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心城市是中國城鎮體系規劃設置的最高層級,算是新世紀來對於中國城市結構和區域調整的重新洗牌,也可以簡單理解為國家更看好的城市,也是有著責任,有著極大輻射能力和潛力的城市。
最近一次布局調整是在2018年的時候把西安加入了進去。現在全國一共九個國家中心城市,分別為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
湖南的體量其實並不弱,2019年常住人口將近7000萬人,GDP達到39752億元,將近4萬億的體量,同時長沙2019年GDP達到了11574億元,全國第16名,高於國家中心城市西安2000多億,經濟實力也是非常厲害,可為什麼就在國家中心城市的布局中,無聲無息的落選了呢?
小編在2017年的時候去過長沙玩,遍地都是橫幅要奮力入選國家中心城市,上個月去幾乎看不到這樣的橫幅了。
小編認為長沙在國家這次重大城市布局調整中落選最主要的原因是以下幾點
國家中心城市,顧名思義,個人以為應該最起碼自身實力強勁,並最重要的是能夠有效輻射帶動周邊的地區和城市等,以及有足夠的可供輻射範圍,武漢是長沙在這次競選中落敗的最大原因,300多公裡的距離,很難有2座國家中心城市,長沙也很難輻射武漢,那只有被武漢輻射了。
長沙自身的實力及周邊的配套產業集群不夠給力,距離武漢太近,想入選必須有領先武漢的實力或者說一些巧勁,國家中心城市最基本的是要求具備多重產業而且實力超出一檔強勁,與周邊的城市形成配套的產業集群等,並且和周邊城市互相成就共同發展,帶動成長,良性循環。
但長沙自身實力其實也不夠突出,輻射能力自然就不強,甚至很多湖南人被武漢廣州狂吸,反而流出高端人才,長株潭其實也是陪玩,根本也算不上城市群,體量太小,但長沙有個優勢就是芒果臺,但這帶動經濟的效果微乎其微。
近十多年來,個人感覺湖南省幾乎舉了全省之力,去努力打造長株潭融城形成自己的城市群規模,但效果不佳,另一面,省內其他地區很大一大部分真正的優質資源和人才都被廣東吸收,就我所知的幾個湖南的朋友,985畢業都去了廣州深圳,距離近機會多工資高。
這樣的一個被廣東輻射的大省,同時又距離武漢那麼的近,在國家中心城市中落選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武漢是長沙最直接的競爭者,300公裡的距離很短,一些政策一些大區機構在布局中都會優先考慮武漢的,如果距離武漢遠點,也許這個華中地區的國家中心城市有又長沙一個名額。
當然,有國家中心城市這個名頭自然是好,沒有也不要氣餒,湖南長沙的發展總體還是很不錯的,相信以後會發展得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