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客機發動機是翼下雙發或者四發?怎麼還有三發放在尾部?

2020-12-18 航空之家AH

圖、DC-10是典型的三發布局,其中還有一具位於機尾

Fly Knight

目前大部分噴氣式客機發動機採用翼吊式布局。但是除了翼下吊掛和翼尾布局還有兩種比如翼根內埋式和託舉式,只是隨著時代的演進,翼下吊掛式逐漸成為客機發動機的主流布局。航空發展歷程中,曾有「雙發延程飛行」(ETOPS)的限制,而推出了三發客機,只不過隨著航空發動機穩定性的進一步提升,這種客機逐步衰落並被淘汰。

圖、世界上首款噴氣式客機彗星型採用翼根內埋式發動機布局

世界上最高的噴氣式客機既不是翼吊式,也不是位於尾部的布局,而是採用翼根內埋式。1949年英國哈維蘭公司研發出世界首款噴氣式客機:彗星型(de Havilland Comet),上圖我們能明顯看出發動機的布局為翼根內埋式。由於發動機的涵道比較低,所以能設計成此類形狀。但是它也應了「彗星」的名字,兩次空難導致名譽掃地,雖然推出了彗星4以彌補缺陷,但是終被淘汰。

圖、本田公務機則採用獨特的託舉式發動機布局

接下來則是航空新兵:本田推出的一款輕型商用噴氣機。本田噴氣機採用傳統的下單翼設計,複合式材質機身和鋁合金機翼。它的發動機由豐田公司和通用電氣共同研製(HF118),採取獨特的託舉式。

由於綜合考慮,現在客氣大多採用雙發和四發布局,三發布局已經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現在仍活躍在貨運市場的三發客機當屬DC-10,麥克唐納·道格拉斯(1997年被波音收購),原為雙發客機,因美國航空要求改為三發客機。發動機採用通用電氣的GE CF6或者普惠PW JT9D,它有一臺發動機便是放置在機尾垂直尾翼中。

典型的尾置雙髮型客機便是麥道MD-80,道格拉斯公司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研發此類機型,它最明顯的特徵便是後置發動機和T型尾翼。它採用普惠JT8D型發動機。衍生機型包括MD-90,加入波音家族後變身為波音717,甚至我們的ARJ-21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隨著時間的退役,這些類型布局的客機都逐漸推出了歷史舞臺(本田噴氣機除外),現在波音和空客都在大力發展雙發噴氣機,尤其是波音推出787和空客推出A350後,旅客更青睞點對點的飛行。波音747和空客A380(4發大型噴氣客機)的訂單更是逐年慘澹。

圖、阿聯航空塗裝的空中巴士A380型客機

2018年空客僅交付12架空客A380,而2019年的訂單只有8架。而且A380的運營成本居高不下。2019年2月,空中巴士正式宣布A380停產,一代四發噴氣式客機還未建功立業便已經走入暮年。

相關焦點

  • 推力61噸,超過四臺渦扇20:美國巨無霸飛機發動機創世界紀錄
    7月12日,吉尼斯世界發布記錄認證,美國GE公司的最新型大推力發動機GE9X創造了新的世界記錄,推力達到597.4KN——用一般的工程近似表達,就是60.9348噸推力。這個推力超過渦扇20四倍有餘。GE9X這類超大型發動機的出現,主要是為了降低大型客機採購和使用成本。早期的噴氣式客機不乏三臺發動機的設計,但是為了飛行的平衡,第三臺發動機的安置是很麻煩的事情;往往要安置在飛機的機身尾部。
  • 成也三發,敗也三發 回顧波音727的輝煌歷史
    2019年1月,一架註冊號為EP-ASB伊朗塞曼航空公司的波音727客機完成了最後一次商業飛行,這也意味著波音727客機55年的商業飛行正式結束。波音727客機1964年首次投入商業飛行,獨特的三發設計,讓波音727成為了曾經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飛機,經歷了55年的運營,我們回顧一下波音727的輝煌歷史。
  • 帶你認識民航飛機:[1]飛機心臟-航空發動機
    今天就先為大家介紹飛機上最關鍵的部件,飛機的心臟-航空發動機。常見的飛機都裝有兩臺發動機,稱為雙發飛機,此外還有單發,三發,四發飛機,六發飛機。這主要是根據飛機的大小、外形和發動機的推力所決定的。雙發飛機的發動機一般位於機翼下方靠近翼根處,發動機是飛機的主要動力來源,除了提供推力以外,還為飛機提供電源,氣源以及飲用水、液壓、空調的增壓。
  • 福特5-AT-B三發客機讓更多的人安全飛翔 ——民航客機演變史(二)
    上一期我們聊到了民航客機發展史上的鼻祖,第一架有動力並可以控制的飛機,「飛行者」號的誕生。人們並沒有止步於萊特兄弟的發明,因為還有更多的人都期待能在天上自由飛翔。於是,人們開始探索能夠搭載更多乘客、更加安全的飛機。 在一戰後,美國的飛行表演發生了很多起事故,導致美國人都對飛機的安全性感到很擔心,以至於對航空業的發展毫無信心。
  • 後置發動機的客機為什麼現在很少了?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王明志  策劃:武玥彤  監製: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網友提問:後置發動機的客機為什麼現在很少了?  專家解答:  現代噴氣式民用客機發動機的配置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將發動機全部安裝在機翼下方,如波音767和空客A330;二是將發動機全部安裝在機身尾部(即後置形式),如美國上世紀研製的MD-80和MD-90支線客機;三是前兩種形式的綜合,將一部分發動機安裝在機翼下方,另一部分發動機安裝在機身尾(即混合配置形式),上世紀70年代美國研製的L1011「三星」客機就採用此種配置形式。
  • 飛機的發動機位置簡介-可不止在機翼下哦!
    慶幸的是在這幾十年的努力下,我們在戰鬥機發動機的研發製造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某些技術已經趕上世界第一梯隊,相信未來,我們的發動機一定能怒吼,虎嘯山林。那今天我們說什麼呢?我們就聊一聊民航客機的發動機布局,這個就有意思多了。相信很多人都只知道吊在飛機翅膀下的發動機,甚至有些人都還不知道飛機的發動機長什麼樣。那就一起來看看吧!先來看一個發動機在翅膀裡的。
  • 這種問題或已無意義,四發客機時代即將落幕
    比起雙發動機客機,四發客機的發動機更多,因而耗油量就更大,即便一到兩臺發動機可在空中保持慢速運行,但只要其仍在工作,就一定會耗油。而且,四發客機的發動機的油路與電氣系統也比雙發客機更加複雜和昂貴。
  • 為何名航客機尾尖都有一個大的開口?其實那是輔助動力單元
    民航客機,大家已經屢見不鮮。就算沒乘過飛機的人也能看到過飛機,客機有大有小,有雙發的,有三發的,有四發的等等不一而足。但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不管什麼樣的運營客機,哪怕是像ARJ21這樣小型的支線客機尾部都有開口,那個開口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呢?其實那是APU,中文是輔助動力單元。
  • CFM56-3風扇葉片設計問題導致客機在大雨中降落時雙發熄火
    圖1、風扇葉片後緣與分流環間的間距要大CFM56-3風扇葉片後緣與分流環間釆用了小間距造成飛機大雨中降落時雙發熄火。CFM56-3雖在研製中通過了FAA按FAR33部的吞水考核,但在實際使用中,737客機在1987年5月-1988年9月間的一年多的時間內,發生過4次在特大雨水/雹著陸時雙發空中停車的嚴重危及飛行安全的故障。
  • 為什麼波音777系列中沒有777-100型
    波音777是美國波音公司研製的雙發寬體客機,其最明顯的標誌之一就是三軸六輪起落架結構。然而,如果你觀察得足夠仔細,你可以發現目前各個航空公司運營的都是777-200、777-300或是它們各自的增程ER型。那麼,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沒有波音777-100型呢?
  • 盤點歷史上的四發客機,別說你只知道波音747,我們也有一款
    去年12月28日,一架C919客機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第四跑道上起飛,完成了首次飛行,至此我國已經有三架C919大型客機完成了首飛。C919是我國商飛公司研發的一款渦扇型中短程雙發窄體民用客機,是我國目前為止載客量最大的客機。
  • A330neo:換發背後
    空客A330為什麼要換發動機空客A330和空客A340是20世紀90年代初空客公司同時研製的兩種飛機,前者雙發、後者四發,擔負衝擊被波音公司把持的遠程客機市場的重任。但是,面對更新一代的雙發客機的競爭,空客A340和波音747等四發、三發客機都敗下陣來。2011年11月,空客宣布A340停產,總共生產了377架。當年空客用A330成功壓制了波音767,遺憾的是它沒有繼續在雙發寬體客機上投入,而是將主要精力放在為超越波音747而研製的「巨無霸」空客A380上,但空客A380的銷售結果遠沒有達到空客預期。
  • 四發寬體客機時代落下帷幕,繼A380之後波音也將停產747
    747在設計上繼承了波音707的很多特徵,如全金屬半硬殼結構、下單翼、四臺翼吊式渦扇發動機短艙,前三點式起落架等,只是747的尺寸要大得多。首架波音747在1968年9月30日下線,並於1969年2月9日首飛。該機於1970年1月22日開始為泛美執飛紐約至倫敦航線,四發寬體巨無霸客機的新紀元就此誕生了。747豪賭的成功使波音公司壟斷了巨型客機市場數十年。
  • 未來的民航客機長什麼樣?
    波音 N+2 方案就是基於 X48,注意有雙發噴氣和三發開放轉子方案扁平寬大的尾部上方有一對外傾的雙垂尾,雙垂尾之間是兩臺普拉特惠特尼和羅爾斯 羅伊斯合作的齒輪傳動渦扇(簡稱 GTF)發動機。噴氣發動機的推力來自於噴氣的質量流量,而不是噴氣的速度或者溫度。渦扇發動機的涵道比(風扇的外涵道和核心發動機的內涵道的流量之比,也稱流量比或旁通比)基本上等同於外涵道和內涵道產生的推力之比。顯然,用轉速較低的風扇產生更大的升力有利於降噪、節油。
  • 未來十年大飛機競爭焦點:「大型-雙發」
    今後十年大型客機怎樣發展下去呢?會發生什麼樣的競爭?這是人們所期待的。「大型-雙發」寬體客機是競爭焦點「大型-雙發」(『Mega-Twin』)雙通道寬體客機是飛機製造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佔企業利潤的30%以上。所以無論波音公司還是空客公司都十分重視它們的研發工作。
  • 世界窄體客機小記(上)
    哈維蘭「彗星」但是彗星客機在安全性上只能說是乏善可陳,彗星-1在短短的五年服役期裡就發生了兩次空中解體事故,這固然有當時民航界缺乏對於金屬疲勞現象的認知,但是更關鍵的是英國的設計師以「不優雅」為名摒棄了此前在美國P-47轟炸機上使用的非常成熟的翼吊式發動機布局,轉而採用翼根式布局。
  • 走進全球最大的雙引擎噴氣式寬體客機—波音777
    波音777系列是一款中遠程雙發渦輪風扇遠程客機,由美國波音製造,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雙引擎寬體客機,也是目前最成功的商用機型之一。 1994年6月12日第1架波音777首次試飛,1995年4月19日獲得歐洲聯合適航證和美國聯邦航空局型號合格證,1995年5月30日獲準180分鐘雙發延程飛行,1995年5月17日首架交付用戶美國聯合航空。1995年6月7日正式服役。
  • 從圖-114到伊爾96,俄羅斯遠程客機技術在曲折中成熟,卻輸掉市場
    型尾翼的總體布局模式,並且使用四臺渦扇發動機的方式來彌補單臺發動機性能偏弱的劣勢,於1963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噴氣式客機產品——伊爾62。 而飛機重心和焦點之間的距離長短就關係到飛機縱向穩定性高低了,伊爾-62飛機由於尾部配置了四臺發動機而導致重心向後移動了,從而使得飛機縱向穩定性降低,尤其是輕載或者空載下更是如此,伊柳申設計局甚至被迫在機頭內部安裝了超大水箱來進行重心調節。所以,就民航飛機發展趨勢來看,尾置發動機布局方式更多的適用於小載荷的支線客機,真正的大飛機還是更適合走波音747的道路。
  • 空客4發遠程寬體客機A340家族
    A340-300首次飛行 歐洲空中巴士公司A340與A330同時上馬,A330為雙發中短程客機,A340為4發遠程客機,兩者85%的零件通用,從而降低了研製費用並縮短了研製周期。1991年10月25日A340-300首飛成功,次年取得歐洲適航合格證。
  • 波音777X飛機首飛成功,打造最大雙發客機,對撞空客A350
    波音公司民機主業主要是波音737窄體客機系列,以及寬體客機系列,包括了波音777和波音787,這也是波音民用飛機的收入的核心,佔據民機銷售利潤的6成,所以,這個核心盤是波音民機的重中之重,面對對手在寬體和窄體機型一波又一波的推出新機型,波音也沒有束手就擒,1月25日,波音公司777X型號首飛成功,飛行時間長達3小時51分,這也是世界最大的雙發寬體客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