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偏愛蜂蜜,但是都怕買到摻假偽劣的蜂蜜!之前國際蜂聯發表了反對偽劣蜂蜜的聲明,國內蜂業養殖公司和農戶都在討論研究生產真蜜、成熟蜜的問題。這不僅僅是生產方式和方法的改變,更是蜂農維護自身利益、提高蜂蜜品質的變革,很多蜂農搖出好蜜卻被經銷商惡意壓價然後摻假高價賣出,受損的是蜂農和消費者,得利的是違背良心道德的商人!
目前我們國內的蜂業把波美度(波美度(°Bé)是表示溶液濃度的一種方法。把波美比重計浸入所測溶液中,得到的度數叫波美度)超過42的蜂蜜叫做成熟蜜,達不到這個標準就是大家俗稱的水密和低濃度蜜。隨著大家生活品質的提高,也隨著蜂蜜產業的不斷擴大與普及,統一規範針對蜜蜂成熟蜜的標準和叫法是勢在必行。
在我們蜂農日常養殖生產中,蜂蜜的成熟與否,通常是以蜂巢中的蜂蜜是否封蓋為標準的。蜂蜜封蓋了就是成熟蜜,才可以搖蜜;蜂蜜未封蓋,就是未成熟。所以目前對於成熟蜂蜜的叫法,稱呼為封蓋蜜我認為是比較合適的。
只有封蓋了,才是成熟蜜,這是標準,也是品質。蜂農也都可以接受封蓋蜜的叫法,消費者也能理解和接受這個概念。
國際蜂聯發表的聲明中有提到:蜂蜜必須是在蜜蜂的蜂巢中熟化和成熟。針對源頭區別蜂蜜是否成熟一條就是蜂農是否採割了不成熟的蜂蜜為標準。只有自己做到保持源頭品質,大家團結起來,才能讓我們蜂業蒸蒸日上,才能獲得甜蜜的勞動果實。
封蓋蜜是在每年的大流蜜期,蜜蜂會積極採蜜貯存糧食,蜜蜂採蜜後把蜂蜜放置於蜂巢內,經過6-10天的反覆釀製(蜜蜂會不停的扇動翅膀,讓巢脾蜂蜜內的含水量低於百分之二十一下)才會封蓋,這樣才能長久地保存。蜂蜜質量其實一直處於蜜蜂的動態掌握之中。賣家和買家的蜂蜜知識掌握,顯然是不對稱的,這種不對稱幫助不良賣家(售假經銷商)掌握了話語霸權。
總結:成熟蜜一定是封蓋的,封蓋的不一定是成熟蜜。最佳的蜂蜜就是封蓋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熟化才是最好的。而且蜜蜂封蓋之後還會根據氣溫,食用需要,經常地打開蓋子提取蜜或者重新加入蜜。如果是意蜂就更是如此,中華土蜂比較小氣,除了必要否則不會打開蓋取蜜。
最關鍵的一點,考驗的是蜂農的良心。也希望不要讓惡意壓價還售假的經銷商壞了我們蜂業的名聲!希望我們的甜蜜事業越來越好!
感謝各位的觀看,有不對的還請多多指教。秋季來臨,大家要面對的是除蟎強群繁殖,下篇我們詳細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