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筋、撞牆是馬拉松跑中常見的問題,原因是什麼?如何解決?

2020-12-19 型男健身SHOW

經常參加馬拉松比賽的的跑友們都知道,在馬拉松跑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抽筋和撞牆的情況,抽筋我們大家都了解,撞牆對於朋友們來說,是個新名詞。簡單來說,我們在跑到一定距離的時候,身體出現了無法再用這個速度去跑或者根本跑不起來,全身肌肉這是感到沒有力量,無比的的疲憊,就是自己的意念再強,身體也提不起勁,這種情況我們稱為撞牆。

1、出現這抽筋和撞牆的原因

我們在平時的訓練中,對於跑量的積累訓練沒有達到馬拉松跑量的要求,在這方面缺乏訓練技巧,經驗匱乏,使雙腿不能適應長距離的跑步,時間一長大腿的肌肉的收縮受到限制,導致腿部抽筋,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其二就是我們長距離跑,會流很多的汗,使體內的電解質隨著汗液流到體外,導致跑步者體內儲存的電解質和消耗的電解質失去平衡,這樣會使各組織和代謝機能工作紊亂,造成腿部抽筋。

每個愛好跑步的人都知道,我們的馬拉松運動是以有氧代謝為主,脂肪的氧化能力決定著,跑友們是否能夠長時間的跑步,在運動中,我們消耗了大量的脂肪和糖原,如果這兩種消耗量大於攝入量的話,就會導致我們的身體處於體力透支狀態,就會影響我們肌肉的疲勞、神經以及心理疲勞,在這種情況下,身體在各方面就會出現很多短板,撞牆的情況就會隨之而來。例如:腿沒勁、呼吸紊亂以及邁不開步等情況。

2、如何改善腿抽筋和身體撞牆的現狀

對於腿抽筋的解決辦法就是,在平時的鍛鍊中加強跑量積累的專業訓練,增強大腿的肌肉力量,減少乳酸在體內囤積的範圍,在跑步中經常補充電解質飲料或一些鹽丸,用來補充消耗的電解質含量,保證消耗量和攝入量平衡。

平時我們要多加強肌肉的力量訓練,讓自己的雙腿強壯起來。同時還要增強自己的意志,讓自己脫離心理障礙,以樂觀積極向上的態度對待長距離跑,當我們身體出現了撞牆的情況,要把跑步的速度慢下來,調整好自己的跑步氣息以及頻率,讓身體始終保持運動狀態。

對於剛參加跑步的朋友們來說,這兩種現象很普遍,也很正常,只要我們在平時訓練中,多加強跑量積累訓練、提高自己跑步的心理素質,那麼就會遠離這兩種情況。

相關焦點

  • 馬拉松中的「撞牆」是什麼意思?該如何應對?
    很多跑友跑馬拉松的時候,都會聽到一個詞,叫「撞牆」。那麼什麼是馬拉松「撞牆」呢?撞牆:一般指馬拉松比賽中,在後半段30公裡左右會出現的肌肉抽筋、僵硬、體能下降、呼吸急促的現象。跑了30公裡後,神經就會出現疲勞,媒介也會因為代謝物質影響出現紊亂,從而使得肌肉收縮減弱,出現抽筋。面對「撞牆」,該如何應對?
  • 馬拉松比賽中,經常聽到「跑崩了」是什麼意思呢?
    這種情況我們在跑圈裡一般就會被稱為「跑崩了」,或者說叫「撞牆」,也算是跑圈裡的一種黑話吧,就比如我們經常聽到的一些跑步術語一樣,什麼「PB」、「LSD」等等這些術語。跑崩了其實對身體並沒有什麼好處,這種感覺會很痛苦,只有你自己親自體會可才會明白,真正意義上來說比出現「撞牆」還要痛苦,當然每個人的感覺不一樣,小編第一次跑崩的時候就是感覺兩條腿抽筋只能走,實屬難受啊。什麼原因最容易導致「跑崩」呢?
  • 跑馬拉松需要知道的15個知識點,你都知道嗎?
    進行賽前減量訓練要注意的是,不要同時減訓練量和訓練強度,減少訓練量更常見。但通常來說,運動員和堅持系統訓練的高水平跑者才需要在賽前減量,對於跑量不足的跑者而言,事實上「無量可減」,減量訓練的意義不大。04.穿新鞋可以跑馬拉松嗎?
  • 如何處理馬拉松中途腹痛、抽筋 及賽後昏厥問題
    比賽中有的運動員會突然出現腹痛,其原因一般來說是準備活動做得不充分,加上天氣比較冷,開始跑時吸入了大量的冷空氣或起跑速度過快等,出現"岔氣"現 象。出現腹痛時,應減慢速度,用手使勁壓住疼痛部位,經過短時間的調整處理後,疼痛感會減輕。如果經上述處理仍然無法緩解,應退出比賽到救護站處理。為了 預防比賽中出現腹痛,運動員在賽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是非常重要的。
  • PB不是你最強而是最弱的一面決定的:如何做好馬拉松賽後總結?
    舉例來說,對於一名跑齡不長的跑者,如果說首馬是5小時完賽,而第二場馬拉松完賽時間是445,看起來提升幅度不小,但由於之前起點較低,所以這種進步儘管不錯,但PB難度事實上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 認識馬拉松運動中的「極點」 30公裡後易撞牆
    在馬拉松比賽中,運動員通常跑到30~35公裡處身體感到特別難受,出現胸部發悶、呼吸困難、心跳、腿軟、頭暈噁心、步子發沉等 「極點」現象,也是業餘馬拉松跑者們經常說的「撞牆」現象。通常,專業馬拉松運動員和有一定訓練基礎的馬拉松愛好者如果能夠按平時的運動配速(要了解自己的真實水平)勻速跑,「極點」出現在30~35公裡的概率相對較高。如果運動員在25公裡處或者20公裡前就出現「極點」狀況。
  • 跑馬拉松30公裡就撞牆?我要把這牆撞得粉碎
    資深老鳥跑者們紛紛準備重披戰袍,回歸跑道、山野中,還有許多新手跑友們,也在籌備著自己的第一個馬拉松之旅。 什麼是真正的撞牆? 在公眾號後臺也有首馬的跑友向我們提出了疑問。 「本人第一次跑馬拉松,不是說30公裡左右才會撞牆嗎,為什麼我跑到13公裡就明顯疲憊掉速感覺到撞牆了呢?隨後就只能跑跑停停了。」
  • 應該怎樣處理跑馬拉松時遇抽筋呢
    跑馬拉松時遇抽筋,這種情況非常常見,很多情況下,跑者都是獨自一人參加比賽,在沒有夥伴幫忙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怎樣處理跑馬抽筋呢?這裡,我們為大家推薦美女跑者朱莉的拉伸教學。
  • 馬拉松如何跑,需要護具防護嗎?
    馬拉松如何跑,需要護具防護嗎?
  • 跑友們該如何避免參加馬拉松比賽時跑崩?
    隨著馬拉松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跑者加入到了跑馬大軍當中。每年有幾百場馬拉松賽事在全國各地舉辦,完美的賽事體驗以及那些各領風騷的完賽獎牌吸引著廣大跑友爭先恐後地報名參賽。有些賽事由於報名人數過多,只能靠抽籤來決定,馬拉松賽事的熱度可見一斑。
  • 跑馬拉松要注意什麼?馬拉松賽前到完賽指南來了,讓你安全完賽!
    最近馬拉松賽事扎堆,每個周末都有賽事可以跑,就比如這周末的廣馬,你有去參加嗎?今天我們就從賽前、賽中以及賽後這三方面詳細的聊一聊如何順利的完成一場馬拉松。賽前篇:1、領取裝備。跑馬拉松最好的跑法就是勻速跑,不過大部分人尤其是初跑者在起跑時特別喜歡猛衝,咋一看還以為是位王者,結果在後半程撞牆,步履蹣跚的走向終點。在跑馬時,體能這樣分配是最好的。在剛開始的5公裡,速度比你的目標配速慢一些,一定要控制住自己,不要被身邊的人帶快了。
  • 廈門馬拉松賽當天天氣較冷 參賽者謹防腿部抽筋
    馬拉松賽當天天氣較冷 參賽者謹防腿部抽筋    過幾天就是廈門國際馬拉松賽了,氣象部門預測,馬拉松賽當天,廈門的天氣比較冷。冷天跑馬拉松,參賽者要當心腿部抽筋。  據介紹,作為歷屆馬拉松比賽終點站的醫療救護單位,中山醫院每年接診的腿部抽筋的參賽者有三四百人。  中山醫院骨科專家提醒,參賽者賽中抽筋多是因為熱身運動未做足所致,參賽者賽前一定要做好賽前熱身運動。  為什麼容易抽筋  中山醫院骨科主任馬軍說,抽筋是一種肌肉自發的強直性收縮。
  • 跑步時抽筋和反胃,跑者做錯了什麼?
    早晨已經準備信心滿滿地出門跑步,但剛出門不久,小腿抽筋了,胃也不舒服。這些跑步過程中的意外並不少見,出現這些狀況,說明跑者在日常生活和訓練中,有的細節沒做到位。那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些狀況呢?我們如何緩解這些不適。
  • 馬拉松比賽中肌肉抽筋,靠補水和鹽丸來解決?還這麼想就錯了!
    賽後分析抽筋的原因,最常見的說法都認為是由於水分和電解質流失太快造成的。但是在實際比賽中,卻會發現即使注意補充飲料和鹽丸,但總在某一刻,能夠感覺到只要一腳用力向前蹬出,就會再次重現往日夢魘。跑者此時只能放慢配速,嘗試放鬆肌肉以堅持比賽。 運動科學並沒有錯過這方面的研究。
  • 跑步時脫水,會導致腿部抽筋嗎?跑馬拉松時一定要做好補水工作
    跑步時脫水,會導致腿部抽筋嗎?跑馬拉松時一定要做好補水工作
  • 都是算計 首跑馬拉松容易被忽視的細節
    短短十天時間內,天津國際馬拉松、北京國際馬拉松已經落下帷幕,一年中的跑馬旺季到來了。對於沒有參加過馬拉松的跑友來說,如何才能順利完成自己的第一個全馬比賽,這中間要做的功課可真不少。網上關於首馬賽前訓練、飲食、裝備的經驗文章有很多,今天這篇文章我想說說首馬中那些容易被忽視的細節。
  • 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該如何跑?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細節
    很多人跑步最初的宗旨是為了減肥、為了健康,為了讓自己擁有一個好身體,可是不知不覺中在朋友又或自己的興趣中「投身」到馬拉松的浪潮中,你是否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參加半馬的狀態?很多朋友在參加了一次或幾次半程馬拉松之後,想要開始嘗試全程馬拉松,可是比賽距離增加了一倍,這樣真的合適嗎?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真的就一樣嗎?
  • 腿經常抽筋是什麼原因引發的
    腿部抽筋了該怎麼辦,,如何有效的保養腿部健康。這樣的經歷是我們都遇到過的,半夜翻個身或者伸一下腿,就會抽筋。發作時疼痛難忍,尤其是半夜抽筋時往往把人痛醒,有好長時間不能止痛,且影響睡眠。那遇到抽筋應怎麼辦,下面小編給大家講講腿腿抽筋怎麼辦、腿經常抽筋是什麼原因以及如何預防腿抽筋。
  • 運動時抽筋了,究竟應該如何預防與解決?5個妙招對抗抽筋
    對於所有人來說,抽筋應該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發育期由於長個的原因經常半夜睡到一半腿就抽筋了,活生生被疼醒大半夜的也不能叫出來。但是大家在運動過程中遇到抽筋應該是最難受的了,不光疼的半死,還有可能要修養一段時間來等抽筋的疼痛過去。那麼如何才能預防抽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