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圓明園的數字復原計劃,工作重心最先落在第一景正大光明

2020-12-21 一展一觀

圓明園是清代最重要的一座離宮型皇家御苑,是清代皇家園林藝術的集大成者。「再現圓明園」研究工作運用數位化技術對圓明園面貌進行虛擬再現,展現圓明園面貌。對此,學者賀豔在紫禁城雜誌《再現·圓明園——正大光明》一文中作了詳細介紹。

圓明園圖畫 網絡圖片
圓明園遺址 網絡圖片
虛擬再現工作流程圖

圓明園的正門位於圓明園中軸線的南端,習稱「圓明園宮門」或「大宮門」,宮門後即為「正大光明」,是為圓明園的前朝區,位居圓明園四十景之首。大宮門和正大光明一區是雍正繼位後為便於園居理政而興建的「御園正衙」,雍正三年(1725年)建成。

正大光明景區位置示意圖

包含大宮門、二宮門(出入賢良門)、正大光明殿、東西配殿、朝房和茶膳房、值房等建築。東接勤政親賢,北隔壽山、前湖與九洲清晏相望,西面土山後為長春仙館。大宮門為5開間南向門殿,門上懸掛雍正御書「圓明園」匾。門外左右兩側設東、西朝房5間,朝房後又設東、西轉角朝房數十間,為內閣、六部等機構辦公用房。

彩繪絹本圓明園四十景——正大光明

大宮門兩側設八字看牆,牆上東西各開帶門罩便門一座,稱左、右門。轉角朝房北端與看牆之間設磚門一座,通往後部夾道,稱東、西夾道門。夾道內南、北小院內設置各種後勤用房。轉角朝房南端與擋眾木相接,擋眾木向南圍合出宮門前禁衛區。宮門外為「╩」形御路,路南設迎面大影壁一座。

正大光明遺址現狀分析圖
正大光明殿及壽山遺址現狀

大宮門後為出入賢良門(又稱二宮門),出入賢良門兩側各設順山值房五間,為「各部院臣工入直之所」。值房外側各設罩門一,稱東、西罩門,分別通往正大光明左、右配殿後小院。東院與勤政親賢相通,為辦公處,院北端為洞明堂,每年秋審時,皇帝御此殿審核勾決人犯;西院內設茶膳房等後勤服務用房,因此「各衙門奏事由東罩門遞進,茶膳房太監人等由西罩門出入。」

正大光明殿水彩畫

出入賢良門前設偃月形河溝,「其水自西來,東注如意門閘口,會東園各河而出。」河南岸左右設東、西朝房5間,東、西轉角朝房十餘間。出入賢良門內為正大光明殿,是為圓明園的正殿,主要用於舉行朝會和重大慶典,如新正上元賜宴、燃放煙火;皇帝壽誕行禮、宴賞;接見重要外國使臣、舉行御考和欽點狀元等。

正大光明殿鋼筆畫

門前左右設東、西配殿。正大光明殿東山出爬山廊與洞明堂西廊相接。殿後為壽山,石筍嶙峋,西北設山口通往前湖,經南大橋達九洲清晏。

相關焦點

  • 圓明園第一景正大光明在3D效果圖上重現
    圓明園是清代最重要的一座離宮型皇家御苑,是清代皇家園林藝術的集大成者。「再現圓明園」研究工作運用數位化技術對圓明園面貌進行虛擬再現,展現圓明園面貌。對此,學者賀豔在紫禁城雜誌《再現·圓明園——正大光明》一文中作了詳細介紹。
  • 還原圓明園:數位技術復原「正大光明」,精確到裝修細節
    「再現圓明園」研究工作運用數位化技術對圓明園面貌進行虛擬再現,展現圓明園面貌。學者賀豔在紫禁城發表的《再現·圓明園——正大光明》一文中,這樣為我們講述了復原細節。圓明園圖畫 網絡圖片圓明園四十景之首為「正大光明」。以可靠史料為依據,復原精確到正大光明景點建築細節。對於地面鋪裝。
  • 重現圓明園:第一景正大光明復原進行中,數位技術助虛擬再現
    圓明園是清代最重要的一座離宮型皇家御苑,是清代皇家園林藝術的集大成者。「再現圓明園」研究工作運用數位化技術對圓明園面貌進行虛擬再現,展現圓明園面貌。學者賀豔在紫禁城發表的《再現·圓明園——正大光明》一文中,這樣為我們介紹了圓明園的正大光明。
  • 觀看圓明園「正大光明」有感
    下午午睡後,又開啟了遊園旅程,圓明園的景點太多,只有一次次一個個景點細細看。 今天,從圓明園稱為第一景的「正大光明」景點開始,從藻園門進入,徑直朝前走,約300米處便是正大光明景點,是清朝歷代皇帝理政地方的遺址。
  • 看見圓明園,為政之道,正大光明
    圓明園中最令世人嘆為觀止的四十景觀,演繹著怎樣的傳說與現實?十餘年潛心研究,80位專家苦心孤詣,海量原始圖檔——數字圓明園帶您穿越滄桑,再現圓明,追述那一段遠逝的輝煌。《圓明園四十景圖61正大光明》正大光明,圓明園四十景之首,正氣凜然,威武肅穆,是圓明園中的朝儀區。
  • 圓明園22景復原 網上3D版可虛擬遊園
    據介紹,「再現圓明園」項目於去年4月啟動,目前第一期工作已經結束,通過資料收集和原始檔案數位化,形成了基礎史料資料庫,完成正大光明、九州清宴、方壺勝境、同樂園、含經堂等22個景區(20個景區在圓明園,2個景區在長春園)、55個時空單元的全景復原三維模型庫,搭建 「再現圓明園」網站,並通過該平臺發布22個景區的信息。
  • 清華教授「復活」頤和園:別跟我說你去過圓明園,這才是真的!
    今天,長大大從清華大學了解到,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郭黛姮教授團隊目前已經完成了所有能夠採集到詳實信息的圓明園景區的數位化復原工作,精準數字復原景區達全園總量的60%。  80餘位專業人員,15年專注於遺產保護,10000餘件歷史檔案,4000幅復原設計圖紙,2000座數字建築模型,6段歷史分期中的120組時空單元,終於讓圓明園這座「萬園之園」跨越了310年的時光,再次展現在大家面前。  方壺勝境,圓明園四十景之一,是後代眾多學者考證後公認的圓明園中最為宏偉美麗的建築,是以人們想像中的仙山樓閣為題材而建造的。
  • 圓明園中排名首位的景點,雍正時期樸素的正大光明殿後來大變樣
    圓明園是清代最重要的一座離宮型皇家御苑,是清代皇家園林藝術的集大成者。「再現圓明園」研究工作運用數位化技術對圓明園面貌進行虛擬再現,展現圓明園面貌。對此,學者賀豔在紫禁城雜誌《再現·圓明園——正大光明》一文中作了詳細介紹。
  • 「故事」清華教授郭黛姮:圓明園究竟長什麼樣?3D復原驚豔了世界
    從2009年開始,她帶領80多位研究人員開始了圓明園的數字修復工程,藉助數位技術,重新「恢復」圓明園的原貌。情定圓明園,數位化再現上世紀80年代末,郭黛姮主持了珠海一個旅遊景區——圓明新園的設計工作。在那個以圓明園為樣本的園林中,郭黛姮精選出圓明園四十景中的十八景加以復原。
  • 四十景看遍圓明園
    圓明園復原圖 圓明園四十景,指的是圓明園中四十處景點。盛時的圓明園有長春園、綺春園、圓明園等一百多處園林風景群,四十景是指園內獨成格局的40處景群,而每一景就是其中一座「園中園」或園林建築群。 連續四個半天,才看了不足三分之二,還真有點累了,北邊一片還有十幾個景點留著下次再去看了。
  • 圓明園首批數字復原3D實景圖面世 再現繁華盛景
    昨日,圓明園首批數字復原的3D實景圖面世,22張圖片讓觀眾仿佛置身於圓明園的繁華盛景中。「數字圓明園」有望今年10月正式開放。  建權威史料資料庫復原  去年4月,圓明園管理處與清華大學規劃設計研究院合作發起了「數字圓明園」的科研項目,通過計算機全景三維虛擬技術「重建」圓明園,並對大量圓明園研究資料進行數位化整理,建立了一個權威的圓明園基礎史料資料庫。
  • 圓明園3D復原全圖欣賞
    圓明園從1709年開始營建,至1809年基本建成,歷時一個世紀。此後的嘉慶、道光、鹹豐三代屢有修繕擴建,歷時150多年。1860年和1900年,圓明園被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搶掠並付之一炬。》三維復原圖:正大光明正大光明殿建成於1725年(雍正三年),內簷高懸雍正御書「正大光明」四字匾。
  • 圓明園盛景將「數字復原」
    8月20日,圓明園四十景之一「武陵春色」光影展映秀在首鋼上演。其中,將通過科技手段呈現圓明園數字復原研究成果,將圓明園「搬到」展會現場,帶給觀眾一場震撼體驗。王府井集團全新的智慧門店,將利用服務機器人、電子互動屏和掃碼購物等方式,展現最優質的服務和購物體驗。北京對口支援扶貧展區,科技感十足的高鐵模擬駕駛艙「京和號」,將帶領觀眾踏上奇妙的旅程。■ 對話線上展會將常年開展北京市各區文旅局將帶來哪些特色展示?
  • 圓明園該不該重建?因為這個原因,還是不要重建的好!
    建成之後,分別為圓明園、暢春園、萬春園三個,有號稱圓明園四十景之多,成為夏日皇帝避暑半功的第二皇宮。甚至,鹹豐皇帝就出生於圓明園,讓人迷惑的是,這個出生於圓明園的皇帝最後丟棄了自己的龍興之地,在英法聯軍的攻打之下,棄城而逃。英法聯軍將裡面珍寶搜刮殆盡,隨後將之付之一炬。
  • 稀世珍寶:圓明園《四十景圖》
    圓明園《四十景圖》(局部) 圓明園《四十景圖》是我國成就最高的工筆彩畫之一,它再現了圓明園全盛時期的壯麗風景,是當時圓明園裡100多處園林風景群中獨成格局的
  • 科技+旅遊,服貿會裡體驗「數字圓明園」
    圓明園「搬進」了服貿會海澱展區展現了圓明園、頤和園、中關村等重要景區、地標。在展區內走過一條曲徑通幽的「小路」,轉眼便可看見一個圓形的劇場,這個名為 「Emax全域沉浸體驗倉」的劇場講述了圓明園數字復原過程,以及馬首回國的過程。
  • 沈倩如:十八世紀詩意棲居之地——《圓明園四十景》原件再造
    「圓」代表一個人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擁有海納百川,兼容並包的胸懷與氣度;「明」代表一個人擁有光明正直之心,智慧而高遠的思想,才可使業績光明普照,留存千古,受萬民擁護。乾隆則在《御製圓明園後記》中自述整修圓明園是為了秉承先祖「圓明」理念,踐行樸素世界觀和宇宙觀,並非貪圖享樂,而是透過園林中的一景一物折射出心懷天下,修文崇武,勤政親民,借古喻今的執政理念。
  • 罹難160年的圓明園如今這樣訴苦
    11月上旬以回應人大代表「重建圓明園」提議的方式否認了近期內復建圓明園的計劃,稱「重建圓明園缺乏必要的考古及歷史文獻依據,且將改變圓明園遺址被列強破壞的歷史現狀,應慎重論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這為多年來圓明園重建之爭暫時畫上了句號。
  • 圓明園3D復原圖:圖三模仿的東海龍宮,最後一張讓人唏噓不已!
    圓明園3D復原圖:1860年,苦難的中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洗劫與凌掠。一座曾震撼世界的曠世盛園在短短的三天化為灰燼,浮誇不堪的大清統治此時已是千瘡百孔。而作為後來者的我們,更應該一鼓作氣,奮發而向上,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不懈努力。
  • 【身邊】圓明園長春園宮門首次開門迎客
    彼時僅供皇帝出入,建成於乾隆十二年(1747)的圓明園長春園宮門,18日起首次開門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