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條花籃
大觀園裡的春色原來是這般的紛繁美麗。只從探春把園子承包給了幾個老媽子,她們都照看園子當作終身的大事業,樹木花卉都生長得個外茂盛。住在園子裡那些小姐們讀書認字,又會作詩,丫環們也大都巧手,又會作女紅,又會做些玩意兒。這奼紫嫣紅的春天,正是她們踏春賞花,遊玩的好時節。這日清曉,寶釵春困已醒,見院中土潤苔青,原來五更時落了春雨,便叫醒湘雲一起梳洗,湘雲兩腮作癢,恐又犯了桃花癬,……寶釵想起黛玉配了許多薔薇硝,便叫鶯兒去取些來。鶯兒應了要去時,蕊官便說:我和你一起去,順便瞧瞧藕官。
二人說笑間不覺到了柳葉渚。順著柳堤走來,因見葉才點碧,絲若垂金,鶯兒便笑道:「你會拿這柳條子編東西不會?」蕊官笑道:「編什麼東西?」鶯兒道:「什麼編不得?玩的使的都可。等我摘些下來,帶著這葉子編一個花籃,掐了各色花兒放在裡頭,才是好玩呢。」鶯兒是寶釵的貼身丫環,也是紅樓夢裡手最巧的丫環,她擅長打絡子、編花籃等各樣玩意,還頗懂色彩搭配。
這鶯兒、蕊官一見那嫩嫩的綠絲,鮮豔的花兒,便想著折些帶細細葉子的嫩柳條,編一隻花籃,摘些各色鮮花,擱在裡面,才是好玩兒呢。春天美麗是迷人的,誘惑力極強的,往往讓人忘記了心中閒愁,忘記了要做的正事兒,便一股腦兒地赴進春色裡,暫且忘卻前路目標。此時的鶯兒蕊官忘了寶釵要她們找黛玉那薔薇硝的差事,撲進了春的懷抱,玩起了春柳、春花。
鶯兒採了許多嫩柳條給蕊官拿著,她邊走邊編,編出一個玲瓏過梁的籃子。隨路見花便採一二枝,枝上本來有翠葉陪襯,將花放上,卻也別致有趣。兩個姑娘走在春暖花開,奼紫嫣紅的大觀園裡,一個手裡拿著細嫩的柳枝,一個用柳枝在編花籃,花籃編好了。她們隨意地走著,邊走邊玩,一面走一面在賞花,看到哪一支花好看,就摘了來,放進剛剛編織好的帶著細嫩葉子的柳條籃子裡。
那籃子鮮嫩嫩的似乎還留有生命的氣息。鶯兒、蕊官兩個青春活波的女孩子,歡快地行走在春花滿園大觀園柳葉渚通向瀟湘館的。這樣的畫面,若是遠遠地觀望,真是一幅美麗到醉人的鮮花美人圖啊!兩個姑娘一面走,一面說笑,蕊官喜愛那裝了鮮花的籃子,笑說:「好姐姐,給了我罷。」鶯兒道:「這一個送咱們林姑娘,回來咱們再多採些,編幾個大家玩。」
桃花行
《桃花行》是黛玉的手稿,也是鎮魂曲,是黛玉傷春的抒情,也是她命運的寫照。此時,黛玉、寶釵、湘雲、寶琴、探春等,都在那裡看一篇詩。見寶玉來來,都笑道:「咱們的詩社散了一年,也沒有一個人作興作興。如今正是初春時節,萬物更新,正該鼓舞另立起來才好。」湘雲笑道:「一起詩社時是秋天,就不發達。如今卻好萬物逢春,咱們重新整理起這個社來,自然要有生趣了。況這首『桃花詩』又好,就把海棠社改作桃花社,豈不大妙呢?」寶玉聽著點頭,說:「很好。」且忙著要詩看。眾人又說:「咱們此時就訪稻香老農去,大家議定好起社。」說著,一齊站起來,都往稻香村來。寶玉一壁走,一壁看,寫著是《桃花行》:
桃花簾外東風軟,桃花簾內晨妝懶。簾外桃花簾內人,人與桃花隔不遠。東風有意揭簾櫳,花欲窺人簾不捲。桃花簾外開仍舊,簾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憐人花亦愁,隔簾消息風吹透。風透簾櫳花滿庭,庭前春色倍傷情。閒苔院落門空掩,斜日欄杆人自憑。憑欄人向東風泣,茜裙偷傍桃花立。桃花桃葉亂紛紛,花綻新紅葉凝碧。樹樹煙封一萬株,烘樓照壁紅模糊。天機燒破鴛鴦錦,春酣欲醒移珊枕。侍女金盆進水來,香泉飲蘸胭脂冷。胭脂鮮豔何相類,花之顏色人之淚。若將人淚比桃花,淚自長流花自媚。淚眼觀花淚易幹,淚乾春盡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飛人倦易黃昏。一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櫳空月痕。
這首《桃花行》滿篇都是哀音,「若將人淚比桃花,淚自長流花自媚。淚眼觀花淚易幹,淚乾春盡花憔悴。」黛玉把眼淚比做桃花,又以淚眼看花,……寶玉看了,並不稱讚,痴痴呆呆,竟要落下淚來。又怕眾人看見,忙自己拭了。問:「你們怎麼得來?」寶琴笑道:「你猜是誰做得?」
寶玉笑道:「自然是瀟湘子的稿子了。」
同樣的春天,在鶯兒眼裡,柳條是可以折來編花籃,那園裡綻放的各樣鮮花,是可以摘了來裝進花籃,或自己賞玩,或送給哪位姑娘,都是春天裡不錯的選擇。而在黛玉,那滿園的鮮花,卻是人淚,淚眼看花,那花自然是悲哀的,憔悴的。她寄住在賈府,雖然是「鐘鳴鼎食」,「詩禮簪纓」,但這樣的生活,她深感痛苦和壓抑。
《桃花行》以深沉的情感,形象的語言,抒寫黛玉內心的憂傷、痛苦。通過燦爛鮮豔的桃花與寂寞孤單的人反襯、對比、烘託,以花自喻,抒發內心無限感慨。詩中表現了黛玉的苦悶,表現了她父母雙亡,棲居賈府,令人窒息的生活,發出的哀音;也是她思想矛盾的反映,她要衝破束縛,又沒有力量,這種無可奈何的苦悶和憂鬱,滲透到了詩詞的字裡行間,讀之令人哀之憐之。
寶玉與黛玉是有仙緣的一對,他們前生的仙緣故事,註定了黛玉此生以淚相還的命運。共同的叛逆思想基礎使得他們心有靈犀。因此,寶玉一看便知「自然是瀟湘妃子的稿子了」。這滿園春色,奼紫嫣紅,儘管黛玉才華橫溢,卻寫不出春花的明豔,萬物的生機。卻只寫「花解憐人花亦愁,隔簾消息風吹透。風透簾櫳花滿庭,庭前春色倍傷情。」她看到的是「春色倍傷情」,聽到的是「一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櫳空月痕。」
小結:
發現美麗,感受快樂,與身份無關,只與心情相關聯。「醉眼看花花自醉」,這春色的美麗,這鮮花的明豔,在不同的觀者眼裡,是這般不同內涵。大觀園是元春被封賢德妃後,回娘家省親,賈府為迎接元春所建造。建造大觀園耗費了無數人力物力。元春省親後,覺得大觀園空著可惜,便旨意弟弟寶玉,及眾姊妹入住大觀園。
大觀園的建築面積,亭臺樓榭,都是奢華到極致的建築。元春省親時看到大觀園,便暗嘆「過於奢華」。在皇家後宮居住的元春,都認為過於奢的大觀園,園裡的春色自然是醉人眼眸,怡人情操的大好園林。然而,在不同觀者眼裡,其魅力卻是大不同的。鶯兒和蕊官雖然身份是丫環,在那個時代,是供主子使喚的永遠女僕,並沒有人身自由可言。在她們的眼裡,春天的柳枝是可以折來賞玩的,她們的折柳,並非折柳送別;春花是可以摘來,或裝花籃,或插花瓶,都是一種美麗的裝飾。她們不會拿花的凋謝,來裝飾閒愁。這樣的視覺,這樣的心態,無疑值得讚許。因為她們在完成自己出差任務的同時,也賞了一回春。春天的魅力在她們眼裡是那樣的魅力無限,使得她們可以暫且忘記自己身負的重任而來。
春來花滿園,花開花謝乃自然規律,大觀園的春色,是美麗的,繁盛的。但每一個春天無不是從奼紫嫣紅開編,再到綠肥紅瘦。花開花落,乃自然規律。然而,我們始終讚美「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一年之計在於春,人生究竟該怎樣看待美好春色,怎樣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裡耕耘播種,只是一念之間的差異。春,是萬物萌生繁茂成長的大好季節,大觀園裡的春,也該如是。
2020/3/22
文/蹤影,轉載需授權;圖/網絡,致謝!歡迎關注百荷書房,歡迎留言討論,我們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