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一線行】邯鄲市小堤村:村民參與鄉村治理共建美麗家園

2020-12-20 河北新聞網

邯鄲市邯山區小堤村

村民參與鄉村治理共建美麗家園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劉劍英)古樸的冀南民居,巧妙點綴著石碾、石磨,還有那酒坊、豆腐坊、香油坊等手工作坊……10月20日,穿過一片古棗林,記者沿著古香古色的長廊緩步而行,慕名來到2016年度「中國十大最美鄉村」——邯鄲市邯山區小堤村。

「出鍋嘍!」10時許,村民梁彩民的院內,直徑1米多的籠屜一掀蓋,熱氣騰騰的棗糕散發出陣陣香氣。「20多位遊客預訂了午飯,俺得趕緊張羅。」「梁嫂發糕」經營者梁彩民說,「棗糕用的是石磨麵、自家種的棗,沒有任何添加劑,很多遊客都是衝著農家口味來的。」

小堤村四周棗園深幽,樹齡200年以上的古棗樹就有500多株。挖掘獨具特色的古棗文化、農耕文化,該村著力打造集休閒觀光、農事採摘、文化體驗等於一體的鄉村旅遊目的地。全村176戶、790人,目前從事農家飯店、民宿等旅遊經營的農戶50多戶,去年全村接待遊客60多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000餘萬元。

「俺村能有今天,全在村裡有個好班子。」梁彩民說,以前村裡髒亂差,道路坑坑窪窪,2015年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時,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修路。

「大夥都願意修路,但需要拆門臺時,村民卻都互相觀望。」村黨支部書記王清田說,推動鄉村振興,首先要推動基層組織振興,把基層黨組織建成動員群眾、推動發展的戰鬥堡壘。「黨員幹部帶頭拆除自家的門臺,騰出地方讓給路。群眾看到領導幹部先拆了,也主動拆。這樣,路修了,也寬了,大夥的發展心氣也提上來了。」

鄉村振興,群眾是主體。清垃圾、拆違建、清理殘垣斷壁,看著村容村貌一天天改變,越來越多的村民主動出義工,攜手共建美麗家園。

漫步小堤村,許多農戶家門口懸掛著「美麗庭院」「孝賢兒媳」等榮譽牌,村委會院牆上固定著「善行功德榜」展牌。為推動村民見賢思齊、向上向善,近年來,小堤村開展了「身邊好人」「新鄉賢」 「美麗庭院」等評選,大力加強鄉村德治建設,傳播文明鄉風,激發群眾學習身邊榜樣、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積極性。

村民自治是完善鄉村治理體系的重要內容。村委會院內,包括保護環境、團結鄰裡等內容的10條村規民約十分醒目。「村規民約是充分徵求群眾意見,經村民代表集體討論後決定的。凡違反村規民約的農戶,不得參評文明戶、美麗庭院等評選。」王清田告訴記者,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婚喪陋習等問題,小堤村還成立了紅白理事會。理事會成員由公道正派、熱心服務群眾的鄉賢、老黨員等組成,明確了紅白事辦理程序、標準,倡導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剎住了鋪張浪費、盲目攀比之風。

相關焦點

  • 「鄉村振興一線行」邯鄲市小堤村:村民參與鄉村治理共建美麗家園
    邯鄲市邯山區小堤村村民參與鄉村治理共建美麗家園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劉劍英)古樸的冀南民居,巧妙點綴著石碾、石磨,還有那酒坊、豆腐坊、香油坊等手工作坊……10月20日,穿過一片古棗林,記者沿著古香古色的長廊緩步而行
  • 【鄉村振興】邯鄲市邯山區小堤村打造「鄉村振興」試驗田
    記者 胡曉梅 攝  長城新媒體11月24日訊(記者 胡曉梅)「這裡有566棵200年到700多年的棗樹,是華北平原僅存的最大古棗樹林之一;這裡是邯鄲市鑄造工藝的發源地;是邯鄲戰役指揮部舊址……」近日,邯鄲市邯山區小堤村的村民講解員激動地介紹,邯鄲市邯山區小堤村是河北省美麗鄉村,近年來,該村通過發展旅遊業,不僅實現了「戶戶創業,家家就業」的喜人局面;而且還成了「
  • 粵鄉村悅美麗 粵振興悅三水
    美麗鄉村,三水先行。12月19日,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廣東特色名村」系列評選活動發布會在佛山市三水區舉行。2018年,作為全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地區,三水立足實際,全域謀劃,探索推進美麗創建、城鄉融合、鄉村治理,形成具有三水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路徑。
  • 【建設美麗家園 助力鄉村振興】三晉巾幗共描繪,小康家園入畫來...
    家園越來越美麗,廣大家庭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人們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山陰縣岱嶽鎮北王莊村北王莊村位於山陰縣城東北2公裡,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縣、鄉、村三級婦聯助推美麗鄉村建設,積極推進「美麗家園」創建活動,使北王莊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道路整潔,汙水管網設施齊備,天然氣入戶,文化活動中心一應俱全。
  • 臺灣建築師深耕大陸「美麗鄉村」 共建共享鄉村振興
    謝英俊及團隊設計打造「美麗鄉村」。 資料圖 受訪者供圖中新網太原9月4日電 題:臺灣建築師深耕大陸「美麗鄉村」 共建共享鄉村振興作者 楊傑英太行山的秋景別樣美。身處臺灣的謝英俊,盼著疫情過去,再赴太行山深處,看看當地鄉村的變化。
  • 廣東三水:首創「美麗指數」形成鄉村振興「美麗方案」
    12月19日,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廣東特色名村」系列評選活動發布會在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舉行。作為廣東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三水立足實際,全域謀劃,探索推進美麗創建、城鄉融合、鄉村治理,形成具有三水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路徑。
  • 邯鄲市邯山區小堤村打造「鄉村振興」試驗田
    記者 胡曉梅 攝長城新媒體11月24日訊(記者 胡曉梅)「這裡有566棵200年到700多年的棗樹,是華北平原僅存的最大古棗樹林之一;這裡是邯鄲市鑄造工藝的發源地;是邯鄲戰役指揮部舊址……」近日,邯鄲市邯山區小堤村的村民講解員激動地介紹,邯鄲市邯山區小堤村是河北省美麗鄉村,近年來,該村通過發展旅遊業,不僅實現了「戶戶創業,家家就業」的喜人局面;而且還成了「鄉村振興」的試驗田。
  • 堤北董村的蛻變——樂陵農商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側記
    堤北董村的蛻變----樂陵農商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側記堤北董村位於山東省樂陵市楊安鎮,全村484戶、1120人,村莊佔地186畝,耕地1500畝,村內非公有制企業4家,註冊登記個體調味品工商大戶16戶,調料貿易大戶18人。
  • 鄉村振興 • 美麗家園 | 美麗家園之襄垣縣善福鄉善福村
    鄉村振興 • 美麗家園 | 美麗家園之襄垣縣善福鄉善福村 2020-05-22 0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造美麗鄉村的「三水樣板」
    作為全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三水立足實際,全域謀劃,探索推進美麗創建、城鄉融合、鄉村治理,形成具有三水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路徑。三水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以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形成四級整治標準、四級長效管理機制,首創「美麗指數」發布機制,讓美麗「可視化」,為美麗鄉村制定評定標準,同時發力美麗經濟,推動基層善治,重塑嶺南鄉村韻味。
  • 鄉村智能治理 什邡馬祖村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馬祖村地處馬祖鎮東北,是中國禪宗八祖馬祖道一誕生地,距今有1200多年歷史,馬祖鎮、馬祖村皆得名於此,系全國文明村、省級四好村、四川省十大幸福美麗新村。該村發揮黨建核心引領作用,參照「城市社區」治理模式,抓實黨建、治理、服務,集聚發展合力,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效能化、智能化。
  • 【鄉村振興】即墨:探索國企與鄉村結對共建 助力鄉村振興
    原標題:【鄉村振興】即墨:探索國企與鄉村結對共建 助力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山東鑫誠恆業集團有限公司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推動農業農村發展中的獨特優勢,探索國企與鄉村結對共建,助力鄉村振興。 立冬過後,農村逐漸進入農閒模式。
  • 顧幸偉:讓美麗鄉村成為廣東鄉村振興的樣板
    1 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經驗遵循 南方日報 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系列評選活動吸引了全省上下的積極參與。您覺得該系列評選活動的意義何在?對廣東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會有哪些影響?
  • 檢村共建 | 青年生力軍助力鄉村振興
    檢村共建 | 青年生力軍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17 0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白區林頭鎮 建設美麗檳榔村打造鄉村振興的「林頭樣板」
    放眼望去,檳榔村猶如一個美麗的大花園,吸引了不少外地遊客前往遊玩。檳榔村委會位於電白區林頭鎮中部位置。轄17條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人口8060人,全村現有黨員128人。全村總面積5.1平方公裡,耕地面積2060畝。主要經濟作物有水稻、花生,村特色經濟收入有荔枝、龍眼、北運菜等。
  • 南莊鄉村振興力創精品
    從落後村、上訪村成為全國知名的先進村、明星村,紫南村堅持黨建引領、三治融合,積極開展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社會治理實踐,13年間實現從大亂到大治的華麗蛻變,成為當下全市乃至全省鄉村的標杆。今年更是代表佛山參與廣東省委農辦主辦的《鄉村振興大擂臺》,入選全省五強村。相比起羅南和紫南,南莊村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強勁。
  • 四川省邛崍市:小鄉村「陶壩」探索走出鄉村發展治理新路徑
    為此,陶壩村堅持發展導向、需求導向、問題導向,以保障居民自治權力為前提,以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為目標,以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為支撐,縱深推進「網際網路 鄉村治理」新模式,推動村級公共服務、鄉村產業培育、社區多元治理等與網際網路科技交融互促,奮力打造基層參與式社區治理「陶壩樣板」。
  • 張掖甘州:聚力鄉村振興 建設美麗家園
    甘州 聚力鄉村振興 建設美麗家園張掖日報記者馬嶽榮今年,甘州區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鄉村振興示範建設為引領,因勢利導、因地制宜,推動鄉村由典型示範轉向整體推進、全域提升堅持「典型示範、多點突破、整體推進、全域提升」思路,充分發揮張肅、張民兩條鄉村振興示範帶作用,統籌謀劃項目建設、產業培育等重點工作,全力推動5個邊遠鄉鎮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旅遊大通道、甘浚文旅小鎮、靖安整鄉改造、「水雲鄉畔」共享農莊、絲綢之路文化村、西大湖水鄉漁村、甘州水驛、西部七彩溼地休閒園、弱水灣休閒旅遊度假區等重點示範項目建設,鞏固提升普家莊秺侯驛文化產業園
  • 美麗鄉村看 仁化:一村一戶皆美景
    2019年仁化縣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獲評省優秀等級,環丹霞山生態休閒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入選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成功創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一直以來,仁化縣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穩妥有序做好農村破舊泥磚房「拆清用」工作要求,利用拆后土地,共建成小公園90個、汙水處理設施20座等。同時,仁化縣鼓勵引導村民在拆除舊址按規劃聯排集中建設工具房、雜物房1448間、3.67萬平方米。
  • 葉縣仙臺鎮南龐莊村:幹群共建美麗鄉村
    內生整治動力獲得項目支持走在南龐莊,乾淨整潔的綠化村道直通每家每戶門口,活潑精美的牆繪把村莊裝扮得格外靚麗,老房古色古香,屋前柵欄交錯,兒童嬉戲打鬧,一副和諧的美麗鄉村宜居圖。南龐莊的村民怎麼也沒想到,曾經的髒亂差窮村,搖身變成了花園村、明星村、示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