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百年老店,人氣爆棚,靠著老北京小吃燒麥火爆京城

2020-12-12 濤哥美食匯

京城百年老店,人氣爆棚,靠著老北京小吃燒麥火爆京城

都一處的由來

相傳,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的大年夜,乾隆皇帝到郊區微服私訪,回宮途經前門大街大柵欄,肚中飢餓,此時所有飯店都已打烊,只有王記酒鋪仍掌燈營業中,乾隆便帶隨從進店用餐,因佳品味道不錯,讓乾隆極為高興。當聽掌柜說此店還沒字號時,乾隆帝說道:「這個時候,京城只有你一家營業,就叫『都一處』吧!」回到宮裡,乾隆御筆親書「都一處」,並派人精製成蝠頭匾,由辦事人送到前門店裡。乾隆臨駕,又賜牌匾,都一處便名聲大震,從此知名人士、官府要員紛紛前來聚宴,生意日也漸興隆。

隨著時間的流逝,歷史的變遷,"都一處"經歷了多次裝修翻建,1965年擴建後的新樓為兩層,營業面積達180平方米。同年秋天,郭沫若到店觀賞乾隆御賜的虎頭匾後又為"都一處"寫了匾。

到都一處必吃的老北京小吃

1、燒麥

45元一籠,都一處的燒麥可以一籠拼上幾種都嘗嘗,非常的貼心。前門總店這裡有兩層,餐廳環境不錯,用的都是八仙桌和四角桌,內部裝飾的也是古香古色的。面積還是不小的,服務大姐態度也不錯,有啥問題都會耐心地解答。至於口味,還是不錯的,有葷有素,我還是最喜歡吃傳統的羊肉燒賣,鮮嫩多汁,香。

北京經營燒賣的餐館不少,以都一處最有名。而都一處的燒麥則以三鮮和蟹肉燒麥最為人喜愛。燒麥本是晉南地區傳統名食,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早在乾隆四年,浮山縣北井裡村人王瑞福,就在北京前門外的鮮魚口開了個浮山燒麥館,並製作炸三角和各種名菜。都一處的燒麥餡軟而噴香、油而不膩。

2、乾隆白菜

30元一盤,乾隆白菜我給滿分,麻醬的濃鬱,蜂蜜的清甜,調好的醬料全部掛在白菜上,加上白菜本身水靈的口感,滿分,我一個人吃了半盤。

3、芥末墩

18元一份,他家的芥末墩食用的時候,要用乾淨筷子把芥末墩兒逐個地夾出來,放在小碟內,再倒些原湯,味道酸、甜、脆、辣、香五味俱全,喝一口原湯透心的涼,芥末鑽鼻的香辣味兒,頓時令人痛快許多。在食用了油膩食物之後,吃芥茉墩不僅換了口味,那舒服適意的勁兒妙不可言。

芥末墩兒是北京傳統風味小菜,老北京失傳的點心和菜餚很多,但芥末墩兒依然保存了下來,一是這道菜太有特點了,二是因為用大白菜作原料具有普遍性。芥茉墩兒是地道的百姓菜,一到冬天大白菜上市,老北京很多講究的家庭都要做芥茉墩兒。尤其是過年的時候,吃得油膩,換換口味,芥茉墩最好不過了,清爽、利口,頗受老北京人喜愛。

4、老北京焦溜丸子

40元一份,焦溜丸子是北京傳統經典的北京菜,菜品具有肉質緊實,外酥裡香汁濃味美等特點,炸酥的丸子,再澆上鮮甜味美的料汁,吃起來既解饞又美味,哪些上年紀的人非常熟悉的味道,好些念舊的人來北京旅遊絲,都會衝著它去。

結束語

都一處前門店用餐時避開高峰點,不讓上菜會等待時間久一點,不過為了吃到一扣正宗的老北京美食,多等等也無妨,誰叫咱爺們就好這一口呢。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下2020年有緣連連必發大財!

相關焦點

  • 門框胡同百年滷煮老店,京城最正宗的老北京小吃
    北京的滷煮火燒就是平民小吃,豬下貨煮湯就著死麵餅,又飽肚子又解饞,滷煮火燒實際上就是豬腸和豬肺,並不含其他下水。腸子、肺頭、豆腐、火燒外加一勺滷湯,就是滷煮火燒。今天介紹的是具有百年歷史的門框胡同滷煮老店,京城最正宗的老北京小吃。一進門就能看見收銀臺,然後就是兩個比洗澡盆還大的滷煮鍋。每個人要在收銀臺處點餐,滷煮出的是票,爆肚灌腸一類的給一個號牌,自取餐。
  • 打卡傳說中火爆京城的門丁肉餅店,地道的老北京小吃
    門丁肉餅又叫門釘肉餅,是老北京的一種傳統小吃。跟故宮午門大門上鋥亮的大門釘一樣,吃了門丁肉餅也是吉祥好運的寓意,傳說清朝皇宮的御膳房為慈禧太后做了這道有餡的肉餅,慈禧很喜歡,問叫什麼,御廚靈機一動想到宮廷大門上的門釘,就隨口說叫門釘肉餅,於是就流傳開了。
  • 盤點京城50家百年老字號招牌菜(下)
    前段時間,狗不理成了眾矢之的再一次將老字號美食推上了風口浪尖大家都說現在的老字號只能靠倚老賣老了推薦:蟹粉獅子頭、雪菜肉絲炒年糕、龍井蝦仁、揚州大煮乾絲地址:月壇南街三裡河東路10號預估人均:135元護國寺小吃是北京地方小吃的代表之一,小吃品種包括艾窩窩、驢打滾、豌豆黃、麻團、焦圈、麵茶、雜碎湯、豆汁等八十餘種,聚集了京味小吃之精華,深受京城及全國各地賓客的喜愛和國外友人的讚譽
  • 京城的美食街上,走著走著就飽了
    儘管這裡的人氣頂不上其他的美食街那樣火爆,但是,卻代表著京城的食文化,也是外地人到北京必去的地方。這裡的百年老店有全聚德烤鴨店、都一處燒麥、開封第一樓灌湯包子、老正興飯莊、壹條龍飯莊等等,全都是百年以上的老字號,而且口味也是相當正宗。►交通:公交車20、203、59、66、5、120
  • 百年老店稱霸京城,一道菜是北京幾代人的摯愛,聽說了來一飽口福
    有些北京獨有的特色傳統小吃,儘管外地人可能有些接受不了,但在北京人眼裡,他們會認為能吃得下這些特色的美食,是身份的象徵,證明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滷煮在北京人心中的地位從沒改變過,雖然它的爭議比豆汁都大,但它仍然在眾多的美食中脫穎而出,而且還具有不可撼動的地位,因為它已經不是一種食物,而是一種情懷,甚至是一種歷史的印記。
  • 京城十大美食街!沒去過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吃貨!
    前門大柵欄一帶,歷來便是北京城的繁華地段兒,從古到今,瑞蚨祥、張一元、全聚德等聞名天下的老字號店面,都在這片地兒經歷了百年風雨,可以說,想去老北京的老字號,來前門準沒錯兒!  前些年這裡經歷了一番大改,老店換新顏,但就如正陽門那樣,經歷了再多風雨,再多變故,這招牌還高高地掛在門前,見證著自己悠久的歷史。儘管這裡的人氣比不上其他美食街,但前門在「老北京」心中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
  • 「食」字當頭的飲食文化 搜羅京城十大美食街
    而金悅、黎昌、順峰、紅子雞,這幾家著名的粵菜海鮮酒樓,也是京城老牌的「海鮮大腕」,裝修典雅華貴、富麗堂皇,價格也是相當不菲,為商務餐飲的首選之地。   亞運村   慧忠路—大屯路 北部的餐飲霸主   亞運村的餐飲業在京城北部最發達,其中以慧忠路和大屯路的餐廳尤為眾多。一到晚上,這裡的生意尤其火爆。
  • 京城多處特色小吃聚集地:天橋美食大盤點
    北京著名的天興居炒肝和包子大碗居「大碗居」是古老京城流傳數百餘年的飲食名店,京城美食淵源流長、京城文化享譽千古。相傳清明時期乃徽商盛行。褡褳火燒提起褡褳火燒,「老北京」沒有不知道的,不僅歷史悠久,而且風味獨特,所以一直是北京著名小吃之一。褡褳火燒是一種油煎食品,色澤金黃,焦香四溢,鮮美可口。之所以被稱為褡褳火燒,是因其製作成形後,酷似舊時人們腰帶上的「褡褳」,故得此名。
  • 大柵欄這條胡同原來是久負盛名的小吃街,深藏著百年老店
    兩側的店鋪「中華老字號「、」非遺「的牌匾赫然掛著,都是老北京小吃。 原來,這條胡同的小吃聞名於世。曾經有諺語提到京城的繁華之處:「東四西單鼓樓前,王府井前門大柵欄,還有那小小門框胡同一線天」。可見這門框胡同名頭還真不小。
  • 藏在京城胡同深處的美食小吃,吃播、明星紛紛打卡,地道京城京味
    如今的北京不僅有北京小吃,更有來自五湖四海的美味佳餚。一座王城,一日三餐。百態人生,五味雜陳。若聊起京城的美食恐怕是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上至」滿漢全席「為代表的宮廷官府菜和宮廷小吃,下至」蘇造肉「改良後的民間百姓人家的滷煮火燒、」豆汁兒、焦圈配鹹菜絲兒「、炸醬麵,還有遺失在時光記憶中的八大春、八大樓,北京好吃的館子太多了,短時間內您完全數不過來,更吃不過來。
  • 火爆京城的護國寺小吃為何經久不衰,味道是關鍵,一看價格更親民
    在我國有個很奇怪的現象,一些百年老店以前經營的都非常好,自從國家私營改國營合併後,口碑就斷崖式下降,比如現在的狗不理包子、全聚德烤鴨等等知名小吃,早已名不副實。北京市個千年古都,歷朝歷代的小吃美食數不勝數,保留至今的老店幾乎都被合併收購,到目前口碑和人氣依然火爆的老店屈指可數,下面就來看看火爆京城的護國寺小吃為何經久不衰,味道是關鍵,一看價格更親民。
  • 「老北京」被毀成什麼樣了!
    雖然如今的物流無比發達,但小北還是要說,蝦棒和魚排這路海貨應該是隔壁天津衛或者大連、葫蘆島一帶的物產,老北京真心不靠海! 牛街 常言道:「北京小吃在宣武,宣武小吃在牛街。」相比京城網紅景點街區,牛街小吃純粹的多,正宗的多,原汁原味的多。
  • 京城16家曾讓你錯過無數次的蒼蠅小館,這些隱藏版的平價美味,知道5...
    店就在魏公村北京外國語大學底商下。胡同深處的老北京涮肉,有著老北京人特有的閒適與自在。要說吃火鍋,還是得吃銅鍋涮羊肉!!它們家的羊肉品質很好,一直沒有出水,涮了很久的清湯也沒什麼血沫子。燒麥有特色燒麥和油煎燒麥,不過油煎的二兩起煎(一份是一兩)。牛肉燒麥的皮跟紙似的,裡邊的肉餡冒著熱氣,肉香撲鼻。牛肉餡兒蘸著醋吃很有味道,一個人來一屜燒麥再來一碗羊雜湯就能吃飽。
  • 「貼膘」九月 橫掃京城五大特色美食街
    儘管這裡不比其他的美食街那麼火爆,但卻代表著北京的食文化,是外來遊客到北京必去的地方。當然,在前門,不僅有全聚德烤鴨店這樣歷史悠久的老字號,更是有各式各樣的特色小吃星羅棋布,定會讓你食指大動,胃口大開。
  • 北京5條人氣美食街推薦,從頭吃到尾的京味小吃
    美食街代表著京城的美食文化,也是北京本地人及遊客們常去的地方。京城的美食街大多透著一股京兒味,在美食街你可以吃遍京味小吃。對於吃貨們來說,再沒有什麼比美食街從頭吃到尾更幸福的事情了!
  • 那些說不盡的北京美食,那些道不完的京城名吃
    全聚德、都一處、護國寺小吃店……這些老字號有很多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介紹一些有代表性的北京城裡非常好吃的老字號餐廳,帶上您的家人來個京城美食遊,吃遍北京老字號。全聚德烤鴨店「不到萬裡長城非好漢,不吃全聚德烤鴨真遺憾!」全聚德菜系被譽為「中華第一吃」。
  • 老北京小吃十三絕,地道的京城京味,看看有沒有你愛吃的特色美食
    老北京小吃可以說是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用料講究、製作精細,北京小吃俗稱"碰頭食"或"菜茶",融合了漢、回、蒙、滿等多民族風味小吃以及明、清宮廷小吃而形成,品種多,風味獨特。北京為四朝古都,其小吃博採四方小吃之精華,兼收各族小吃 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之特色,已形成漢民、回民和宮廷三種風味。
  • 聽京城名妓的花邊新聞 探八大胡同的老北京味道 賞味
    北京的胡同多如牛毛,而八大胡同卻能聞名中外,因為這裡曾是老北京有名的「紅燈區」,在這不大的區域裡,分布著近百家大小妓院,京城名妓賽金花、小鳳仙均於此處掛牌營業。所謂「食色性也」,如今重走此地,除了八卦花街柳巷的桃色新聞,還得打打牙祭、填填肚子。橫七豎八的胡同裡,密密麻麻垂著各家食鋪的牌匾,隨時要當心門窗後半掩著無窮的誘惑。
  • 北京的百年老字號美食,吃過10種以上,才敢說自己是個「老北京」
    六必居相傳創自明朝中葉,掛在六必居店內的金字大匾,相傳是明朝大學士嚴嵩題寫,起源於山西的一對小兄弟,當時專賣油鹽醬醋為生,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由於趙氏兄弟的小店鋪不賣茶,所以起名六必居,六必居醬園始於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不折不扣的百年老店,具有470年的歷史,六必居最出名的是它的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