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明賢后,明英宗孝莊睿錢皇后
錢皇后畫像
前言
在大明朝的歷史上,能算的上賢后之稱的,其實並不多,從太祖朱元璋的馬皇后開始,到崇禎皇帝的周皇后;能承受的起「賢后」這兩個字重量的,要不是開創了歷史的先河,如馬皇后協助太祖建立大明帝國。或者是輔助自己的丈夫重新開創大業,如成祖的徐皇后,和成祖一起同甘共苦,風雨同舟,通過靖難,最後開創永樂盛世。 再是對國家的傳承和危亡起到決定作用,挽國家於大廈將傾之時,如宣宗的孫皇后,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虜,改立朱祁鎮為皇帝,任用于謙為總指揮,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為大明朝續命200年。而我們今天的這位錢皇后卻沒有什麼戰功,也沒有對國家做出巨大的貢獻,但卻因為她的痴情而上榜。英宗畫像
出生平淡
錢皇后的曾祖父、祖父,父親均是老兵,跟隨過明成祖朱棣,參加過靖難之役,也參加過成祖五徵漠北,父親更是參加過宣宗的軍隊滅蒙古瓦剌,最後也因戰功獲得了一個官職,但這個官職也只是一個閒職,沒有任何實權,不過一家人的溫飽問題基本能解決。 但父親對這個女兒卻意外的關懷,聘請名師在家教授學業,在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錢皇后的父親卻是另類,注重培養自己的小棉襖,只希望她能找個好人家,快快樂樂的過好這一輩子。不過,這位父親還是比較有遠見的,也成就了錢皇后的一生,所以父母之愛子,將為其計深遠。影視劇中的錢皇后
成婚英宗
錢皇后出生於南直隸的海州,也就是如今的江蘇海州,因為父親的培養,到十多歲的年紀就出落的亭亭玉立,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妥妥的一個才女,秀外閨中。並且和當時的太皇太后張氏娘家有些許親戚關係,所以竟被太皇太后所知,這位偉大的張太皇太后張羅完自己兒子的婚事,最後也不放心自己孫子的婚事,於是命人多方詢問調查,頗有好感。 而此時的英宗朱祁鎮才十六歲,正是情竇初開的英俊少年郎。奶奶張太后是賢明通達的長者,輔佐過幾代皇帝,眼力勁也過硬,見此時的英宗已經長大,決定為他操辦婚事,以了卻自己的心願,要想人人都能在在世的時候看到自己的孫子結婚,在看到第四代,那是多麼幸福的事呀。這樣15歲的少女錢皇后從此便出現在朱祁鎮的生命中。影視劇中錢皇后與英宗
這位張太皇太后因為丈夫仁宗,兒子宣宗都去世的早,對這個嫡孫可謂是照顧有加,愛如泉湧,也是最了解這個孫子的,為了給孫子找媳婦可謂是用心良苦,知道英宗皇帝性格不如兒子宣宗霸氣,也沒有宣宗的豪氣和手段,所以在選皇后的時候考慮了很多。 英宗的性格在現在看來算是不叫懦弱的,並不適合太過強勢或者太過耀眼的女子,而如果皇后背景太大也不是好事,會使得皇權偏離軌道,形成外戚幹權的局面,說不定國家都要改姓。所以張太后選擇了海洲錢氏家的少女。 前面有表錢皇后祖上是跟隨明成祖靖難起兵的功臣,因功得了個不大不小的武將官職,可要和歷代皇后的顯赫背景相比,真可算是出身卑微了。所以這經歷六朝六帝的人想法固然不一樣。錢皇后畫像
正統七年(1442年)春,錢氏被張太皇太后選中,成為明英宗朱祁鎮的準皇后。錢氏這年十六歲,比英宗略大一歲,說起這場婚禮,估計算是當朝最輝煌的婚禮了,由張太皇太后主導,重臣三楊落實,經過一些列的禮儀活動,如古代的「納採問名禮」、「納吉納徽告期禮」、「發冊奉迎禮」等等均有歷史記載。 最後在文武百官和內外命婦的叩頭如儀中,十六歲的錢皇后頭戴九龍四鳳冠,身著真紅大袖禕衣紅羅長裙紅褙子紅霞帔,在一片煊天鼓樂中被迎入紫禁城,成為少年皇帝朱祁鈺的皇后。 這也算是張太皇太后為大明朝做的最後一件大事了,因為5個月後,張太皇太后就追隨仁宗去了。不過我們的這個少年皇帝似乎對這場包辦婚姻並不滿意,有些抗拒,但又沒有辦法。可是當他行完一切禮儀,回到寢宮,掀開蓋頭看到妻子錢皇后的第一眼時,所有的不滿、抗拒都化作了臉上羞澀的微笑,那是真正的一見鍾情,郎才女貌,彼此傾心。 在那個沒有愛情自由,婚姻裡包含著政治詭諛的時代裡,這樣的兩個人是有多麼的幸運啊!而這也拉開了兩人悽美愛情的序幕。錢皇后劇照
土木之變,丈夫被俘
歷代後宮都充滿著血雨腥風,皇后之位卻是人人慾爭之也,都以降下麟兒為傲,母以子貴。而英宗的錢皇后卻輸在了這一點,並沒有給英宗留下任何血脈,但錢皇后並沒有以此為藉口,在後宮大肆開殺,不允許別人生孩子,而是鼓勵和要求英宗皇帝臨幸後宮,雨露均沾,為皇帝留下子嗣,這在歷代皇后眼裡算是奇葩中的奇葩,完全是自尋死路,而錢皇后卻是一心想著英宗的子嗣,完全沒有顧忌自己的地位。 就這樣英宗的孩子一個一個的出生,後宮中的周氏就這樣在二十歲的年紀為英宗生下了兩個孩子,一女一男,男的便是後面的明憲宗朱見深。也被錢皇后要求封為皇后之下的貴妃。然而後宮中的一些嬪妃便開始了些許活動,紛紛追隨周貴妃,完全不把這個錢皇后當回事,但錢皇后並不在意,只是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並沒有將這些事告訴英宗,但這些事,英宗其實都知道,才感嘆道自己的這位嫡妻是多麼的難得。 所以才想補償自己的妻子,學自己的父親一樣恩封娘家,可惜均被錢皇后婉拒,原因便是損害丈夫的「明君」聲譽。影視劇中的錢皇后
明英宗可以說在大明朝上還是汙點重重的,戰敗被俘,怒殺功臣,最恥辱的便是戰敗被俘,和咱們的太祖朱元璋可謂是天差之別,走向了兩個極端。但在東晚君看來他起碼還是一個好人,也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不然早就死在蒙古了。因為他不像其他帝王一樣疑心非常重,他相信每一個人,都以為每一個人都是為自己好,如早期的太監王振,後來的石亨,曹吉祥等,再到蒙古也先的弟弟,最後都和英宗成了好朋友。 正統十四年英宗相信王振,在他慫恿下御駕親徵,結果在土木堡一敗塗地活活被擒,一下冰火兩重天,從皇帝變成了階下囚。正是因為他的太容易相信別人,當全國人民都不相信王振的時候,他就一個始終相信,最終落得如此結果,但正是因為他的相信別人才,以誠待人屢次獲得也先弟弟伯顏帖木兒的幫助,成功的活了下來。 英宗在塞外過苦日子,錢皇后卻在後宮過「哭日子」。土木堡之變後,很多人都在忙著保衛北京的事,也有的在想北京城被攻破作逃跑準備的事,也有的在忙著登基做皇帝的事,哪個又會想到宮中的錢皇后呢?而此時的錢皇后知道丈夫被俘虜,又知道自己的哥哥錢欽和弟弟錢鍾在戰亂中殉國的消息,這下這個可憐的女人真的是孤苦無依了,因為父親早在兩年前就去世,自己又無兒無女,後面的結局可想而知。影視劇中的錢皇后
宮中哀鳴
作為一個女人,錢皇后能有什麼作為,又能有什麼辦法呢?丈夫被擒、兄弟殉國。她所可以做的只有在後宮中哭泣和對著佛像菩薩祈禱,不幸中萬幸丈夫還沒有死,至少還有些許希望。此時的錢皇后跟自己的丈夫一樣,一下子都被遺忘了。景泰帝朱祁鈺即位,錢皇后被安排入南宮,待遇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也清楚知道就算丈夫回來,處境也未必好,可是她還是希望丈夫回來,哪怕只是看他一眼,只要那個人在身邊,不在求大富大貴,她就心安滿足了,這是一個妻子最殷切的希望。 後瓦剌的也先覺得英宗也沒有什麼用,於是就準備將他換些許錢財。於是獅子大開口。錢皇后得知也先向大明朝廷索取贖金,二話不說拿出了自己幾乎全部的財產,然而她沒有政治家的遠見卓識,也沒有別的辦法,結果卻讓她失望,並沒有英宗回來的消息,自己卻過得悽悽慘慘。於是她只剩下兩個個辦法——祈禱和哭!但這顯然於事無補,但這個時候的錢皇后除了哭,又能做什麼事呢?影視劇中錢皇后與英宗
於是,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在清冷幽暗的後宮之中,總會傳來一個女人哭泣禱告的聲音,長久不輟,帶著思夫的殷切和泣血的悲傷。錢皇后沒日沒夜地祈求神靈,跪在地上,再困再累也只是稍臥,從不上床休息,過度的勞累和悲傷,粗劣的食物,冬天的嚴寒,,這些都長期侵襲著她的身體,不久她的一條腿嚴重受傷,無法醫治,在加上無人看管照顧,瘸了。 而長期的以淚洗面也哭瞎了她的一隻眼睛,僅僅是幾個月的時間,光彩耀人的一國之母就成了蓬頭散發孤苦可憐的思婦。所以愛,真的可以讓一個人生,也可以讓一個人死!這就是錢皇后對英宗朱祁鎮的愛,沒有轟轟烈烈,也有著無私的默默的付出,也知道沒有什麼作用,但卻一絲不苟的去做了。所以英宗有妻如此,也算是他的福氣造化。 也許是錢皇后對丈夫的思念感動了上天,又也許是英宗朱祁鎮的命實在是夠硬,老天不願他命熵漠北。英宗朱祁鎮最終還是回來了,也本來早就想放了朱祁鎮,因為照情形也訛不到錢,所以朱祁鎮自由了。影視劇中的錢皇后
南宮囚禁與復闢
被也先放回來的英宗朱祁鎮,並沒有過上好日子,被弟弟景泰帝囚禁在了南宮達七年之久,過著心驚膽戰的日子隨時擔心景泰帝會殺掉自己,而此時的南宮除了一片冷清,什麼都沒有,一切的生活都是粗茶淡飯,都是妻子錢皇后在南宮刺繡拿出去換錢才苦過了這七年。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泰帝朱祁鈺患病並迅速加重。 石亨、曹吉祥等人衝入南宮,擁英宗復闢,三十歲的英宗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改年號為正統。英宗朱祁鎮既已重登大寶,當然也就要再次冊立皇后,當然英宗心裡的想法還是立自己這個同甘共苦的錢皇后,南宮的七年囚禁不是錢皇后估計早就餓死了。 但不同的聲音卻出來了,有的人提出錢皇后眼瞎腿瘸不能母儀天下,又沒有子嗣並也不能行使皇后的職權,所以不能立為皇后,應該立太子的母親周貴妃為皇后,孫太后也認為正確。英宗大怒,將進言者立即處死,後宮位份不變。因為英宗知道自己的這個結髮妻子是多麼的不容易,一切都是為了自己,而且錢皇后的哥哥和弟弟也在土木堡中全部殉國。這便是孤家寡人一個了,此時的英宗又怎麼捨得委屈錢皇后呢。影視劇中的錢皇后
陰陽相隔
錢皇后對英宗的一切,英宗心裡都有數,所以遲遲沒有復立朱見濟為太子,因為他想到錢皇后的後半生就心寒,一旦自己先去,沒有子嗣的錢皇后必定日子不好過。 所以他在等,等錢皇后能生下兒子,再立為太子,可惜上天還是不公平的,錢皇后就沒有誕下孩子,英宗也覺得時間還長,還可以再等,但是卻引起周貴妃的不滿,利用自己的關係煽動朝臣立朱見深為太子,開始幾次均被英宗拒絕,後來還是錢皇后勸英宗立的太子。然而英宗沒有料到,自己雖然仍年輕,上天給予自己的日子卻不多了。影視劇中的錢皇后
天順八年英宗病重,自知時日不多,但又放不下錢皇后,不想見日後的錢皇后為周貴妃所害,所以招來大臣口述遺詔,讓太子朱見深旁聽。遺詔中英宗廢除大明朝歷史以來的殉葬制度,實則是不願看到錢皇后因為沒有子嗣需要殉葬,在命令朱見深繼位後奉錢皇后為太后,當成母親,奉養到老,最後在抓著大臣的手囑咐要錢皇后死後和自己葬在一起,全部都要寫在遺詔裡,告知文武百官。就這樣英宗便撒手離去,獨留錢皇后一孤獨身影。晚年錢皇后畫像
晚景悽涼
朱見深繼位後史稱明憲宗,起初按照父親遺詔內容執行,後面怎麼也爭不過母親周貴妃,使得周貴妃便依仗兒子是皇帝便開始作妖,要封自己為太后,錢皇后靠邊站,但遭到群臣的反對,很多大臣都知道錢皇后當初是怎麼樣的,而且還有英宗的遺詔留言,於是才有兩宮並存的畫面。 但周太后始終不甘心,處處使壞,刁難錢皇后,而朱見深卻視而不見,以至於晚期的錢皇后過得非常的悽涼。成化四年六月,思夫成疾又抑鬱寡歡的錢太后離開了人世,終於去見自己心心相惜的丈夫英宗了。但死後的錢皇后因為周貴妃的使詐,並沒有與英宗合葬在一起,太廟的牌位還被換成了周貴妃,直到後來的孝宗繼位後才將牌位放回。影視劇中英宗和錢皇后
結語
英宗與錢皇后的愛情並不是轟轟烈烈,卻充滿著感人肺腑,這就是所謂的愛情,為了愛的人奮不顧身,哪怕賠上性命也無所謂,所以英宗在不幸中又是幸福的,最大的幸福就莫過於這個錢皇后。而錢皇后的不幸也是幸福的,英宗為她廢除了大明朝的殉葬制度。所以都是幸福的,也給我們後世做出了榜樣,值得我們後世學習。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