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百年老店,人氣爆棚,靠著老北京小吃燒麥火爆京城
都一處的由來
相傳,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的大年夜,乾隆皇帝到郊區微服私訪,回宮途經前門大街大柵欄,肚中飢餓,此時所有飯店都已打烊,只有王記酒鋪仍掌燈營業中,乾隆便帶隨從進店用餐,因佳品味道不錯,讓乾隆極為高興。當聽掌柜說此店還沒字號時,乾隆帝說道:「這個時候,京城只有你一家營業,就叫『都一處』吧!」回到宮裡,乾隆御筆親書「都一處」,並派人精製成蝠頭匾,由辦事人送到前門店裡。乾隆臨駕,又賜牌匾,都一處便名聲大震,從此知名人士、官府要員紛紛前來聚宴,生意日也漸興隆。
隨著時間的流逝,歷史的變遷,"都一處"經歷了多次裝修翻建,1965年擴建後的新樓為兩層,營業面積達180平方米。同年秋天,郭沫若到店觀賞乾隆御賜的虎頭匾後又為"都一處"寫了匾。
到都一處必吃的老北京小吃
1、燒麥
45元一籠,都一處的燒麥可以一籠拼上幾種都嘗嘗,非常的貼心。前門總店這裡有兩層,餐廳環境不錯,用的都是八仙桌和四角桌,內部裝飾的也是古香古色的。面積還是不小的,服務大姐態度也不錯,有啥問題都會耐心地解答。至於口味,還是不錯的,有葷有素,我還是最喜歡吃傳統的羊肉燒賣,鮮嫩多汁,香。
北京經營燒賣的餐館不少,以都一處最有名。而都一處的燒麥則以三鮮和蟹肉燒麥最為人喜愛。燒麥本是晉南地區傳統名食,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早在乾隆四年,浮山縣北井裡村人王瑞福,就在北京前門外的鮮魚口開了個浮山燒麥館,並製作炸三角和各種名菜。都一處的燒麥餡軟而噴香、油而不膩。
2、乾隆白菜
30元一盤,乾隆白菜我給滿分,麻醬的濃鬱,蜂蜜的清甜,調好的醬料全部掛在白菜上,加上白菜本身水靈的口感,滿分,我一個人吃了半盤。
3、芥末墩
18元一份,他家的芥末墩食用的時候,要用乾淨筷子把芥末墩兒逐個地夾出來,放在小碟內,再倒些原湯,味道酸、甜、脆、辣、香五味俱全,喝一口原湯透心的涼,芥末鑽鼻的香辣味兒,頓時令人痛快許多。在食用了油膩食物之後,吃芥茉墩不僅換了口味,那舒服適意的勁兒妙不可言。
芥末墩兒是北京傳統風味小菜,老北京失傳的點心和菜餚很多,但芥末墩兒依然保存了下來,一是這道菜太有特點了,二是因為用大白菜作原料具有普遍性。芥茉墩兒是地道的百姓菜,一到冬天大白菜上市,老北京很多講究的家庭都要做芥茉墩兒。尤其是過年的時候,吃得油膩,換換口味,芥茉墩最好不過了,清爽、利口,頗受老北京人喜愛。
4、老北京焦溜丸子
40元一份,焦溜丸子是北京傳統經典的北京菜,菜品具有肉質緊實,外酥裡香汁濃味美等特點,炸酥的丸子,再澆上鮮甜味美的料汁,吃起來既解饞又美味,哪些上年紀的人非常熟悉的味道,好些念舊的人來北京旅遊絲,都會衝著它去。
結束語
都一處前門店用餐時避開高峰點,不讓上菜會等待時間久一點,不過為了吃到一扣正宗的老北京美食,多等等也無妨,誰叫咱爺們就好這一口呢。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下2020年有緣連連必發大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