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運動員喝怎樣的"水"
在馬拉松運動中,身體大量出汗,而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還有鈉、鉀、氯、鎂、鈣、磷等礦物質。大量出汗後,隨著水分的喪失,也失去很多鹽分,體內的調節能 力也隨之降低,此時如果單純補充水分,會事與願違越喝越渴,既達不到補水的目的,反而會導致體溫升高,小腿肌肉痙攣,昏迷等"水中毒"症狀的發生。因此補 充水分要喝電解質飲料,又稱礦物質飲料,飲料中除了水外還包括鈉、鉀、氯、鎂、鈣、磷等礦物質及適量含糖物質,以矯正口味,補充機體的能量消耗。業餘馬拉 松運動員可在比賽前2小時適當吃一些糖,補充比賽能量消耗,一般按每千克體重1克左右為宜。比賽中及比賽後可以飲用鹽開水,按1﹕15的比例添加鹽和一些 糖。
如何預防和處理比賽中所出現的腹痛?
比賽中有的運動員會突然出現腹痛,其原因一般來說是準備活動做得不充分,加上天氣比較冷,開始跑時吸入了大量的冷空氣或起跑速度過快等,出現"岔氣"現 象。出現腹痛時,應減慢速度,用手使勁壓住疼痛部位,經過短時間的調整處理後,疼痛感會減輕。如果經上述處理仍然無法緩解,應退出比賽到救護站處理。為了 預防比賽中出現腹痛,運動員在賽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預防和處理小腿抽筋?
比賽中有時會出現小腿肚抽筋或小腿肌肉長時間不由自主的收縮現象。原因是準備活動做得不充分,比賽時肌肉從靜止狀態突然進入比較劇烈的運動狀態,小腿肌肉 不能馬上適應,尤其在氣溫比較低的情況下,穿短褲比賽腿部肌肉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或由於身體大量出汗帶走許多鹽份而引起小腿抽筋。因此,賽前準備活動一定要 做得充分,要達到身體發熱的效果,天氣冷時要適當延長準備時間,還要注意小腿保暖。比賽中若出現小腿抽筋應該馬上減慢速度逐漸停下來,然後進行小腿處理如 按摩和揉搓抽筋部位,如不能緩解應到救護站處理。
如何預防和處理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是比賽中經常遇到的一種意外情況。"崴腳"會造成踝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等軟組織撕裂,踝關節出現淤血、腫脹、疼痛。原因是準備 活動不充分,跑步技術不正確,注意力不集中,路面不平及其他的影響等。預防踝關節扭傷的關鍵是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完善技術,在比賽中提高安全意識,集中 注意力以及平時加強對踝關節的鍛鍊。比賽中一旦出現踝關節扭傷,一般應退出比賽,到救護站進行治療。
如何預防和處理肌肉拉傷?
比賽中出現肌肉拉傷,一般要退出比賽,進入救護站進行治療。為了防止比賽中出現肌肉拉傷,在賽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尤其要活動開下肢。體質較弱、訓練 水平不高的在比賽中要量力而行,不要速度過快,要注意正確的技術動作,不要在後蹬和向前擺腿時用力過猛。同時在身體疲勞或肌肉酸痛的狀態下應放棄參賽。
運動過後出現昏厥怎麼辦?
昏厥是由於腦中血液補充量減少所造成的短暫沒有知覺,通常幾分鐘後就會恢復。常見面色蒼白、四肢溼冷、出冷汗、頭暈、噁心、心跳急速、脈搏細弱、呼吸表淺 甚至昏迷不醒等症狀,這些症狀可能發生在昏厥之前或當中。處理方法是讓患者臉朝上平躺,抬高腳部20—30公分,頭部稍低於下肢,維持暢通的氣道和放鬆衣 服,尤其是頸部衣領。如果患者嘔吐,應讓他側臥防止堵塞呼吸道。經過上述處理病人清醒後應送救護站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