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濾場 護一湖清水

2020-09-11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經濟日報

圖集

這是江西新餘仙女湖區鈐陽辦事處昌田村的仙女湖生態濾場。

仙女湖是亞洲最大的亞熱帶樹種基因庫,也是江西省開發最早的湖泊型景區和重要的飲用水水源地。當地組建了志願護湖隊,通過建立生態濾場、植物消減帶等措施,護湖護水。

曾亮華攝

(中經視覺)

責任編輯: 張世祥

相關焦點

  • 江西河湖長制升級版共護「一江清水」
    撫河流域生態治理、百裡昌江、南昌贛江風光帶成為市民休閒好去處,上猶園村、贛縣長村、龍南虔村等沿河流域打造的休閒農業讓村民享受生態治水紅利,這也是我省深入實施河湖長制升級版的重要舉措。隨著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攻堅行動號角的吹響,我省發出強化河湖長制升級版的強音,全面開展全省五河兩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整治,共護「一江清水」東流。
  • 護一江清水 謀生態轉型
    「生態護水,容不得半點馬虎。」城固縣環保督察辦副主任陳少鋒介紹,當年年底,縣裡關停的皂素廠已達22家。  廠子關了,黃姜拔了,以此為生的老百姓咋辦?縣裡引導鄉親們種植效益更好的中藥材元胡。經專家指導,徐志武2017年開始輪作元胡、水稻。他種了5畝地,還養了幾頭牛,沒多久就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全村500多畝元胡收成穩定,能帶動戶均增收4000元。」新元村村委會主任熊永鵬說。
  • 【生態】瀘沽湖:護一池碧水蕩漾
    【生態】瀘沽湖:護一池碧水蕩漾 2021-01-11 0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雲南護湖:從洱海到瀘沽湖 生態保護紅線是底線
    國家和企業就在加強環境的治理與生態的修復工作上努力探索,重新恢復綠水青山。今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於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這是我國首次開啟生態保護紅線戰略。在中央的層面上,形成了生態保護紅線「一條線」、「一張圖」的基本思路,並且明確了生態保護紅線的定義。
  • 一湖清水入江 一江清水東流
    今年以來,江西省九江市以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的投入力度,全力推進鄱陽湖生態環境治理,有力保障了長江水質穩定向好。江西入長江斷面即鄱陽湖出口斷面水質穩定至Ⅲ類,長江幹流江西段水質斷面全部達到Ⅱ類標準,實現了一湖清水入江,一江清水東流。
  • 用愛心守護一江清水
    通過對基層河長湖長、河湖管理保護工作人員和社會志願者先進事跡的宣傳,社會公眾積極參與評選推薦,河湖保護意識深入人心。經過層層推選、專家評審,最終全國共評選出65位「河湖衛士」。其中,我省安康市旬陽縣誌願者朱先萍入選「巾幗河湖衛士」,漢陰縣誌願者張元江入選「民間河湖衛士」。
  • 一江清水,揚州織密法網護生態
    26日,《人民日報》「法治頭條·法治長江調研行」欄目刊發文章《織密法網 守護一江清水向東流》,文中提到,長江保護,法治先行,要為長江保護提供制度支撐,而位於江蘇揚州的淮河入江水道,即「七河八島」,能夠完好保護,和揚州市人大多年的努力分不開。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指出,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
  • ...丘陵陸生系統轉變為清水景觀湖項目——麓湖清水型生態系統構建...
    )定義:國內第一例30萬方以上新開挖水體,丘陵陸生系統轉變為清水景觀湖項目理由:項目於2012年8月建成,在此之前,國內尚無如此大體量新開挖水體生態構建的先例。2006年南京中科水治理開始對麓湖進行設計,經過2年時間的前期調研與設計,2008年清水型生態系統構建工程正式動工,在這兩年的時間內,中科水治理對成都南延線以及整個成都不同水系進行採樣分析,同時,對成都的物種、自然環境演變、氣候等都做了分析。從丘陵到湖泊,麓湖經歷了從無到有,這看似開創,但其實更是一種回歸。
  • 為了一江清水向東流——我市全面推進河湖長制提檔升級紀實
    我市地處湖北東部,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境內地勢北高南低,大別山環繞於北,長江蜿蜒於南,水資源豐富,水利設施眾多,集一江、六水、百湖(114個)、千庫(1237座)於一域。長江流經全市199公裡。我市是保護一江清水出湖北的最後崗哨,治水管水責任重大。
  • 【逐夢幸福河湖】湖南:落實河湖長制 打造河湖生態新格局
    7月份開始,洞庭湖地區大部分水文點一直處於超警戒水位,但湖區沒有行洪,沒有一處潰堤,也沒有因水死亡或失蹤一人,總體安瀾無恙。  大水之年無大災,和生態環境的改善密不可分。在他看來,眼前這一灣清水來之不易。  躍龍河位於長沙市瀏陽市西南部,流經葛家、鎮頭2個鄉鎮,全長13.7km,是瀏陽河的重要支流。因周邊農戶養殖糞汙和生活汙水直排,躍龍河曾經汙染嚴重,水質長期為劣V類。  2018年,這一現象迎來轉機。當通過建立各級河長責任體系壓實監管責任,採用「三減三增」綜合治理方法,躍龍河水質逐步改善,目前已穩定達到Ⅲ類標準,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 深滬成立湖漏溪護河志願隊
    晉江新聞網6月11日訊  近日,晉江市深滬鎮湖漏溪護河志願隊正式成立,首批志願者19人,均為深滬籍各級人大代表。  成立當天,志願隊即與深滬鎮相關領導,河長辦、人大辦、環保中隊、村建辦等相關工作人員,在湖漏溪東華河道、普安橋至性泰橋段河道、同心橋河道等重點河段開展愛河護河活動。
  • 大美西海起歡歌——武寧精心呵護廬山西海一湖清水
    大美西海起歡歌——武寧精心呵護廬山西海一湖清水特約記者 王怡榮近日,江西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通報了2018年全省各縣區生態質量情況,武寧縣楊洲鄉界牌斷面的廬山西海水域水質被評為Ⅰ類,為全省唯一被評為Ⅰ類水質的水域。
  • 移沿山漾:美麗河湖釋放生態紅利
    一湖清水,先後讓15個文旅項目在移沿山漾四周「生根開花」,並在上月獲評省級「美麗河湖」稱號,這是該區多年來堅持全域治理管護、統籌推進水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優質案例。 「我們把巡河頻率提高到了一天兩次,並把水環境保護工作與新型農業、全域旅遊、鄉村振興等內容相結合。」
  • 生態保護|只為一江清水向東流
    只為一江清水向東流——從大開發到大保護長江經濟帶四年巨變(上)
  • 送一江清水東去,造兩岸幸福河湖_生態_中國西藏網
    ……11月20日,廣安白雲湖國家溼地公園宣教中心迎來了一群小學生,在寓教於樂中,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溼地宣教課。該溼地公園始建於2016年,是廣安首個國家級試點溼地公園,也是全市面積最大的溼地公園,總面積達1236.67公頃,溼地面積佔比超八成,包含庫塘、稻田、河流和洪泛溼地等多種溼地類型。  白雲湖國家溼地公園,是廣安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特別是推進河(湖)長制工作的一個縮影。
  • 瀘沽湖:護一池碧水蕩漾
    近年來,麗江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規劃引導、保護優先、控源截汙、生態修復、低碳發展為抓手,轉變「環湖造城、環湖布局」的發展模式、「就湖抓湖」的治理格局、「救火式治理」的方式,建立健全保護治理機制,從「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向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施治轉變,全面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
  • 一灣清水繞城流~蕭山這些美麗河湖,接受權威「認證」
    一灣清水繞城流~蕭山這些美麗河湖,接受權威「認證」 2020-11-15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琵琶湖「脫胎換骨」 一湖清水將歸來
    不過,附近居民和環保志願者也表示,隨著琵琶湖的黑臭水體治理項目開工上馬,說明了全市上下對生態環境的重視。他們也期盼著一湖碧水的琵琶湖能再次呈現。【環保志願者 王建國】只要湖水清澈就行了,給人民一個好的環境,就基本上滿足了。【市民】那肯定好大的變化了,改造好了,是吧,國家出資他搞好了以後就很漂亮了。
  • 常熟崑承湖蝶變為「生態之湖」
    常熟高新區持續加強崑承湖環湖治汙、增大清水補給,嚴格執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大力推進工業企業汙染、城鄉生活汙染、農業面源汙染綜合治理,深入排查整治農村納汙坑塘,積極推行雨汙分流,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體,集中開展河道清淤工程,真正實現清疏、排查、建檔、修復、管養的閉環體系,讓入湖汙水「截得住、送得出」,全方位「呵護」崑承湖水質。
  • 守一汪清水,交一份滿意的「河湖」答卷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1126/641c6daa4b9f433796da03b1f6292f79.mp3 守一汪清水,交一份滿意的「河湖」答卷 2020年11月29日 07: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