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規民約助推鄉村振興「美麗鄉村」有顏更有內涵

2020-12-13 身邊24小時

號外深度客戶端湖南訊(通訊員 晏嫦娥)「現在,家鄉不僅變美了,而且有了村規民約,更講文明了。」11月25日,嶽屏鎮文昌村張家組的村民對衡陽市雁峰區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高興說道。今年來,雁峰區農業農村局在文昌村張家組試點村規民約與鄉村振興結合工作,通過繪製文明新風牆,採取圖畫、歌曲、順口溜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孝道、禮儀風尚等傳統美德刻畫在村莊顯眼位置,使群眾在無形中被薰陶感染,村規民約入腦入心。

下一階段,衡陽市雁峰區農業農村局將以文昌村張家組為範本,結合各村實際情況,著力在培育鄉風民風、美化人居環境、豐富文化生活上下功夫,協助各村制定完善村規民約,廣泛開展「最美庭院」「最美農家」主題活動,打造了鄉間文化小道,讓村民在潛移默化的薰陶中增強行為自覺。通過教育引導、示範帶動、相互督促等潛移默化的影響,助推鄉村振興工作提質升級,讓「美麗鄉村」有顏,更有內涵!

【來源:號外深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推進鄉村振興,要注重鄉村產業經濟發展,一條重要路徑就是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鄉村旅遊經濟是一種複合型經濟,具有助推農業轉型發展、增加鄉村發展人氣等多重優勢,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抓手。對鄉村而言,同樣要注重空間的拓展和功能的優化,這也是基層治理的題中之意。要通過鄉村旅遊,打造複合型鄉村空間,拓展鄉村的功能。中國的鄉村,有許多待挖掘和開發的物質資源和文化亮點,這是由我國古老的文明文化積澱形成的。與城市空間的單一性不同,在鄉村中,每一個具體的空間都有很多不同的功能性及文化內涵。
  • 既有顏值 又有內涵 郯城縣美麗鄉村建設美如畫
    一條條馬路縱橫交織在一望無際的田野上,一座座灰紅相間的村居屋舍點綴在青山綠水間……走在初秋的郯城鄉村,一幅幅美麗鄉村畫卷徐徐展開。在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李莊鎮張蔡社區蔡村,有一處景觀——子母泉,相傳已流淌了上百年。然而在2017年之前,泉水流淌之處多是垃圾和雜草,子母泉更是失去了靈性。
  • 「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讓村民有錢賺
    「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讓村民有錢賺 2020-12-17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進美麗鄉村~ 肥西奏響鄉村振興「三部曲」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山美水美環境美 百姓安居歡樂多驅車沿金寨南路一路向南,來到了花崗鎮大黃村,雖已至初秋,村口的觀景塘裡依舊滿池濃綠,睡蓮高低錯落有致,搭配白牆紅瓦的古樸民居,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村事民定」不僅激發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識,引導他們積極參與村級事務管理,更讓他們自覺遵守村規民約,真正將村莊當成了自己的「大家」。生態環境變美了,人居環境宜居了,村民素質提高了,隨地亂扔垃圾的少了,鄰裡和睦、安居樂業,不僅增強了村民的幸福感,也形成了良好的文明鄉風。
  • 蒙城:「內外兼修」助推鄉村振興
    原標題:蒙城:「內外兼修」助推鄉村振興   「叔,莊東頭的志友因地邊糾紛,跟鄰居吵起來了,你快過來處理一下吧。」「好,我這就過去。」
  • 關於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的思考與建議
    【摘要】本文在準確把握當前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新形勢的基礎上,對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面臨的主要問題進 行分析,並從角色定位、工作目標、工作重心、工作方法以及政策制度等方面釐清了生態環境保護助推鄉村振興的 轉變思路,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 曹莊鄉建設「美麗庭院」,助推鄉村振興
    發布日期:2020-12-15 09:31瀏覽次數:11建設「美麗庭院」,助推鄉村振興一方庭院,滿屋陽光,溫情質樸的鄉間庭院是人們安居樂業的棲息所在地,也是追求幸福生活的起點。鄉村幹部協同入戶,走入村民家中,對家中所存在的一些不符合美麗庭院標準的現象,與群眾商議,提供建議,設計整改方案,同時和村民俯下身子一起幹,更快更好的將庭院改變的更加美麗。三、常態化督導,促使庭院美麗度「更上一層樓」。
  • 泗縣:鄉村旅遊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近年來,泗縣大莊鎮將發展鄉村旅遊與脫貧攻堅有機整合,大力探索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新機制,發揮基層組織的堡壘作用,全體黨員幹部起到了很好的幫帶作用,精心打造出了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農村新畫景,有效助推了該鎮鄉村振興發展。
  • 花園街道上洋村:九版「村規民約」撬動鄉村振興
    今年3月22日,上洋村將使用公筷公勺、不隨地吐痰、行作揖禮等文明行為納入村規民約,掀起了一股踐行文明新風的浪潮。從原先村民「告狀」頻繁、幹群關係複雜的上訪村,變成一個村民安居樂業、幹群共謀發展的幸福村,上洋村的美麗蛻變,靠的法寶就是村規民約。
  • 以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看看他們怎麼做
    紅網時刻4月12日訊(記者 胡邦建姚冶)在脫貧攻堅中鄉村旅遊發揮著什麼作用?如何推動鄉村振興?首次發布的《湖南省旅行社送客入村獎勵辦法》釋放出了哪些利好政策?在今天上午舉行的鄉村旅遊產業創新沙龍上,專家、企業、旅行社協會代表們齊聚一堂,圍繞「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等主題,通過沙龍座談的方式交流分享了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的經驗體會。
  • 「守望原鄉」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展 當代藝術助推鄉村振興
    原標題:當代藝術「混搭」原鄉文化助推鄉村振興 「守望原鄉」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展參展作品《龍女的簪子》。作者:王度 王輝修 攝新華網成都12月17日電(黃曉芸)根據當地龍女湖傳說演繹打造的「龍女的簪子」地景裝置,農民工丟棄的梯子上鑲滿了水晶,一個紅孩子愜意地眺望著田野……16日,「守望原鄉」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在四川廣安武勝開展,包括中國在內的10個國家的35位(組)藝術家的作品亮相武勝寶箴塞、段家大院及周邊,嘗試以當代藝術的創新意識引領中國鄉村文化實踐。
  • 美麗鄉村繪就幸福圖景,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我市立足鄉域實際,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以鄉土文化為魂、田園風光為韻、村落民宅為形,全面提升村居環境,打造生態文明美麗新農村,發展鄉村旅遊,助力村民增收和鄉村振興。康縣長壩鎮吳家壩村是民俗文化美麗鄉村。
  • 東莞市十大優秀村規民約範本:鄉風文明入人心 美麗鄉村迎面來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519個村(社區)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約」出文明新鄉風,為美麗鄉村建設聚民心、凝民力。經過組織申報、部門初審、網絡投票、項目終審等環節層層篩選,最終選出包括莞城街道創業社區「鄰裡公約」在內的東莞市十大優秀村規民約範本。
  • 「內外兼修」助推鄉村振興
    「路通了,原先有意見的村民出行方便了,對起初反對修路都覺得不好意思。」村民鬱志田說。    近年來,漆園街道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堅持以「能否為群眾辦實事」為標準來發展和培養黨員,一批群眾威信高、責任心強、文化程度高的退役軍人、致富能手被選為村民小組長或培養為預備黨員。「鄉村振興需要建強農村基層組織的『神經末梢』,村民小組長是群眾的『身邊人』,在群眾中有威信,做群眾工作有優勢。」
  • 金沙村:聚力鄉村治理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大嶺鄉金沙村堅持黨建引領,攻堅薄弱環節,多點突破,抓實抓嚴環境衛生整治,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創新思路走出了一條突出特色、發揮優勢的鄉村治理之路,縱深推進鄉村振興,繪製出村美、人和、產業興的新圖景。
  • 無為市:「鶴毛鎮」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力建設美麗鄉村
    農村美不美、環境好不好、生活富不富,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成果的體現。無為市鶴毛鎮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始終以堅持「兩手抓、兩落實」為總基調,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把農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放在「臉面」上來,努力把鄉村建設得更美好。
  • 粵鄉村悅美麗 粵振興悅三水
    勾勒「魚翔三江、鶴舞南山」嶺南水鄉圖,從「一時美」走向「時時美」,三水創新機制形成可複製的美麗三水方案,回答了美麗鄉村建設怎麼建、怎麼用、誰來建的共性問題,讓美麗鄉村建設有據可查、有章可循、有人負責。
  • 河南:民宿催生鄉村「美麗經濟」 促進鄉村振興
    近年來,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把發展民宿作為切入點,積極謀劃、強力推進,湧現出大批融入鄉村文化內涵、各具風格的特色民宿,可謂花開遍地,走出了以民宿發展助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的好路子。走縣進村 疾步發展2018年9月4日,「民宿發展走進河南」活動從三門峽市盧氏縣開啟,並逐漸在河南各縣(市、區)悄然展開。
  • 【鄉村振興一線行】邯鄲市小堤村:村民參與鄉村治理共建美麗家園
    小堤村四周棗園深幽,樹齡200年以上的古棗樹就有500多株。挖掘獨具特色的古棗文化、農耕文化,該村著力打造集休閒觀光、農事採摘、文化體驗等於一體的鄉村旅遊目的地。全村176戶、790人,目前從事農家飯店、民宿等旅遊經營的農戶50多戶,去年全村接待遊客60多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000餘萬元。
  • 德清雷甸鎮建設「清廉鄉村」 助推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一角 潘江偉 攝去年,社區鄉賢參事會與居民代表多次召開會議決定建立數字影院,如今已開放運行的數字影院成了社區老少閒餘時間最愛的去處。這樣的民主決策形式讓居民更有參與感、更具監督力、更有獲得感,同時也讓風清氣正的廉潔之風更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