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中軸線裡的「歷史文化街區」
北京中軸線的規模起始於元代,成型於明代,傳承發展至今,已有750餘年歷史。北京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長約7.8公裡,符合「天人感應」的理念整體為南北方向。是包括城門、廣場、宮殿、御苑、壇廟、歷史街區等遺產並由歷史道路聯繫起來的城市空間整體。
-
核心區亮相首個歷史街區保護更新項目 將助力中軸線申遺保護
新京報訊(記者戴軒)經過三年時間的提升改造,鼓樓西大街於今日全新亮相。這條全長1.7公裡的斜街始於元代,是《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批覆後,核心區首個重點推進完成的歷史街區保護更新項目,將助力中軸線申遺保護。
-
加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城市品質提升
加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城市品質提升 2020-11-27 10:0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歷史文化街區約佔老城面積的38%,北京核心區控規保護老城歷史格局
劃定十一類保護對象作為世界著名古都,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北京的一張「金名片」。為此,核心區控規在總體規劃提出的世界文化遺產、不可移動文物等九類文化遺產保護對象基礎上,將傳統胡同、歷史街巷、傳統地名、歷史名園等納入核心區保護對象,最大限度留住歷史印記。
-
北京提出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改造提升統一技術標準
原標題:北京提出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改造提升統一技術標準記者從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了解到,《北京歷史文化街區風貌保護與更新設計導則》開始公開徵求意見。導則將非物質要素納入保護範圍,提出10項保護要素和10項整治要素。
-
廈門規劃5處歷史文化街區 保護歷史文化和傳統風貌
任國巖談到,廈門市規劃5處歷史文化街區,進一步加強歷史文化和傳統風貌保護。 據悉,廈門市規劃5處歷史文化街區,包括鼓浪嶼歷史文化街區、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廈港歷史文化街區、集美學村歷史文化街區、同安舊城歷史文化街區。46處省級及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9處。
-
北京面向社會公開徵求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草案意見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羅鑫)記者從北京市文物局獲悉,為了加強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管理,促進北京歷史文脈的傳承和可持續發展,《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正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截止日期為今年12月21日。
-
道外傳統商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出爐
哈爾濱市道外歷史街區作為民族經濟的發祥地和城市記憶的見證者,已作為「哈爾濱道外傳統商市歷史文化街區」列入了哈爾濱市政府的保護和規劃工作之中。徵!求!意!見!>《道外傳統商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現予以公示並向社會公眾徵求意見,公示時間30日。
-
北京對中軸線保護將有專門法規規範
《條例(草案)》明確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對象包括三個部分。一是分布於鐘樓、鼓樓到永定門城樓的傳統城市軸線以及緊鄰其左右兩側、富有層次和秩序性的一系列建築群、歷史道路、橋梁及其遺址。二是承載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價值的遺產環境構成要素。三是在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正在徵求意見
同時,不得改變歷史河湖水系的總體走向,維護河道原有形態和傳統堤岸;修繕橋、閘等水文化遺產應當採用傳統工藝、傳統材料。 中軸線有望暢通「步行道」 一系列便於展示的方案也在《條例》裡透露出來:「中軸線遺產構成要素內歷史道路的步行環境應連續順暢,為綠色出行提供便利」;「合理控制橋、閘等水文化遺產的使用強度」。
-
四方路、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公示
將修繕四方路歷史文化街區內的7處文物保護單位和6處歷史建築,將擴建現狀北京路小學和青島七中;將修繕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內的24處文物保護單位和11處歷史建築,將增設6處居民健身場地和1處文化活動中心……11月20日,記者從青島市規劃局了解到 ,四方路、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正在社會公示,將一直持續到
-
北京擬將「傳統胡同」作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對象
因此,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對象包括:世界遺產;文物;歷史建築和革命史跡;歷史文化街區、特色地區和地下文物埋藏區;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歷史河湖水系和水文化遺產;山水格局和城址遺存;傳統胡同、歷史街巷和傳統地名;風景名勝、歷史名園和古樹名木;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保護對象。
-
《北京歷史文化街區風貌保護與更新設計導則》徵求意見
要把老城區改造提升同保護歷史遺蹟、保存歷史文脈統一起來,既要改善人居環境,又要保護歷史文化底蘊,讓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老北京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胡同,要注意保留胡同特色,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歷史文化街區中,新建或改建建築的外立面色彩應以青、灰色色係為主,不得大面積採用過於鮮豔的色彩……」千百年的沉澱,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底蘊深厚、獨一無二的北京。
-
中軸線基金會資助基礎學術研究項目 助力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
人民網北京1月14日電 作為世界上現存最長、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軸線,北京中軸線匯聚了京城歷史文化遺產的精華。近日,在北京市國資委和市文物局支持下,經過專家評審和理事會決策,北京京企中軸線保護公益基金會(簡稱「中軸線基金會」)資助了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受市文物局委託開展的「世界遺產城市中歷史街區的價值與保護研究項目」和「世界遺產祭壇研究項目」,以及北京市古代建築研究所「基於樣式雷圖檔的清代官式大木大式建築營造算例研究與應用項目(一期)」。
-
福州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開街 延續閩商百年繁華
福州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三捷河沿岸建築吸引福州市民的目光。 記者劉可耕 攝旗袍秀展示成為福州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一道景致。 記者劉可耕 攝福州市文化旅遊投資集團董事長林敬金致辭稱,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是福州「閩商精神」和「福建海洋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是福州歷史文化名城中軸線上璀璨的明珠。
-
綿陽市歷史建築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條例
本條例所稱歷史文化街區,是指經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別豐富、歷史建築集中成片、能夠較完整和真實地體現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並具有一定規模的區域。第三條歷史建築和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和管理,應當遵循科學規劃、嚴格保護、規範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則,維護歷史建築和歷史文化街區的真實性、完整性,正確處理經濟社會發展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關係,維護歷史建築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
-
平潭南北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出爐 亮點頻頻
作為平潭城市發展的見證者,南北街歷史文化街區記錄著平潭城市之源,是一代又一代海壇人民的歷史記憶,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27日,《平潭綜合實驗區南北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出爐,目前進入公示階段。
-
構建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體系
工作成果為我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工作打開了思路、提供了參考、堅定了信心。保護歷史文化街區,不僅要實現制度創新,還要構建好保護規劃體系。 首先,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工作,在規劃修編、項目推進、宣傳推廣等方面做足工作。
-
《江門市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條例》「乾貨」多 地方立法...
《條例》明確了歷史文化街區的申報條件和程序,並根據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需要,提出了制定專項保護規定、嚴格控制建設活動、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等制度設計。據了解,歷史文化街區的申報有四個具體條件和一個兜底條款,即保存文物特別豐富、歷史建築集中成片、能夠較完整和真實地體現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具有一定規模,以及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的區域,可以申報歷史文化街區。
-
關於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幾個問題
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已成為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中的焦點和難點,在「十五」期間,面對新形勢的挑戰,應當認識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緊迫性,確立保護原則,利用市場機制,探索新的保護方法,同時對現存的歷史街區和歷史建築進行全面而詳細的調查,以便為誇後的保護工作提供依據,為後人留下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