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之中,文明之源。綠城之夏,芳香滿城。地處中原腹地的河南,也是華夏烹飪的源頭。盛夏時節,我們邀您共赴一場美食之約……除了燴麵、胡辣湯、灌湯包、鯉魚焙面、桶子雞、套四寶等傳統美食的流傳,諸多外域菜系也在這裡融合創新、紮根發芽,成為食客們的遴選之一……你曾因為哪一道菜愛上河南呢?
6月29日,「百城百味」鄭州美食節於鄭州萬象城盛大開幕,百度百家號、百家號(鄭州)內容創業中心攜手鄭州市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聯合豫菜大師、知名特色美食商家傾情打造河南美食名片。活動計劃開展近1個月,由市民對鄭州美食商家打卡、有獎自發傳播;到百度百家號組織大V對數十家知名餐廳進行深度探店報導;以及鄭州美食大數據發布三個部分組成,旨在用文字和影像,記錄河南城市「味」道,傳播美食知識,傳遞美食文化。
豫菜,對它的形容詞,有很精髓的八個字。「五味調和,質味適中」這簡簡單單的八個字,把豫菜的特色,形容的淋漓盡致;同樣把豫菜的難處也表現了出來。眾人皆知,道一味美食,必有其特色,方能把這道美味給展現出來,讓你一次銘記它的味道,方為成功。而「五味調和」需要多細膩的拿捏,才能把控出超越極致的味道呢?今天我們就來體現一下河南,品嘗一下豫菜,它值得令人刮目相看的地方,究竟突出在哪裡?
「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這是對我們中國四方口味的簡單描述,其道理蘊含了地理環境因素,飲食習慣,和人們的消化系統,於是造就了各方各味這個特色;而河南居中,說做甜食拿手,廣東人不樂意;說做鹹食之最,山東人不答應;說做辣食厲害,川妹子不樂意;說做酸食強項,看看山西人的酸菜缸,也不敢言語。而人生自古有「苦辣酸甜鹹」五味之稱,唯獨剩下苦味,這並不是豫菜追求的味道,卻是追求豫菜時的滋味。所以,河南雖是有著中原之稱,但,這其味,要想做出自己的特色,其中的難處,不言而喻。不過,民以食為天,南方的地理,造就了以甜食為一派的蘇菜;北方的氣候,造就了鹹口居多的魯菜;還有主辣的湘菜和川菜;釀醋的山西。而河南,不甜不鹹,不辣不酸;不南不北,不東不西;其味為和,其位為中。最後的「中和」之道,才是河南要烹飪出來的味道。
「集四方之特色,燴天下之經典」這想必是對豫菜最好的形容了,豫菜本就不是一種味道可以代表的菜,它是一種融合了百家之長,備南方特色,把味道集中在一起,形成的獨特烹飪方式,不說別的,只是說在河南這個地區,以開封為代表的扒制菜餚;豫東則是洛陽為代表的水席;豫南以信陽為代表的燉菜;豫北以安陽為代表口味偏重的土特產,這都是一方滋色。 而豫菜之所以會融入那麼多的美味,其中的原因,想必大家也清楚。中國,有八大古都,河南獨佔四座。有著七朝古都的安陽,八朝古都的開封和十三朝顧得的洛陽,和夏商古都的鄭州。說到朝代,我們想到的美味,那肯定是跟宮廷有關,其中的宮廷御宴就是一種美味的代表了。而豫菜,不僅僅是河南之豫,更是宮廷之「豫」。這一點,也是跟豫菜的做法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的,眾能包羅萬象,獨能獨樹一幟,各有講究。
7月8日-7月12日,百家號帶領23名高級原創作者對河南13家特色餐飲企業進行探店,從就餐環境、菜品色澤、口味特色等諸多方面一一呈現。通過圖文、視頻等新媒體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鄭州的特色美食文化,領略鄭州獨有的人文習俗。這些餐飲商家包羅了早,中,下,晚四個時間段,各有其味,各有其名,有適合早中食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高群生胡辣湯,其味居中,又不失美味,適合大眾口味;廚鄉大煎包中的粥,餅,包子等也是集地方之特色,尤其是他們的煎包,又大又長。具有代表性的烤鴨店有煜豐烤鴨,和諮言烤鴨燴麵;其鴨,其脂肪被烤成液態,一刀下去油水順著刀口流出,看鴨皮下已無脂肪,鴨皮直接貼著肉,看不到一絲脂肪,入口即化,香味十足。其魚,阿五黃河大鯉魚獨當一面;將黃河大鯉魚烹飪的爐火純青,吃起來滿口生津。其火鍋,具有代表性的巴奴火鍋,食材新鮮,服務熱情,而且融合智能上菜機器人,亮點比比皆是;其老店,京都老蔡記英協路店,百年傳承,最能吃到老鄭州的味道。
另有其店,特味村豫菜館,注重打造經典宴席,營造五星體驗;其宮廷之宴,清明上河園孫羊正店,融宋代之精華,包羅宮廷豫菜,一品宋時滋味;其外,黎你很近西餐廳,讓你不用到巴黎,就能品嘗到法式餐廳的美味,食之所全,食之所歡;另有其飲,蜜雪冰城總部就在鄭州,把冰淇淋與茶融入的有聲有色;其酒,贊釀聯合餐廳,融入西餐,啤酒,燒烤三種文化,餐飲界又一新勢力;其茶,城牆根茶館,把茶文化,豫劇藝術,豫菜之精髓融入一起,無論是看,聽,聞,品,全是河南老味道。13家店鋪雖少,但卻面面俱到,各有其特點,正是應徵了豫菜的那種集四方之特色,燴天下之經典的特點,令人流連忘返。5天來,我們最大收穫,不僅僅是享受了那麼多的美食,更是每到一家,得知其發展歷史,或是每道菜的發展過程,其工藝,其講究,其故事都令人沉浸其中,明其文化,方能品其味。
豫菜,千年歷史發展之根源,享有八大菜系之母之名譽,並不是5天的時間能夠去探究透徹的。豫菜中和五味之態度,其溫和正如河南人如初。無巧不成書,百城百味探店之旅結束之時,正值乾旱的鄭州,突然下起了的大雨,仿佛不舍探店團的離去,他們下次來到河南,雖不知是何時,但豫菜就在這裡,其菜系,其文化一直被傳承著,未有怠慢,一步一坑,步步為營,這才是豫菜的傳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