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縣鎮三級聯動——守護「一江清水」:內江整治218個環境「頑疾」

2020-12-16 四川在線

如今,生活在資中縣公民鎮的人們告別了那條「黑水潺潺」的張家溝溪,多年來的老大難問題得以解決。

時間回到今年初。楠木寺煤礦作為公民鎮的重要產業,不僅解決了當地的就業問題,還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也帶來了「成長的煩惱」:廠區煤灰集塵嚴重,且沉澱池規格小,淤泥沉積嚴重,沒有發揮沉澱作用,經過雨水衝刷,大量煤灰進入外環境,由此造成外環境水渠嚴重汙染,一兩公裡的水渠均是黑色。

治理環境是發展的需要,更是民生的需要。

內江針對這一問題進行精準分析,科學制定了治理措施——

加強廠區煤灰清掃,在企業塊煤倉左側修建一個200立方米的沉澱池,增設離水機對產生的汙泥進行壓濾脫水,同時在原有管道的基礎上增設管網,對雨水、衝洗廢水進行全面收集處理,部分收集水經處理後回收利用,剩餘部分外排;對被汙染的張家溝溪立即開展清淤工作;修建汙水處理一體化設施,收集處理青山廟家屬區和楠木寺場鎮的生活汙水;在張家溝河道兩側修建2個垃圾庫,加強與所在村組的聯繫,交由公民鎮政府村建環衛中心統一收集轉運處理。

經過7個月的努力,今年8月,楠木寺煤礦礦區環境汙染問題徹底解決,黑水轉清,張家溝溪又恢復了生機。

長江經濟帶不僅是全國高密度的經濟走廊之一,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及生物資源寶庫、中華民族的重要水源地,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多年的高強度開發與不合理利用,造成長江經濟帶環境汙染問題嚴峻。

作為長江上遊的重要城市,內江堅決守護「一江清水」。

按照省生態環境廳的統一部署,內江堅持早發現、早整改,變被動為主動原則,全力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工作落地見效。2月28日,內江就召開生態環境系統2020年工作視頻會議,對各類突出環境問題整改情況的排查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內江在全面系統梳理國家移交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和中央、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化工和涉危涉重等重點行業、入河排汙口和重點排汙單位、沱江幹流一公裡範圍內的各類汙染源、重複信訪投訴、環保基礎設施等六方面情況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把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和「散亂汙」整治等作為排查重點,形成生態環境「問題庫」,為排查組提供針對性極強的清單,便於靶向排查。

同時,內江制定2020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第一輪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成立7個現場排查組,從3月9日起至3月底,採取「明查+暗訪」「現場檢查為主+調閱資料為輔」「市+縣+鎮三級聯動」方式,對每個縣(市、區)開展不少於5天的全覆蓋、集中包片排查,共排查點位551個。

對集中排查發現的256個問題,內江立即分縣(市、區)召開排查整治情況反饋會,與當地政府籤訂問題交辦單,要求不拖不等不靠,立即制定整改措施,迅速推動整改。對問題突出的礦山開採、汙水直排、頁巖氣開採等生態環境問題,以市落實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名義,分別向相關縣(市、區)和市級部門發出提示函。

4月至5月,內江採取「市上暗查+縣區自查」方式,以高壓態勢倒逼形成「發現問題-整改問題-再發現問題-再整改問題」長效機制,持續做好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工作。

12月8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通過「市+縣+鎮三級聯動」開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排查整治,各縣(市、區)解決「部分非煤礦山抑塵防揚措施不到位和生態修復治理工作滯後」等環境「頑疾」218個。(蘭萍)

相關焦點

  • 龍山:多部門聯動奏響交通問題頑疾整治最強音
    原標題:龍山:多部門聯動奏響交通問題頑疾整治最強音開展城區摩託車、電動車整治行動。、縣農業農村局、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等多部門抽調的100餘人組成的城區摩託車和電動車專項整治、渣土車與砂石運輸車「野蠻駕駛」專項整治、拖拉機專項整治、非法營動專項整治四個聯合執法組發來的當天整治行動數據。
  • 用愛心守護一江清水
    保護好蜀河生態環境,對保證一江清水意義重大。2016年以來,高坪社區移民搬遷陸續入駐340戶1200人,比原來增加一半住戶和人口,社區衛生和河流環境都受到挑戰。從小生長在蜀河岸邊的朱先萍,十分喜愛家鄉山清水秀的自然環境,她和姐妹們在河邊散步時,經常撿拾河道垃圾雜物;閒暇之餘還組織大家對社區公共場所進行清掃,努力保持社區和河道乾淨整潔。
  • 寫好「三篇文章」,建設涵養內江山清水秀良好自然生態
    突出「實」字腳踏實地戰勝沉痾頑疾從歷史的天空俯瞰,內江生態文明建設正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內江是全國老工業城市,是全省唯一將沱江作為飲用水水源的城市。一度時期,內江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沉澱了不少欠帳,人民群眾十分關注、反映強烈。直面問題,深刻反思,痛定思痛,內江腳踏實地戰勝沉痾頑疾。
  • 貴州:守護「一江清水向東流」
    整治黑臭水體,不止發生在安順。2019年1月,貴州長江流域沿線,啟動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打響長江沿線排汙口整治工作「發令槍」。六盤水市、安順市由於整治效果顯著,還成功入選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  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是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中之重。
  • 一湖清水入江 一江清水東流
    今年以來,江西省九江市以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的投入力度,全力推進鄱陽湖生態環境治理,有力保障了長江水質穩定向好。江西入長江斷面即鄱陽湖出口斷面水質穩定至Ⅲ類,長江幹流江西段水質斷面全部達到Ⅱ類標準,實現了一湖清水入江,一江清水東流。
  • 江西河湖長制升級版共護「一江清水」
    隨著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攻堅行動號角的吹響,我省發出強化河湖長制升級版的強音,全面開展全省五河兩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整治,共護「一江清水」東流。    省河長辦主任、省水利廳廳長羅小雲告訴記者:「江西把長江九江段與『五河一湖』作為一個系統整體,在全流域、全方位推進環境綜合治理上下功夫。
  • 舟山定海取締夜市還路於民 三級聯動治理馬路市場
    舟山日報市民巡訪團今年第六期巡訪關注馬路市場整治  定海取締夜市還路於民三級聯動治理馬路市場  定海老城區人口密集,部分菜場周邊馬路市場滋生,已是見怪不怪的事了。馬路市場擾民,引發交通擁堵,造成環境衛生髒亂差,成了難以管理的城市頑疾。
  • 廬山市:網上聯動 河清水美(組圖)
    這是廬山市蓼南鄉河、林長制微信工作群裡的一段對話,通過建立市、鄉、村三級巡查網絡,廬山市不斷強化對河道、湖區的監督管理力度,打造出河清水美新畫卷。  這個群裡的尹雲金是新華村巡查員,主要巡查新池港四方灣段至何家堡段,鄱陽湖新華村段,一個月要處置各類事件7-8件,有些事情當場請示當場就解決。
  • 安徽:一江清水的約定
    歲末年初,在新一輪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改革啟動之際,且聽一江清水,訴說九年新變—— △新安江的源頭六股尖 新安江的源頭,藏在六股尖。
  • 修復長江生態環境 守護「一江春水向東流」
    經過艱苦努力,目前國家生態環境警示片所披露問題均已完成整改,在沿江11個省市中率先實現問題整改清零。為加快優化空間布局、推進綠色轉變,江蘇生態環境部門充分發揮環境保護優化、補缺作用,完善空間、總量、項目「三位一體」環境準入和調控機制,從源頭上減汙增效,完成長江經濟帶戰略環評及「三線一單」編制,確定環境管控單元2592個,劃定231塊生態紅線區域,陸域面積約佔沿江8市9.77%,會同有關部門安排生態補償資金15億元,引導各地守住生態「家底」、為發展「留白」。
  • 鐵腕妙手治頑疾——英雄榜|七甲:環境衛生大評比 掀起人居環境整治...
    大眾網·海報新聞 見習記者遲海濱 煙臺報導  6月5日,在七甲鎮會議大廳內,鎮長吳其發和人居環境整治模範村村代表做了人居環境整治成果展示和交流發言,對七甲鎮人居環境整治評比「大會戰」中好的做法、好的經驗進行了分享交流
  • 為了一江清水向東流——我市全面推進河湖長制提檔升級紀實
    我市地處湖北東部,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境內地勢北高南低,大別山環繞於北,長江蜿蜒於南,水資源豐富,水利設施眾多,集一江、六水、百湖(114個)、千庫(1237座)於一域。長江流經全市199公裡。我市是保護一江清水出湖北的最後崗哨,治水管水責任重大。
  • 生態保護|只為一江清水向東流
    只為一江清水向東流——從大開發到大保護長江經濟帶四年巨變(上)
  • 昌邑區興華街道:環境整治克頑疾 公寓住宅大變樣
    為深化雙城同創工作,昌邑區興華街道將公寓住宅樓作為整治的重中之重,全力推進其環境整治工作。 興華街道共有公寓住宅樓5棟,分別是東廠宅社區45號樓、58號樓;三角地社區公寓小區、三化小區;中興社區中興公寓,共計20個單元、1131戶居民。
  • 江蘇泰州全方位守護好一江清水
    該市明確,行動中重點將建設「健康長江、泰州行動」大數據平臺,強化河岸共治,線上線下良性互動,以全方位立體式的監管,科學有效管護好長江母親河,花大力氣守護好一江清水。  截至2018年底,泰州長江幹流岸線1公裡範圍內化工生產企業基本整治到位,累計減少化工企業24家。
  • 資興市公路整治路域頑疾吹糠見米
    近日,資興市公路建設養護中心,已基本完成對G357線,長下坡7公裡多的揚頭路段,護欄、標線、標誌標牌等安防設置的建設,這是整治路域頑疾,其中的一處吹糠見米的標誌。為整治公路環境,提升本市公路通行能力,確保公路安全暢通,該中心組織人員對管轄公路風險路段隱患進行全面摸排,共排出安全隱患129處。為此,自加壓力,擬定整治完成時間表,對責任人、資金來源、實施進度、完成時限、存在問題、解決建議,都做了具體要求。到6月止,共整合資金245.8萬元,已完成國省幹線及市鄉屬公路隱患整治95處,佔年度任務74%。
  • 警種聯動守護農村交通安全
    警種聯動守護農村交通安全 2021-01-16 1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守護,一滴清水漂流入港記
    新華社廣州6月24日電 題:守護,一滴清水漂流入港記新華社記者車曉蕙 吳濤一滴清水,從江西尋烏縣椏髻缽山順流而下。翻山越嶺,穿越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珠三角地區,進入香港的千家萬戶。從源頭到水尾,漂流560多公裡,這滴水潔淨如初。山孕育了水,水養育了人,人守護著水。
  • 江蘇揚州:保護大運河生態環境 守護「一泓清水向北流」
    近日,揚州市政協提案人與辦理單位「面對面」,就農工黨揚州市委員會提出的《關於打造好南水北調東線輸水通道,做好大運河揚州段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議》舉行答覆會,提、督、辦、複流程簡明,參與方沒有客套、直奔主題,雖交流氣氛緊張,卻為著一個共同心願:守護一泓清水繞揚城、向北流。
  • 一江清水,揚州織密法網護生態
    全程6300多公裡,全流域涉及19個省區市,行經180萬平方公裡,橫跨東、中、西部三大經濟區,蘊藏著全國1/3的水資源、1/5的水能資源……千百年來,長江水滾滾東流,滋養了一代代中華兒女。26日,《人民日報》「法治頭條·法治長江調研行」欄目刊發文章《織密法網 守護一江清水向東流》,文中提到,長江保護,法治先行,要為長江保護提供制度支撐,而位於江蘇揚州的淮河入江水道,即「七河八島」,能夠完好保護,和揚州市人大多年的努力分不開。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指出,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