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波羅遊記》裡描述的理想國--杭州

2021-02-23 虹領今文史縱橫

馬可波羅的遊記,產生於歐洲印刷術發達之前許多年,而且原稿已佚,根據原稿傳抄傳譯的大約一百四十多種抄本中,沒有兩種本子是完全相同的。據推測,原稿是用中古時代的法意混合語寫成的,現存最早的版本是由西班牙託萊多教會圖書館收藏的塞拉達拉丁文抄本,其書名為《對世界的描繪》。而迄今為止被公認為最好的版本是一九三八年出版的摩勒和伯希和譯註的英文本,該刊本也採用《對世界的描繪》為書名,其它抄本大都釆用《馬可·波羅遊記》一類的書名。

現在流行的版本,可分五種。

第一種是法國地理學會版,或稱老法文版,巴黎圖書館有收藏。該文本的文字文法,皆可證明其為根據馬可·波羅在獄中口述,而由魯思梯謙所記錄的原文直接傳抄下來未經修改的原本。義大利克路斯加等的版本,皆源於此。

第二種是改定的五種法文寫本,其中三種存於巴黎圖書館,一種藏於瑞士伯爾尼,一種藏於牛津大學伯得雷恩圖書館。其中有兩本,證實為一三O七年馬可波羅親自贈給迪博( Zhibaud)的。此類版本都是得到馬可·波羅的親自改定,或得其允許而改定的。

第三種是庇庇諾(Pipino) 拉丁文譯本。此類寫本其中的節略刪除之處,比第二種版本要多。該文本成於馬可·波羅晚年。

第四種是賴麥錫(G.B. Ramusio)義大利文版。這種版本,與上面三種版本完全不同,其由來至今尚未明了。書中地名多經更改,被刪除多章,而又新增入阿合馬一章及其它版本所無之事。  該版本刊於一五九年,據認為是綜合數種版本翻譯潤色而成的。近代各種版本,大多是由第二種與這種版本參酌而成。

第五種是「Z寫本」( Codex Z.)。本世紀二十年代初,義大利國立地學委員會委託本內迪託( Benedetto)教授編輯的一種新版「遊記」。他遊歷了全歐洲,並在米蘭市安白洛襄圖書館發現了一種拉丁文新寫本,該寫本現今稱「Z寫本」。它是一七九五年從紅衣主教蔡樂達(Zelada)所藏的十四世紀或十五世紀的一種寫本抄下來的,「Z」即蔡樂達名字的第一個字母。「Z寫本」比老法文本及肖似的各版本均好,它雖然武斷地將老法文版本刪節了三分之一,但卻忠實地轉錄了三分之二。另外,還有兩百段為老法文版所無,這兩百段中有五分之三見之於賴麥錫本。故賴麥錫編書時,似有此「Z寫本」之「兄弟」本在旁。

本文所依據的是美國人科姆諾夫(Komroff)編訂的英文本,該版本是依據賴麥錫本而來的,但「將一切障礙的注釋和足以阻止這種記述前進的材料,都予以刪除」,又把原來一些過長的篇章分成幾個短章。虹領今在此分享一部分關於杭州的記述於大家。

十三世紀的馬可波羅畫像

馬可波羅時代的威尼斯

雖然馬可波羅出生在威尼斯,但他更鍾情於中國的杭州。1295年他回到義大利,不幸成為俘虜,在獄中他寫下了著名的《馬可波羅遊記》。書中,他用了大量篇幅描寫了一座美麗的東方城市——杭州(杭州就是所謂蠻子省的京師城,蒙古滅金後,長江以北原來金國地區被蒙古人稱作契丹省,而滅南宋後把長江以南稱蠻子省,並把南宋分做九個區域,分置長官)。在馬可波羅筆下,杭州——也就是這座「天城」、「行在城」,展現出大同的色彩或理想國意義,閃耀著燦爛的理想主義光芒。

在中國人眼裡,西湖是西子,杭州是天堂。而在馬可波羅眼裡,「天城」是東方文化的燦爛之城,其實也是東方文化中的理想國和天堂。在這裡,人間天堂的主要特點基本都有,包括普遍的富庶,樸實的民風,社會的良治,自然的美好,燦爛的文化,寬容大氣的精神……

以下內容摘自《馬可•波羅遊記》:

雄偉富麗的京師城

  離開吳州(按:也可能是湖州),走三日,途經許多人口眾多和富裕的市鎮、城堡與村落,居民們豐衣足食。第三日晚上便到達了雄偉富麗的京師(即杭州)城,這個名稱就是「天城」的意思。這座城的莊嚴和秀麗,的確是世界其它城市所無法比擬的,而且城內處處景色秀麗,讓人疑為人間天堂。

  按照通常的估計,這座城方圓約有一百英裡,它的街道和運河都十分寬闊,還有許多廣場或集市,因為時常趕集的人數眾多,所以佔據了極寬敞的地方。這座城市位於一個清澈澄明的淡水湖與一條大河之間。湖水經由大小運河引導,流入全城各處,並將所有垃圾帶入湖中,最終流入大海。城內除了陸上交通外,還有各種水上通道,可以到達城市各處。所有的運河與街道都很寬闊,所以運載居民必需品的船隻與車輛,都能很方便地來往穿梭。

  據說,該城中各種大小橋梁的數目達一萬二千座。那些架在大運河上、用來連接各大街道的橋梁的橋拱都建得很高,建築精巧,豎著桅杆的船可以在橋拱下順利通過。同時,車馬可以在橋上暢通無阻,而且橋頂到街道的斜坡造得十分合適。如果沒有那麼多橋梁,就無法構成各處縱橫交錯水陸的十字路。

  城外,在靠河的一面有一道寬溝環繞,長約四十英裡。溝裡的水就引自上面提到的那條河。這道溝是當地古代的君主挖掘的,為的是在河水泛濫時,將溢出的河水排瀉到溝內。同時它還是一種防禦措施。從溝中掘起的泥土就堆在護城河的內側,形成許多小山,圍繞此溝。

  城內除掉各街道上密密麻麻的店鋪外,還有十個大廣場或市場,這些廣場每邊都長達半英裡。大街位於廣場前面,街面寬四十步,從城的一端筆直地延伸到另一端,有許多較低的橋橫跨其上。這些方形市場彼此相距四英裡。在廣場的對面,有一條大運河與大街的方向平行。這裡的近岸處有許多石頭建築的大貨棧,這些貨棧是為那些攜帶貨物從印度和其它地方來的商人而準備的。從市場 角度看,這些廣場的位置十分利於交易,每個市場在一星期的三天中,都有四、五萬人來趕集。所有你能想到的商品,在市場上都有銷售。

 

  一年四季,市場上總有各種各樣的香料和果子。特別是梨,碩大出奇,每個約重十磅,肉呈白色,和漿糊一樣,滋味芳香(按 也許是冬瓜吧)。還有桃子,分黃白二種,味道十分可口。這裡不產葡萄,不過,其它地方有葡萄乾販來,味道甘美。酒也有從別處送來的,但本地人卻不喜歡,因為他們吃慣了自己的穀物和香料所釀的酒。城市距海十五英裡,每天都有大批海魚從河道運到城中。湖中也產大量的淡水魚,有專門的漁人終年從事捕魚工作。魚的種類隨季節的不同而有差異。當你看到運來的魚,數量如此多,可能會不信它們都能賣出去,但在幾個小時之內,就已銷售一空。因為居民的人數實在太多,而那些習慣美食,餐餐魚肉並食的人也是不可勝數的。

  這十個方形市場都被高樓大廈環繞著。高樓的底層是商店,經營各種商品,出售各種貨物,香料、藥材、小裝飾品和珍珠等應有盡有。有些鋪子除酒外,不賣別的東西,它們不斷地釀酒,以適當的價格,將新鮮貨品供應顧客。同方形市場相連的街道,數量很多,街道上有許多浴室,有男女僕人服侍入浴。這裡的男女顧客從小時起,就習慣一年四季都洗冷水浴,他們認為這對健康十分有利。不過這些浴室中也有溫水,專供那些不習慣用冷水的客人使用。所有的人都習慣每日沐浴一次,特別是在吃飯之前。

  ……

  前面已經說過,城市中主要街道是從城的一端直達另一端的,這條街的兩側有許多宏大的住宅,並配有花園。附近有工匠的住所,他們是在自己的鋪子裡從事勞作的。眾人為了維持自己的生計行業,來來往往,川流不息。任何地方要供養這許多人口,維持他們的生活,似乎都是一樁不可能的事。但就我觀察,每到集市之日,市場中擠滿了商人,他們用車和船裝載各種貨物,擺滿地面,而所有商品都能夠找到買主。拿胡椒為例,就可以推算出京師居民所需的酒、肉、雜貨和這一類食品的數量了,每日上市的胡椒有四十三擔,而每擔重二百二十三磅。

【這裡描述的大街可能是貫穿杭城南北約十裡之長的御街,當時叫作「天街」。它從皇宮的北大門和寧門(今鳳山門附近)開始,北至武林門前中正橋,約l3500尺長,由數萬巨石板鋪成,寬敞豁達,是南宋朝廷的象徵性道路建築,是專供皇帝通行的御道。這條大路即今中山南路、中山中路與中山北路。這條大街的寬度是40步。而據南宋地方志《成淳臨安志》記載,這條天街,「蹕道平坦,走毅結軫,若流水行地上,經塗九軌。」(《成淳臨安志》卷21《御道》)。《馬可·波羅遊記》中的描述與地方史志的記錄大致相仿。】

  這個城市的居民是偶像崇拜者,通用紙幣。男子與婦女一樣,容貌清秀,風度翩翩。因為本地出產大宗的綢緞,加上商人從外省運來綢緞,所以居民平日也穿著綢緞衣服。

  在此處所經營的手工業中,有十二種被公認高於其餘各種,因為它們的用處更為普遍。每種手藝都有上千個工場,而每個工場中都有十個、十五個或二十個工人。在少數工場中,甚至有四十個人工作。這些工人受工場老闆的支配。這些工場中富裕的手工業主人並不親自勞動,而且他們還擺出一付紳士的風度,裝模作樣地擺架子。他們的妻子也同樣不事勞作。前面已經說過,她們都非常美麗,並且從小嬌生慣養。她們的綢緞衣服和珠寶飾品都貴得令人難以想像。古代帝王的法律雖然規定每個人都必須世代繼承父業,但是只要他們有了錢,便能僱傭工人經營祖業,而不必親自勞動。

  居民的住宅雕梁畫柱,建築華麗。由於居民喜好這種裝飾,所以花在繪畫和雕刻上的錢數十分可觀。

  京師本地的居民性情平和。由於從前的君主都不好戰,風氣所致,於是就養成他們恬靜閒適的民風。他們對於武器的使用,一無所知,家中也從不收藏兵器。他們完全以公平忠厚的品德經營自己的工商業。他們彼此和睦相處,住在同一條街上的男女因為鄰裡關係,而親密如同家人。

  至於家庭內部,男人對自己的妻子表現出相當的尊教,沒有任何妒忌或猜疑。如果一個男人對已婚的婦人說了什麼不適宜的話,就將被看成一個有失體面的人。即使是外地來的商旅,他們也竭誠相待,請入家中,以示友好,對於其商業上的事務,也給予善意的忠告和幫助。另一方面,他們不願意看見任何士兵,即使是大汗的衛兵也不例外,因為一看見他們居民們就會想起死去的君主和亡國之恨。

  在我所說的湖的周圍有許多寬敞美麗的住宅,這都是達官貴人的寓所。還有許多廟宇及寺院,寺中住著許多僧侶,他們都十分虔誠可敬。靠近湖心處有兩個島,每個島上都有一座美麗華貴的建築物,裡面分成無數的房間與獨立的亭子。當本城的居民舉行婚禮或其它豪華的宴會時,就來到這兩座島上。凡他們所需的東西,如器皿,桌巾臺布等這裡都已預備齊全。這些東西以及建築物都是用市民的公共費用備置的。有時,此處可同時開辦一百桌婚喪喜慶的宴會,但裡面的供應依然井井有條周到齊全,每家都有各自的房間或亭子可以使用,不會相互混雜。

  除此之外,湖中還有大量的供遊覽的遊船或畫舫,這些船長約十五至二十步,可坐十人、十五人或二十人。船底寬闊平坦,所以航行時不致於左右搖晃。所有喜歡泛舟行樂的人,或是攜帶自己的家眷,或是呼朋喚友,僱一條畫舫,蕩漾水面。畫舫中,舒適的桌椅和宴會所必需的各種東西一應俱全。船艙上面鋪著一塊平板,船夫就站在上面,用長竹竿插入湖底——湖深不過一、二潯。撐船前進,一直到達目的地。這些船艙內油彩豔麗,並繪有無數的圖案;船的各處也同樣飾以圖畫,船身兩側都有圓形窗戶,可隨意開關,使遊客坐在桌前,便能飽覽全湖的風光。這樣在水上的樂趣,的確勝過陸地上的任何遊樂。因為,一方面,整個湖面寬廣明秀,站在離岸不遠的船上,不僅可以觀賞全城的宏偉壯麗,還可以看到各處的宮殿、廟宇、寺觀、花園,以及長在水邊的參天大樹,另一方面又可以欣賞到各種畫舫,它們載著行樂的愛侶,往來不絕,風光旖旎。事實上,這裡的居民在工作或交易之餘,除掉想和自己的妻子或情人在畫舫中或街車上休閒享樂之外,別無所思。至於這種街車是怎樣成為居民的一種消遣手段的,這裡也應略加描寫。

京師大城其它詳細情形

 首先,大家必須知道,京師的一切街道都是用石頭和磚塊鋪成的。從這裡通往蠻子省的所有主要大路,也全都如此,所以,旅客行走各處,不會被汙泥弄髒雙腳。但是大汗的驛卒如要策馬疾馳,就不能走石路,因此道路的一邊是不鋪石頭的。

 城內大街用石頭和磚塊鋪砌,每邊十步寬,中間鋪著沙子,並建有拱形的陰溝,以便將雨水洩入鄰近的運河之中,所以街道保持得十分乾淨。街車就在這種街道上往來馳騁。這種車子是長方形的,頂上有蓋,四周掛有綢幔,並且配有綢制的坐墊,能容六人乘坐。那些喜歡遊樂的男女常常僱它代步。因此,時常有大批的車子在街道上經過。他們中有些人是專門去遊花園的,他們一到園中就被那些管理花園的人引到蔭涼的洞穴去休息。這是管理人員專門為遊人設立的。男人們帶著婦女在這裡遊玩終日,直至晚上才乘馬車回家。

……

  這個城市的每條街上都有一些石頭房屋或閣樓。這主要是因為,街上的房屋大多是木材所建,很容易著火。所以,一有火警,居民可將他們的財產移到這些閣樓中,以求安全。

……

  現在還有一個地方有待介紹,那就是法克佛從前所居住的豪華王宮。他的祖先圈了十英裡的地方來建造王宮,並將整個王宮分成三個部分。王宮中央有一座高大的宮門以供進出,門的兩邊,在平地上各有一個宏偉的大殿,大殿的屋頂由幾排石柱支撐著,而這些圓柱則是用美麗的天藍色和金黃色裝飾的。面對大門,離王宮稍遠的地方也有一個大殿,比那兩座更加恢宏,其屋頂裝飾得也更富麗,石柱是鍍金的,裡面的牆飾有表現前代各位君主功績的歷史圖畫,精美絕倫。

  法克佛每年在此召開朝會,並賜宴給重要的貴族、各大官員和京師的著名人物。在這大殿中可以容納一萬人同時就餐。這種宴會往往要持續十日或二十日。席間綢緞、黃金和寶石所表現的富麗堂皇,超出了眾人的想像,因為每個賓客都竭盡所能來表現他們的豪華奢侈,在服裝上也力求華麗。

  在前面所說的大殿或大門前的大殿與內宮僅一牆之隔,向後走,經過一個大院子,即可直達國王及王后所住的各種房間。由大院還可以到達一個有屋頂的走廊,這條走廊六步寬,可以直達湖邊。大院的每一邊有十個入口可直接到達十個狹長的院子中。每一院子有五十間房子,分別設有花園,裡面住著一千宮女,服侍國王。國王有時由王后陪伴,有時則由一些少女服侍,坐在綢緞覆蓋的畫舫中遊湖玩樂,並遊覽湖邊的眾多寺廟。

  這個王宮的其餘兩部分建有小樹林、人工湖、載滿果樹的美麗花園,以及飼養著各種動物的動物園。這些動物是供遊獵用的,有羚羊、鹿、赤鹿、家兔和野兔。君主也同樣帶著妃子在此尋歡作樂,妃子們有些坐車,有些騎在馬背上。其它男子是不可以參加這些活動的。婦女們也習慣用狗追逐前面所說的各種動物。當她們對這些運動感覺厭倦時,就退入湖邊的小樹林中,脫去衣服,裸體跳入水中遊泳,她們有的遊向這方,有的遊向那方,而國王則在旁邊觀賞,大飽眼福。她們遊泳後便回到王宮去了。國王有時下令在小叢林中野餐,那裡的大樹枝繁葉茂,蔭涼宜人,那些妃子也同樣在這裡侍候他人。於是國王完全沉湎在婦 女們的豔麗的春光中,對於軍事毫不過問。結果,他這種腐敗的生活使大汗能夠奪取他的大好江山,並逼他退位,正如前面所講的一樣。

這個王宮現在還是大汗總管的官署,所有大殿仍保持著原來的樣式,但婦女們住的房間都已經毀壞了,僅留下一堆廢墟,供人憑弔。圍繞果園和花園的牆也同樣破敗不堪,動物與樹木都不復存在了。

  離城二十五英裡的東北方就是大海,這裡有一個極好的港灣,是從印度輸運商品的船隻的停泊之所。

 【  南宋於紹興八年(1138年)正式定都杭州之後,對皇宮進行了二十多年的建設,大致與汴京皇宮相仿。1276年元軍攻入杭州,次年,據《始豐稿》卷十《宋行宮考》載,有火災延燒皇宮「殆盡」的記錄。馬可·波羅首次進入杭州約是1287年,因此,他只能看到皇宮建築火災後的面貌。從此記錄中,大致導出了南宋皇宮仍是「前朝後寢」的格局,皇宮之內的各種殿閣,均由走廊連結;後苑中林木鬱蔥如小樹林,中有個人工湖,即小西湖,有十餘畝之大。這種描述,也反映了南宋皇宮殘破的面貌。】

《馬可•波羅遊記》之所以對西方文化的影響很大,其中有實錄的原因,因為他為西方鋪陳式地展現了一個東方大國的面貌和風採,當然其中也一定有一定成分的「道聽途說」,有聽聞,有故事傳聞……除此而外,還有想像,有時候也有一些渲染、美化或者誇張……這不僅體現了大旅行家馬可波羅可貴的探索精神,也體現著強烈的理想主義,特別是凸顯了「天城」杭州——這座東方文化背景下的燦爛之城。

附:宋代詩人筆下的杭州

《望海潮》 

   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馬可•波羅遊記:從發現契丹到發現世界
    在中國生活了16年之後,1291年初,馬可•波羅從泉州出發,離開中國。(此處離華年代的考證,採用業師楊志玖先生意見)1295年回到威尼斯後,馬可•波羅參加了威尼斯與熱那亞的戰爭,被俘後,在監獄裡留下了一部偉大的《馬可•波羅遊記》。《馬可•波羅遊記》重點記述了他在忽必烈統治時期的元朝見到和聽聞的各地風土人情,也包括日本、東南亞、印度等地區。
  • 曹斌| 我說地名:馬可•波羅與張掖
    在熱那亞獄中,他結識了比薩人魯斯梯謙,於是,由魯斯梯謙筆錄,馬可•波羅口述的東方之行的經歷,寫成了著名的《東方見聞錄》,又譯為《馬可•波羅遊記》(Description of the World)。之後的700年裡,這本書一直都暢銷不衰。1299年威尼斯與熱那亞的戰爭宣告結束,馬可•波羅被釋放回威尼斯。從此,他經營商業,並娶妻成家,生有兩個女兒,再也沒有出外遠遊了。
  • 鑑史‖馬可•波羅真的來過中國嗎?
    幾十年後的一天,一位名叫克利斯託夫•哥倫布的人在國王的圖書館裡看到了航海圖和託斯卡內裡的這封信,他決心遠航東方,把馬可•波羅的大汗傳奇變成一個可以帶來巨大財富的物質現實,「通過交換,或者通過徵服,取得黃金、珍珠和香料」。1492年,哥倫布帶著西班牙國王寫給北中國的大汗、南中國的領主和日本、印度君主的國書開始了首次西航。當然,他的隨身行李裡,少不了一本《馬可•波羅遊記》。
  • 元朝(十一)《馬可•波羅遊記》真實的謊言?
    馬可•波羅講元朝、講忽必烈就不能迴避《馬可·波羅遊記》關於馬克·波羅這個人,即便沒看過遊記也或多或少知道一些有關他的信息,畢竟他太著名了。當時的歐洲戰爭和瘟疫肆虐,在艱苦的日子裡,人們通過這本書發現了一個嶄新的世界。馬可·波羅從中國返回一年後,在一次海戰中被俘,監獄單調苦悶的生活十分乏味,馬可·波羅常常給獄友們講述各種見聞和故事來打發時光,其中對中國的描述引起了一個人的注意,獄友義大利作家魯斯蒂謙,後經馬可·波羅口述,由他執筆完成。
  • 馬可▪波羅在(呼和浩特)豐州城
    作者:王大方馬可▪波羅於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二年(1275年)農曆五月初,沿著草原絲綢之路,從義大利威尼斯抵達天德軍首府豐州城(其故址位於今呼和浩特賽罕區巴彥鎮白塔村)。他在《遊記》中寫道:「天德是河東之一州,境內有環以牆垣之城村不少,主要之城名曰天德。此州有石可制琉璃,其質極細,所產不少。」
  • 沿著馬可• 波羅足跡遊江蘇
    攝影:Salviati公元13世紀,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Marco Porlo)口述了他行經地中海、歐亞大陸和遊歷中國的故事,並經作家魯斯蒂謙(Rustichello da Pisa)執筆,寫成《馬可•波羅行紀》(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一書。這本遊記當時震驚西方,成為許多西方人士對神秘東方古國的啟蒙之書。
  • 歷史繪本 | 和馬可.波羅一起重溫絲綢之路
    《馬可.波羅遊記》問世後,神秘的東方之門隨之打開。其實,這部巨作,與馬可波羅的父親脫不開關係。馬可.波羅出生前,他的父親和叔叔就去東方做生意了,從來沒有回來過。小馬可.波羅就在對東方世界的幻想中,過了15年。到底是什麼樣的地方,可以讓熱愛旅行的父親痴迷於此?那裡的房屋是用黃金建造的吧?
  • 七百多年前大旅遊家馬可•波羅遊歷中國,其中還有未曾道出的機密(四)
    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我不說,凡是讀過《馬可•波羅遊記》的諸君,也都已經猜到了,那就是等待兩年之久的新教皇格雷戈裡第十世終於繼位了。
  • 「世界一大奇書」《馬可·波羅遊記》之謎
    而如果馬可·波羅是真的來過中國,那麼在《馬可·波羅遊記》中所記載的都是真實的嗎?但是馬可·波羅對中國南方的描寫錯誤過多,且非常公式化。這些是否也能夠證明他根本沒有去過中國?馬可·波羅,根據其本人自述的《馬可·波羅遊記》的記載,是13世紀威尼斯的旅行家和商人。
  • 視頻| 到重慶科技館做一天馬可·波羅 感受從古絲綢之路到「一帶一...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李文科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0日16時50分訊(記者 伊永軍)在元朝時期,有一個來自義大利威尼斯的青年,走過了漫長的絲綢之路,來中國遊歷17年,他就是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由中國科學技術館研發製作的《做一天馬可·波羅:發現絲綢之路的智慧》展即日起在重慶科技館開展。展覽將持續到2021年5月20日,廣大市民可前往親身體驗一次穿越版的「馬可波羅遊記」。
  • 十八世紀英國人眼中的「乾隆盛世」,與《馬可・波羅遊記》的描述...
    他們相信,中國就像《馬可・波羅遊記》中所寫的那樣,黃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綾羅綢緞。然而,一登上中國的土地,他們馬上發現了觸目驚心的貧困。清王朝僱用了許多老百姓來到英使團的船上,為英國人端茶倒水,掃地做飯。英國人注意到這些人「都如此消瘦」。在普通中國人中間,人們很難找到類似英國公民的啤酒大肚或英國農夫喜氣洋洋的臉。這些普通中國人 「每次接到我們的殘羹剩飯,都要千恩萬謝。
  • 廣州大劇院原創歌劇《馬可-波羅》5月在京上演
    原創歌劇《馬可-波羅》作曲為恩約特-施耐德海報廣州大劇院大型原創歌劇《馬可?波羅》將於5月16、18、19日在天橋藝術中心盛大上演。原創歌劇《馬可?波羅》展現盪氣迴腸的史詩原創歌劇《馬可?波羅》有波瀾壯闊的史詩格局,展示盪氣迴腸的愛恨情仇,講述絲綢之路上的傳奇故事。
  • 做一天馬可•波羅?中國科技館帶你暢遊絲綢之路!
    做一天馬可•波羅?中國科技館帶你暢遊絲綢之路!2019年12月31日,中國科技館「做一天馬可•波羅:發現絲綢之路的智慧」展覽於中科館東大廳的短期展廳預開放,2020年1月2日展覽正式開幕。在這個展覽中,你可以「化身」古代絲路旅行家和商人漫遊中國,跟著馬可•波羅重走絲綢之路,感受一次古代商人挑選商品、運送貨物、在海上歷險的特殊經歷。馬可·波羅的家鄉是什麼樣的?
  • 英媒:馬可·波羅比哥倫布更早發現美洲?
    參考消息網9月28日報導 外媒稱,由於有幾百年歷史的地圖和文件表明馬可·波羅是第一個到達美洲大陸的人,因而動搖了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這個常識。這些資料表明馬可·波羅從多方得到了大量知識,非常有趣。他可能是航行到了那兒,但也可能是聽人說海峽的另一端是陸地。」這些資料都記載在羊皮紙上,其中一份似乎是阿拉斯加的詳細地圖。如果這些材料是真實的,那便可以證明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要早兩個世紀,比丹麥探險家維圖斯·白令發現橫亙在阿拉斯加和俄羅斯之間的白令海峽早400多年。
  • 百年來對《馬可·波羅遊記》的介紹和研究
    《遊記》記述中國情況涉及方面很多,但不象旅行家那樣去描述名山大川景色和文物古蹟,也不象一名官員那樣去記述行政事務和官場紛爭,而是以極大興趣記錄各地物產、貿易、集市、交通、貨幣、稅收等與商業有關的事物,表明他具有豐富的商業知識和在中國從事商業的實際經歷。書中較多涉及的珍珠、寶石、香料、鹽業等等,都是元代色目商人所經營的行業,可能也是波羅一家經營過的行業。
  • 《馬可·波羅遊記》裡的中醫藥
    我國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年僅17歲的馬可·波羅背負行囊跟隨父輩由義大利「水城」威尼斯開啟了亞洲之行。他們沿著「絲綢之路」奔波,歷時4年來到了嚮往已久的中國。據學者考證,馬可·波羅曾經在我國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古、四川、陝西、山西、北京、山東、河南、江蘇、湖北、江西、浙江、雲南、福建等地遊歷17年之久,探尋、體味異國之典章世情民風,並且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榮耀接見。
  • 經典好書 | 《馬可·波羅遊記》
    1298年,馬可·波羅參加了威尼斯與熱那亞的戰爭,不幸被俘。在獄中由馬可·波羅口述、作家魯思梯謙記錄完成了《馬可·波羅遊記》。 內容簡介:共分四卷,第一卷記載了馬可·波羅諸人東遊沿途見聞,直至上都止。第二卷記載了蒙古大汗忽必烈及其宮殿,都城,朝廷,政府,節慶,遊獵等事;自大都南行至杭州,福州,泉州及東地沿岸及諸海諸洲等事;第三卷記載日本、越南、東印度、南印度、印度洋沿岸及諸島嶼,非洲東部,第四卷記君臨亞洲之成吉思汗後裔諸韃靼宗王的戰爭和亞洲北部。每卷分章,每章敘述一地的情況或一件史事,共有229章。
  • 如何釐清《馬可波羅遊記》一書中存在的爭議?
    在熱那亞監獄裡當囚犯的馬可波羅,把自己在東方的見聞,向同監獄難友比薩作家魯思梯謙口述。魯思梯謙整理成了《馬可波羅遊記》,又稱《東方見聞錄》。這本書一開始是用法語和義大利語寫成的手抄書,最初的書名叫《世界描述》。
  • 馬可·波羅遊記:沒有提及漢字和茶葉?可能跟當時漢人的地位有關
    提起馬可·波羅,人們都會聽過他寫過的那篇傳世的遊記——馬可·波羅遊記。·波羅獲得了不少權限,開始了遊歷中國的旅程。第二條是沿著京杭大運河南下,途徑濟南、揚州、杭州,再到泉州、福州。十九世紀之後,歐洲學術界開始對馬可·波羅遊記,進行更廣泛和深入的研究。特別是其提到的元代地理、民族、風俗、社會、經濟、政治、宗教、文化,對於補充歷史研究提供了極大價值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