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歷史名人|嵩山不墨千秋畫 歷代帝王遊中嶽

2021-01-20 登封發布

位居天地之中的登封,自古以來就湧現出眾多影響深遠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等各領域傑出人才,他們或為政一方,或著書立說,用自己的見解、創造和思想為所處時代打上了一片片「高光」。

今天,我們走近登封歷史上的名人——歷代帝王。

讀中國文明史,你的目光會不由自主地聚焦在中原;

讀中原文化史,你的瞳孔會自然而然地定格在嵩山;

嵩山以其秀麗的風景、奧博的文化向世人展示著名山的風範。

在嵩山,每一磚一瓦都能觸摸到歷史的遺存,

每一草一木都瀰漫著文明的氣息,

每一峰一石都銘刻著歷代帝王的印記。

人文始祖 一統華夏

人文始祖黃帝誕生於嵩山腳下的軒轅丘,戰勝蚩尤建功立業,一統華夏後定都於嵩山腳下。黃帝治國理民,製造宮室、發明指南車,制訂婚喪禮俗,發展農桑生產,其一生重大活動都在嵩山地區。黃帝是嵩山的驕傲,他的血液裡鼓蕩著嵩山松林的怒濤和瀑水的轟鳴。

漢武大帝 山呼萬歲

公元前110年,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前來遊歷嵩山,掀開了登封歷史的嶄新一頁。拜謁啟母石後,率眾自東邊登上一座山峰,聽到大呼「萬歲」之聲時,「問上上不言,問下下不語」,有大臣就獻媚恭維說:「這是中嶽山神在迎接您。」漢武帝當下龍心大悅,於是就命名這座山峰為「萬歲峰」,並在峰上建「萬歲亭」,在峰下建「萬歲觀」。同時,嵩山正式與中國原有的四嶽並列,稱為中嶽。 

名剎少林 緣起孝文

公元前495年,北魏孝文帝巡幸嵩山,親作《祭嵩高文》,致祭中嶽。同年,高謝人世」的印度高僧跋陀建成了少林寺,並下令寺院的一切生活費用仍照舊制由朝廷供給。隨後,各地慕跋陀之名者都雲集於少林寺,使得少林寺成為當時佛教的一大中心。

一代女皇 封禪嵩山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一生中10次親臨嵩山。她上承「貞觀之治」之遺風,下啟「開元盛世」之偉業,在位期間,以女皇身份封禪嵩山堪稱中國封禪史上的千古絕唱,此舉不僅使她成為中國封禪史上唯一的女性封禪者,而且是唯一的在泰山之外舉行封禪大禮的封禪者。

公元696年,武則天登嵩山封中嶽大功告成,封禪中嶽夙願終於得到滿足。武則天革唐為周后,天授二年(691年)春一月,地官尚書武思文及朝集使2800人上表請封禪中嶽。四年後,證聖元年(695年)九月,武則天將天地合祭,親祀於南郊,又給自己加尊號為「天冊金輪聖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天冊萬歲」,重申其代唐為周為天之授意。於是王公群臣、四夷君長,又請她封禪神嶽嵩山。三個月後,天冊萬歲二年(696年)臘月甲戌(初一),73歲的武則天從神都洛陽出發前往中嶽嵩山封禪。為了紀念這次封禪大典,武則天將年號改為「萬歲登封」,將「嵩陽縣」改為「登封縣」,將「陽城縣」改名為「告成縣」,以示其「登封」中嶽,大功「告成」。

高宗乾隆 御碑中嶽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遊幸嵩山,並夜宿少林寺方丈室,當天晚上他寫下一首詩作:「明日瞻中嶽,今宵宿少林,心有六禪靜,寺據萬山深,樹古風留籟,地靈夕作陰,應教半巖雨,發我夜窗吟。」

然後遊歷了會善寺、嵩陽書院、中嶽廟、峻極峰,在會善寺發出了「太少無窮奧,於茲見一斑」的感慨,在中嶽廟寫下了安妥他靈魂的詩歌:「正正堂堂地,巍巍煥煥京。到來瞻氣象,果足慶平生。愜我長年願,陳茲祈歲情,忽聞鸞鶴韻,疑有列仙迎。」臨走時,乾隆還將越南貢品9隻玉如意賜於中嶽廟道士收藏保存,作為震山之國寶,專供每年祭祀之用。

乾隆這次嵩山之行,寫下了大量詩歌,少林寺、會善寺、嵩陽書院、中嶽廟現在都還有御碑亭。少林寺方丈室因乾隆帝住過,至今仍稱為龍庭。中嶽廟現有其行宮遺址,他作的詩歌盡數收入乾隆五十二年《登封縣誌》。

相關焦點

  • 中嶽「嵩山」,海納百川,和尚、道士、儒生,均能在此修煉!
    在我國,只要是稍微有點名氣的山,不是這個菩薩的道場,就是那個仙士的道觀,然而有一座山,卻屬例外, 在這裡,和尚、道士、儒生都可以修行,這個地方不是別處,就是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市的嵩山。嵩山是五嶽之一,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被譽為「中嶽」,號稱「萃兩間之秀,居四方之中」。
  • 嵩山和登封的歷史故事:嵩山是誰封為中嶽?登封又為何叫登封
    在河南省登封市有一座名山,人們常常以中嶽來形容它在中國名山大川裡的位置。嵩山為何叫嵩山,登封有誰來命名?說起這個話題,也許很多人不一定了解。登封嵩山地處中原西部的丘陵地帶,總體呈東西走向,長達60千米,嵩山由兩座山組成,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層戀疊嶂,危崖高聳,壁立千丈如同一條巨龍,橫臥在黃河南岸。嵩山自古就有,但名聲大振應該從漢武帝劉徹時算起。
  • 關於中嶽嵩山的歷史傳說,你了解多少?
    嵩山,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古名為外方、嵩高、崇高,位於河南省西部,屬伏牛山系,地處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嶽的中嶽,由太室山與少室山組成。在嵩山獨到的人文資源和美輪美奐的自然風貌之下,產生了浩瀚的、蔚為壯觀的、色彩斑斕的神話傳說。
  • 五嶽朝天-中嶽嵩山(一)
    一「嵩高維嶽,峻極於天」,這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描寫嵩山的詩句。古人感嘆,只有像嵩山那樣的山,才能稱為高山,而嵩山,它又是那樣的險峻。高聳入雲的中嶽嵩山,位於河南省登封市。中嶽嵩山,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不僅高大險峻,不僅位於五嶽的中間,它還是「大地的中心」。是的,大地的中心。
  • 中嶽嵩山上的道教古蹟
    嵩山位於河南登封境內,東臨鄭州,西鄰洛陽,為中華五嶽中的中嶽。嵩山,古稱外方山,夏商時稱嵩高山、崇高山,西周時稱嶽山,周平王東遷洛陽後定為中嶽。唐武則天封禪嵩山時,改中嶽為神嶽,自北宋以後,皆稱為中嶽嵩山。嵩山主要由太室、少室二山組成,長約70公裡,山勢雄渾高大,東西橫臥如巨龍,有「嵩山如臥」之說。
  • 嵩山概況
    嵩山的形成已有35億年歷史,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遠在距今25億年、18億年、8億年之間,嵩山地區先後發生過劇烈的"嵩陽運動"、"中嶽運動"、"少林運動"三次全球性前寒武紀造山、造陸運動,最終形成了今天絢麗多姿、奇特秀美、峻幽迷人的自然景觀。
  • 嵩山,五嶽之一的中嶽,以前還是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
    中國有五嶽,即中嶽嵩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衡山,五嶽是中國漢文化五大名山的總稱,它們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五行觀念和帝王獵禪的產物,後來被視為道教名山,五神山曾經是封建帝王在天之靈下大力氣朝拜的地方,也象徵著封建帝王是天之命,它在人們心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現在依然如此!
  • 道教第六洞天,兩千年聖地,嵩山中嶽廟
    中嶽廟位於嵩山、太室山和黃蓋峰的南麓下。它是著名的道教聖地。道家稱之為第六小洞天。它是道教在中國的一個大型老建築群。中嶽廟的前身是太室祠。漢武帝建立於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的第一個月,他登上嵩山,建造了祠官增建太室神廟。
  • 騎遊中嶽嵩山
    酷暑六月天,攜友遊嵩山。騎車三百裡,前行寸步難。嵩山總面積約為450平方公裡,由太室山與少室山組成,共72峰,海拔最低為350米,最高處為1512米。嵩山北瞰黃河、洛水,南臨潁水、箕山,東通鄭汴,西連十三朝古都洛陽,是古京師洛陽東方的重要屏障,素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蘊,是中國佛教禪宗的發源地和道教聖地,功夫之源。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親臨。《詩經》有「嵩高惟嶽,峻極於天」的名句。
  • 五嶽之中嶽—嵩山旅遊攻略
    ,作為武林中的泰鬥,少林不但武藝絕倫,更是走出了不少名人或者好多名人也拜入少林,比如現在比較火的王寶強就是少林俗家弟子,像李玉剛等有歸隱少林。少林不但是天下對的大幫,更是弘揚正義,驅除邪惡的正道幫派。記得那會總會在影視劇裡看到少林拯救萬民,拯救天下的片段。作為五嶽之一的嵩山是佛、道、儒三教育的聖地。嵩山最早給我的印象就是人人都是武僧,人人都是高手,就是那種擁有飛簷走壁的本領有主持正義被武林人士尊重的高人。後來才慢慢知道,少林不但習武強身健體,還念經誦佛。劈柴、打水、掃地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不進中嶽廟 怎知嵩山之五嶽極尊?
    公元696年,武則天登嵩山封禪嵩山時,加封中嶽神,改所在地嵩陽縣為登封縣。今天的中嶽廟,建築制式和布局是乾隆皇帝依照北京紫禁城的形式設計重建的,有著「小故宮」的美名。東西南北峰,嵩山居於中。《詩經 大雅 嵩高》有云:「嵩高維嶽,峻極於天。」眾山拱衛之中,中嶽嵩山妥妥的C位,氣定神閒,位至極尊。
  • 河南自由行攻略:中嶽嵩山少林寺一日遊
    河南省的省會是鄭州,印象中的鄭州曾經是我國最大最重要的鐵路樞紐(現在即使不是最大,前三甲也是跑不了的),放眼鄭州,要說有什麼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蹟還真沒有,中嶽嵩山少林寺,從地理位置來看,事實是和洛陽比較近的,所以有很多一日遊線路是這麼安排的:上午洛陽龍門石窟,下午登封嵩山少林寺。
  • 嵩山中嶽廟,緣何有「小故宮」之稱?(上)
    中嶽嵩山的五乳峰下,是赫赫有名的少林寺,而嵩山東麓的黃蓋峰腳下,有一座中嶽廟。論中嶽廟的建造年代,要比少林寺早;論中嶽廟的建築規模,要比少林寺大,因而有「小故宮」之稱。中嶽廟,如同東嶽泰山的岱廟,西嶽華山的西嶽廟,南嶽衡山的北嶽廟,北嶽恆山的北嶽廟一樣,是中嶽嵩山的主廟與象徵。
  • 走進「中嶽」嵩山,探訪少林文化,感受自然與人文的互相融合
    說起中國武術,那就不能不提少林寺了。少林武術是歷史悠久的的中國武學文化中重要的一個分支。而少林寺的所在地嵩山也就自然成為無數熱愛少林功夫的嚮往之地。那麼就隨小編來一起走進「中嶽」嵩山,探訪少林寺的武術文化,感受自然與人文的融合。嵩山地處登封市境內,是由兩座主要山峰組成的。
  • 作為五嶽之一,中嶽嵩山卻是一個後起之秀?
    歡迎來到百家號餘亦乘舟歸鹿門,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一說,中嶽嵩山屬伏牛山系,主脈在河南省登封境內,東依省會鄭州,西鄰古都洛陽,北枕黃河,南臨潁水,連綿60多公裡;中為峻極峰,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面積450平方公裡,總名嵩山。
  • 中華五嶽,來鄭州登封看中嶽嵩山的中嶽廟
    ,五嶽每一越都有屬於他自己的嶽廟,雖然說整體的布局都是大同小異的,但是都有著屬於它自己的意義,來到登封,去了少林寺,去了少室山,去了三皇寨又怎麼能夠不來中嶽廟呢。嶽廟主要就是在嵩山的中嶽景區,說實在話,小編還挺喜歡登封這個地方的,因為旅遊的景點特別的多,而且整個也是山水秀美,風景綺麗,而中嶽嵩山景區裡面就包括了盧崖瀑布,中嶽廟,觀星臺等等,不過很多人都會選擇去少林寺,感覺少林四大,而且名氣更旺,所以都會慕名而去少林寺,那麼小編告訴你,如果你選擇了少林寺,而沒有去中嶽廟,那你可真的是虧大發了,因為中嶽廟的遊覽價值,一點都不比少林寺差
  • 記憶中原,人文中原,擁華山之險峻,黃山之秀美,憶「中嶽嵩山」
    嵩山屬於伏牛山系,環山地跨新密、登封、鞏義、偃師、伊川等市(縣),古名「外方」,夏商時稱「嵩高」,西周時稱「嶽山」。周平王遷都洛陽後,定嵩山為「中嶽」,與泰山、華山、恆山、衡山共稱五嶽。五代後稱「中嶽嵩山」。1982年,嵩山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地質公園」。
  • 五嶽朝天-中嶽嵩山(二)
    當然,太室山也不能錯過,我們首先來到黃蓋峰下的中嶽廟。早在秦朝時,太室山下就建有「太室祠」。西漢時改稱中嶽廟,東漢時在中嶽廟前的大路上樹立了太室闕。這兩根石柱狀的建築物依然保存在原地,是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中的排名第一的建築類文物,極其珍貴。現在,在石闕外,建有房屋加以保護,不對遊客開放。
  • 悍途 · 千行2020中嶽十峰嵩山百公裡進階賽
    每一條線路都是不一樣的風景,不一樣的體驗。中嶽嵩山,距今已有35億年的歷史,是中國最古老的山,被地質學家譽為「五世同堂」的「天然地質博物館」。天地之中·中嶽十峰,將成為你在嵩山戶外生涯的終身紀念!來挑戰吧!
  • 2018大型情景劇【武則天嵩山封禪大典】將於3月1日在河南登封舉行
    公元696年,女皇武則天率領群臣從神都洛陽浩浩蕩蕩來到嵩山,登上嵩山最高峰峻極峰祭祀上天,又在少室山下舉行禪祭地祗,完成了自己封禪中嶽的願望。一代女皇武則天因嵩山而獨樹一幟,嵩山因武則天而齊泰嶽之貴。武則天書寫了中嶽嵩山的新篇章,書寫了嵩山最壯麗輝煌的一頁。登封、告成因此而來,名揚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