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東方馬可.波羅——汪大淵

2021-02-07 絲路遺產

1

 

1330年元文宗至順元年,有一位20歲的青年航海家,從泉州出發,歷時五年途徑亞洲、非洲、歐洲,開闢了一條時間之久跨越之廣的海上絲綢之路。他一生兩次出海,途經220餘個國家和地區。這一紀錄堪稱前無古人。

 

75年後,鄭和下西洋,162年後義大利人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167年後葡萄牙人達.伽馬抵達非洲南端好望角。相比較之下,這位20歲年輕人的壯舉,早了近百年光景。

 

他就是被譽為「東方馬可.波羅」的中國航海先驅,也是古代中國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加強對外交流的領航者——汪大淵。

 

汪大淵像樊大牛畫

 

2

 

汪大淵1311出生於江西南昌市青雲譜區汪家壟。這一年,馬可·波羅已經返回歐洲,著名的《馬可波羅遊記》已經問世13年。從汪大淵的名字中可以看出其父親對他的希望離不開中國傳統士大夫的觀念,希望他走一條讀書仕進之路,故而取《論語》中「煥乎有文章」的意思,為他起字曰「煥章」。不過,就「大淵」的本意來說就是大海的意思,似乎冥冥之中,汪大淵早已與海結緣。

 

南昌自唐朝以來便是重要的造船基地,外邊的繁華富饒經過航船口頭相傳。也許自幼便受此影響,對外面的世界和那方海洋充滿嚮往。也許他早已洞察時事,身為漢族人的他在蒙古鐵蹄壓榨下的官場並不能承載他的志向。

 

馬可波羅東行圖(圖片自網絡)

 

成年後的汪大淵離開家鄉外出遊歷,他沿著贛江上溯,抵達當時中國南方最大的商業港口,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泉州。在這裡,他看到各種膚色和操著各種語言的人們,摩肩接踵;看到琳琅滿目的中西貨物,堆積如山;港灣裡停泊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樣的船隻,特別是商賈、水手敘述的他國風情,是那樣的生動、有趣,這一切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激發了他探險求奇的欲望。

 

汪大淵第一次出海是在元文宗至順元年(1330),這一年他剛滿20歲。20歲的汪大淵,搭一艘遠洋商船,朝著一望無際的藍色大海進發。他立於高高翹起的船頭,看著天際白雲起落,看著滾滾波濤在腳下湧流,心情也同波濤一樣洶湧起伏。

 

汪大淵時代的泉州港(圖片自網絡)

 

第一次航行他從泉州出發,經海南島、佔城(今越南中南部一帶)、馬六甲、爪哇、蘇門答臘、緬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渡地中海到西北非洲的摩洛哥,又回到埃及,出紅海到索馬利亞,折向南直到莫三比克,再橫渡印度洋,回到斯裡蘭卡、蘇門答臘、爪哇,然後到澳洲、加裡曼丹島,又往菲律賓群島,於元統二年(1334)夏秋間返回泉州。此次航海曆時約5年之久。

 

至元三年(1337),汪大淵又進行第二次遠航,仍從泉州港出發,這次他先至臺灣,後赴東南亞諸地,途經菲律賓諸島、汶萊,再繞加裡曼丹島,轉入大東洋西部爪哇、東帝汶諸地。於至元五年(1339)返回泉州,時間約為3年。

 

汪大淵遊歷圖  (圖片整合自網絡)

 

3

 

每到一地,汪大淵便留下詳細的文字記錄,生動形象的記載下了各地人當時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汪大淵第二次出海回來後,應泉州地方官之請,開始整理筆記,寫出《島夷志略》。為後人留下了關於元代中國對外海上貿易的大量一手資料。

 

《島夷志略》約2萬字100個篇章,其中有40多篇記述了瓷器貿易,有20多篇記載了青花瓷貿易,由此可見中國的瓷器在國外是多麼暢銷。

 

書中記載的國名、地名多達220餘個,所述內容涉及90多個國家的山川險要、方域疆土、土特物品和民情風俗,範圍包括南亞、西亞、東南亞以至東非廣大地區。

 

《島夷志略》書影

 

書中多處記載華僑在海外的情況,如泉州吳宅商人居住於古裡地悶(今帝汶島),元朝出徵爪哇部隊有一部分官兵仍留在勾欄山(今格蘭島),等等。對所歷國家、地區地形和位置的記敘有三島(菲律賓馬尼拉灣附近);琉球(今臺灣島),「地勢盤穹,林木合抱」。此外書中記載臺灣、澎湖是我國的神聖領土。當時臺灣屬澎湖,澎湖屬泉州晉江縣,鹽課、稅收統歸晉江縣。

 

該書首次對外國的地理、地脈進行分析,對各地的氣候特徵按照冷、暖、熱、涼、溫進行分類,還對季節和降雨情況進行記錄,對各地土壤進行三級二等的分類,對各地樹木、農作物作了記錄。書中還記述了許多當地紡織、釀酒、造船、陶瓷金屬製品等工藝技術。

 

在《島夷志略》中有2節詳細記載在澳洲的所見所聞,這些文字是見諸於世的關於澳洲最早的文字記載,約200年後歐洲人才知道世界上有澳洲這一大陸。他繪聲繪色地描寫澳洲土著人「男女異形,不織不衣,以鳥羽掩身,食無煙火,惟有茹毛飲血,巢居穴處而已。」有的「穿五色䘯短衫,以朋加刺布為獨幅裙系之。」

 

汪大淵詳細述說了澳洲風土物產,應該是關於澳大利亞大陸現存最早的文字記錄。當然還需要一些時日的發掘、研究將這一重大結論予以最終確認。

《島夷志略》書影

 

4

 

很多現代學者將汪大淵稱為「航海家」。與其說汪大淵是航海家,不如說他是一位偉大的旅行家。實際上,他對航海技術並不了解,更沒有什麼經驗。在這艘海船上,汪大淵既不是船員,也不是商人,而是一名特殊的乘客,準確地說,他是一位歷史地理的觀察者和記錄者。

 

我們的歷史是勢利的,它會記下帝王將相的一切瑣事,但往往卻將那些才智過人、造福社會、付出生命的仁人志士付之闕如。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只有《島夷志略》,卻對作者汪大淵一無所知,或者,這也符合汪大淵本人的性情,他一生時光獻給大海、探索未知,也許這就是他的追求。

 

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進一步暢通,各個國家貿易往來日益頻繁,700多年前的航海先驅汪大淵更不應被後人遺忘。

 

2017年7月11日,是第13個航海日,南昌市青雲譜區建造了汪大淵廣場。高達12米的汪大淵銅像巍峨的佇立在2000平方米的廣場中央,他目光如炬,注視著南方,注視著千裡之外他深沉熱愛的汪洋大海。

 

參考文獻:

 

1、《絲綢之路》,劉迎勝,江蘇人民出版社

2、《汪大淵的海上絲綢之路》,鄧濤

3、《島夷志略》,汪大淵

相關焦點

  • 馬可•波羅遊記:從發現契丹到發現世界
    馬可•波羅回到歐洲的時候,恰逢家鄉威尼斯與熱那亞之間爆發戰爭,他參戰被俘,在獄中口述東方見聞,受到特殊關照,因為熱那亞人關心他提供的商業信息,尤其是絲路那邊的信息,最後同室難友傳奇作家魯思蒂謙諾,根據馬可•波羅的口述及其後來補充的相關筆記,筆之於書,1298年完稿。馬可•波羅不僅發現了契丹,而且他的遊記成為激勵西方努力去發現新世界的契機之一。
  • 曹斌| 我說地名:馬可•波羅與張掖
    東方的佛教文化挑動了馬可∙波羅的情思。不僅如此,馬可•波羅還是迄今為止我們在古代文獻中所能查到的、傳奇性地走過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的唯一的旅行家。一馬可•波羅是義大利水城威尼斯商人,他的父親尼古洛、叔叔馬泰奧1206年曾來中國經商,1266年回國時曾到上都朝覲忽必烈,受到忽必烈的熱情款待。
  • 鑑史‖馬可•波羅真的來過中國嗎?
    他剛剛得到一幅地圖,上面有一條神秘的北方航路,傳說沿著這條航路可以直抵大汗的國土,即馬可•波羅所說的契丹與蠻子國,汗八裡和行在城。他給葡萄牙國王寄去了一張海圖和一封信。在信中他認為從裡斯本一直向西航行,就能到達繁榮富庶的行在城:「依據我畫的海圖航行,就可以抵達香料寶石之國,那裡土地肥沃,人民殷富。常人以為該國在東方,而我認為應該在西方。或許這一點讓您感到驚異。
  • 歷史繪本 | 和馬可.波羅一起重溫絲綢之路
    《馬可.波羅遊記》問世後,神秘的東方之門隨之打開。其實,這部巨作,與馬可波羅的父親脫不開關係。馬可.波羅出生前,他的父親和叔叔就去東方做生意了,從來沒有回來過。小馬可.波羅就在對東方世界的幻想中,過了15年。到底是什麼樣的地方,可以讓熱愛旅行的父親痴迷於此?那裡的房屋是用黃金建造的吧?
  • 沿著馬可• 波羅足跡遊江蘇
    文字:洪慧玲     圖片:CTPphoto、攝圖網文章摘選自《暢遊行》雜誌2021 / ISSUE JANUARY 江蘇知多少《9市8日行 追隨馬可•波羅遊江蘇》熱那亞市政局內的馬可•波羅馬賽克畫像。
  • 馬可▪波羅在(呼和浩特)豐州城
    作者:王大方馬可▪波羅於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二年(1275年)農曆五月初,沿著草原絲綢之路,從義大利威尼斯抵達天德軍首府豐州城(其故址位於今呼和浩特賽罕區巴彥鎮白塔村)。他在《遊記》中寫道:「天德是河東之一州,境內有環以牆垣之城村不少,主要之城名曰天德。此州有石可制琉璃,其質極細,所產不少。」
  • 廣州大劇院原創歌劇《馬可-波羅》5月在京上演
    原創歌劇《馬可-波羅》作曲為恩約特-施耐德海報廣州大劇院大型原創歌劇《馬可?波羅》將於5月16、18、19日在天橋藝術中心盛大上演。原創歌劇《馬可?波羅》展現盪氣迴腸的史詩原創歌劇《馬可?波羅》有波瀾壯闊的史詩格局,展示盪氣迴腸的愛恨情仇,講述絲綢之路上的傳奇故事。
  • 元朝(十一)《馬可•波羅遊記》真實的謊言?
    馬可•波羅講元朝、講忽必烈就不能迴避《馬可·波羅遊記》關於馬克·波羅這個人,即便沒看過遊記也或多或少知道一些有關他的信息,畢竟他太著名了。他是義大利商人,是旅行家,青年時代從歐洲遠行到神秘的東方,受到忽必烈的欣賞,做了十幾年的官,走了中國很多地方,記錄了有關這個巨大而富庶國家的方方面面。可以說,馬可·波羅遊記是歐洲全面了解中國的開始,是大航海時代的燈塔。歐洲開始注意並尋找東方、開闢新航路的誘因就來自《馬可·波羅遊記》這本書。
  • 做一天馬可•波羅?中國科技館帶你暢遊絲綢之路!
    做一天馬可•波羅?中國科技館帶你暢遊絲綢之路!2019年12月31日,中國科技館「做一天馬可•波羅:發現絲綢之路的智慧」展覽於中科館東大廳的短期展廳預開放,2020年1月2日展覽正式開幕。在這個展覽中,你可以「化身」古代絲路旅行家和商人漫遊中國,跟著馬可•波羅重走絲綢之路,感受一次古代商人挑選商品、運送貨物、在海上歷險的特殊經歷。馬可·波羅的家鄉是什麼樣的?
  • 「做一天馬可·波羅:發現絲綢之路的智慧」展覽在中科館精彩亮相...
    這些問題在中國科技館展出的「做一天馬可•波羅:發現絲綢之路的智慧」主題展覽中都可以一一找到答案。2019年12月31日,「做一天馬可•波羅:發現絲綢之路的智慧」展覽在中國科技館東大廳短期展廳精彩亮相。七百多年前,馬可·波羅踏上了前往神秘東方的漫漫長路。古人也有詩和遠方,相距萬裡的人們怎樣描繪彼此,想像遠方?在這個展區,觀眾可通過一系列巧妙的光學裝置,直觀感受在信息交流不暢的古代,人們對異域奔放不羈的想像。
  • 七百多年前大旅遊家馬可•波羅遊歷中國,其中還有未曾道出的機密(四)
    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我不說,凡是讀過《馬可•波羅遊記》的諸君,也都已經猜到了,那就是等待兩年之久的新教皇格雷戈裡第十世終於繼位了。
  • 視頻| 到重慶科技館做一天馬可·波羅 感受從古絲綢之路到「一帶一...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李文科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0日16時50分訊(記者 伊永軍)在元朝時期,有一個來自義大利威尼斯的青年,走過了漫長的絲綢之路,來中國遊歷17年,他就是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由中國科學技術館研發製作的《做一天馬可·波羅:發現絲綢之路的智慧》展即日起在重慶科技館開展。展覽將持續到2021年5月20日,廣大市民可前往親身體驗一次穿越版的「馬可波羅遊記」。
  • 王者榮耀馬可波羅宇宙遊俠多少錢 馬可波羅新皮膚價格介紹
    那麼馬可波羅宇宙遊俠多少錢呢?馬可波羅新皮膚價格怎麼樣?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 馬可波羅宇宙遊俠皮膚是kpl秋季賽的限定皮膚,之前的KPL限定皮膚是韓信的皮膚呢,雖然有很多人吐槽不好看,但是大家還是買了。那麼馬可波羅宇宙遊俠多少錢呢?馬可波羅新皮膚價格怎麼樣?
  • 汪大淵和他的《島夷志略》
    西方學者稱他為「東方的馬可·波羅」,他的著作《島夷志略》被收入影響中國的100本書中。 他就是680多年前走向世界的元代大航海家汪大淵,他兩次遠航東、西洋,足跡遍及亞洲、非洲,甚至到達了非洲東岸的坦尚尼亞桑給巴爾島。
  • 克羅埃西亞與中國緣分這樣深:孩子從小就讀馬可·波羅
    早在孩提時代,馬可·波羅的故事就激發了米海林關於遙遠東方的無限嚮往。開啟職業生涯之後,米海林曾擔任克羅埃西亞總統外交政策顧問,親歷了克中關係的許多重要時刻。米海林近日在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專訪時表示,2020年上半年克羅埃西亞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恰逢中國與歐盟建交45周年,期待以此為契機讓處於「鑽石時期」的克中關係煥發更耀眼的光彩。
  • 課本上的威尼斯,馬可.波羅的故鄉,莎士比亞劇本中的背景城市
    記得第一次知道這座城市是由於語文課本中那篇來自馬可.吐溫的文章《威尼斯的小艇》,當時就深深地為威尼斯的神奇所折服,希望有一天能夠親眼去看看這座水城。再一次對威尼斯加深認識,是由於歷史上著名的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這位促進了東西方交流的友好使者,就出生於威尼斯的一個商人家庭。
  • 馬可波羅和他的遊記:為歐洲人開啟一扇門,領略了東方的先進文明
    蒙古帝國版圖也就是在此時,耶律楚材、丘處機和汪大淵等旅行家相繼西行,歐洲人來中國的也絡繹不絕,其中以義大利人為多,而馬可波羅更享盛名馬可·波羅馬將途中所見所聞都記錄下來,編寫進《馬可·波羅遊記》,這部遊記有「世界一大奇書」之稱,是人類史上西方人感知東方的第一部著作,它向整個歐洲打開了神秘的東方之門。
  • 《馬可•波羅遊記》裡描述的理想國--杭州
    該文本成於馬可·波羅晚年。第四種是賴麥錫(G.B. Ramusio)義大利文版。這種版本,與上面三種版本完全不同,其由來至今尚未明了。書中地名多經更改,被刪除多章,而又新增入阿合馬一章及其它版本所無之事。  該版本刊於一五九年,據認為是綜合數種版本翻譯潤色而成的。近代各種版本,大多是由第二種與這種版本參酌而成。第五種是「Z寫本」( Codex Z.)。
  • 一路窮遊到澳洲:元代航海家汪大淵
    汪大淵的《島夷志略》裡對於臺灣、澎湖等現代中國東南海疆和現代澳大利亞大陸北部的記述無疑是最具歷史研究價值和現實意義的,他自己也被西方學者稱為「東方的馬可·波羅」。提起中國的遠洋航行,人們多半首推明代的鄭和下西洋,殊不知,在鄭和下西洋之前的元代,就有著名的民間航海家遠航西洋,甚至到了澳大利亞,這就是元代航海家汪大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