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對「隱居」生活有什麼看法呢?近日,一則「隱居深山已7代」消息引發關注,12月16日,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中樓鎮崔家峪村北的一座大山上,81歲母親王京桂跟兩個兒子一同合照,引得大家關注。據介紹,他們家世代在這座大山上居住,至今已經7代了。那有關「隱者」的詩,你知道多少?
《尋隱者不遇 》
唐代: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贈張公洲革處士》
唐代:李白
抱甕灌秋蔬,心閒遊天雲。
每將瓜田叟,耕種漢水濆。
時登張公洲,入獸不亂群。
井無桔槔事,門絕刺繡文。
長揖二千石,遠辭百裡君。
斯為真隱者,吾黨慕清芬。
《送別》
唐代:王維
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採薇。
既至金門遠,孰雲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秋登萬山》
唐代:孟浩然
北山白雲裡,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望終南山寄紫閣隱者》
唐代:李白
出門見南山,引領意無限。
秀色難為名,蒼翠日在眼。
有時白雲起,天際自舒捲。
心中與之然,託興每不淺。
何當造幽人,滅跡棲絕巘。
《題隱者居》
唐代:賈島
雖有柴門常不關,片雲孤木伴身閒。
猶嫌住久人知處,見擬移家更上山。
想知道更多古詩信息,請關注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