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物種為海膽綱拱齒目長海膽科紫海膽 Anthocidaris crassispina(圖)
體呈扁半球形,反口面隆起,口面平坦,直徑6~7釐米,高2~3釐米。全體黑紫色,幼小個體暗綠色,滿布尖銳的棘刺;反口面具強大的大棘,其長度約等於殼的直徑;棘常有灰褐色、灰紫色、灰綠色、紫色或紫紅色;口面的棘短,常帶斑紋。殼厚而堅固,暗綠色;由步帶和間步帶各5條組成;步帶和間步帶各有大疣2縱行,大疣兩側各有中疣1縱行,其間沿中線還有交錯排列的中疣1縱行;大疣和中疣的頂端稍帶淡紫色。步帶上具管足孔7~9對(常8對),排列成弧狀,管足從中伸出;口面的管足對數減少,有孔帶寬展成瓣狀;管足內有特殊的弓形骨片,兩端尖細,背部中央常有發達的突起而使骨片呈叉形。頂系較小,第1和第5眼板接觸圍肛部。
圖.紫海膽
棲息於潮間帶巖礁間或水窪中及水深85m的沙礫。分布於浙江、福建、廣東等地沿海。
乾燥石灰質骨殼入藥,稱「海膽」。捕捉後,去掉肉及棘刺,洗淨,曬乾。
鹹,平,小毒。具有化痰軟堅,散結,制酸止痛之功效。主治瘰癧痰核,哮喘,胸肋脹痛,胃痛。
聲明:本文轉自「中藥資源監測與服務平臺」官方微信號,分享僅為傳播中醫藥知識及資訊,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感謝平臺及原作者,若文章作者或平臺認為其作品不宜在微信平臺發布或其他問題,請聯繫我方:shengbonongmu@qq.com,我方將做及時處理。
敬請關注九禾農業官方微信,及時獲取更多道地藥材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