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石雕的代表,堪比龍門石窟的石窟藝術

2021-01-11 璟業園林建設

談起中國的石窟藝術,過去人們習慣於把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大同石窟,稱為中國三大石窟。其實,重慶大足縣的大足石刻,在藝術上並不遜色,規模也宏大,完全可以與莫高龍門、雲岡三窟相提並論。

四川大足石窟為宋代佛教造像藝術成就的薈萃之所。他開始見於晚唐和五代,但此時造像多風化腐蝕。今存之佛灣中段136號轉輪經藏窟,是宋代精美的造像代表作。

例如其中心柱底部的須彌座的一圈石欄杆上,刻畫了大約50個嬉戲相逐的兒童,充滿了天真活潑可愛的氣息。

同窟的普賢菩薩像,其細節刻畫的富麗精美自不待言,菩薩人物表情的雍容華貴,萬方的儀態,確為驚世駭俗之作。其下的牽象侍者也顯得虎虎生氣,其形體的刻畫和服飾的表現,上下現成了絕妙的對照。

大足石窟中表現世俗生活的寫實作品,名為「地獄變相圖」,為南宋間(1174-1252年)由宋代名僧趙智風監造開鑿。認為它是宋代石刻藝術最高成就的體現。

這些地獄變相摩崖造像,除地藏菩薩及十冥王相外,地獄變相分為15組,以達勸誡世人從善祛惡,皈依佛門的說教目的。

事實上,這些地獄各相,既表現了現實社會經歷磨難痛苦的芸芸眾生,也透露出生活純真的情趣。

大足是石刻之鄉,全縣有40多處石刻,造像達5萬多個。其中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有兩處,一處叫寶頂山,一處叫北山。北山的石刻造像近萬。主要的造像集中在長約1裡、形如新月、名為佛灣的地段上。這裡的石刻群開鑿於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歷經五代、兩宋,前後經營了達250年。這些石刻像的特點是刻工精細,形象生動,其中最精彩的是幾座觀音、文殊和普賢的造像。

所謂石窟,是指古代在崖壁上開鑿的寺院建築,多為洞窟形式,並在其內繪畫或雕刻圖像。這門藝術源於古印度,公元3世紀傳入中國,在北方產生了如敦煌、雲岡、龍門石窟這些偉大的遺蹟。自唐代以來,石窟演變為以摩崖造像為主,洞窟越來越少。大足石刻產生的年代,摩崖造像已十分普遍,所以大足石刻本質上屬石窟範疇。

福建省璟業園林建設承接包括華夏第一財神牌樓、世界林氏宗祠、廈門梅山寺、浙江普陀山、泉州府文廟復建、臺灣陵園石雕工程、湖南衡陽財神雕像等工程,廣受業界好評。

傳承中國園林古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請「點擊」左上角:「璟業園林建設」,然後"關注」.

相關焦點

  • 皇家石窟: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坐落於古都洛陽邊郊,始建於北魏時間,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石窟雕像雄偉壯觀,多為皇家人員所刻,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皇家石窟。被聯合國譽為世界文化遺產,石刻藝術的寶庫。龍門傳為大禹治水時所開鑿,魚躍龍門的故事據傳就發生在此。
  • 龍門石窟與武則天——雲崗龍門石窟探秘之四
    龍門石窟是東方雕刻藝術的瑰寶,名揚中外,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崗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共同組成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藝術寶庫,1961年龍門石窟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國家風景名勝區,2000年11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我國西部一個被忽視的石窟,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堪比龍門石窟
    像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以敦煌莫高窟和龍門石窟等為代表,它們在我國的石窟景點中所佔據的一些比重是非常高的,也是我國最受歡迎的一處石窟景點,但在我國也有其它的石窟是被人所忽略的,所以就來看看我國西部的一個這樣的石窟,從這個石窟的發展歷史上說,它的石窟文化和歷史也是價值很大的。它就是大足石刻。
  • 雲岡石窟的大佛印象深刻,龍門石窟的大佛又如何?我被震撼到了
    說起中國的石窟文化,追本溯源傳自古印度。石窟即是建在山崖上的佛教寺院,1600年前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在黃河流域陸續興起開鑿,一直延續到了隋唐及宋元時期。中國最著名的四大石窟是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以及甘肅境內的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
  • 除了龍門石窟,這幾個石窟也是你應該知道的
    四大石窟是以中國佛教文化為特色的巨型石窟藝術景觀,一般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是「三大石窟」加上麥積山石窟形成的並稱。下面小編就帶大家走進四大石窟,看看四大石窟的特色。 1.
  • 河南鄭州一個石窟——石窟寺,與龍門石窟同時修建,卻很冷清!
    中國古代四大石窟是指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較小的石窟,但名氣並沒有那麼大,河南鄭州也有一個石窟,和洛陽龍門石窟幾乎同時修建,但是很冷清。鄭州的這個石窟位於鄭州以西的鞏義市,被稱為石窟寺,是鞏義著名的旅遊景點。洞寺距離洛陽龍門石窟不太遠,規模比龍門石窟小得多,但也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保留了許多精美的佛像。
  • 中國石窟藝術巔峰之作,雲岡石窟佛像莊嚴肅穆,龍門石窟又如何?
    中國石窟藝術巔峰之作,雲岡石窟佛像莊嚴肅穆,龍門石窟又如何?文/七月很小的時候跟著爸媽去過一次大同的雲岡石窟,記憶有點模糊了,只記得有尊超大的佛像,莊嚴肅穆。據說這尊露天的大佛像,是參照北魏開國皇帝的形象而雕刻,下令開鑿雲岡石窟的正是13歲登基的北魏第五位皇帝,拓跋浚,也就是我們看過的電視劇《錦繡未央》中羅晉出演的角色。雲岡石窟的佛像,個個氣勢恢宏,大佛的造型大氣,眼神堅定,仿佛向世人傳遞著不可拒絕的力量。按照開鑿的時間,雲岡石窟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風格也各有不同。
  • 中國四大石窟—-洛陽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是世界文化遺產,位於河南省洛陽市香山和龍門山上,中間有伊河川流而過。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約佔30%,唐代佔60%,其他朝代僅佔10%左右。龍門石窟因伊河從兩山穿過分為西山石窟和東山石窟。西山石窟有大中型洞窟50個,主要是北魏和唐朝的作品。古陽洞、蓮花洞、藥方洞、賓陽中洞等為北魏時期的代表洞窟;奉先寺、潛溪寺、萬佛洞、等為唐代代表洞窟。東山全是唐代的窟龕,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個,如二蓮花洞、看經寺洞、高平郡王洞等。
  • 著名的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龍門石窟
    每一個地方都有一個龍門,自古就有魚躍龍門的傳說,那麼接下來讓我們去欣賞一下三大石窟藝術——位於河南省洛陽的龍門石窟。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口處,距市區12.5公裡,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鑿,迄今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最大的佛像盧舍那大佛高17.14米,最小的佛像僅有2釐米,是東方雕刻藝術的瑰寶,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崗石窟,共同組成我國著名的三大石窟藝術寶庫,是世界文化遺產。
  • 鄭州也有石窟,與洛陽龍門石窟同時期建造,卻幾乎沒有遊客
    ,指的是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規模小一點的石窟,但名氣就不那麼大了。在河南鄭州也有一處石窟,跟洛陽龍門石窟差不多同一時期建造,但卻非常冷清。石窟寺距離洛陽龍門石窟並不太遠,規模遠比龍門石窟小,但也有極高的歷史價值,保留了許多精美的佛像。
  • 龍門石窟的大佛讓人落淚,雲岡石窟的大佛又如何?我被震撼到了!
    石窟,源於印度,佛教建築。佛教提倡遁世隱修,因此僧侶們選擇在崇山峻岭的幽閉之地開鑿石窟,以便修行。1600年前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仿製印度石窟開始在黃河流域陸續興起開鑿,一直延續到了隋唐及宋元時期。中國最著名的四大石窟是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以及甘肅境內的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
  • 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洛陽城南13公裡處,伊水北流,兩岸香山與龍門山對峙,猶如一座天然門闕,古稱「伊闕」,龍門石窟就鑿刻在伊水兩岸的崖壁上。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前後,自此以後,歷代均有雕鑿,現存窟龕2345個,是一座包羅萬象的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
  • 中國石刻藝術「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經歷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景區購票處在停車場那裡相對於比較方便,不過距離景區入口較遠,可以選擇徒步,景區也有觀光車(收費),建議坐觀光車。
  • 簡談龍門石窟的藝術價值
    龍門石窟自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開鑿以來,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諸朝,龍門石窟斷斷續續開鑿達400餘年,其中以公元五世紀末至八世紀中葉最為興盛,是中國早期後段和中期石窟藝術的典範。現存窟龕2300多個,雕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多品,石雕佛塔約80座。在當時皇室的直接推動下而開鑿的龍門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室貴族發願造像最為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為的體現,具有濃厚的國家宗教色彩,其所體現出的藝術水平也自然成為石刻藝術的典範。  龍門石窟北魏時期開鑿的代表洞窟有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火燒洞、魏字洞、普泰洞和路洞等。
  • 龍門石窟在哪個省份 龍門石窟在哪
    龍門石窟是我國三大石窟之一,是歷史瑰寶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是中國各大石窟中數量最多的,已經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中,很多人都想趁著假期前往參觀,那龍門石窟在哪個省份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下。
  • 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聯展!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陽博物館...
    在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舉辦學術交流大會之際,10月18日上午10時,「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陽博物館開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舉辦的大型藝術聯展,三大石窟,異彩紛呈、各具特色,將在古都洛陽上演為期三個月的文化和視覺盛宴。
  • 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聯展!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開幕
    在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舉辦學術交流大會之際,10月18日上午10時,「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陽博物館開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舉辦的大型藝術聯展,三大石窟,異彩紛呈、各具特色,將在古都洛陽上演為期三個月的文化和視覺盛宴。
  • 龍門石窟:與大同雲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齊名!
    在北魏時期雕鑿的眾多洞窟中,以古陽洞、賓陽中洞和蓮花洞、石窟寺這幾個洞窟最有代表價值。北魏時期人們崇尚以瘦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藝術風格。而唐代人們以胖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臉部渾圓,雙肩寬厚,胸部隆起,衣紋的雕刻使用圓刀法,自然流暢。
  • 太原也有個石窟藝術群,比龍門石窟更震撼,堪稱石窟藝術博物館
    中國的石窟藝術,很多人都知道的有龍門石窟和雲岡石窟等這些出名的,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有很多小的石窟存留下來,只是名氣比較小,就導致很多人只知道出名的石窟,而對於一些同樣有價值的時刻卻知道的很少,在太原的時候,就在一座山上看到過滿山的石窟,十分震撼。
  • 龍門石窟,莫高窟及雲岡石窟,哪個更值得去?答案在這裡都有
    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同時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之一,雕刻很精美,浩大的佛文化。門票比較貴,但是還是值得一看的。龍門石窟位於中國河南省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和香山崖壁上,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