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中華民國第一任正式大總統。在位期間袁世凱積極發展實業,統一幣制,創立近代化司法和教育制度。1912年3月10日,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1913年10月10日,就任正式大總統,至1915年12月,稱中華帝國皇帝止。
黎元洪,湖北新軍高級將領,中華民國第二任正式大總統。在位期間宣布恢復約法,召集過會。1916年6月,袁世凱死後,以第一任副總統之職繼任大總統,1917年6月,「府院之爭」中國務總理段祺瑞利用「辮帥」張勳進京,驅走黎元洪。
馮國璋,直系軍閥首領,黎元洪被驅走後,1917年8月1日,以副總統身份任代理大總統,稱為中華民國第三任大總統,1918年8月13日,通電全國辭去副總統,返回故裡。
徐世昌,皖系軍閥首領,1918年10月,被國會選為第二屆、第四任大總統。在位期間謀求南北議和、結束內戰,被世人稱為「文治總統」。1922年直奉戰爭爆發,被得勝方逼宮下野,任期五年,由黎元洪復任,成為傀儡總統。
曹錕,直系軍閥首領,1923年6月將黎元洪驅走,10月6日,「賄選」為中華民國第五任大總統,被譏為「豬仔總統」、「賄選總統」。在位期間頒行了中國第一部正式憲法--《中華民國憲法》。1924年11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遭軟禁;1926年4月20日,釋放;同年5月1日,曹錕通電下野,自此大總統改為虛位,由國務總理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