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看了交通規劃才知道,南通在江蘇的份量真跟以前不一樣了!一種觀點認為,二十年前大家就知道,上海要投資蘇北肯定首選南通,為什麼呢?因為南通和上海地緣相近,人緣相親。
同理,南通起來了,下一個就是鹽城,再下一個就是泰州。這三個地方早年都有人來上海發展,後裔有大量從商的,具備一定的影響力。只要條件允許,上海會從近到遠一個個的來投資。
蘇州是上海帶出來的,可以說,蘇州以普通地級市傲視全國,上海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那麼只要上海願意帶鹽城,超過南通,向蘇州看齊也不是不可能。關鍵就看鹽城的公關能力,以及爭取資源的手段了……
對此觀點不敢苟同,沒有上海的時候,蘇州就已經傲視全國了,所以蘇州並不是上海帶出來的,蘇州自身就已經很優秀了,只不過有上海錦上添花。
一個城市要發展起來離不開五點,第一區位,第二行政地位,第三交通,第四省裡的重視程度,第五人才。蘇州除了第二點是普通地級市,其他四點都具備。鹽城不可能超過蘇州,也不可能平級蘇州,因為鹽城五點都不具備。
而南通五點以前也不具備,現在具備四點,除了第二點普通地級市。南通現在看她偏僻,但未來高鐵數量是僅次於南京蘇州的,滬蘇通、鹽通、通蘇嘉勇、北沿江、如通蘇湖,還有4f級別機場,其他南通市內部的都不說了。
過江通道海太通道第一次環評,張皋明年開建,北沿江過江通道在勘測,蘇州北站距離南通西站直線90公裡,距離上海虹橋87公裡,上海寶山楊行距離南通二甲110公裡,三者都與通蘇嘉勇,北沿江,350連接,均可在30到40分鐘內達到。
接下來通州灣,江蘇新出海口,上海加入,蘇錫常加入。看看這些交通規劃,南通如今在江蘇的份量真跟以前不一樣了,它勝在區位好,縣經濟好,到蘇州,上海很近。
反觀鹽城,市區一般,縣經濟一般,最後的東臺在南通都是倒數第一,東臺之所以在鹽城內部不錯,就是因為靠近南通這邊。江蘇發展核心永遠是揚子江城市群,而且越靠近上海越好,蘇州就是最典型的實例。
江蘇沿江八市gdp佔江蘇總量的百分之60多,且比例越來越大。鹽城除了面積大於南通,在競爭上都不如南通。至於上面說的投資,董明珠南京人怎麼沒見她投資江蘇?格力在廣東,作為商人肯定要講究利益的,而不是個人情感。
以上觀點你有異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