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佛鎮百花村農村公路。
摩託車在安裝了防護欄的農村公路上行駛。
桂林街道雙壩社區農村公路。
上和鎮青龍村農村公路。
全媒體記者 李松
核心提示:
近年來,潼南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四好農村路」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廣泛動員、全民參與」,多措並舉,紮實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有力提升村容村貌,改善公共環境。
今年中秋、國慶「雙節」期間,太安鎮罐壩村十分熱鬧,男女老少在村裡開心遊玩,村裡平坦的農村公路串起田園、鄉村和農房,在欣賞田園生態風光的同時,遊客還可深入鄉村,看當地打造的蔬菜博覽中心,採摘農特產品。
要脫貧,路先行。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四好農村路」這一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要求「農村公路建設要因地制宜、以人為本,與優化村鎮布局、農村經濟發展和廣大農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適應,要進一步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逐步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為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如何做到「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潼南區委、區政府將這份責任記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上。區委把抓好農村公路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的一項重大工程,多次進行專題安排部署;區政府成立了農村公路建設領導小組和區、鎮(街)農村公路管理工作機構,農村公路建設作為政府重要民生實事,納入對鎮街、相關部門年度目標考核,政府督查室定期開展農村公路養護、建設的專項督查;區交通局定期組織全區農村公路養護和建設管理專題培訓,持續提升農村公路建設者、管理者的業務能力水平。
「我們結合我區農村交通發展現狀,以『建好扶貧路、打通斷頭路、構建聯網路、建設產業路、打造旅遊路』為重點,科學編制我區城市提升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工作方案,努力構建『五縱七橫十五聯線』區內幹線公路網。」區交通局局長張勇介紹,到今年末,我區將建成農村公路4600公裡,村民小組通暢率達到100%,實現鎮村社、景區、園區道路全覆蓋,路網密度、通暢深度和廣度得到全面提升。
暢通的是路,連接的是心。潼南大力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在2015年率先實現行政村通暢率100%的基礎上,繼續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十三五」以來,建設農村公路超過2000公裡;新建農村公路均嚴格執行「三同時」「七公開」制度,全面落實農村公路項目立項、設計審查、財政投資評審、質量監管、交竣工驗收、審計等程序要求,工程實體一次性交工驗收合格率達到100%,未發生一起工程質量安全責任事故,工程檔案資料完整完備。
與此同時,我區嚴格農村公路路政管理,區交通局堅決貫徹落實《公路安全保護條例》,我區農村公路路產保護工作、超載超限治理規範有序。建立路政管理全覆蓋機制,全區22個鎮街均有1名交通路政執法人員、2-3名路政監督員,行政村均有1名以上護路員,主要鄉村公路入口處設置了必要的限高限寬限載設施;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區、鎮、村三級聯合開展「八無」路域環境整治,基本消除農村公路髒、亂、差現象。
在農村公路養護方面,我區每年按市級補助標準和區級配套資金的100%、80%、60%給予農村公路養護補助;按照「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的原則,制定鎮街農村公路養護監督考核制度、養護責任公示制度、管理養護實施辦法等,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100%;鎮街、行政村將鄉道、村道日常養護委託給勞務公司、沿線群眾等單位或個人進行養護,籤訂養護協議,並建立日常養護巡查考核機制。
農村公路作為農村最根本的基礎設施,是方便群眾出行、活躍農村經濟、實現農民增收的基本條件和重要支撐。為此,區交通局按照區委、區政府安排,持續加強農村公路客運網絡建設。張勇介紹,區交通局制定加快農村客運發展等相關文件,編制農村客運發展規劃,確定區、鎮(街)、村三級客運網絡發展及客運站點布局;農村客運線路運營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對道路符合通行城市公交的5個鎮街開通了公交線路,並於今年4月開通重慶潼南至四川遂寧跨省城際公交,屬全市首條;在2017年全區已實現行政村通客車比例達到100%的基礎上,根據農村客運運行情況,及時調整線路,新增運力;同時,強化中央、市級農村客運站點建設專項補助資金管理,加大財政配套,不斷鞏固和提高農村公路客運服務能力。
下一步,區交通局將繼續圍繞建設「四好農村路」工作總目標,對標先進,攻堅克難,為全區經濟發展和群眾出行營造「暢安舒美」的交通環境。
「四好農村路」工作總目標
以提質增速為核心,打造暢通農村公路
我區將盯緊目標,克服困難,全面提速農村公路建設,今年計劃完成農村公路建設210公裡,目前正編制文件,到2020年底,全區將形成以國、省、區道為骨架,以鄉道為支線、以村道為脈絡的農村公路網絡體系。「十四五」期間,計劃實施建制村通雙車道,縣鄉道「白改黑」和窄路基加寬等。
以保障營運為重點,打造安全農村公路
圍繞道路安全,狠抓安全隱患整治,大力推動完善公路安保設施、整治地災隱患,開展公路中小修、水毀搶險保通等工作。積極健全完善道路養護體制,做到公路養護管理所配備1名執法人員,在村級養護站配備1名護路員,負責村級公路的路政及農村公路附屬設施管理工作,建立一支全覆蓋的路產路權管理隊伍。
以加強養護為基礎,打造舒適農村公路
不斷建立健全「政府主導、分級負責」的管理養護機制,探索農村公路「建、管、養」主體逐步下沉至鎮(街);將公路保潔納入集鎮區、公路、河道、村莊於一體的「四位一體」環境衛生保潔長效機制,探索嘗試保潔外包給專業化公司,引導農村公路養護工作向市場化發展,提升養護質量水平。
以出行舒適為目標,打造美麗農村公路
圍繞公路行駛舒服、路域環境優美,著眼於道路「綠色、生態、美觀」的內涵挖掘,著力完善道路的附屬設施,布置道路綠色廊道,打造景觀平臺、公路文化,規劃公路綜合服務區、臨時停車區,提高公路服務設施水平,增強人民群眾出行體驗感、幸福感,讓群眾出行更通暢、更安全、更舒心。
潼南農村公路建設主要成效
建設投入大
我區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期間,實施項目總投資約300億元,其中建設農村公路1584公裡,投入資金約10億元,超過我區「十二五」期間農村公路建設總和。目前,已完工1546公裡,佔總任務的97.6%,到今年底將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發展基礎好
到2018年末,我區城鄉交通一體化水平已率先達到AAAA,農村公路建設與脫貧攻堅、鄉村旅遊、現代農業、鄉村振興等高度融合發展,並取得明顯成效,同時,市交通局落實了激勵政策,調動了我區「四好農村路」建設的積極性。
群眾參與度高
通過加強愛路護路宣傳教育,廣大群眾愛路護路意識顯著增強,屬地政府積極籌措資金的同時,村民投工投勞加快農村公路路基建設的積極性強、參與度高;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聘請當地公路沿線村民或貧困戶參與公路養護,今年計劃安排扶貧開發公益性崗位61個,有效解決建卡貧困戶就業問題。
養護全覆蓋
區政府高度重視,區鎮村三級公路養護責任、養護經費、考核指標、分級養護管理制度等得到有效落實,農村公路養護實現全覆蓋;建立健全養護質量與計量支付相掛鈎的工作機制,根據養護合格率及養護考核評分按季度、分等級撥付養護補助資金,鞭策、激勵、調動養護積極性,有效促進養護質量不斷提升;同時,委託第三方機構,定期開展公路技術檢測,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落實,確保了路面技術狀況指數逐年上升。
作用發揮明顯
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和美麗鄉村建設,加大路域環境整治力度,基本實現陸田分家、路宅分家,道路沿線村民出行環境、居住環境改善明顯;大力實施「扶貧交通」項目,優先解決全區50個貧困村和10個新增重點村的農村公路建設,助力產業發展,促進貧困發生率和貧困人口明顯下降;結合我區做大做強旅遊產業,大力推進「鄉村振興 旅遊交通」和鄉村振興試點村道路建設,為產業興旺提供了強有力的交通保障。
質量安全基礎牢固
認真開展農村公路從業單位信用評價,嚴格招投標程序,我區農村公路建設市場規範有序;建立了「政府監督、專業抽檢、群眾參與、施工自檢」的質量保證體系,交通領域質量安全持續穩定向好;全面落實農村公路安保設施「三同時」制度,累計實施農村公路安保工程450餘公裡,持續實施危橋改造,農村公路危橋得到基本消除。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