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收監吞異物 檢察監督促收監

2020-12-25 華聲在線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20日訊(記者 于振宇 通訊員 何小林)近年來,一些涉毒罪犯採取吞食異物而逃避收監的情形逐漸增多,罪犯體內有異物成為「免死金牌」,嚴重損害了司法公信力。今年以來,雁峰區檢察院強化法律監督,向體內有異物罪犯亮劍,成效顯著。

罪犯寧某雲、夏某香、歐某、龍某華因販賣毒品罪、容留他人吸食毒品罪先後被衡陽市雁峰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到五年不等,因體內有異物均被看守所拒收,導致法院判處的刑罰未能執行,嚴重損害了刑罰執行的權威性和嚴肅性。為貫徹落實高檢院關於開展推進判處實刑罪犯未執行刑罰檢察監督活動,雁峰區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部門充分履行法律監督職能,針對吞食異物罪犯逃避收監的現象多次向區委政法委匯報,尋求得到支持,同時督促區法院、區公安分局積極履職,最後確定以政法委、法院、檢察院、公安分局四家單位會籤的形式,選定湖南環境生物學院附屬醫院和衡陽船山醫院,強制對體內異物罪犯進行手術,並形成了打擊吞食異物人員的長效機制。2018年4月到7月,罪犯寧某雲、夏某香、歐某、龍某華先後被公安機關抓獲後強制在上述醫院接受了手術,雁峰檢察院通過全程監督,確保了程序合法,執法公正。

截至目前,罪犯龍某華已經被送往監獄服刑,其他三名罪犯尚在監管醫院康復,不久後亦被送往監獄執行刑罰。

據雁峰檢察院檢察長介紹,強化刑事執行監督是該院2018年檢察工作的重點,通過開展集中清理專項活動,將吞食異物企圖逃避打擊的罪犯繩之以法,讓「免死金牌」不免死,從而切實提升司法公信力。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陸華聲在線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授權:0731-84329818蘇女士。轉載須註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責編:楊柳青]

相關焦點

  • 江蘇省灌南縣檢察院督促一名體內有異物罪犯收監
    本次被收監的犯罪嫌疑人郇某,女,於2012年12月因涉嫌敲詐勒索罪被刑事拘留,羈押於灌南縣看守所。在羈押期間,郇某以吞食異物的方式抗拒管理教育,經出所檢查後,郇某被取保候審,並於2013年被灌南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1年。因其體內有異物,一直未能收監。
  • 男子在社區矯正期間擅自外出,法院撤銷其緩刑並收監執行
    記者今日從蔡甸區檢察院獲悉,男子代某因多次違反社區矯正管理規定,近日被收監執行。2018年底,男子代某因交通肇事,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兩年。按照《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和《武漢市社區矯正實施細則》規定,緩刑期間,代某需要按期到轄區司法所報到,上交心得體會,並參加相應的社區勞動。
  • 保外就醫全國複查:18名廳官被送回監獄重新收監
    被送回監獄的廳官  據南方周末記者多方了解,18人只是檢察機關「建議收監」的數據,目前實際被重新收監的廳官(甚至級別更高)人數或遠超18人。  南方周末記者從湖南、甘肅、山東、四川、廣東、河北等六省了解到的收監廳官有14人,並掌握了其中11人的具體身份。
  • 收監罪犯,更要「收監」司法潛規則
    李逃離法律制裁的背後,是審判法官違法辦理監外執行、拒不收監犯人,這一系列亂象,暴露出華陰司法系統亂象。  高軍下葬已2年。其舅憶及往事,仍心懷悽然。「他是被當街砍死的。」  高軍,這名陝西華陰市的公務員,在2012年,仕途正春風得意。參加一場商務宴請後,被人用刀砍死。
  • 違規緩刑犯 收監執行沒商量
    違規緩刑犯 收監執行沒商量2017-12-13 04:07:26 來源:北京日報 &nbsp&nbsp期間,檢察機關發現郭某明知緩刑期間未經考察機關批准不得離開北京市,但仍擅自前往大連等地經商、訪友,屢次違反規定。在北京市大興檢察院建議下,考察機關北京市大興區司法局依法提請撤銷罪犯郭某緩刑,由法院裁定撤銷了罪犯郭某緩刑,同日郭某被押送看守所收監執行原判刑罰有期徒刑三年。
  • 法院撤銷緩刑重新收監
    南方日報訊 (記者/焦瑩 通訊員/吳婷婷 包翠婷)近日,英德法院聯合英德市司法局、英德市公安局、英德市人民檢察院聯合召開英德市社區服刑人員撤銷緩刑執行收監宣判會,對兩名不服從管理、有違法行為的服刑人員執行收監。幾十名社區矯正人員在場旁聽,接受警示教育。
  • 山東東營市檢察院監所檢察部門更名為刑事執行檢察局
    正義網東營11月3日電(通訊員 趙國棟)今年4月份,經山東省東營市委編辦批覆同意,東營市檢察院正式將「監所檢察處」更名為「刑事執行檢察局」。隨後,全市各縣區檢察院的監所檢察部門也陸續啟動更名工作。截至今年11月份,該市兩級檢察院的監所檢察部門全部更名為刑事執行檢察局。  監所檢察的更名有利於新形勢下檢察機關全面履行刑事執行監督職責。
  • 吞食異物逃避收監故技重施被抓現行
    金山網訊 慣偷蘇某幾次被判刑,均因體內含有異物,看守所和監獄不予收押而獲得取保候審。嘗到甜頭的蘇某,在去年12月因盜竊再次被抓獲後,又故技重施吞食異物妄圖逃避刑罰,終被公安機關發現,被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管制50天,並處罰金1000元。
  • 東營市監所檢察部門加強與派駐基層檢察室的職能銜接
    東營市監所檢察部門根植基層 檢力下沉 加強與派駐基層檢察室的職能銜接為進一步延伸監所檢察監督觸角,更好地發揮派駐基層檢察室根植基層
  • 全國監所檢察部門:6674人不需羈押被釋或變措施
    本報北京11月21日訊(記者趙陽)記者今天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今年1月至10月,全國檢察機關監所檢察部門對不需要繼續羈押的人員向辦案機關提出予以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書面建議6928人,已採納6674人。
  • 北京法院行使緩刑撤銷權 一緩刑罪犯被重新收監
    北京法院行使緩刑撤銷權 一緩刑罪犯被重新收監   一緩刑罪犯拒不接受社區矯正 被重新收監執行  經過司法局多次聯繫,拒不報到接受社區矯正的關某,近日依法被豐臺法院裁定撤銷緩刑,收監執行有期徒刑六個月。
  • 山東一銀行副行長詐騙被判14年卻未收監,法院:實屬無奈
    「德州銀行濱州分行原副行長朱某宇詐騙了1000多萬元後一直逍遙法外,被判決14年徒刑後也一直沒有被收監,我覺得這就是『紙面服刑』啊。」12月11日,受害人張玉剛告訴開屏新聞記者。而一審法院主審法官表示,朱某宇收監前夕體檢時血壓高達230mmHg,病情達到高危程度,她同情受害人的遭遇,但依據規定只能監外執行。
  • 歷時11小時,監利法院完成疫情期間首次集中收監執行
    歷時11小時,監利法院完成疫情期間首次集中收監執行 2020-05-30 02: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明檢察·一部(處)一優」|建寧檢察:落實檢察監督新理念,推動...
    「三明檢察·一部(處)一優」|建寧檢察:落實檢察監督新理念,推動社矯工作出成效 2020-12-10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內蒙古傷醫女子五年未收監,法官:其不說話導致無法精神鑑定
    檢察院建議儘快依照法律規定處理被害人張鳳英則認為,此案二審維持原判都三年了,高彬至今未執行收監,是因為其「裝瘋賣傻」。張鳳英代理律師盧雲也持此觀點。盧雲告訴澎湃新聞,在二審期間,法院委託的鑑定機構對高彬進行精神障礙鑑定時,他在現場目睹了高彬的表現,「鑑定的時候她一點都不配合,什麼話也不說。」
  • 上海靜安法院首次判決收監懷抱嬰兒小偷
    原標題:嚴厲打擊刑事犯罪同時突破「司法瓶頸」 靜安法院首次判決收監懷抱嬰兒小偷  在法院嚴厲打擊刑事犯罪同時,往往會遇到十分尷尬現象:一些罪犯帶著未成年的嬰幼兒頻頻作案,這些罪犯應該入獄服刑,但那些被撫養的嬰幼兒卻又可能會因此受到影響。
  • 高檢院監所檢察廳舉行學習張飈同志先進事跡座談會
    忠於職守促公平正義   河北省檢察院監所檢察處處長   馬鳳辰   改進工作方法,創新工作模式,提升監所檢察幹警執法理念、業務素質、監督水平,著力解決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帶動全省監所檢察工作整體提升。  敢於監督善於監督   山西省檢察院監所檢察處處長   李衛平
  • 巡迴檢察:從不好意思監督到全方位監督的嬗變
    此前,上海檢察機關在每個監管場所內設置派駐檢察室,每個檢察室有3至6名檢察官。檢察室分別由分院、區院、派出院等派駐,存在派駐主體不統一、監督不對等、監督職能分散等問題。 「比如在押犯人出監舍活動,按照規定,帶隊民警需要根據隊伍人數的不同調整站位、防範風險。但有時候民警們彼此間需要溝通,走的位置不規範了,檢察官看到也不好意思監督糾正。」
  • 張家港法院首例撤銷緩刑收監執行案線上聽證
    近日張家港法院通過遠程視頻系統,對王某撤銷緩刑收監執行案舉行線上聽證會。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實施後,該院依據新法撤銷緩刑並收監執行的首名社區矯正對象。  罪犯王某因犯非法經營罪被張家港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在緩刑考驗期內,王某多次違法違規。
  • 提押出所需加強檢察監督
    為切實發揮提押出所檢察監督在貫徹落實刑訴法新規定、防範刑訊逼供、保障被監管人合法權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針對當前提押出所檢察監督在立法、操作層面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以下意見。   完善法律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偵查人員提押出所以及還押回所時,特別是在犯罪嫌疑人被送返看守所時身體狀況異常或者發現有刑訊逼供跡象的,看守所應當立即告知檢察院監所檢察部門(駐所檢察室)。檢察院監所檢察部門(駐所檢察室)可以派員對提押出所、還押入所的有關事項進行現場檢察,監督看守所按規定做好對犯罪嫌疑人的體表檢查工作,督促偵查人員落實好提押出所期間的安全防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