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茶具文物館【高清大圖】 21件羅桂祥珍藏紫砂精選

2021-03-01 紫砂中華

《宜興紫砂陶器》

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收集紫砂茶具文物。1979年,剛剛改革開放,羅桂祥就已到宜興考察,還與顧景舟、蔣蓉等制壺能手進行了專題座談,十分關切宜興紫砂的燒造、歷史、鑑真等問題,與宜興人員共同探討了紫砂的歷史文化及其現狀。

羅桂祥(中)與顧景舟(右)、戴相明(左)合影

羅桂祥(1910-1995)

廣東梅州市梅縣區人。香港市政局及立法會原議員、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原主席、香港管理專業協會原主席,第六、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太平紳士,英廷頒賜C·B·E勳爵。梅州市首批「榮譽市民」。1995年5月5日,羅桂祥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86歲。

香港維他奶國際集團董事長,海內外享有盛譽的實業家收藏家,畢生鍾愛藝術,喜愛古陶瓷及其他藝術品的收藏,尤喜收集宜興茶壺,香港茶具文物館大部分展品都是他捐贈,著有《宜興紫砂陶器》。

珍藏紫砂精選。

供春 刻款  六瓣圓囊壺

大明正德八年(1513)銘

高:9.9釐米  闊:11.8釐米

時鵬 刻款  水仙花六瓣方壺

十六世紀中葉

高:9釐米  闊:10.5釐米

時大彬制 刻款  玉蘭花六瓣壺

萬曆丁酉春(1597)銘

高:8釐米  闊:12.1釐米

時大彬制 刻款  蓮瓣僧帽壺

萬曆丁酉春(1597)銘

高:9.3釐米  闊:9.4釐米

墨林堂 大彬 刻款  印包方壺

十六世紀晚期

高:6.9釐米  闊:7.7釐米

李茂林造 印  菊花八瓣壺

十六世紀晚期

高:9.6釐米  闊:11.5釐米

(李)仲芳刻款  觚稜壺

十六世紀晚期

高:7.2釐米  闊:9.2釐米

(徐)友泉刻款  仿古盉形三足壺

十七世紀初期

高:12.4釐米  闊:8.2釐米

共之(陳辰) 刻款  長方扁壺

十七世紀初期

高:7釐米  闊:9.5釐米

陳仲美作刻款  束竹圓壺

萬曆癸丑(1613)銘

高:7.7釐米  闊:9.3釐米

(陳)用卿刻款  弦紋金錢如意壺

1620 年代

高:28.6釐米  闊:22釐米

邵亨裕制印  素身圓珠壺

十七世紀初期

高:9.6釐米  闊:8.9釐米

(承)雲從制為履中先生刻款  桂花四瓣壺

十七世紀上半葉

高:6.7釐米  闊:9.6釐米

翠竹居印  素身扁圓壺

十八世紀初期

高:7.7釐米  闊:27.7釐米

(陳)鳴遠刻款  漩渦紋瓜形壺

十八世紀初期

高:7.5釐米  闊:10.6釐米

無款  玲瓏八竹壺

十八世紀上半葉

高:13釐米  闊:9.1釐米

惠孟臣;元茂印  磨光束腰孟臣小壺

雍正二年甲辰(1724)銘

高:6釐米  闊:7.7釐米

(惠)逸公監製刻款  圓腹孟臣小壺

十八世紀上半葉

高:5.8釐米  闊:7.3釐米

(陳)光明,鳳印  提梁刻銘牛蓋蓮子扁壺

十九世紀晚期

高:11.7釐米  闊:11.7釐米

壺痴,盦印  加彩印包壺

十九世紀下半葉

高:10.5釐米  闊:12釐米

壺痴印  印包方壺

十九世紀下半葉

高:11.7釐米  闊:10.8釐米

+ 往期回顧

> 敦厚的紫砂風韻【何道洪】何氏風格

> 江友明 ' 掇球

> 童康 ' 有度

> 何濤 ' 漢鐸

> 桑麗 ' 逸塵

·   逐砂報名  ·

第四屆

新品徵集  免費推廣

詳情了解點擊圖片

直接報名

長按識別二維碼

報名表只需填寫一次,每次新作

送選登記即可

·   新秀加推  ·

龔傑 ' 法為                                            點擊鑑閱

專注紫砂實力派

紫砂中華〔中國 · 宜興〕

投稿  微信 + 電詢  1515  2222  038

© ZiYiLianMe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紫砂、茶事、人生。歡迎關注分享

相關焦點

  • 珍貴資料【視頻】羅桂祥為何對紫砂茶具收藏如此著迷?
    1995年5月5日,羅桂祥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86歲。香港維他奶國際集團董事長,海內外享有盛譽的實業家收藏家,畢生鍾愛藝術,喜愛古陶瓷及其他藝術品的收藏,尤喜收集宜興茶壺,香港茶具文物館大部分展品都是他捐贈,著有《宜興紫砂陶器》。
  • 紫砂藏傳第一人,他的收藏成就香港茶具文物館
    ▲時大彬 仿供春龍帶壺 香港茶具文物館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收集紫砂茶具文物。20世紀70年代中期,羅桂祥接受蘇富比前主席朱湯生的建議,在蘇富比一個宜興專拍中拍得一批紫砂宜興茶壺。▲時大彬 玉蘭花六瓣壺 香港茶具文物館當代宜興紫砂的收藏,羅桂祥則親自到宜興考察,並對宜興紫砂的歷史和燒造深加研究。
  • 香港茶具文物館紫砂藏品
    ,我們每天都會為您推薦最新的紫砂信息。文章內容香港茶具文物館是專業性博物館。位於香港中區紅棉路。由香港市政局主辦。1984年7月開館。該館為兩層樓房,共有6個展室。展覽分作兩大部分,樓上為「宜興紫砂器」,樓下為「中國茗趣」。該館不收門票,印有十分精緻的說明書,任人取閱。
  • 紫砂收藏第一人羅桂祥:以藏促藝,百年一人(50藏品精選)
    羅桂祥先生著手安排在一九八四年香港「茶具文物館·宜興紫砂器」展覽中展出,這是中國紫砂第一次以藝術品展覽對外亮相,吸引了大批中外人士參觀,其中包括臺灣、新加坡、以及東南亞諸國的旅客。各新聞媒體好評如潮,加深了中外人士對宜興紫砂壺的了解和認識,激發了購買慾收藏熱。展覽期間,初版的二千本「茶具文物館·羅桂祥藏品上下冊畫輯」迅即售罄。一九八六年,畫冊再版,又在短期內搶購一空。
  • 經典 推崇藏傳紫砂第一人羅桂祥(藏品欣賞)
    1995年5月5日,羅桂祥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86歲。香港維他奶國際集團董事長,海內外享有盛譽的實業家收藏家,畢生鍾愛藝術,喜愛古陶瓷及其他藝術品的收藏,尤喜收集宜興茶壺,香港茶具文物館大部分展品都是他捐贈,著有《宜興紫砂陶器》。
  • 探訪香港羅桂祥茶藝館中的陶瓷絕品
    >「羅桂祥茶藝館」位於香港中環紅棉路的香港公園內,毗鄰地鐵金鐘站,隸屬香港康樂及文化事物署轄下的「香港茶具文物館」,是1995年香港市政局為妥善安置及展示羅桂祥基金會,在1994年所慷慨捐贈的羅桂祥(1910-1995)博士名下的二十五件古代瓷器與六百多方印章,而專門在香港公園內,茶具文物館旁興建的兩層茶藝館,於1995年12月14日落成啟用。
  • 紫砂文化 丨 香港茶具文物館紫砂藏品欣賞
    紫砂文化 丨 香港茶具文物館紫砂藏品欣賞  香港茶具文物館由香港市政局主辦,以收集、研究及展示有關茶具的文物和資料為目的,是國際上第一間以茶具為主題的博物館。位於香港中區紅棉路10號(香港公園內)。1984年7月開館。
  • 香港多家文博機構開放供市民重溫文化展品
    新華社香港5月22日電(記者丁梓懿)香港新冠肺炎疫情近日有所緩和,多間文博機構部分開放,並實施特別防疫措施,以分段式入場控制人流,在讓公眾接受藝術薰陶的同時,努力確保參觀人士的衛生與健康。香港藝術館重開首日,為公眾換上新一批精彩展品。
  • 《宜興紫砂珍賞》出簡體字版,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講述紫砂史
    在這本書的開篇也附有顧景舟撰寫的《紫砂陶史概論》,依據考古及相關史料對南宋以來宜興制陶史況、紫砂陶的創始發展、工藝演進,及幾位紫砂大家作了詳盡介紹。徐秀棠撰寫《陽羨茶事》推介歷史悠久的陽羨茶陶文化,李昌鴻撰寫《紫砂生產工藝》詳述紫砂練泥、製作、燒造工藝流程。之後,全書梳理了歷代紫砂精品511件(套),辨別年代、真偽,並對重點作品做了點評。
  • 香港的博物館
    華夏經緯網 香港藝術館香港藝術館的藏品包括中國古代文物、中國書畫、當代香港藝術作品及歷史繪畫。除館藏外,藝術館亦展出來自海外的珍藏,以維持展覽計劃的國際特色。藝術館又舉辦與展覽配套的教育及推廣活動,以增加觀眾對藝術創作的認識和興趣。茶具文物館茶具文物館的藏品來自已故羅桂祥博士珍藏的多種茶具和沏茶器皿,以及由羅桂祥基金捐贈的罕貴中國歷代陶瓷和印章。香港視覺藝術中心香港視覺藝術中心提供設備完善的工作室,供本港藝術家從事雕塑、版畫及陶瓷創作。
  • 每周聽香港|疫情趨緩 香港旅遊、文化行業進一步復甦!
    聲明說,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是香港特區的憲制責任,也和每一位香港市民息息相關。特區政府會全力配合全國人大常委會及早完成相關的立法工作,過程中會積極反映香港特區的具體情況,也會積極向各界解說這次立法的目的及其重要性。
  • 『故宮博物院珍藏宜興紫砂回鄉展』
    紫砂是陶瓷的一個重要分支,是中國獨有的藝術形式,時下藏者甚眾。宜興紫砂歷史悠久,工藝精湛,從明代開始進入宮廷,在清康雍乾時期頗受皇室的青睞。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宜興窯器物約400件,多為清宮舊藏,這些宮廷紫砂包括茶器、花器、文房清供等,藝術成就極高,但大多深藏府庫, 外界絕少看到。故宮現有館藏文物180多萬件,能展出的僅佔0.6%。
  •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館藏宜興紫砂欣賞
    香港中文大學創校於一九六三年,中國文化研究一直是其重要辦學使命。
  • 世界博物館日|港中大文物館內地首巡展,「雪漠玲瓏」獻珍藏
    「雪漠玲瓏:喜馬拉雅與蒙古珍品」特展首先是於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首先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舉辦的。蒙古與喜馬拉雅地區的藝術研究常常涇渭分明,但因為13世紀以後兩地歷史和宗教的淵源,使得其藝術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繫。
  • 顧景舟紫砂壺歷年拍賣記錄
    1981年香港第六屆亞洲藝術節上「紫砂特藝班」的這批作品大展紫砂陶藝雄風。同時,顧景舟在港為羅桂祥博士、紫砂 陶藝收藏家加冕,為收藏的兩百件藏品作出鑑定,並開辦紫砂陶藝講座。「宜興紫砂」被國家評定為質量銀質獎後,他又親自設計指導一批紫砂精品,參加全國性的展評活動,促使「方圓牌」高級紫砂茶具被國家評定為「金質獎」。  1988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業部授予他「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光榮稱號。
  • 泰州單聲珍藏文物館獲批江蘇省對臺交流基地
    近日,泰州市單聲珍藏文物館成功獲批江蘇省對臺交流基地。這是繼梅蘭芳紀念館之後,不到半年之內泰州市申報獲批的第二個省級對臺交流基地,標誌著泰臺大交流大合作進入到一個新階段。    單聲先生是泰州籍旅歐僑領,全英華人華僑中國統一促進會總會長,中國提出《反分裂國家法》立法促統第一人。
  • 紫砂大師顧景舟,一套壺拍賣9200萬元,斯人雖去,風範永存!
    ▲壽星壺       1979年香港實業家羅桂祥先生來宜興與顧景舟商議定購工藝師作品,並提議仿製歷史名作。▲漢鐸壺       1981年受邀率領徐秀棠、高海庚首次赴港,參加香港第六屆亞洲藝術節,香港第六屆亞洲藝術節上「紫砂特藝班」的這批作品大展紫砂陶藝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