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蛇爬行」成健身新style 醫生建議每次鍛鍊5到10分鐘

2020-12-16 齊魯網

齊魯網8月25日訊

最近,在淄博人民公園內,經常有幾個大媽戴著手套雙手撐地練爬行。據說是健身新方式,這種方式真的科學嗎?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在淄博的一個公園,一位55歲的爬行愛好者告訴記者,自己練習爬行已經6年了。「每天都爬一個小時,到那個點就想爬,和人體生物鐘似的,不爬渾身不舒服。」

其實,不光山東有龜蛇爬行鍛鍊身體的,在陝西、廣東的一些公園,也有中老年人成群結隊在公園裡爬行,連80多歲的老太太也參與其中。

經過多方尋找,記者找到「龜蛇爬行」運動的創始人,87歲廣州人——李培良。

李培良說,自己打小就喜歡體育活動,十幾年前,因為脊椎受傷,在自行恢復性治療過程中發明「龜蛇爬行」運動,覺著效果不錯,就開始在公園裡免費推廣,沒想到現在已經發展到全國各地。

「龜蛇爬行」創始人李培良表示:「我現在每天都爬行400米,堅持天天都爬,爬完之後一身輕鬆,大汗流了,得到全面的排毒。」

龜蛇爬行主要特點是:橫向爬行。這樣的鍛鍊,真的科學嗎?廣州正骨醫院康復科主治醫師胡鳳軍表示:「爬行療法是一種返祖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血液流動。爬行時隨著體態的改變減輕心臟負擔,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很有好處。 對防治胃下垂和痔瘡等疾病, 也有好處。」

醫生建議,因為運動強度較大,中老年人每次鍛鍊5到10分鐘即可。另外,有腦梗塞、冠心病、心絞痛等疾病,或者病情不穩定、血壓不穩定的人士,最好不要用爬行的方式來鍛鍊。

[責任編輯:楊凡、韓薇、董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老人組團龜蛇爬行走紅 稱鍛鍊筋骨延年益壽 醫生怎麼看?
    近日,廣州一名91歲的老人每天帶著一群老人在公園組團模仿龜蛇爬行的事情走紅網絡。他說自己從小愛運動,後來生病琢磨出龜蛇爬行,以此鍛鍊筋骨延年益壽。那麼這樣的鍛鍊科學嗎?(來源:珠江新聞眼 記者:蔡志祥)
  • 老人組團龜蛇爬行走紅 龜蛇爬行是什麼?
    他說自己從小愛運動,後來生病琢磨出龜蛇爬行,以此鍛鍊筋骨延年益壽。那麼這樣的鍛鍊科學嗎?(來源:珠江新聞眼記者:蔡志祥)延伸閱讀關於龜蛇爬行龜蛇爬行」,即「仿龜蛇混合一體爬行動作」,是運用人體四肢「橫向地面」爬行運動,是一種零損傷型全身心有氧健康運動。
  • 老人組團龜蛇爬行走紅 自稱鍛鍊筋骨延年益壽
    近日,廣州一名91歲的老人每天帶著一群老人在公園組團模仿龜蛇爬行的事情走紅網絡。他說自己從小愛運動,後來生病琢磨出龜蛇爬行,以此鍛鍊筋骨延年益壽。那麼這樣的鍛鍊科學嗎?(來源:珠江新聞眼 記者:蔡志祥)
  • 老人組團「龜蛇爬行」,請多點理解多點關懷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近日,廣州一名91歲的老人每天帶著一群老人在公園組團模仿龜蛇爬行的事情引發關注。他說自己從小愛運動,後來生病琢磨出龜蛇爬行,以此鍛鍊筋骨延年益壽。
  • 解鎖新姿勢 爬行可健身堅持鍛鍊好處多 - 國家體育總局
    解鎖新姿勢 爬行可健身堅持鍛鍊好處多 發布時間:2017-09-25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李金霞 字體:
  • 鄭州市民爬行鍛鍊 爬行鍛鍊有什麼好處
    可昨天早晨,大河報記者在鄭州市商城遺址公園看到了這樣鍛鍊的一群人——他們彎腰弓背,在地上爬來爬去,好像「喪屍」來襲……  記者看到,爬行鍛鍊的人還不少,有三四十人,有中老人,也有年輕人。他們大多戴著手套,四肢著地,彎腰弓背,在地上橫爬、豎爬,並不時做出撇胳膊、蹬腿的動作。「這種爬行方法治好了我的頸椎病,每天在人行道上爬兩圈後一身輕鬆。」市民王女士對記者說。
  • 西安女子公園內學習動物爬行健身,吸引眾多粉絲加入!網友這麼說
    鍛鍊身體的方式多種多樣像跑步,打太極拳、跳廣場舞等但想必大家從來沒聽過也沒見過爬行健身吧!12月7日,陝西省西安市,一女士曾患有腰椎間盤突出,聽說爬行可以緩解症狀後,開始研究爬行健身。這名女士說,自己之前有腰椎間盤突出爬了有3個月的時間後感覺自己的腰不疼了。
  • 鄭州市民熱衷爬行運動 醫生:是回歸自然的健身(圖)
    中新網鄭州10月23日電(記者 門傑丹)近日,河南鄭州部分市民在公園爬行運動的圖片迅速躥紅網絡,引發熱議。其中,不乏質疑之聲,有人說畫面驚恐如「喪屍」,也有人說人類從爬行演變到直立行走,難道要倒回去?等等。10月23日,記者採訪獲悉,一些爬行健身者不為流言所動,一致認為,爬行健身效果明顯,別人信不信都無所謂。
  • 不怕「毀三觀」爬行好處多 中老年人嘗試爬行鍛鍊
    剛開始退下來時,他天天去舞廳跳舞鍛鍊,沒多久,出現了關節疼,不得不停了下來。一天,他在赭山公園閒走,發現有位老師傅在地上爬行。一請教,原來這是一項運動,在外地很流行。章月華回家上網一查,專家說,爬行能預防和治療多種慢性病,對增強中老年人體質,防治腰肌勞損、頸腰椎病、心腦血管病、痔瘡、下肢靜脈曲張等疾病有一定功效。章月華認為這個鍛鍊方式好,簡便易學,於是就開始嘗試。
  • 《江南style》成課間操 小學生「騎馬」健身
    核心提示  隨著《江南style》風靡全球,受人熱捧的「騎馬舞」也跳進了校園裡。近日,《江南style》成了偃師市首陽山鎮前紙莊村小學的課間操伴奏音樂之一,近百名小學生在校園裡大跳「騎馬舞」的場面成了村中一景。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學生和家長覺得長時間做同一套廣播體操比較刻板、單調。
  • 是蛇還是龜?巨蛇頸龜要做龜類脖子最長的,而且還不能縮頭!
    「縮頭烏龜」是諷刺膽小怕事的人,但在食物鏈中,烏龜縮頭是它們一種防禦自保的策略,因為它們爬行得非常慢,容易被其它猛獸攻擊,只有將頭部和四肢縮入龜殼求自保,但不是所有龜類都能縮頭,例如鷹嘴龜、枯葉龜、鱷龜、蛇頸龜等都不能將頭部縮入龜殼中。
  • 西安女子模仿動物爬行健身引追捧 能治腰椎病是真的嗎?
    查女士練習爬行,圖片來自網絡。西部網訊(記者凌旎)見過跑步、遊泳健身,你見過爬行健身嗎?近日,西安市民查女士和她的「爬行療法」走紅網絡。查女士曾患有腰椎間盤突出,她介紹,通過模仿蜥蜴、鱷魚、貓等十多種動物的爬行方式,能有效緩解身體的痛感。
  • 模仿動物爬行真能鍛鍊身體嗎?連美國海軍也在用
    如果在公園看到四肢著地的爬行大軍,相信大家都不會詫異。因為有些大爺大媽們堅信這種返祖的鍛鍊方式,對頸椎、腰椎、心臟和大腦都十分有益,有人宣稱勢要將爬進行到底,甚至還收起了徒弟。這到底是心理作用還是說爬行真有這麼好的鍛鍊效果?首先告訴大家,這個奇葩的鍛鍊方法還真不是民間發明,最先也是從國外火起來的,而且練習者中年輕人真不少。或許是在健身房太無聊了,大家就喜歡上了這個開發自身原始力量的動作。
  • 爬行運動:可以鍛鍊身體 但無法「包治百病」
    16:46:36來源:中國經濟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2017年11月22日 16:46 :可以鍛鍊身體 但無法「包治百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科技頻道注意到公園中通常都會有不少健身團體,其中有一種「爬行團」,認為這種雙手撐地與雙腳配合,交替前行的運動有益健康。
  • 「爬行運動」治百病?有利腰椎 不是人人適用
    近年悄然興起一種新運動:雙手撐地、雙腳配合在地上形成四肢爬行爬著爬著,就能把病爬好了?醫生闢謠:爬行有利腰椎放鬆,但絕對不是包治百病,更不是人人適用雙手撐地,和雙腳配合,形成四肢交互爬行的動作。如果,你在路上看到有人在做這樣「返祖」的動作,千萬別驚訝,因為他們正在「運動」。
  • 手腳並用爬行健身接地氣 專家:僅適用部分人群
    在東風路與政七街交叉口附近的河渠公園內,當晨光熹微,城市還未走進喧囂之時,便有這樣一群健身者,他們以口中的「太乙九式」,身體力行著這種較為奇特的鍛鍊方式。對此,業內專家說,爬行健身起源於華佗的「五禽戲」,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用這種健身方式。【市民】見到手腳並用爬行健身者 有的市民拍照有的市民低笑昨日早上7時左右,晨霧正濃,政七街附近的河渠公園,已經熱鬧了起來。
  • 雲健身讓鍛鍊無處不在 疫情之下民眾嘗試健身新方式
    回顧即將過去的2020年,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疫情之下,如何通過健身提升身體素質、增強防病抗病能力成為人們最關心的話題之一。近來,記者通過走訪發現,民眾的健身意識普遍有所提升,同時也在尋找並嘗試適合自己的健身方式。
  • 常見的健身方法鱷魚爬行
    伏地挺身是一種常見的男士健身方式,當然了女士也可以這麼練的,當然只要姑娘不怕把自己練成寬肩乍背就成。從國內目前的普通意義來講,男子伏地挺身有全掌式的、拳式的、騰空擊掌式的,還有傳說中的單臂、一指式的或者是若干指式的。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種國外傳來的鱷魚式伏地挺身。
  • 遼寧旅順蛇博物館改造 引進巨龜蜥蜴上萬條蛇
    這座亞洲最大的蛇博物館此次進行了最大規模的改造,引進了一萬餘條蛇及國際知名的6隻馬來西亞巨龜和4隻孟加拉蜥蜴  昨日中午11點,經過27個小時的長途顛簸後,一支來自江浙地區的「猛獸部隊」乘一輛神秘的全封閉麵包車,浩浩蕩蕩地開進了它們在旅順蛇博物館的新家。
  • 【解德輝:呂梁神話故事連載⑪】北武當山之龜蛇石傳說
    在北武當山玄天大殿正前方之水火峰頂上,有兩塊石頭巍然屹立,一似神龜攀緣,一如銀蛇吐信,這就是北武當山有名的龜蛇石,也稱「龜蛇鬥智」,這是中國境內罕見的一大景觀。石龜體長3.5米,直徑2.5米,高1.2米;石蛇身長2米,直徑1米,體積龐大,形象逼真。據道教典籍記載,北方之神玄-武大帝為龜蛇合體。據段成武《酉陽雜俎》記載:唐朝時,朱道士遊廬山,見澗石山間盤蛇如堆錦,隨即變成巨龜,山中的老人說是玄武現形。這在其它神話傳說中以蛇龜相纏形式出現。到南宋時,玄武開始人格化,其形象變為披髮、黑衣、仗劍、足踏龜蛇。又據宋《雲麓漫抄》記載,龜蛇與玄武之關係開始一分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