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器巨頭回遷中國,斥資2億建廠,越南、印度無法取代中國!

2020-12-25 封面商業

最近,越來越多的國家試圖通過發展製造業,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製造工廠,中國製造的商品怎麼會那麼輕易被取代呢?在變化多端的國際貿易形勢的催化下,製造業焦慮程度似乎進一步加深。不少上市公司都在考慮將產業鏈遷移去東南亞地區,而那些前瞻性眼光更加長遠的龍頭企業們,國際化布局更是提上日程。

過去,中國人口龐大,勞動力廉價,所以很多國外的製造業深耕中國市場。這些企業可謂是賺得缽滿盆滿,尤其是國家改革開放之後,為了吸引外資企業的眼球,我國政府推出了多項優惠政策。外資企業也給我國百姓提供了很多的就業機會,比如蘋果的代工廠富士康。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時間,我國百姓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我國勞動成本明顯上升,土地成本居高不下,企業的利潤空間逐漸減少。因此不少企業把目光投向了東南亞等勞動力更加低廉的國家,而越南、印度等國正在成為新興的「世界工廠」,有人甚至認為「中國製造」地位不穩了!

為了保證供應鏈多元化,前不久日本政府大力呼籲在中國市場的日本企業迅速回遷,甚至還為此制定了相關補助政策,但是乖乖聽話的龍頭企業寥寥無幾,世界知名電器巨頭日本松下甚至與政府背道而馳。

據相關消息顯示,松下電器近日宣布,將在中國建設生產空氣淨化器等產品的新工廠,新工廠選址位於廣東省佛山市,投資總額達2.2億,計劃於2021年正式實現投產。與此同時,松下電器還表示,公司這次的戰略決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後疫情時代,大眾逐漸重視殺菌消毒處理,在華建廠極其容易達成,公司2021年包括空氣淨化器在內的空調業務銷售額,與2019年相比翻倍的戰略目標。

對於松下電器即將在華建廠,一時間眾說紛紜,相信大家都知道,松下是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日本企業之一,曾經松下電器是炙手可熱的外資電器品牌。但是松下電器市場競爭力不斷下降,松下在中國市場甚至一度面臨落敗的危機。這次松下電器的選擇也表明,印度和越南等國家根本無法取代中國。因為印度和越南等國的工資也在不斷上漲,這些國家的勞動力不見的就很廉價。而且,中國製造業產業鏈更加完整。在印度、越南這些國家,低端製造業還說得過去,如果是高端製造業,完全不具備競爭力。很多遷走的企業,甚至把高端製造重新送回中國加工。

無獨有偶,富士康幾天前宣布將會終止在印度建廠的計劃,原因是未能完成在印度投資50億美元的預期目標。看來越南和印度的後勁確實差點意思,雷聲大雨點小!在中國市場,洋品牌昔日的光環早就沒有了,現在中國的消費者購物很理性,不會一味地只認品牌,主要還是看商品有沒有性價比。中國的各個行業,要是也能慢慢地走向高端製造,那才是強國之路的開始。現在,中國製造業已經從低端製造業轉型為高端製造業。中國製造業如果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擁有屬於自己的核心技術以及核心製造工藝,最終實現從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轉型

相關焦點

  • 曾提出赴印尼建廠,如今日本汽車巨頭轉身斥資85億加注中國市場!
    據蓋世汽車3月2日報導,日本汽車巨頭豐田正在天津投資近85億元人民幣,籌建一座年產能2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工廠,將涵蓋包括電池等在內的完整生產工藝。值得一提的是,豐田並非今年加大在華投資的「第一人」——此前已有多家外資巨頭宣布再度加碼中國市場。
  • 退出中國市場後,日本電器巨頭宣布回歸:砸2.2億在中國建廠!
    近些年,隨著中國產業結構的變化,以及市場大格局的洗牌,越來越多的國產開始崛起。與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海外品牌,迫於競爭或其他壓力,選擇淡出中國市場。作為全球電器巨頭之一,松下曾在中國有著令人傲嬌的市場份額。
  • 市場要聞丨花2.7億美元去越南建廠,富士康是如何盤算的?
    來源:36氪根據日經新聞網報導,富士康計劃投資2.7億美元擴大在越南生產規模。富士康已提出整體生產計劃並希望儘快在越南當地成立一家新公司。富士康在越南深耕已久,2007年,富士康首次進駐越南,有三家規模不大的工廠,主要生產和組裝電腦、汽車零件等。隨著越南製造業的發展,近年來,富士康的對手、同樣在蘋果產業鏈佔據重要地位和碩和緯創決定擴大在越南的生產規模。面對競爭對手的進一步行動,富士康必然不能缺席。
  • 斥資1.7億元投資越南!富士康曾傳言576億賣掉中國新廠
    11月18日,據外媒報導,越南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蘋果主要供應商富士康斥資2600萬美元(約為人民幣1.7億元)興建的越南廠,本周生產了首批顯示器面板,據悉,這座新廠位於越南廣寧省(Quang Ninh),一年將生產2萬片面板,其中多數將出口。
  • 越南製造成爆款?將取代中國製造成世界工廠?越南:10年超過中國
    而這些工廠在海外建廠的目的無非就是有兩個,一是打入外國市場,二是為了給企業降低生產成本。眾所周知,製造業的人工成本是主要的支出,所以一些國家在去海外建廠的時候,通常會選擇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國家。在過去的時候,中國成為外國企業鍾意的對象,一是人口眾多,消費市場大,二是因為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低,所以外國企業紛紛來華投資建廠,這也讓中國製造的產品享譽全球。
  • 越南製造成爆款?將取代中國製造成世界工廠?
    其中,美國科技巨頭蘋果此前將AirPods無線耳機的生產遷至越南。韓國電子巨頭三星也在越南設下了多家工廠。據市場5月21日最新消息,越南有關代表人士表示,預計2020年GDP增速為5%,不及目標的6.8%。此外,為了進一步提振經濟,越南打算出臺更多政策來吸引外國投資者。
  • 越南取代中國成世界工廠?越南GDP出爐,放在中國是什麼水平?
    到2020年,世界主要幾大經濟體都將受到一定影響,美國、歐盟和印度等國情況更為嚴重,儘管它們的經濟表現不景氣,但也不排除部分表現良好,除中國外,越南經濟也有目共睹,尤其是近2年的增長率驚人。此外,由於越南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許多投資者也開始在越南投資興建工廠,其中包括著名的富士康、三星等大型企業。
  • 大量外企搬到越南建廠,今卻想要回到中國,稱:被騙!怎麼回事?
    甚至有人說中國世界工廠的稱號將被取代,但是真的是這樣嗎?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的製造業雖然稱不上是世界頂級水平,但在中上水平上是沒有問題的。尤其是中國製造業的「成本效益」是世界上最好的。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外國企業,一定要來中國建廠。
  • 取代中國製造,越南到底行不行?
    在經濟活力驅動下,越南吸引了眾多國際企業前來「淘金」,其中尤以製造企業為主。2019年,越南吸引外資總額380.2億美元,同比增長7.2%。其中,加工製造業吸引外資達245.6億美元,佔協議總額的64.6%。
  • 除了越南、柬埔寨,中國在緬甸建廠是否可行?
    提及去東南亞建廠,大熱的目的地不外乎越南、柬埔寨。一季度,越南對美國出口飆升40.2%,如果保持這一速度,越南有可能超過英國,成為美國一個更大的供應國。雖然整體營商環境稍顯落後,但緬甸的對外貿易有著獨特的優勢:緬甸在1997年成為東協成員國,加入東協自貿區、中國-東協自貿區、韓國-東協自貿區、日本-東協自貿區、印度-東協自貿區等。
  • 製造業接連撤離轉至越南,越南製造對中國製造業的威脅究竟有多大
    這是繼史丹利之後,一個月內第二家撤離深圳的外資製造業巨頭。除了兩家外資製造巨頭外,近日又有一家國內上市公司——長盈精密因為深圳地租價格上漲選擇離開,據傳準備在越南建廠。作為華為、三星、蘋果、特斯拉等的供應商,長盈精密已經在越南中北部的義安省租下土地,廠房建設有望明年完工。越南工廠建成後,所生產的結構件將首先供應韓國的三星電子。
  • 產線從中國撤走,設到越南和印度,蘋果還要帶走供應鏈?
    雖然富士康回應稱,不方便對客戶發表任何評論,但卻低調的斥資2.7億美元成立了一家名為富康科技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專門負責越南生產線的相關業務。報導說,富士康的新工廠將落腳越南東北部北江省,並於2021年上半年投產。
  • 印度工廠停產,韓國巨頭離開中國一年,如今面臨意想不到的後果
    根據國外媒體報導,由於擔心疫情的擴散,印度政府近日宣布將暫時關閉一些工廠,其中就包括三星電子位於諾伊達大區的手機工廠,據悉,三星諾伊達生產基地號稱世界最大的手機工廠,年產能高達1.2億部。這也是繼三星韓國龜尾工廠,斯洛伐克電視機工廠關閉後,三星旗下又一家關閉的工廠。
  • 投資18億,富士康生產線轉移越南!零部件卻依賴中國進口?
    富士康頻頻投資越南,是否意味著其將徹底把產能轉向越南呢?滿足美國市場需要,富士康計劃投資18億在越南擴大生產據英媒11月26日報導,日前富士康斥資2.7億美元(約合17.7億元人民幣)成立新公司。此前富士康與和碩計劃在墨西哥開設新工廠;今年7月,鴻海計劃投資10億美元在印度南部成立一家蘋果手機組裝廠......按照富士康的目標,為減少對華生產依賴,未來海外產能將佔公司總產能的30%以上。基於主要客戶的要求、以及擁有低廉的勞動力成本等因素,越南成為了富士康首選的海外投資地。
  • 又一日企突然關門,1500員工面臨失業,日本推進「去中國化」?
    在今年2月的疫情初期,村田就表示位於無錫等地的4家工廠逐漸恢復,並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這些年,不少日本知名企業的工廠相繼關閉撤離,2018年,日本數碼巨頭奧林巴斯關閉了深圳工廠,日本歐姆龍又關閉了蘇州工廠;2019年,彩電巨頭夏普撤離,到越南建廠,索尼也關閉了北京的手機工廠。
  • 拿下140億訂單!「越南製造」成爆款,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
    但是,近幾年來,由於我國的人工成本不斷增加,以及物價和土地價格的提升,不少外資企業紛紛開始有了「撤離」中國的打算。不少外資企業甚至已經將工廠搬到了印度、越南等一些國家。隨之而來的變化便是我國的國外訂單減少。
  • 深圳製造業巨頭在越南建廠,有3萬5員工,工廠明年可完工!
    又一製造業巨頭外遷,深圳真容不下製造業了嗎?網傳深圳長盈精密公司已在越南租地建廠,明年工廠建設可完工。了解長盈精密的人都知道,這家公司不是低端產業小公司,屬於有35000員工的上市公司,主做手機,電腦,可穿戴設備,新能源車等產業的配件,這些絕對算高精尖行業!
  • ...iPhone 11 失敗,對中國的依賴日益增加;菲律賓 VC 斥資2億美元...
    印度蘋果在印度生產 iPhone 11 失敗,對中國的依賴日益增加。據 Gizmochina 報導,一份新報告顯示,蘋果終止了在印度建立 iPhone 11 生產線的計劃,改為在中國製造,原因是印度沒有所需的熟練工人或基礎設施。此外,儘管主要影響中國的冠狀病毒流行導致蘋果生產中斷。
  • 在越南建廠的企業後悔了?除了廉價勞動力,越南還有什麼?
    其中因越南與多國籤訂了自由貿易協協議,佔據出口優勢。 因此各國在越南投資的項目也是最多的,大家互惠互利,僅中國在越南的投資總額就達380.2億美元。然而現在卻有大量企業後悔不已,在越南的工廠倒閉或是面臨倒閉的險境,投資商們紛紛撤資,是什麼原因在打消投資者的熱情?工廠倒閉原因是人為還是形勢所逼?
  • 越南想取代中國成「世界工廠」,GDP卻不如廣西,還有一個大弱點
    另外,過去20年,中國房地產快速發展,帶動了各種租金成本的上漲,成為了企業的另一大開支。由此,中國此前的這些優勢逐漸失去。對於企業來說都是逐利的,所以,他們就要選擇成本更低的地方取代。於是,不少企業開始尋找新的地方修建工廠,越南則成為了首選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