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星北上紛紛尋求發展 看好內地影視實力(圖)

2020-12-25 搜狐網

  張衛健、羅嘉良、陳慧珊、歐陽震華等一行香港演員在內地螢屏開局良好的局面已做過大致統計,如今又有更多的香港明星逐漸躋身內地的電視圈,有的是初來乍道就信心倍至,有的則是因為籤約公司的投資而做了個順水人情,總的看來,內地電視劇市場之大已經成了吸引越來越多港臺明星的主要原因。

  港星北上 之 初來乍道型

  代表人物:林峰 李姍姍

  香港無線藝員林峰已經從最初的龍套生涯逐步過度到主演位置,隨著《尋秦記》裡攻於心計的趙盤和嬴政,到《覆雨翻雲》中成熟的風行烈……他已成為TVB旗下炙手可熱的藝員。

眼下,面對內地電視劇市場的繁榮,這位當紅小生就在《太極》的內地片場中透露了自己的一些真實想法。林峰:「在香港地方不大,景點不好找」,「希望在內地拍電視劇,並和內地演員合作」。

  不僅新人喜歡到內地拍戲,就連大家熟悉的「小棠菜」 李姍姍之前也加盟了內地古裝奇俠劇《幻影神針》。雖然在發布會現場及片場內外,她都操著一口蹩嘴的普通話,但看上去還是難擋她來內地拍戲的熱情。

  港星北上 之 順水推舟型

  代表人物:蘇永康 楊千樺

  來內地發展的明星中,有主動請纓、披甲上陣的,也有順水推舟、受人安排的。現代情感劇《讓愛自由》因為是香港最大的娛樂經紀公司投拍,所以旗下藝人蘇永康、楊千樺等人也開始在內地螢屏上小露身手,同時也讓內地觀眾對這兩位演員入主內地電視圈的作品更加感興趣。

  港星北上 之 再接再厲型

  代表人物:蔡少芬 張智霖 郭晉安

  除了上述幾種類型,接下來要提到的幾位,則是近來已經在內地拍過不少電視劇的港星。自從《七劍下天山》後,無線花旦蔡少芬就在內地螢屏安營紮寨,拍攝了《淚痕劍》、《水月洞天》等一系列的古裝劇集,大也有將工作重心轉至內地的打算。

  除了這位當紅花旦外,張智霖以內地新作《逆水寒》以及電視電影《陸小鳳》,開始轉戰內地,而憑藉憨厚呆傻形象深入人心的郭晉安則繼續瞅準內地市場,接連拍攝了《傻王闖天下》《天下第一》《夜光杯》等一系列的古裝劇。

  港星北上 之 「安家落戶」型

  代表人物:魏駿傑

  之前提到幾位港星不是在內地拍港劇,就是直接參與拍攝內地電視劇,不過說到底還是沒有接下來這位無線當紅藝人執著…因為與無線合約到期,所以魏駿傑就選擇籤約了內地一家影視公司,並在一部抗戰題材劇《紅色記憶》中出演一個紅軍戰士。雖然魏駿傑在無線以往的幾部大戲中都以反面形象示人,但這個首次進軍內地後的正面角色還是給了他不少信心。

  其實,來往於內地螢屏的港星還不止於此。人氣當紅的張栢芝開始加盟新劇《周璇》,而,出道多年的溫碧霞倒是不溫不火的以一部《幻影神針》順利收山。總之不論是破天荒頭一回拍電視劇,還是打算封山、享受人生,港星此翻的內地之行,倒是為內地電視劇市場增添了幾份生機。

  更多詳情就在將在CETV-3每晚9:30分《電視劇風雲榜》中精彩揭開。

  

(責任編輯:蘇美玲)

相關焦點

  • 香江漫話:港式茶餐廳北上內地開枝散葉(圖)
    香江漫話:港式茶餐廳北上內地開枝散葉(圖) 2008年09月11日 01: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港式茶餐廳陪伴無數香港人長大,獨有的點菜文化、製作手藝,都別具一格,就連內地和海外的唐人街都以「港式茶餐廳」作招徠。
  • 前TVB藝人郭政鴻:北上2年圓買房夢,今籤邵氏圖穩定發展
    2015年,TVB藝人郭政鴻因待遇問題離開TVB,全力北上登臺、出演網劇,結果大獲成功。他曾在港媒專訪中透露,效力TVB28年零儲蓄,北上兩年就在香港買房,內地市場的確商機無限、待遇夠高。不過,儘管在內地積攢了豐厚身家,郭政鴻也沒打算放棄香港市場,日前又籤約了邵氏,這對55歲的他而言,可能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郭政鴻家有四口人,他已不再年輕,兩個女兒卻還年幼。他想要更多的時間陪孩子,這意味著他不能長期待在內地;但香港的生活成本、教育支出極高,妻子是全職太太,這意味著他必須有豐厚的收入,即內地搵錢的機會。
  • 為什麼TVB藝人紛紛離巢來內地?看看這四位的吸金能力就知道了!
    大家好,歡迎關注百家號壹木碎碎念,我們將為你提供更多娛樂資訊,本文由壹木碎碎念原創發布,轉載請聯繫,喜歡請拍磚留言~早前傳出,TVB三料視帝黎耀祥約滿將和TVB改為部頭約,北上發展拍戲其實早在好幾年前,TVB很多藝人約滿都不再續約了,紛紛往內地發展。畢竟在內地一集電視劇賺的錢可能比TVB一部戲賺的錢還多!TVB演員想要在內地站穩腳跟並不容易,然而這四位卻發展得很好,可以說是TVB內地最吸金的藝人了!(按從低到高的順序)首先是陳浩民。
  • 港式茶餐廳巨頭進軍珠三角 港人個體店隨勢北上
    人民網8月27日電 上周五,「大家樂」廣東第三十一家分店在廣州開業,這標誌著以「大家樂」為首的港式茶餐廳巨頭在近十多年經歷「高調進軍、黯然撤離、捲土重來」的北上之路後,正式步入穩定發展的階段。
  • 影視基金助力影視發展
    在這兩部火爆中外的電影背後資本的力量不容小覷,從影視製作、到製作發行資本成為推動影視發展的重要支持。由於看好國內電影市場的前景,各路資本已經紛紛進入電影市場,在帶來了資金的同時,也促進了中國電影數量的增長的質量的提升。有了資本的助力,電影製作公司也更加專注於內容製作、工業水準和國際化的運作。
  • 融入中國夢,青春再出發——香港各界青年代表一路北上尋「機遇」
    在武漢參訪後,他開始籌劃著和創業夥伴一起來武漢尋求合作。「武漢有國內領先的視頻直播公司,政府對創新企業孵化的支持力度很大,可以為香港青年提供良好的創業和創新平臺。」陳曉鋒充滿期待。「展覽讓香港青年了解到國家科技發展最尖端、最前沿的技術,也讓香港科技行業從業者看到了行業標杆,在一些領域有了努力的目標。」香港智慧城市聯盟召集人楊全盛說。他說,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香港青年來親身感受國家的科研實力,也希望香港的基礎科學能與內地的科研成果產業化更緊密結合,讓更多科研成果造福國民。
  • 香港電影靠什麼套路搏擊內地市場?
    很多人戲稱《犯罪現場》是《古天樂2019 vol.6》,並不看好該片,但《犯罪現場》卻成為了今年古天樂主演影片中口碑最好的一部,同時也是今年在內地上映的港片豆瓣評分目前最高的一部。港片是有效元素的工業化方式堆砌院線君這裡說提到的香港電影特質由香港編導和香港演員為主要演員的電影,這幾年一些由香港導演北上拍攝內地和香港和合拍片,還有一些內地演員佔比較高的香港電影,例如周星馳的「西遊」系列以及大多數獻禮電影,這些電影對於內地觀眾而言,本質上並不算「香港電影」。
  • 香港市民紛紛北上,遍地豪宅的深圳成為「避疫」首選地
    12月6日,據香港東網及大公網報導,香港疫情日益嚴重,本土確診人數不斷上漲居高不下,不少香港市民為躲避疫情紛紛北上,深圳灣口岸人滿為患,過關人數近乎是平時的幾十倍。
  • 港片北上及香港文化
    6月份上海電影節上,杜琪峯的《三人行》再次引發了港片北上的熱議,褒之者極言此片讓內地所有類型片的業內人士汗顏,貶之者則對此評價頗不以為然。無論是影視、歌曲,還是小說、詩歌,更不要說進入到研究層面的各種成果了,流行則流行矣,新鮮則新鮮矣,但永遠與經典性無緣。四大天王可以讓少男少女狂熱,但如果哪個成年人也熱衷於此,那則讓所有的人都會笑掉大牙。香港對內地的時評,常常被內地人普遍地關注,但亦總是被列入不著調的八卦之說。內地學界則一向有著做不了其他研究的則做香港文化研究的潛在定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 港資房企看好內地商業地產
    港資房企看好內地商業地產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作者:林喆
  • 促進深港影視發展 深港影視合作發展論壇暨鯤鵬影視新片啟動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黃力雯)5月18日,首屆深港影視合作發展論壇,在第十五屆深圳文博會分會場福田區T-PARK深港影視創意園盛大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深化內地與港澳影視合作,促進深港影視發展」。主題演講,主題對話以深港影視聯動的優秀影視企業鯤鵬影視作品新片發布。活動意指加強和鼓勵內地與香港電影業界,更積極參與內地電影製作,進一步強化合拍片質量和影響力,加速兩地電影及文化之間的融合,為國家電影業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 「澳車北上」將不設配額,內地居民也可在澳駕駛?
    廣東省公安廳早前發布廣東省關於澳門機動車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內地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現時香港正積極推進「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議員梁孫旭及馮家超關注「澳車北上」進展,保安司司長黃少澤表示,「澳車北上」不設配額,港澳都是不設配額,但每日會設數量,先到先得。
  • 宣城一座實力縣級市,距杭州僅145公裡,未來發展前景被看好
    宣城處於杭州和南京的輻射範圍之內,發展條件良好,地理位置優越,是沿海與內地進行經濟溝通的重要通道。同時宣城也是一個具有2000多年建城史的歷史名城。但是宣城近幾年來的發展成就還是非常明顯的,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宣城就有這麼一座很有實力的縣級市,它距離浙江的杭州市僅145公裡,車程大約在兩個小時左右。
  • 中國發展最被看好的兩大城市,未來有望追及香港及北上廣
    眾所周知,中國地大物博,城市眾多,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大多數城市都處於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而中國發展最被看好的兩大城市則非這兩座城市莫屬,其雖不是中國目前發展最好的城市,但一定是未來發展大好的城市,不知道有你的家鄉嗎?
  • 澳門經濟發展多元化:影視產業或成新出路?
    而在文化產業的眾多門類中,影視產業因其具有廣泛的傳播度和巨大的影響力而受到格外青睞,同時,澳門歷史文化資源稟賦深厚,具有發展影視產業的天然土壤和基因,那麼在世界歷史文化名城澳門,影視產業發展又如何呢?該劇以粵港澳大灣區的主要城市為背景,講述了一群年輕人植根粵港澳大灣區,與城市共同發展,實現自我成長的勵志故事。該劇由內地的影視公司立項,並由有澳門的公司參與投資,應該說是在影視劇項目的合作方式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該劇的出品方之一澳門南光集團董事長傅建國表示,《灣區兒女》是澳門多元產業發展的新路標,也是搭建澳門資本與內地影視產業合作發展的新模式。
  • 港人為躲疫情紛紛北上:赴深圳人數增4.5倍 關口被擠爆
    圖:近日北上避疫港人大增,深圳灣口岸再現排隊人龍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失控,昨日新增104宗確診,11日內第六次「破百」。香港疫情「清零」無期,反觀內地早已可以除下口罩正常生活,大批港人近日經陸路關口,湧往內地避疫。與11月同期相比,12月至今,香港居民入境深圳的人數增加了近4.5倍。兩名北上避疫港人接受《大公報》訪問,他們見證內地的防疫措施,發現由入境、分流、抵達隔離酒店的一連串安排,嚴謹周到,並且設立微信群跟進各人需要,安排心理輔導,十分貼心。他們說:「完成14日隔離令後,可以外出做冬和過聖誕。」
  • 香港影視的沒落,不是時代拋棄你,而是自身限制了你
    後來隨著國內影視行業的發展,以及網絡的發展,海外的影視作品都能夠找到,國內觀眾的選擇就多了起來。在這樣的情下,相比起黃金時代下的港劇,自然是有些頹勢,以及沒落之感。至於香港電影?在電影演員和導演,大部分北上的時候,就已經呈現出了遲暮的感覺。
  • 小家大夢——澳門搭上內地經濟發展快車
    黃天回憶說,之所以做這個決定,就是因為看好回歸後澳門的旅遊業發展前景。「越是中心的旅遊地點,越能夠給我的生意帶來客流。」黃天「押寶」成功了。2003年7月,內地多個城市陸續實施居民赴澳門「個人遊」,截至今年9月底,內地赴澳「個人遊」超過6828萬人次。2013年,澳門入境旅客達2932萬人次,約為當前本地人口的47倍,較回歸之初翻了兩番。
  • 前TVB御用惡人北上發展,拍視頻解釋原因:「香港只給我恐懼。」
    近幾年,中國香港演員赴大陸發展的例子數不勝數。香港文化娛樂產業的疲軟,局勢的動蕩,經濟的下滑……都是這些演員北上的原因。影視行業從業者,在內地謀生的機會遠比在香港高——幾乎已經成為了業界的一個共識。大到一線明星演員和導演,小到TVB底層龍套,都不會放過在中國大陸拍電影和電視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