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興陶瓷博物館,珍藏的清代至民國紫砂精品!件件難得!
邵陸大《供春壺》。宜興陶瓷博物館藏。邵陸大,清末民初宜興紫砂藝人。供春壺造型古樸精工。溫雅天然,質純薄堅實。負有盛名。供春之壺,勝於金玉。周澍《臺陽百詠》:「最重供春小壺,一具用數十年,則值金一笏。」傳世的供春壺極少。
-
歷代紫砂名家作品鑑賞之清代紫砂名家「第一篇」
壺底署款乙巳新秋石壺史臨,底印『友蘭茶具』四字。蓋臨摹之品也。」《宜興陶瓷發展史》(油印本)另載:「友蘭,工制茗壺,創紫砂爐鈞釉裝飾。」賀盤發《再談宜興紫砂的兩種壺藝風格》友蘭,善制饒彩釉砂壺,飾以粉彩花鳥。曾被蘇州拙政園主聘去制壺,精美絕倫。」
-
大聖說壺第34期,紫砂賞鑑之走進宜興陶瓷博物館
就在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作為國內成立時間最長的以陶瓷為主題的博物館,距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匯聚了從古至今多位名家大師以紫砂為主旋律的陶瓷藝術作品,我們進去一睹為快!不得不說每一位名家,他的每一件作品,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是值得傳頌的,但是每一個名家都有成名作品,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程壽珍——掇球
-
百年山西博物院首次展示院藏捐贈古代名家書畫
中新社太原1月21日電 (記者 胡健)山西博物院成立百年以來接收的50餘幅古代書畫捐贈作品21日在山西博物院展出,這是自1919年建館以來的首次集中展示,旨在向百年歷史中的300餘位捐贈者致敬。山西博物院。
-
談青窯藝《紀念顧景舟誕辰100周年》入藏宜興陶瓷博物館
10月21日,顧景舟藝術館開館儀式在宜興陶瓷博物館隆重舉行。同時舉行的還有顧景舟誕辰100周年紀念章首發儀式,以及中日陶藝交流展開幕式。儀式由尹志華副市長負責主持,據悉,本次活動是由宜興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金幣總公司、日本CCN文化交流傳媒株式會社、宜興市文廣新局、宜興市陶協、宜興徐悲鴻藝術館和宜興市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承辦。
-
喜迎瓷博會,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舉行藏品捐贈儀式
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副館長邵紅主持捐贈儀式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共接受捐贈的陶瓷藝術品185件,既有古代匠人的藝術結晶本次捐贈儀式共邀請8位代表出席,並現場頒發收藏證書。景德鎮陶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曹建文先生將自己收藏的商代時期印紋大陶罐,五代時期青白釉碗和青白釉執壺,捐贈給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其中商代時期印紋大陶罐為我國目前器型較大的陶器,兩件青白瓷是我國時代最早的青白瓷。
-
宜興紫砂壺黑幕調查:百元「槍手壺」刻大師名章賣幾十萬
宜興市公安部門也曾公開通報,錢麗媛案件緣起徒弟鄭某為其代工產生糾紛,涉及「代工壺」。錢麗媛被抓後,2019年6月4日,江蘇省陶瓷行業協會、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將其除名。今年5月底,宜興市檢察院對紫砂行業「惡勢力犯罪集團案」犯罪嫌疑人邵某某等人提起公訴。
-
臺灣手藝心向濰坊 鶯歌陶瓷開啟濰臺文化發展大門
臺灣手藝心向濰坊 鶯歌陶瓷開啟濰臺文化發展大門 2016年04月06日 11:01: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珠山逸韻——景德鎮近代陶瓷 名家作品展」南山博物館開幕
9月23日上午,由深圳市南山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深圳市南山博物館、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聯合承辦的「珠山逸韻——景德鎮近代陶瓷名家作品展」在南山博物館隆重開幕。景德鎮市文廣新旅局黨組成員、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館長趙綱、南山博物館館長戚鑫、南山博物館副館長劉昉、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展陳部主任葉謙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開幕式現場開幕式上,南山博物館館長戚鑫表示:「瓷器是中華民族奉獻給世界的禮物,提到瓷器,人們自然就想到了景德鎮,其實,景德鎮還有一個別稱叫珠山,因其四周山勢蜿蜒,有五龍搶珠之勢而得名。
-
臺灣手藝心向濰坊 臺灣陶藝大師展示鶯歌陶瓷之美
原標題:臺灣手藝心向濰坊 臺灣陶藝大師展示鶯歌陶瓷之美 臺灣新北市鶯歌區以「陶瓷」著稱,有「臺灣景德鎮」美譽。出生於鶯歌制陶世家的林松本先生投入陶藝創作近20年,擅長以自然萬物為題材,創作技法高超的手捏壺。4月份,林松本先生將攜個人精美作品百餘件來到濰坊,參加兩岸文化藝術精品展,讓精美的鶯歌陶瓷在濰坊這片民間文化藝術的沃土上生根。
-
淄博市陶瓷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重磅展覽擴大影響:新館啟用以來,各類展覽、論壇、捐贈、活動先後在展館舉辦,弘揚了中國陶琉文化,豐富了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樹立了陶瓷博物館良好的社會形象。《洛陽出土陶俑精品展》《山東省館藏明清官窯瓷器展》《淄博刻瓷藝術作品展》《董善習、黃國榮、王一君捐贈藝術作品暨朱東明捐贈收藏瓷片標本展》《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尹幹琉璃藝術作品展》《當代名家題刻淄硯銘文展》《孫萬國收藏帽筒展》《上合青島峰會藝術瓷展》等10餘項精品展覽隆重推出,受到社會各界高度讚譽。
-
8年向南海博物館 捐贈藏品逾千件
今年「5·18世界博物館日」當天,藏家李冠春再次向南海博物館捐贈了10套古代琉璃器,藏品年代跨度大、品種多樣,填補了南海博物館藏品類別的空白。 自2013年開始,來自廣州的李冠春每年都向南海博物館無償捐贈藏品,包括古陶瓷、木雕、錢幣、石器、銅器、金銀器等類別,8年捐贈的藏品數量已達225套超1000件。
-
關建勳率團到宜興市考察學習陶瓷紫砂產業發展
12月20日至21日,市委書記關建勳率團到江蘇省宜興市考察學習陶瓷、紫砂產業發展情況,學習先進經驗,探索發展路徑。 無錫市、宜興市有關領導陪同考察或參加座談交流。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平定縣委書記申濟,市政協副主席、市文旅局局長張立君等一同考察學習。
-
南通季漢生與宜興制壺名家共同譜寫文化紫砂新篇章
清代的紫砂壺更是花樣翻新,借鑑花果造型和仿古銅器式樣尤為突出,清代紫砂文化清新、脫俗、典雅的風格賞心悅目。通過考究,季漢生發現紫砂文化的發展與當時的社會風氣及文人的引領有關,時大彬、惠孟臣、陳鳴遠、範大生、裴石民等代表人物,打造了不同時代紫砂文化的烙印。
-
歷代紫砂名家作品鑑賞之清代紫砂名家「第五篇」
上海博物館亦藏鄧奎銘「紫泥高方金塗塔壺」一具面摹金塗塔佛像,一面刻楷書銘,內容與《鄧秋梅砂壺全形拓本》所載「白泥壺」相同。唯一為白泥,銘文為隸書;一為紫泥,銘文為楷書。申錫篤志壺藝,精於雕刻,善用白泥。精者捏造,巧不可階;尋常之器,每用模製。嘗與楊彭年、朱石梅等合作制壺。《陽羨砂壺圖考》贊申錫曰:「考清代陽羨壺藝,蔚為名家者,當推子貽為後勁,此後則有廣陵絕響之嘆矣。」
-
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陶刻協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隆重召開
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會長史俊棠,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副會長程同德,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史昶等領導以及陶刻協會會員代表100餘名出席會議。會議開始前,首先播放了陶刻協會五年工作回顧視頻以及「前錦杯」陶刻大賽總結視頻。隨後舉行了2020年宜興市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前錦杯」陶刻大賽頒獎典禮。
-
遊宜興陶瓷博物館,看精品館藏!造型獨特,讓人讚嘆!
中國紫砂博物館( 宜興陶瓷博物館)藏。此壺公認是民國時期創新的典範之作,當時不少名家都製作過,也公認其是範大生的代表作之一。範大生(1874-1942),民國紫砂壺大師。作品生動傳神,富有情趣,享有「千金易得,大生壺難求」之美譽。值得一提的是,他精心創作的大型陶塑「雄鷹」曾在1935年英國倫敦藝術博覽會上獲得金獎。《提璧茶具》,顧景舟。國家一級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