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肌肉強直?
在血透過程中,有時患者會突然發生局部某些肌肉強烈的、持續性收縮,並且伴有明顯的疼痛,醫學上稱之為肌肉強直。這種情況常發生於下肢,特別是小腿後方的肌肉這就是我們老百姓平常說的「小腿抽筋」。腹部和胸部的肌肉也可能發生「抽筋」,表現為腹痛、胸痛、憋氣等。
透析引起的「腿抽筋」常常發生在透析過程中,特別是透析2-3小時以後,但有時也會發生在結束後的幾個小時,甚至在夜間。肌肉強直雖然不會直接危及患者生但是卻給病人帯來痛苦,而且還提示病人可能存在著某些潛在的危險。
那麼,哪些因素可引發肌肉強直,又該如何預防和治療呢?
(1)常見的原因是透析時脫水過多、過快。我們知道尿毒症病人常有體內水分增多,些水主要存積於血管外的組織細胞和組織間隙,而不是血管內。透析脫水清除的是血管內的水,組織中的水分再慢慢返回到血管內。如果透析脫水過多、過快,脫水的速度超過了組織中水分返回血管內的速度,就會出現血容量不足,血壓下降,四肢血管收縮,肌肉缺血,於是發生肌肉強直,也就是「抽筋」。
治療和預防:嚴格限制透析脫水量,每次脫水不超過體重的4%,不能超過5%,65歲以上患者不要超過3%,否則,就有可能誘發肌肉強直。例如,體重60公斤的患者每次透析脫水量不超過2.4公斤。
如果患者已經出現肌肉強直,應快速靜脈點滴生理鹽水200~300毫升,以增加血容量。同時應降低透析血流速,肢體局部保溫、按摩也很有幫助。如仍不能奏效,可以使用高濃度的葡萄糖、鹽水或甘露醇等,目的都是儘快增加病人血容量。
(2)過度脫水使體重低於「幹體重」。透析的目的之一就是清除病人體內多餘的水分,使體內的水不多不少,達到理想的水平衡狀態,這個理想的體重就是「幹體重」。遺憾的是,目前臨床上還沒有可靠的方法測定病人的幹體重,醫生只能根據患者透析前後的一些臨床表現間接評估。如果脫水過度,使病人體重低於幹體重,機體水分不足,肌肉脫水,於是發生肌肉強直。此時還常有低血壓,肌肉血液供應減少,進一步加重肌肉痙攣。
預防和治療:避免透析過度脫水,勿使患者透後體重低於幹體重。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的幹體重並非一成不變,醫生應定期重新評估。如果已經發生肌肉強直,處理方法與第1種情況相似。
(3)使用低鈉透析液透析。我們通常用的透析液中鈉離子濃度與正常人血鈉水平相似,如果使用鈉濃度較低的透析液透析,患者血中的鈉就會大量流失到透析液中去,使血鈉水平下降。鈉離子是維持人體血容量的重要成分,血鈉水平降低將導致血管內的水流向血管外,血容量減少,肌肉組織血液灌注減少,結果引發肌肉強直
預防措施:一般不要使用鈉濃度低於135mEq/L的透析液透析,必要時可將鈉濃度增加至145mEq/L。高於此濃度的透析液使患者口渴嚴重,飲水量増加,一般不推薦使用。
(4)高效率透析引發肌肉強直。透析效率過高,血中毒素被快速清除,血滲透壓下降,水分將從血管內流到血管外,血容量減少,血壓下降,肌肉缺血,細胞腫脹,於是發生肌肉強直。
預防和治療:選擇合適的透析器,設定合理的透析劑量。採用單純超濾的方式脫水,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因為這種方式不會引起血液中各種成分的濃度發生明顯變化,也就不會使血管內的水流向血管外。一般可以先做單純超濾脫水,然後再進行血液透析。
(5)血鈣濃度低。這種情況與透析無直接關係,非透析日也可能出現症狀
治療:低鈣引起的抽搐,可以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平時應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
(6)尿毒症引起的神經肌肉損害。表現為震顫、肢體抽搐或不自主運動,透析或不透析時均可發生。治療方法不多,血濾或血濾透能更好地清除中分子毒素,有助於減輕損害。
(7)其他:如尿毒症腦病、顱內出血等也會出現抽搐。
總之,引起肌肉強直的原因很多,患者應及時反應病情、配合檢查,使醫生能夠儘早診斷,正確處理。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智慧財產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發郵件至tousu@mail.39.net;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並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