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馬拉松中途腹痛、抽筋 及賽後昏厥問題

2020-12-19 搜狐網

  馬拉松運動員喝怎樣的"水"

  在馬拉松運動中,身體大量出汗,而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還有鈉、鉀、氯、鎂、鈣、磷等礦物質。大量出汗後,隨著水分的喪失,也失去很多鹽分,體內的調節能 力也隨之降低,此時如果單純補充水分,會事與願違越喝越渴,既達不到補水的目的,反而會導致體溫升高,小腿肌肉痙攣,昏迷等"水中毒"症狀的發生。因此補 充水分要喝電解質飲料,又稱礦物質飲料,飲料中除了水外還包括鈉、鉀、氯、鎂、鈣、磷等礦物質及適量含糖物質,以矯正口味,補充機體的能量消耗。業餘馬拉 松運動員可在比賽前2小時適當吃一些糖,補充比賽能量消耗,一般按每千克體重1克左右為宜。比賽中及比賽後可以飲用鹽開水,按1﹕15的比例添加鹽和一些 糖。

  如何預防和處理比賽中所出現的腹痛?

  比賽中有的運動員會突然出現腹痛,其原因一般來說是準備活動做得不充分,加上天氣比較冷,開始跑時吸入了大量的冷空氣或起跑速度過快等,出現"岔氣"現 象。出現腹痛時,應減慢速度,用手使勁壓住疼痛部位,經過短時間的調整處理後,疼痛感會減輕。如果經上述處理仍然無法緩解,應退出比賽到救護站處理。為了 預防比賽中出現腹痛,運動員在賽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預防和處理小腿抽筋?

  比賽中有時會出現小腿肚抽筋或小腿肌肉長時間不由自主的收縮現象。原因是準備活動做得不充分,比賽時肌肉從靜止狀態突然進入比較劇烈的運動狀態,小腿肌肉 不能馬上適應,尤其在氣溫比較低的情況下,穿短褲比賽腿部肌肉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或由於身體大量出汗帶走許多鹽份而引起小腿抽筋。因此,賽前準備活動一定要 做得充分,要達到身體發熱的效果,天氣冷時要適當延長準備時間,還要注意小腿保暖。比賽中若出現小腿抽筋應該馬上減慢速度逐漸停下來,然後進行小腿處理如 按摩和揉搓抽筋部位,如不能緩解應到救護站處理。

  如何預防和處理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是比賽中經常遇到的一種意外情況。"崴腳"會造成踝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等軟組織撕裂,踝關節出現淤血、腫脹、疼痛。原因是準備 活動不充分,跑步技術不正確,注意力不集中,路面不平及其他的影響等。預防踝關節扭傷的關鍵是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完善技術,在比賽中提高安全意識,集中 注意力以及平時加強對踝關節的鍛鍊。比賽中一旦出現踝關節扭傷,一般應退出比賽,到救護站進行治療。

  如何預防和處理肌肉拉傷?

  比賽中出現肌肉拉傷,一般要退出比賽,進入救護站進行治療。為了防止比賽中出現肌肉拉傷,在賽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尤其要活動開下肢。體質較弱、訓練 水平不高的在比賽中要量力而行,不要速度過快,要注意正確的技術動作,不要在後蹬和向前擺腿時用力過猛。同時在身體疲勞或肌肉酸痛的狀態下應放棄參賽。

  運動過後出現昏厥怎麼辦?

  昏厥是由於腦中血液補充量減少所造成的短暫沒有知覺,通常幾分鐘後就會恢復。常見面色蒼白、四肢溼冷、出冷汗、頭暈、噁心、心跳急速、脈搏細弱、呼吸表淺 甚至昏迷不醒等症狀,這些症狀可能發生在昏厥之前或當中。處理方法是讓患者臉朝上平躺,抬高腳部20—30公分,頭部稍低於下肢,維持暢通的氣道和放鬆衣 服,尤其是頸部衣領。如果患者嘔吐,應讓他側臥防止堵塞呼吸道。經過上述處理病人清醒後應送救護站治療。

sports.sohu.com true 搜狐體育 http://sports.sohu.com/20131114/n390142020.shtml report 1556 馬拉松運動員喝怎樣的"水"在馬拉松運動中,身體大量出汗,而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還有鈉、鉀、氯、鎂、鈣、磷等礦物質。大量出汗後,隨著水分的喪失,也失去很多鹽分,體

");}

相關焦點

  • 馬拉松賽後恢復的誤區與正解
    衝過馬拉松終點,領取獎牌和完賽包,很多跑友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地方做拉伸,現在越來越多賽事為跑友提供賽後拉伸服務,拉伸服務點總是人滿為患、十分火爆,可見賽後拉伸是剛需啊。可是,馬拉松賽後真的適合立即進行拉伸嗎?
  • PB不是你最強而是最弱的一面決定的:如何做好馬拉松賽後總結?
    那麼怎樣才能做好馬拉松賽後總結呢? 一、PB之後該如何總結? 不斷PB是很多跑者矢志不渝的追求,這也反映了人們一種較高的精神追求,一種自我實現和自我價值的肯定。
  • 抽筋、撞牆是馬拉松跑中常見的問題,原因是什麼?如何解決?
    經常參加馬拉松比賽的的跑友們都知道,在馬拉松跑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抽筋和撞牆的情況,抽筋我們大家都了解,撞牆對於朋友們來說,是個新名詞。1、出現這抽筋和撞牆的原因我們在平時的訓練中,對於跑量的積累訓練沒有達到馬拉松跑量的要求,在這方面缺乏訓練技巧,經驗匱乏,使雙腿不能適應長距離的跑步,時間一長大腿的肌肉的收縮受到限制,導致腿部抽筋,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其二就是我們長距離跑,會流很多的汗,使體內的電解質隨著汗液流到體外,導致跑步者體內儲存的電解質和消耗的電解質失去平衡
  • 2014廈門國際馬拉松賽參賽須知 1月2日7:30出發
    業餘馬拉松運動員可在比賽前2小時適當吃一些糖補充比賽能量消耗,一般按每千克體重1克左右為宜。比賽中及比賽後可以飲用鹽開水,按1:15的比例添加鹽和一些糖。  7、如何預防和處理比賽中所出現的腹痛?  比賽中有的運動員會突然出現腹痛,其原因一般來說是準備活動做得不充分,加上天氣比較冷,開始跑時吸入了大量的冷空氣或起跑速度過快等出現的「岔氣」現象。
  • 馬拉松選手中途「抽筋」 讓這幫「群眾隊醫」解圍了!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張曉冬 萌友 李新 侯志偉鄭州馬拉松激情開跑,賽道途中接連有選手發生腿部抽筋現象,圍觀群眾臨時充當起「臨時隊醫」緊急出手為運動員按摩後重登賽場,上演街頭溫情一幕。10月13日上午,2019鄭州國際馬拉松鄭東新區如意湖畔鳴槍開跑,隨之兩萬六千名參賽者一路衝向終點。當日上午當比賽接近半程時,位於金水路玉鳳路附賽道中,接連發生多起參賽選手腿部抽筋現象,先後有三名運動員,因腿部抽筋躺倒路邊,疼痛難忍。
  • 應該怎樣處理跑馬拉松時遇抽筋呢
    跑馬拉松時遇抽筋,這種情況非常常見,很多情況下,跑者都是獨自一人參加比賽,在沒有夥伴幫忙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怎樣處理跑馬抽筋呢?這裡,我們為大家推薦美女跑者朱莉的拉伸教學。
  • 跑馬拉松8種常見病,早知早防早治
    有經驗的馬拉松參賽者應該都知道,長跑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狀況與意外。有效的避免與預防這些問題不僅對提高馬拉松成績有幫助,更是對自己身體健康的負責行為。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馬拉松常見的幾種運動疾病,對跑步愛好者與專業馬拉松運動員大有好處哦!壹.
  • 馬拉松賽後第二天排酸跑毫無必要,最正確的恢復方式是……
    對於賽後,跑友們接受的最廣泛的認知就是進行所謂排酸跑,在跑完馬拉松第二天,很多跑者往往會產生非常明顯的肌肉酸脹感,而運動時的酸脹感主要是由於體內乳酸堆積引起的;
  • 淺談馬拉松賽後恢復 跑後幾小時和一個月該怎麼做
    2017年9月17日,2017年北京馬拉松即鳴槍開跑,此次賽事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約3萬明選手參賽,不少參賽跑友對於賽後的身體恢復也並不是很了解。今天騷年在這裡和大家講一講馬拉松賽後的幾個小時內和一個月內應該做些什麼來幫助身體恢復。
  • 香港馬拉松出死亡慘劇 訓練準備不足是根源?
    今年的香港馬拉松賽,吸引了7萬人參加,可謂盛況空前,但超大規模的賽事也導致種種問題的出現,甚至發生了一起悲劇  比賽過程中,有300多人抽筋,超過10人身體不適,需要送醫院救治,其中更有一名男選手在完賽後倒地昏迷,不治身亡  昨天,一年一度的香港馬拉松如期舉行,一共有7萬人參加了各組別的比賽
  • 醫生提醒:牢記這 4 點,遠離「抽筋」帶來的煩惱!
    作者:陳超 解放軍總醫院抽筋,對於熱愛跑步的人,肯定不陌生。在馬拉松比賽中,非專業的選手,賽後經常會出現腿腳抽筋。那麼這種情況為什麼會發生,我們又當如何處理呢?一、「抽筋」是什麼?二、為什麼「抽筋」?那麼,我們跑馬拉松時肌肉為什麼會「抽筋」呢?
  • 3類人最好別參加馬拉松
    福州晚報訊 2020福建農信福州馬拉松20日將在福州舉行。每年跑馬拉松,都有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發生意外傷害,甚至危及生命。那麼,該如何減少跑步中的意外傷害呢?昨日,福州市第二醫院運動醫學科陳孫裕副主任醫師提醒,跑馬拉松要量力而為,做好充足準備,切忌臨時抱佛腳。
  • 廈門馬拉松賽當天天氣較冷 參賽者謹防腿部抽筋
    馬拉松賽當天天氣較冷 參賽者謹防腿部抽筋    過幾天就是廈門國際馬拉松賽了,氣象部門預測,馬拉松賽當天,廈門的天氣比較冷。冷天跑馬拉松,參賽者要當心腿部抽筋。  據介紹,作為歷屆馬拉松比賽終點站的醫療救護單位,中山醫院每年接診的腿部抽筋的參賽者有三四百人。  中山醫院骨科專家提醒,參賽者賽中抽筋多是因為熱身運動未做足所致,參賽者賽前一定要做好賽前熱身運動。  為什麼容易抽筋  中山醫院骨科主任馬軍說,抽筋是一種肌肉自發的強直性收縮。
  • 馬拉松賽場「醫」路相伴!避免馬拉松猝死,我們需要知道這些事……
    馬拉松常見意外損傷及處理方法 但如果出現腹痛並且情況持續加重時,應立即停止運動就醫觀察。 4、肌肉痙攣 肌肉痙攣也就是俗稱的「抽筋」,在馬拉松比賽中抽筋是經常發生的問題
  • 運動醫學科醫生提醒 3類人最好別參加馬拉松
    福州新聞網12月12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 通訊員 朱玉 文/攝)2020福建農信福州馬拉松20日將在福州舉行。每年跑馬拉松,都有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發生意外傷害,甚至危及生命。那麼,該如何減少跑步中的意外傷害呢?11日,福州市第二醫院運動醫學科陳孫裕副主任醫師提醒,跑馬拉松要量力而為,做好充足準備,切忌臨時抱佛腳。
  • 腎病患者如何處理透析後「腿抽筋」症狀
    這種情況常發生於下肢,特別是小腿後方的肌肉這就是我們老百姓平常說的「小腿抽筋」。腹部和胸部的肌肉也可能發生「抽筋」,表現為腹痛、胸痛、憋氣等。透析引起的「腿抽筋」常常發生在透析過程中,特別是透析2-3小時以後,但有時也會發生在結束後的幾個小時,甚至在夜間。肌肉強直雖然不會直接危及患者生但是卻給病人帯來痛苦,而且還提示病人可能存在著某些潛在的危險。
  • 運動抽筋是怎麼回事,我們該如何緩解?
    抽筋幾乎是所有運動愛好者都經歷過的一種現象,學名為肌肉痙攣,是肌肉不自主的強直性收縮。正常情況下,人體感受到外界各種信息後,感覺神經會將信息傳送至大腦,由大腦進行綜合分析並發出命令,運動神經再將命令傳遞給肌肉,肌肉進行收縮。
  • 乾貨|跑步抽筋的預防及處理方法,跑馬必備知識……
    下面就分享了一些關於抽筋的預防和處理方法,一起來看看吧。一、什麼是「抽筋」?肌肉抽搐,俗稱「抽筋」。簡單說,就是肌肉處於極度繃緊狀態,有劇烈疼痛,使運動受限或者無法繼續進行下去。如果平時的訓練量不夠,肌肉連續抗收縮、放鬆的閥值就會偏低,於是,你可能5公裡、10公裡就開始抽筋了。4、環境溫度低。寒冷刺激,肌肉受冷「發抖」,引起抽筋。如:雨天跑步,身上是熱的,但淋了雨相當於寒冷刺激,誘發抽筋;冬天在寒冷的環境中鍛鍊,準備活動不充分,也會出現肌肉抽筋。
  • 當馬拉松遇上下雨天 一次性雨衣成防雨保暖神器
    賽事當天天氣預報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馬拉松比賽遇上下雨,我們該如何應對?比賽前後可以穿著用來防風保暖,比賽開始身體熱了以後,可以隨時摺疊收進腰包或者丟進垃圾箱,方便攜帶和處理,機動性很強,可以很好的提升參賽體驗。帽子或者頭帶:相信很多朋友在參加馬拉松比賽的時候都會選擇戴帽子或者頭帶,主要就是擋太陽和防汗水入眼。同樣,在下雨天參加比賽,除了會有汗水,還會有雨水,都會對參賽體驗造成影響,尤其是如果你還近視的話,最好戴上運動眼鏡。
  • 「跑馬」途中四種情況須馬上處理
    2015廣州馬拉松賽在花城廣場開跑。今年連續第五年服務廣馬的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運動損傷康復中心負責人、高級治療師趙陳寧提醒,跑馬前後飲食、防護等有講究,跑馬途中若遇到運動損傷、痙攣、腹痛等情況須馬上處理,千萬不能忍著勉強繼續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