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駐華大使談花生文化

2020-12-16 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9月21日,2020國際花生產業發展大會暨花生文化交流研討會在「中國花生之都」正陽縣召開。作為花生最早原產國之一的秘魯,其駐華大使路易斯·可薩達在致辭中認為,秘魯和中國有很深的淵源,兩國在花生種植方面也有著奇妙緣分。

  400多年前花生從秘魯傳到中國在中國得到很好的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花生生產國,種植面積穩定在7000萬畝,總產量1600多萬噸,佔世界花生總產量的36%,花生系列農產品有189多種品類運用到不同的美食中。秘魯8%人民是中國血統,在全球化背景下,希望雙方增強交流合作實現共贏。

  以下為路易斯·可薩達致辭:

  很高興來到河南省正陽縣,參加這場重要的農業活動,內容涉及這個小而營養且歷史悠久的豆科植物花生的生產和文化。我要感謝「一帶一路」國際花生工業會議和花生文化交流研討會的組織者的盛情邀請。

  花生是由我們的祖先種植的,花生也是中國人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想將其視為與秘魯聯繫在一起的橋梁。我希望與您簡要分享一些有關其起源的信息。

  安第斯山脈從北向南穿越秘魯。在這座山脈的東部是亞馬遜河流域,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安第斯山脈的西面是太平洋,兩岸之間是一片狹長的沙漠,有數十個肥沃的山谷。在這片巨大的山脈中,在沿海沙漠和山谷中繁榮了安第斯山脈文明。它與中國,美索不達米亞,印度河谷,埃及和中美洲一起成為世界上最早的複雜社會之一。他們都在農業上取得了重要成就,這使村莊得以存在,並更好地保證了人民的糧食供應。

  南美最大的社會是印加帝國,該帝國於1532年被西班牙人徵服。這是漫長的千年文明進程的終結。幾千年前,位於這片廣闊山脈中非常不同地區的一群人開始馴化在野外發現的植物。這些人向世界繼承了馬鈴薯,藜麥,瑪咖,一些玉米,番茄,鱷梨,辣椒等農作物。馬鈴薯和藜麥的最古老考古發現已有8000到5000年的歷史。

  以花生為例,最古老的發現大約是在7600年前,它們是在秘魯北部卡哈馬卡地區的Ñanchoc山谷中發現的。在那裡發現了世界上花生,南瓜和棉花種植的最早已知證據。一些學者認為,那個地方出現了美洲最早的農民。

  花生的遺傳密碼錶明,它來自兩種不同植物的繁殖,這種植物生長在距離秘魯數千公裡的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和巴拉圭邊界附近的地區。花生似乎是在遠古民族流離失所之後到達秘魯北部地區的,它始於秘魯,在那裡進行了系統的種植。

  在目前的秘魯領土上,園藝業的蓬勃發展使得出現了複雜的社會農業體系,具有集權的機構,分層的社會,宗教,國防和建築和手工藝的不斷發展的技能。美洲最古老的城市是秘魯沙漠沿岸的Caral,建於大約5,000年前。它有許多紀念性建築,專門用於宗教儀式以及其所在城市和山谷的管理。

  秘魯次生文化在農業上繼續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別是,他們在水力技術方面取得了驚人的發展,這使他們能夠建立複雜的灌溉項目,以在陡峭的高山和沙漠中引水,並利用水來調節農業環境的溫度。這些古老的人口還因建造名為「andenes」的特殊農業梯田而脫穎而出,該梯田允許在幾乎人跡罕至的陡峭山區進行廣泛的農業生產。這些文化中的一些進行的科學實驗也是傑出的,可以根據地理條件獲得不同產品的更強大的品種。

  回到花生,它們是秘魯古代文化中極受讚賞的食品。這不僅可以從考古遺址上的這種豆科植物的其餘部分中得到證實,而且可以通過在西班牙的「SeñordeSipán」或「Sipan領主」的皇家陵墓中發現的帶有花生形狀的美麗的金銀項鍊來證實。秘魯北部海岸的Mochica文化(約公元100至700年)。如今,它們仍然是秘魯美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既可以作為零食消費,也可以作為該國不同地區美食中許多菜餚和飲料的配料。

  幾百年前,花生的生產從南美洲擴展到中美洲和加勒比海群島,當1492年克里斯多福·哥倫布到達美洲時,他寫下了花生的存在。幾年後,它被運到歐洲,隨後,在十七世紀,它被葡萄牙商人帶到中國和非洲。後來,在十九世紀末,美國傳教士又在中國引進了另一個品種。經過這段漫長的旅程,今天的花生是世界美食中最珍貴的產品之一,在我們這個星球上,人們以驚人的方式消費著花生。

  秘魯和中國可以找到許多歷史聯繫。十九世紀後半葉,廣東和福建約有10萬人定居秘魯,後來又有移民,這對豐富我國文化和社會作出了決定性貢獻。秘魯大約8%的人口有中國祖先。秘魯人喜歡粵菜,在我國有7000多家廣東餐館,我們將中國的食材和技術融入到秘魯菜中。加上這些聯繫,安第斯文明發展的一些最珍貴的食物在中國的消費,以一種非常象徵性的方式加入我們的人民。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花生和土豆生產國。

  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界上,相互尊重和建設和平社會的最佳方式是承認我們之間的相互聯繫,並感謝能夠接觸到不同文明幾百年和數千年來一直在努力的豐富多彩。全球化可以而且應該引導我們走向富裕、友誼與和平,而花生可以告訴我們很多這方面的東西。

  非常感謝。


相關焦點

  • 重慶專訪:秘魯駐華大使路易斯·克薩達
    秘魯又有著怎樣的燦爛文化和絕美風情?本期《重慶專訪》對話秘魯駐華大使路易斯·克薩達秘魯共和國,位於南美洲西部。在古印第安語中,秘魯意為「玉米之倉」,因此地盛產玉米而得名。秘魯駐華大使路易斯·克薩達此次訪渝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和聯合國機構、部分發展中國家駐華使領館、數字經濟領域專家等,共同探討數字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 【我在中國當大使】秘魯駐華大使:有10%秘魯人祖籍中國
    秘魯駐華大使路易斯·克薩達近日在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專訪時表示,到中國當大使是他外交官生涯的「高光時刻」,他覺得「既驕傲又開心」,希望抓住一切機會推動兩國關係發展。「在中國的生活一點都不會無聊」路易斯·克薩達和中國的故事,早在2018年他擔任秘魯駐華大使前就已埋下伏筆。
  • 通訊:秘魯首位華裔駐華大使的人生歷程
    新華社利馬2月22日電 通訊:秘魯首位華裔駐華大使的人生歷程  新華社記者張國英  81歲的秘魯華裔老人陳路卸任秘魯駐華大使已12年,但一談起前往中國廣東省中山市追根尋祖的經歷以及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變化,他的臉上滿是興奮,話語滔滔不絕,桑梓之情溢於言表
  • 「我在中國當大使」秘魯駐華大使:有10%秘魯人祖籍中國
    秘魯駐華大使路易斯·克薩達近日在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專訪時表示,到中國當大使是他外交官生涯的「高光時刻」,他覺得「既驕傲又開心」,希望抓住一切機會推動兩國關係發展。「在中國的生活一點都不會無聊」路易斯·克薩達和中國的故事,早在2018年他擔任秘魯駐華大使前就已埋下伏筆。
  • 秘魯大使克薩達:期待秘魯中國開展多領域合作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兩會期間,國際社會也高度關注中國經濟轉型,期待中國兩會釋放出更多積極信號,今年的兩會報導,我們繼續推出「大使看兩會」特別版塊,今天,我們將為您帶來秘魯駐華大使——克薩達的兩會感受。
  • 中鋁集團董事長姚林會見秘魯駐華大使路易斯·克薩達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5月12日,中鋁集團董事長姚林在集團總部會見秘魯駐華大使路易斯·克薩達一行。雙方就攜手抗擊疫情、推動中鋁秘魯礦業發展等事宜交換了意見,達成多項共識。中鋁集團副總經理、中國銅業董事長劉建平一同會見。
  • 聽秘魯駐華大使路易斯克薩達講安第斯文明
    秘魯駐華大使路易斯克薩達先生親臨開幕式現場並致辭。想知道天津和秘魯有怎樣的淵源嗎?想了解大使如何解讀「安第斯」特展嗎?奉上大使致辭全文。這次展覽展示了170件來自秘魯的珍貴文物,有利於加強人們對安第斯文明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發展進程的理解。感謝天津博物館,秘魯多家博物館,以及上海市優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他們使得此次展覽得以成行。對於以上提到的這些機構,我想向他們表達我真誠的祝賀以及感激,他們讓秘魯的文化遺產為更多人所熟知。同時,我也想向此次展覽的負責人,島田泉教授表達謝意,他為秘魯的考古學工作做出了重大貢獻。
  • 大使「帶貨」 秘魯好物來啦(採訪手記)
    原標題:大使「帶貨」,秘魯好物來啦(採訪手記)   納斯卡線條、印加帝國、亞馬孫雨林……這些是「我在中國當大使」欄目組對秘魯的最初印象。
  • 【大使談抗疫】亞塞拜然駐華大使:中國的防疫措施一定會幫我們戰勝...
    【大使談抗疫】亞塞拜然駐華大使:中國的防疫措施一定會幫我們戰勝疫情 發布時間:2020-03-27 11:35:02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殷曉霞  |  責任編輯:劉夢雅 關鍵詞:亞塞拜然,駐華大使,傑納利·阿克拉姆,中國,防疫措施
  • 《旅遊休閒》到訪秘魯駐華大使館 Travel & Leisure visited the Embassy of Peru
    8月9日,《旅遊休閒》團隊到訪秘魯駐華大使館,受到秘魯駐華大使胡安·卡洛斯·卡普納伊先生及其他使館官員的熱情接待,並一起共進午餐。
  • (大使談兩會)塔吉克斯坦駐華使館臨時代辦:中國經濟「硬著陸」觀點...
    同時,此次訪問還促成了多項雙邊合作協議的籤署,可以說兩國在經濟、金融、農業、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合作正在日益加深。  我認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能夠推動中國自身對外貿易的發展,同時也可以帶動中國與鄰國之間在能源、海關、金融投資、文化、媒體和旅遊等各領域的合作。  新華網:2016年您對兩國合作有哪些展望?
  • 駐華大使話山東丨古巴駐華大使:山東—古中地方友好合作的典範
    編者按: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精神,增進與有關國家的友誼與合作,營造更加濃厚的擴大對外開放氛圍,山東省外辦近日邀請部分國家駐華大使或總領事撰寫署名文章,介紹本國風情物產,談與山東交流合作情況,展望與山東合作前景。
  • 西班牙駐華大使卡羅斯:共享文化 共建繁榮
    今天我們特別請到了西班牙駐華大使卡羅斯先生,以及今天的翻譯戴維克先生來到了訪談現場。今天我們特別請到了西班牙駐華大使卡羅斯先生,以及今天的翻譯戴維克先生來到了訪談現場。今天我們特別請到了西班牙駐華大使卡羅斯先生,以及今天的翻譯戴維克先生來到了訪談現場。
  • 秘魯海外館正式入駐京東國際 秘魯期待與中國更多線上經貿合作
    秘魯駐華大使路易斯·克薩達先生、商務參贊柏碧瀾女士、京東零售集團京東國際業務營銷運營負責人餘榮華先生等出席了當天在北京舉行的開幕式活動。秘魯駐華大使館大使路易斯克薩達先生致辭 PROMPERU供圖據了解,經秘魯出口和旅遊促進委員會官方授權,秘魯海外館入駐京東國際,旨在將秘魯質量上乘、品類豐富的特色產品引入中國市場。
  • 這位駐華大使是客家人!
    王純萬,模里西斯駐華大使,祖籍廣東梅縣程江扶貴,1958年出生於模里西斯,曾歷任毛旅遊局局長、公職事務部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部長、模里西斯社會融合與經濟增長部部長等職,2020年7月正式到京履職模里西斯駐華大使。
  • 中國與秘魯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
    中國與秘魯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早在明朝萬曆年間,即16世紀後期至17世紀初,中國與秘魯等拉美國家通過「海上絲綢之路」(Ruta Marítima de Seda)和「馬尼拉大帆船」(Galeón de Manila)即「中國之船」(Nao de China)就開始貿易、文化和人員往來。
  • 中國網「大使談抗疫」中英文專題
    對此,中國網及時策劃了「大使談抗疫」中文和英文專題,專訪了加納、亞塞拜然、阿爾及利亞、阿聯、喬治亞、哥倫比亞、烏拉圭、哈薩克斯坦、墨西哥、土耳其、巴基斯坦等11位駐華大使,圍繞當前國際社會攜手抗疫、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等問題表達觀點、提出見解,進一步豐富發聲渠道,提升外宣效果。相關報導發布後,駐華大使和使館外交官等相繼轉發微信朋友圈、官方微博、海外社交平臺。
  • 駐華大使洪博培廣州講粵語 鼓勵中國女孩學英語
    洪大使鼓勵中國女孩學好英文。昨天上午,美駐穗總領館奠基儀式結束之後,新任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開了一個小型記者招待會,以滿足媒體對他的好奇心。「你好啊!大家好!我識少少廣東話。」2009年5月被歐巴馬正式提名為新任美國駐華大使,8月22日到任。洪博培與妻子共有7個孩子,其中女兒格蕾茜·梅(中文名楊樂意)是從中國收養的。洪博培喜愛中國文化,曾在中國臺灣生活,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
  • 以駐華大使:懷著崇敬的心情看待中國發展
    ▲ 在我來華任駐華大使之前,同時離開以色列的有30名大使,我是唯一一個被我們總統和總理都召見的一位大使。    ▲ 我們教育孩子從小就要挑戰老師,要問老師很難的問題,我們把這個叫做「最難的問題」,這樣可以讓孩子找出各種方法和各種機會來解決問題,有這樣一個思維方式以後就會有創造發明。    ▲ 很多國際上的媒體對很多國家的報導都不是很公正。
  • 馬來西亞駐華大使出席2020年東協「一帶一路」文化旅遊交流周
    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拉惹·拿督·努西爾萬,中國—東協中心秘書長陳德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晏致辭。布吉納法索駐華大使阿達馬·孔波雷、摩爾多瓦駐華大使杜米特魯·貝拉基什、斯洛伐克駐華大使杜尚·貝拉、斯裡蘭卡駐華大使館臨時代辦尤格納丹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