等勞動力更加低廉的國家,而越南、印度等國正在成為新興的「世界工廠」,有人甚至認為「中國製造」地位不穩了!
為了保證供應鏈多元化,前不久日本政府大力呼籲在中國市場的日本企業迅速回遷,甚至還為此制定了相關補助政策,但是乖乖聽話的龍頭企業寥寥無幾,世界知名電器巨頭日本松下甚至與政府背道而馳。
根據相關消息顯示,松下電器近日宣布,將在中國建設生產空氣淨化器等產品的全新工廠,新工廠選址位於廣東省佛山市,投資總額高達2.2億,計劃於2021年正式實現投產。與此同時,松下電器還表示,公司這次的戰略決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後疫情時代,大眾逐漸重視殺菌消毒處理,在華建廠極其容易達成,公司2021年包括空氣淨化器在內的空調業務銷售額,與2019年相比翻倍的戰略目標。
對於松下電器即將在華建廠,一時間眾說紛紜,相信大家都知道,松下是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日本企業之一,曾經松下電器是炙手可熱的外資電器品牌。但是松下電器市場競爭力不斷下降,松下在中國市場甚至一度面臨落敗的危機。這次松下電器的選擇也表明,印度和越南等國家根本無法取代中國。因為印度和越南等國的工資也在不斷上漲,這些國家的勞動力不見的就很廉價。而且,中國製造業產業鏈更加完整。在印度、越南這些國家,低端製造業還說得過去,如果是高端製造業,完全不具備競爭力。很多遷走的企業,甚至把高端製造重新送回中國加工。
無獨有偶,富士康幾天前宣布將會終止在印度建廠的計劃,原因是未能完成在印度投資50億美元的預期目標。看來越南和印度的後勁確實差點意思,雷聲大雨點小!在中國市場,洋品牌昔日的光環早就沒有了,現在中國的消費者購物很理性,不會一味地只認品牌,主要還是看商品有沒有性價比。中國的各個行業,要是也能慢慢地走向高端製造,那才是強國之路的開始。現在,中國製造業已經從低端製造業轉型為高端製造業。中國製造業如果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擁有屬於自己的核心技術以及核心製造工藝,最終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