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沒有人不知道三坊七巷。作為福州的地標性景點之一,三坊七巷不僅是福州人愛逛的景點之一,也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在元宵節等傳統節假日更是經常出現人山人海的景象。
作為一個在福州生活了十多年的人,我也逛過無數次的三坊七巷,不過大體上也都是在主街上一路逛吃逛吃,至於那些巷子裡的名人故居,只有在很多年前,景點還未開始收費時去過幾次。不過上周,因為正好到東街口附近辦事,中午閒著無事就到三坊七巷打發時間,意外地發現,三坊七巷居然多了這麼多好玩的地方。
因為大中午的太熱,我就決定去麒麟書局吃個午飯,坐著看看書。跟著地圖導航,沿著宮巷、豐井營巷一路走來,發現這裡的巷子真是又深又靜,不同於主街的熱鬧,這裡幾乎沒什麼行人。如果你也想要拍一些美美的照片,那麼來這裡就對啦,真是隨手一拍都美如畫。
麒麟書局也算是三坊七巷裡的一家網紅店啦,店裡的裝修也是現在常見的文藝風,整體環境很舒適。
店裡的食物味道都還不錯,坐在裡面邊看書邊吃甜品也是個享受。不過在我看來最有特色的,還是這個播放音樂的留聲機了,復古氣息滿滿的。
在書店吃完午飯坐了一會兒,我就重新冒著大太陽出門啦。返程時的路線選擇從大光裡巷到文儒坊,路上經過了一個中華福館,也是原先的陳衍故居。出於好奇就進館參觀了一下,發現裡面還真是大有天地。
進館參觀無需門票,只是展館需要統計每天的客流量,所以需要在門口登記一下姓名和人數。館內主要展示了各種以「福」字為主題的作品,除此之外,在福館大廳的桌子上,還擺放著文房四寶,並陳列著近百個風格各異的「福」字印章。每位遊客都可以自己寫一張福字,並蓋上印章帶回家。
根據館內工作人員的指導,在寫完福字後,可以在宣紙的四個角落分別蓋上印章,寓意為「五福臨門」。全部完成後,工作人員還很貼心地幫我將宣紙捲起並用紅繩系好。(大家請忽略我醜兮兮的毛筆字)。
出了中華福館,想到前幾天在新聞上看到三坊七巷新增了一條鋼琴弄,就決定前去瞅瞅。出了文儒坊走到了主街,再往北走一小段,在葉氏民居附近有一條小巷子,就是最近的網紅景點鋼琴弄啦。
該景點其實就是個約二三十米長的小巷,裡面用流水、山石、植物和假山打造出「三山兩塔一條江」的微型景觀,地面上還擁有42個感應式鋼琴琴鍵,踩上去立即發出悅耳的琴聲。
該鋼琴弄是單向通行,現場有兩名保安在維持秩序,因為我去的時候現場沒什麼人,所以在現場逗留拍照了一小會兒。如果是人多的時候,還是不建議大家在現場逗留太久,畢竟巷子這麼小,很容易發生人擠人的擁堵現場。
逛完鋼琴弄,因為要去東百,因此我就決定從東邊的小巷子逛出去。從黃巷一路向東,這邊也有許多四通八達的小巷子,也很適合寫真拍照。不僅如此,黃巷裡還藏著許多的文藝綠洲。
黃巷是三坊七巷中最富有歷史沉澱的名巷,而現在的黃巷雖然少了改造前的那些文藝老商鋪,但文藝氣息卻絲毫不減。在這兒有個「唯美客文創聚落」,裡面共有四個區域,聚集諸多特色小店和餐廳。如果你也是個文藝青年,一定能在這裡面逛到不想走開。
除了各種文創小店之外,這裡還有一個幽靜的空地,那就是藝文廣場了。安靜的庭院在陽光的照射下,映出一片歲月靜好的景象。不過據說到了晚上,這裡經常會有各種嗨翻天的樂隊演出,畢竟文藝青年也需要躁動。
因為時間有限,出了黃巷我就直接前往東百了。如果大家時間充裕,三坊七巷還是有許多值得細細逛的地方的。除了各個坊巷之外,在澳門路上的林則徐紀念館、以及南門兜地鐵站附近的文廟,也都是值得一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