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旬陽縣雙河鎮高坪社區愛心志願護河隊隊員正在蜀河岸邊撿拾垃圾。 本報記者 宋志明攝
編者按
今年6月,水利部、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聯合開展了「尋找最美河湖衛士」活動。通過對基層河長湖長、河湖管理保護工作人員和社會志願者先進事跡的宣傳,社會公眾積極參與評選推薦,河湖保護意識深入人心。經過層層推選、專家評審,最終全國共評選出65位「河湖衛士」。其中,我省安康市旬陽縣誌願者朱先萍入選「巾幗河湖衛士」,漢陰縣誌願者張元江入選「民間河湖衛士」。為營造全社會關愛河湖、珍惜河湖、保護河湖的濃厚氛圍,做好河長制湖長制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本報記者專程採訪了兩位「河湖衛士」,進一步宣傳他們的事跡,激發全社會對河湖保護的責任和參與意識。
12月2日下午3時,朱先萍和姐妹們穿著橘紅色工裝,正在旬陽縣蜀河岸邊撿拾垃圾。55歲的朱先萍是旬陽縣雙河鎮高坪社區愛心志願護河隊的隊長,她對記者說,高坪社區愛心志願護河隊發起時只有9姐妹,發展到現在有70多人;當選為「巾幗河湖衛士」不僅僅是個人的榮譽,更是整個護河隊的光榮。
雙河鎮位於旬陽縣東北部,域內有大小河溝上百條,最後在鎮中心匯聚成蜀河,流入漢江。保護好蜀河生態環境,對保證一江清水意義重大。
2016年以來,高坪社區移民搬遷陸續入駐340戶1200人,比原來增加一半住戶和人口,社區衛生和河流環境都受到挑戰。從小生長在蜀河岸邊的朱先萍,十分喜愛家鄉山清水秀的自然環境,她和姐妹們在河邊散步時,經常撿拾河道垃圾雜物;閒暇之餘還組織大家對社區公共場所進行清掃,努力保持社區和河道乾淨整潔。
朱先萍和幾個姐妹清掃一段時間後發現,光靠自己力量太過單薄。一是河道保潔範圍有限,對整體水環境保護作用不大;二是一些居民不理解她們的行為,不但自己不保持環境清潔,還說她們義務清掃是出風頭、表現自己。
迷茫之際,朱先萍及姐妹們的行動得到雙河鎮黨委、鎮政府的支持。鎮上一面鼓勵朱先萍及姐妹們的行動,一面組織群眾開展植樹綠化、環境清潔,引導更多的居民支持、參與這項行動。
2017年4月15日,在高坪社區黨支部帶領下,愛心志願護河隊20多位隊員高舉大旗,在蜀河兩岸開展了建隊後第一次清潔活動。當天從早上8時幹到中午1時,清運了近6噸垃圾。清悠悠的河水旁邊,讓人扎眼揪心的垃圾不見了。「從這一天起,我們撿河道垃圾再也沒人笑話了。」朱先萍說。
護河隊不僅自己埋頭幹,也向居民傳播她們的理念。姐妹們自編自演的快板書《生命之源的曙光》,傳播著護河理念。她們的舉動不僅保護了河流,也感動著身邊的居民,更多群眾參與到她們中間。
朱先萍自掏腰包統一購買了工裝、帽子和手套,和姐妹們定期在社區和河道開展清掃活動。半年後,護河隊成員發展到70多人,隊伍中從只有1位黨員,發展到有8位黨員。朱先萍和姐妹們商量,把6公裡長的河道分成4個小組分別護理,定時對境內街道、河道進行清掃,維護社區和河道環境。
高坪社區愛心志願護河隊的事跡在全鎮傳播開了,全鎮19個村(社區) 陸續組建護河隊伍。2017年底,在當地黨委、政府積極引導下,雙河鎮共成立了19支志願護河隊,隊員達到2000餘人。隊員們身穿統一服裝,自備掃把、鉗子等工具,堅持每旬在街道、河道沿線巡邏清掃,遇到河道漲水及時組織集中整治。目前,這支保潔隊伍已從原來的單一義務清掃,發展成政策法規宣傳、環境整治、幫扶貧困戶春種秋收和支持鎮村脫貧攻堅的中堅力量,在生態保護、新民風建設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如今,留住綠水青山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高坪社區愛心志願護河隊還在不斷壯大。新加入的志願者中有退休幹部職工,也有返鄉的青年,有機關幹部、普通農戶,也有個體老闆、務工人員。護河隊隊員活躍在山川溝壑,經常清理河道的藻類和垃圾,讓雙河鎮的清水更清。記者見到今年57歲的護河隊4組組長吳永銀,這位年齡最大的隊員經常參與保護環境、護衛河流活動。她說:「我10歲的孫女周末做完作業,還經常要穿上我的工裝跟我去河灘撿拾垃圾呢。」
朱先萍表示,要用自己的努力,引領更多群眾投身到愛河、護河的行動中,守護綠水青山,呵護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