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引進中國特產,效仿我國出口被當成「毒藥」,還怪我們?

2020-09-06 鬍子街坊

文/愜意(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載分享)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你是全世界。

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每逢節日,印度各地要舉行隆重的慶祝儀式,節日之多令人驚奇,國定節日、宗教節日加上各邦的小節日,數目比一年的天數還多。

印度是個神秘有趣的國家,文明燦爛悠久,宗教豐富多樣,每天上演著不可思議的奇異,即便做足功課,還是常常讓你感到意外。這裡既有寶萊塢電影、恆河朝聖、世界七大奇蹟的泰姬陵,讓你不禁感到怦然心動,也有雜亂無章的環境、奇怪的生活習俗讓人心生抗拒。不管是被調侃還是被喜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真實印度。

若是有去印度旅行的打算,提前做攻略是很有必要的,除了了解一下當地人忌諱的動作、詞語之外,印度國土面積很大,城市間距離遠,再加上交通設施落後,對於旅行時間有限的旅行者,夜班火車是既安全又節約時間的交通工具。在飲食方面也與我們有較大差異,當地人喜歡用手抓飯,印度人基本吃素,而且從不吃牛肉。同時印度人又很愛吃那種油炸的小食品,那種類似囊的麵食,然後配上蔬菜和咖喱。

值得一提的是,在眾多引進我國荔枝的國家當中,印度算是時間最早的一個,考慮到當地的氣候比較適合荔枝生長,該國荔枝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已然是僅次於我國的荔枝生產大國。起初印度認為引進中國特產,然後效仿我國出口是一個很賺錢的生意,最開始也是有所收穫的,沒想到逐漸被當成「毒藥」,而他們竟反過來怪我們?稱我們的品種有問題,真是讓不少中國網友笑掉大牙。

實際上,荔枝原產於中國和越南,中國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中國荔枝向國外傳播始於1775年,那時的首站就是印度。荔枝本來是一種口感上佳,味道鮮美,外貌也嬌甜可愛的水果品種,自然是受到很多人的喜愛,銷量一直都很不錯。或許是因為印度部分地區土壤不達標,以至於長出的荔枝或多或少吸收了土壤裡的毒素,若是過量食用必然對身體產生傷害。

果不其然,在某段時間印度曾有103名兒童險些因為吃了大量荔枝而離開我們,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種名為「荔枝糖尿病」的病症,說的是含糖量高達17%的荔枝,在大量攝入後就會引發低血糖現象,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一天吃8-9顆荔枝的話就已經是極限了。但在中國就不會出現此種情況,我們對土壤管理是非常嚴格的。

更令人驚訝的是,印度在發現這些有毒的荔枝後,不僅對其作出處理,甚至還會對外出售,還出口到其他國家,這就成為了中國特產在印度變成「毒藥」的原因。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果的,荔枝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若是種植的環境發生不好改變,自然會影響它們的生長,所以此刻並不是推卸責任的時候,提高土壤質量,讓荔枝變回之前的健康模樣才是最重要的,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印度引進中國特產,大量生產後又想出口回中國,國人:白送也不要
    物種入侵事件在當今時代已經不新鮮了,幾乎所有國家都有一些物種入侵事件,但現在的物種入侵事件和以前不同,很多人類積極引進侵入物種,在引進之前,人們對這些物種的經濟價值都很滿意,但卻沒有全面考慮會造成什麼後果。
  • 20萬人因缺水而死,印度效仿中國南水北調,卻還想佔用我國水源
    印度水資源的匱乏已經打了一定的程度,每年有20萬人因缺水而死。所以印度想效仿我國的南水北調,但他們卻還想佔用我國的水源。17個國家正極度缺水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生活生產的根源,但我們並沒有完全意識到它的重要性。目前全世界已經有17個國家處於水資源匱乏的階段。氣候的變化讓很多地區越來越乾旱,全球變暖正在漸漸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所以對環境的保護,已經成為我們不得不重視的任務。
  • 印度引進中國特產,在國內泛濫後卻想賣回來,後來怎樣?
    ——部爾衛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與越深入,不同國家的風俗與文化是人們渴望去了解的,但是美食更是每一個旅人都不能辜負的東西,尤其是不同國家的飲食本身也是一種文化,這與當地的氣候與地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也有很多的人嘗試將國外的美食帶回國內,甚至是將國外的植物或者生物帶到自己的國家,印度引進中國特產,在國內泛濫後卻想賣回來,後來怎樣
  • 印度偷偷把我國「特產」帶回國,如今卻泛濫成災,國人:恕不回收
    我國飲食文化豐富多彩,各種美食種類繁多,當然想要製作出各種美味小吃,豐富的食材資源必不可少,其中國家各地都是美食食材讓人挑花眼。很多老外來中國旅遊,就是為了品嘗中國的特色美食,其中印度遊客就是一大主力軍,其中國內有一種美味,印度遊客品嘗之後,覺得非常美味,就引入了自己國家培育,不過出人意料的是,這種美食最後居然泛濫成災!
  • 印度偷偷引進「中國特產」,泛濫後想賣回中國,網友:我們又不傻
    「中國特產」被印度商人偷偷引進眾所周知,中國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在遼闊的960萬平方公裡中,我們中國土產的食材特別多,也造就了很多特色的中國美食,所以就有國家也「眼饞」我們這樣的美食文化。印度就是其中一個,印度的糧食供應並不差,是世界上有名的糧食出產國,但這個國家的食材比較單一,印度長米為主咖喱文化,如果遇到長米出產困難的時候,很容易沒有主食可以替代,所以就有印度商人在中國出差的時候,偷偷帶來了一個「特產」,但如今的生猛發育卻讓他意想不到。
  • 印度將我國特產「偷」回國,最後泛濫成災,國人:我們才不要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地方,一直以來都有很多人想要來中國旅遊。有些外國人來到中國之後,甚至都不想走了,他們尤其喜歡中國的食物,之前有印度人來到中國之後,就品嘗到了我們的一種特產,想到以後還進行海購的話,價格會太貴,所以就直接「偷」了一些種子回去種植。
  • 印度從中國引進的土特產,泛濫後想賣給中國人,網友:做夢!
    導語:印度從中國引進的土特產,泛濫後想賣給中國人,網友:做夢!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被中國的美食所吸引,不遠萬裡跑到中國,就為了品嘗一下正宗的中國美食,而最讓人意外的是有些國家甚至會偷偷帶走中國的特產,拿回去自己種植品嘗,就比如印度人引進的菱角。初中的生物課就曾介紹過,一個新的物種被引進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可能會因為水土不服而無法生長,也可能會因為沒有天敵而泛濫成災。
  • 印度「偷」走我國植物,從備受歡迎到泛濫成災,如今想出口我國
    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的問題尤為嚴重,引起了國家的重視,在這方面也做了嚴格的把控,但是已經入侵我國的這些物種已經嚴重泛濫,甚至影響到了我國的生態環境,就比如非洲大蝸牛、福壽螺、牛蛙等等,由於沒有天敵的緣故,這些生物的數量迅速泛濫,已經影響到了生態環境。
  • 印度效仿澳大利亞,港口堆滿中國商品,巴西表示:你不要就給我
    中國在這些年的國家貿易中,擁有了很多的貿易夥伴。像巴西,智利這些國家,在中國和他們的貿易中大家都能夠取得「雙贏」的局面。而這一切都歸功於中國在與他人貿易時一直都秉持著守信的貿易原則,從來不會在出口商品上動什麼手腳,出口給別人的都是質量非常好的商品。
  • 印度引進我們的美味水果,被當地人排斥滯銷。網友:繼續吃咖喱吧
    眾所周知,中方幅員遼闊,不同省份的氣候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們可以種植各種植物。這也是中方農產品如此豐富的原因。而我們的鄰國印度就是看中了我們的特產,把它們引進到了自己的國家進行栽種,結果竟然成為了他們那裡談虎色變的東西。我們知道荔枝的味道酸甜,食用時會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在冰箱中冷凍過的荔枝。因此,它是水果愛好者的最愛。
  • 印度引入中國特產,泛濫成災還想賣回中國,這是什麼神操作?
    印度引入中國特產,泛濫成災還想賣回中國,這是什麼神操作?印度偷偷移植中國的特產,結果控制不住卻泛濫成災,如今還想賣回中國,卻被拒絕。因此其中也有不少的特色美味,所以更是受到了外國人們的熱愛和歡迎,菱角就是其中之一的代表。
  • 澳洲牛肉出口有望,中國低調籤訂大單,印度:為何不跟我們合作?
    ,但與此同時印度就有點憤憤不平了,直言表示:為何不跟我們合作?中國市場成為各國出口希望今天這次影響各國的難題想必大家也都非常清楚,因為範圍較廣影響較大,各國對此都非常重視,雖然我國是最先面對難題的國家,但是中國人憑藉強大的凝聚力成功突破了這一關,同時也成為恢復最快的國家,而中國市場在平時就是各國所爭相搶奪的對象,這次在其他國家因難題受損,出口受阻的情況下,就更是將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中國身上
  • 印度將中國水果拿回國種植,產量非常的多,中國卻說:我們不要了
    印度將中國水果拿回國種植,產量非常的多,中國卻說:我們不要了,我們中國的地域非常遼闊,物產也是非常豐富,所以很多字眼就是讓外國人也是非常的羨慕,就是有一些食材就可以做成非常獨特的美食,所以每個地區也有它獨特的特產,還有非常多的外國人,也是非常喜歡來我們這邊體驗一下我們的風土人情,還有的一些人就隨便來嘗一下我們中國的特產美食
  • 印度效仿中國修建萬裡長城,自稱世界第二,卻被全球恥笑
    印度修建的「長城」 而我們的老鄰居印度,在他們的歷史上也曾有過為了抵禦外敵效仿類似於中國的做法,修建了他們的「長城」。他們的這座「長城」就位於印度的北部賈斯坦邦城堡「昆巴哈爾」堡。而這座迷你長城就是這個城堡的外圍防禦工程。他們之所以在這裡修建這條「長城」,是因為這裡是古印度最重要的山地要塞,地位不亞於中國的山海關、嘉峪關。
  • 中國建了一種沒法買「掛票」的火車,印度網友建議,我們也該引進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旅遊的過程中我們常常能夠收穫很多全新的見聞,遇見許多未見過的事情。宇宙山河間的爛漫,生活點滴裡的溫暖,都是我們所追求嚮往的地方。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地廣人稠的國家,所以我們中國國內的各個地方,也有不少的差異。
  • 印度人把中國特產帶回國,結果泛濫成災,如今求助中國吃貨!
    印度人把中國特產帶回國,結果泛濫成災,如今求助中國吃貨!旅遊現在已經成為了趨勢,各家各戶出門旅遊時,難免要買一些土特產帶回家分享給自己的親友,中國各地區特產數不勝數,一些有名的特產甚至被引入到了國外培育。
  • 日本這一特色美食尷尬了,原料是從中國出口,遊客還以為是當地的
    日本這一特色美食尷尬了,原料是從中國出口,遊客還以為是當地的隨著我國居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不再只是沿海地區的居民能夠吃到海鮮,在全國各地很多居民都已經喜歡上了這種食物,並且把海鮮端上了人們的日常餐桌上面。
  • 印度再次警醒,軍火出口國和進口國的區別正是印度落後中國的鐵證
    在名單中,有四家中國國有企業。印度專家表示,這是對印度安全機構的又一次警醒。要知道,前十名中的三家公司是中國公司,而印度企業沒有一家企業可以進入榜單。印度防衛新聞網刊文稱,這清楚地表明了中國正在迅速進行的軍事現代化,以及中國對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阿爾及利亞等國的武器出口不斷增長。
  • 效仿越南?想要搭上中國這趟「高速列車」,還對中國實行免籤
    引言 越南與中國合作,讓經濟不斷提升,還與歐洲合作上,烏克蘭也想效仿越南,搭上中國這趟高速列車,並與亞洲的其他國家合作。他們為了重整經濟,於是重新看向中國市場,畢竟我國是最先從衛生問題中出來的國家,並且已經開始恢復經濟,所以他們想擋上中國與歐洲合作的「高速列車」,讓自己的產品不僅出口到中國,還要推向歐洲。
  • 「三大特產」在中國碰壁後,越南人開始後悔,懇求中國人幫幫我們
    最近越南的「三大特產」在我們國內碰壁,越南對之前所做的行為感到後悔,並且還懇求我們幫助他們,但越南之前對我們的做法讓我們真的太寒心了。中越合作跟隨時代的變化,我國已經成為第一個經濟體大國,吸引了很多國家前來與我們合作,當然越南也不例外,我國在很早以前就和越南有了合作上的關係,越南是農產品和水果的出口國,每年的生產量都是在不斷的增加,而我國是全球市場銷量最多的國家,剛好我們國家很缺少這種農產品和水果,不僅僅是這些還有很多的產品,這樣我國就和越南達成了貿易合作的關係,經過一次次的合作,兩國的關係也一步一步的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