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很多人都吃過蛋炒飯,炒飯也是最常見的一種食物,炒飯一般分為多種品類,如:揚州炒飯、西紅柿炒飯等,很受大眾追捧,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了六種中國特色炒飯的做法,既簡單又美味,趕快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揚州炒飯,又名揚州蛋炒飯,是江蘇揚州經典的小吃。揚州炒飯選料嚴謹、製作精細、加工講究,而且注重配色。炒制完成後,顆粒分明、粒粒鬆散、軟硬有度、色彩調和、光澤飽滿、配料多樣、鮮嫩滑爽、香糯可口。據說,隋煬帝巡遊江都(今揚州)時,把他喜歡吃的「碎金飯」(雞蛋炒飯)傳入揚州;也有學者認為,揚州炒飯原本出自民間老百姓之手。2015年10月,揚州市質量監督局發布新的揚州炒飯標準,要求炒飯在形態上要達到米飯顆粒分明、晶瑩透亮。色澤上要做到紅綠黃白橙,明快、和諧;口感上要鹹鮮、軟硬適度,香、潤、爽口;氣味上要具有炒飯特有的香味。製作方法:米飯、雞蛋、火腿肉、蝦仁、青豆、胡蘿蔔、玉米粒、蔥末、紹酒、鹽、胡椒粉。做法:1.火腿切成略小於青豆的方丁。雞蛋打入碗內,加鹽、蔥末攪打均勻。2.炒鍋上火燒熱,放入油,放入雞蛋滑散。3.放入、青豆、蔥末、胡蘿蔔、玉米翻炒均勻。4.加入火腿粒炒勻烹入少許紹酒。5.加入蝦仁炒勻加少許鹽、胡椒粉調味。6.加入隔夜米飯迅速翻炒,粒粒米飯噴香即可出鍋。
醬油炒飯是一道家常主食炒飯,主要食材是米飯(冷飯更佳),配以肉粒、雞蛋、蔥花和醬油等炒至熟熱。醬油炒飯可以根據個人口感添加少許酸或辣,並且配料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適量加入。米是五穀之首,米飯更是人們日常飲食中的主角之一;一味米飯,與五味調配,幾乎可以供給全身所需營養。米飯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米飯中的蛋白質主要是米精蛋白,胺基酸的組成比較完全,人體容易消化吸收。糙米飯中的礦物質、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1)含量都較精米米飯中的要高。製作方法:米飯1碗,、細香蔥2根、豬油(煉)2湯匙、花椒3粒、生抽1/2湯匙、老抽1/2湯匙、料酒1/2湯匙、白糖1/2茶匙。製作步驟:1.準備1碗剩米飯,把香蔥摘洗淨切碎備用。2.鍋燒熱後放入豬油,油熱關中火放入花椒粒爆出香味,然後撈出。3.倒入剩米飯開大火快速用鍋鏟壓散,然後加入生抽和老抽,迅速翻炒均勻,使每一顆米飯都均勻的裹上,放入切好的蔥花。4.快速翻炒均勻即可關火。5.把醬油飯裝入碗中,最後倒扣盤中,擺出造型。
咖喱炒飯,異域風情,香中帶辣,口感十足。最奇妙的炒飯,點點咖喱粉,濃濃異域情。咖喱發源於印度,風靡日本,泰國,是亞太地區的主流菜餚。大米 - 大米中的賴氨酸含量極少,如不能從其他食物中得到補充,以在米為主食的人對蛋白質的利用率就會降低,不僅影響兒童長個兒,也對成年人的新陳代謝帶。製作方法:洋蔥1/4個、番茄1/2個、青椒1/4個、蘆筍1根、素火腿4片、咖喱粉2小匙、橄欖油1大匙、蛋1個、白飯1碗、歐芹(切碎)1根、鹽1小匙。製作步驟:1、洋蔥、番茄、青椒切丁,蘆筍切片,素火腿切丁,蛋打散。2、熱鍋入橄欖油炒蛋,炒熟拌碎後盛起,備用。3、鍋入洋蔥爆香,加入番茄、青椒、蘆筍和素火腿炒香後,再加入咖喱粉。4、加入白飯及蛋,入鹽炒勻,最後放入歐芹即可。爆香洋蔥的時候加少許奶油可以增加香氣。
老乾媽蛋炒飯是一道美味佳餚,愛吃辣的朋友,這肯定合你口味。製作步驟:主料是過夜米飯、雞蛋一隻。製作方法:1、冰箱拿出隔夜米飯備用。2、不粘鍋中放少許油,然後放入米飯打散煸炒,米飯炒熱後打入雞蛋一個,迅速炒,儘量讓蛋液包裹住大部分米飯。 3、米飯炒至金黃色,雞蛋完全包住米飯為宜。 4、放入老乾媽三大勺,繼續煸炒幾分鐘,加入少許鹽和雞粉。
臘腸炒飯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地方名點,屬於粵菜系。香腸炒在米飯裡,美味可口。米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米飯中的蛋白質主要是米精蛋白,胺基酸的組成比較完全,人體容易消化吸收。糙米飯中的礦物質、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1)含量都較精米米飯中的要高,但米飯中的賴氨酸含量較低。製作方法:蔥、姜洗淨,切絲;臘腸洗淨,切片備用。製作步驟:鍋內放入1大匙油燒熱,加入臘腸炒熟,盛出;2. 鍋內放入2大匙油燒熱,放入薑絲、白飯拌炒,打入雞蛋,加入鹽、胡椒粉及炒熟的臘腸,全部炒勻,撒上蔥絲即可盛出 。
黃金炒飯是一道家常食物,黃金炒飯是利用剩飯做主要食材,加以輔助翻炒而成。熟透後加入適量的鹽,炒勻後即可起鍋食用。製作方法:食用油 50g(一兩),蛋黃 2個,白飯 6兩(一碗),鹽 適量。製作步驟:1. 蛋黃打散成蛋液備用。2.第一步:將白飯放在容器中,加入蛋黃一起攪拌至每一粒米皆呈金黃色止。3.第二步:油熱鍋,將飯下鍋炒至米粒呈鬆散狀時。金燦燦的炒飯,看起來就很有食慾呀!
好了,以上小編就介紹到這,除了以上六種美味炒飯,你還知道哪些嗎?不妨說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