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向南海博物館 捐贈藏品逾千件

2020-12-18 珠江時報

■李冠春的藏品馬家窯蛙紋陶瓶。

今年「5·18世界博物館日」當天,藏家李冠春再次向南海博物館捐贈了10套古代琉璃器,藏品年代跨度大、品種多樣,填補了南海博物館藏品類別的空白。

自2013年開始,來自廣州的李冠春每年都向南海博物館無償捐贈藏品,包括古陶瓷、木雕、錢幣、石器、銅器、金銀器等類別,8年捐贈的藏品數量已達225套超1000件。

出生文博家庭從小迷戀舊物

李冠春每次捐獻文物,都優先給予區級博物館。他認為,相比較國家級、省市級博物館,區級博物館更貼近群眾、更接地氣,更應該充實其藏品使其發揮更大的文物保護和文化傳承的民間教化作用。

多年來,李冠春陸續向國有博物館無償捐贈了2000件左右藏品,包括祖廟、清暉園、南海博物館、華南農業博物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和部分國家級博物館,其中向南海博物館捐贈的藏品數量最多。

李冠春早年曾供職於廣東省文物系統,曾擔任《收藏》雜誌官方網站、《古玩世界》、《收藏與投資》顧問和鑑定專家,也是南海博物館、駱越博物館、大觀藝術館等文保單位理事、顧問和鑑定專家。多年來,他熱心於文物傳承與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在文物鑑藏方面有很高的造詣,曾榮獲廣東省文物保護基金會「2016年度廣東省文化遺產保護突出貢獻人物」稱號。

李冠春出生於廣州一個傳統文博家庭,父親也熱衷收藏善本古書,潛移默化下讓李冠春對舊物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

從兒時起,李冠春就會攢下零花錢,時常跑到廣州清平路地攤買舊物,「書店、古董店、茶葉店是那時去得最多的地方。」李冠春至今記得,自己買的第一本舊書就是光緒年間印的《康熙字典》,還有一隻雍正青花龍盤,「當時只要幾元錢,現在估計漲到1萬多元了吧?」

多次在佛山展出精品古瓷器

「南海是廣府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我雖然來自廣州,但我對南海一直有著深厚的感情,希望能為南海文化歷史的傳承盡微薄之力。」在李冠春的印象中,廣佛從來都是一體的,南海在嶺南歷史中佔據重要的地位。

在南海博物館負責人看來,李冠春為人低調謙和,是一位熱心文博事業的熱心藏家和專家。「自2013年與南海博物館結緣至今,他多次向南海博物館捐獻文物,數量逾千件,品種繁多。」負責人還告訴記者,2018,李冠春從他捐贈的藏品中精選出100多件,成功舉辦了「傳承·活化」——李冠春先生捐贈藏品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2011年,李冠春以「聯珠雅集」的名義,聯合其他四位藏友在祖廟舉辦了一次「古韻瓷風」古陶瓷展,展出了五位藏家近百件高古陶瓷藏品,其中包括李冠春提供的17件古陶瓷精品。

擅長古陶瓷鑑定跨界作畫

在李冠春數量龐大的藏品中,古陶瓷佔據了大部分,且藏品橫貫全國南北各個窯口,他也最擅長古陶瓷鑑定。多年來,他曾多次在省內多個國有博物館免費為群眾鑑寶。

收藏的樂趣在不斷學習,早年李冠春供職於省文博系統,接觸過的古董達數十萬計。但直到現在,他仍在學習中。與一般藏家和鑑賞家不同的是,在收藏舊物古董的同時,兒時受叔公李澄之影響,李冠春從小便喜歡繪畫藝術。李澄之是中國現代美術開拓者之一,解放前曾任廣州美術團體「赤社」的負責人,畢業於法國馬賽美術學院。李冠春沒有採用油畫的方式,而是用丙烯顏料作畫,題材多為古董文玩和國畫中的花鳥動物,頗有國畫的古風味。

文/圖珠江時報記者王方亞

相關焦點

  • 國家海洋博物館獲臺灣捐贈藏品5000餘件
    據新華社消息 記者7月3日從國家海洋博物館管理辦公室獲悉,自今年3月正式面向海內外徵集藏品以來,截至目前,國家海洋博物館已徵集達成協議藏品約2萬件,其中包括臺灣民間博物館協會捐贈的5000餘件藏品。 國家海洋博物館藏品徵集包括與海洋自然、海洋人文歷史相關的可移動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工業遺產、自然標本、多媒體資料以及其他具有展覽、收藏價值的實物或展具。據國家海洋博物館管理辦公室介紹,經過數月的努力,博物館已徵集達成協議藏品約2萬件,其中,包括貴州捐贈的1600餘件古海洋生物和臺灣民間博物館協會捐贈的5000餘件藏品,前者即將入藏博物館,後者即將交接。
  •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藏品徵集工作管理辦法
    向館領導呈報《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徵集藏品審批表》,逐級報批,擬定《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徵集藏品協議》,提交律師法核。(一)徵集藏品單件或單筆交易總價在一萬元人民幣以下,經館領導批准後,實施徵集;(二)徵集藏品價值在人民幣1萬元(含)以上的,呈報本館館務會議審議通過。
  • 十三行博物館獲贈1199件藏品
    原標題:十三行博物館獲贈1199件藏品    記者從荔灣區獲悉,收藏家王恆、馮傑近日將其收藏的1199件藏品捐獻給了籌建中的十三行博物館,這些藏品包括廣彩、廣繡、通草畫、象牙扇等,保守估價近2000萬元,對於促進十三行博物館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市民王恆、馮傑多年來耗巨資到世界各地收藏十三行的歷史文物。
  • 記錄廣州十三行的博物館,1600件藏品一人捐贈
    王恆口中的博物館,國慶節前剛剛在廣州開張。收藏的近1600件(套)文物,記錄著清代中國對歐美重要貿易口岸十三行的百年輝煌。 而這些文物中,屬於王恆捐贈的就有1500多件。
  • 省收藏家協會將108件實物藏品捐贈給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
    省收藏家協會將108件實物藏品捐贈給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鄧勃  2018-06-15 《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楷模周恩來》展覽6月15日開幕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胡海燕報導:6月15日,「文物捐贈儀式」活動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舉行
  • 熱心市民向松江博物館捐贈藏品
    「這些東西家裡藏著保存不善容易壞,捐給博物館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它的故事。博物館才是藏品最好的歸宿。」日前,上海市民張平來到松江博物館,捐贈了一批具有松江歷史文化和考究意義的藏品,其中包括《松江文獻》第一期、錢同壽贈沈思期詩稿、《張琢成山水畫立軸》、松江生產救濟協會公告等。
  • 甘肅莊浪一農民農家院自建博物館 展出藏品逾2萬件
    人民網蘭州5月24日電(王文嘉)家住甘肅省莊浪縣水洛鎮西關村的農民王積稼,自1989年以來開始收藏圖書。如今,藏齡達30年的王積稼,收藏範圍由收藏圖書擴展到收藏檔案資料和民俗文物。日前,他拿出自己30年收藏的2.2萬件藏品,在自家庭院建辦民間博物館。
  • 廣東省博物館迎來開館60周年 逾18萬件/套藏品,粵博60年珍藏璀璨...
    廣東省博物館迎來開館60周年 逾18萬件/套藏品,粵博60年珍藏璀璨嶺南文明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鄧勃  2019-09-23 9月23
  • 西安市民向陝歷博捐贈27件文物藏品 漢代陶罐曾被當花盆
    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到現代,西安市民宋成飛一次性向陝西歷史博物館捐贈了27件文物和珍貴藏品,而這些文物在被收集之前可謂「經歷坎坷」,有漢代陶罐被當成花盆用,有的是在廢品站裡發現的……5月8日,陝西歷史博物館向他頒發了捐贈證書。
  • 海南企業拍下10件海外文物 入藏國家南海博物館
    南海網記者陳望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11月23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陳望實習生秦柏威)11月23日,海外文物入藏國家南海博物館新聞發布會在海南省博物館舉行。兩家海南本土企業日前從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拍賣的數百件珍藏中國瓷器中,拍回了10件符合「一帶一路」主題的中國瓷器,無償捐獻給國家南海博物館。
  • 西安市民向陝歷博捐贈27件文物和藏品 有漢代陶罐曾被農民工當花盆
    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到現代,西安市民宋成飛一次性向陝西歷史博物館捐贈了27件文物和珍貴藏品。  5月8日,陝西歷史博物館向他頒發了捐贈證書。而這些文物在被收集之前可謂「經歷坎坷」,有漢代陶罐被當成花盆用,有的是在廢品站裡發現的……作為文物捐贈者,宋成飛也有不少感慨。
  • 國家南海博物館完成封頂,將打造成中國南海門戶的地標式建築
    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 攝據國家南海博物館項目經理黃偉介紹,國家南海博物館項目土建工程於2016年4月26日樁基工程進場施工,歷經5個月,博物館北區主體結構已於9月6日封頂,比計劃提前4天;博物館南區主體結構於9月23日順利封頂,比計劃提前2天完成任務。
  • 海南出臺《國家南海博物館藏品徵集工作暫行辦法》 確定徵集範圍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北京9月14日消息(南海網特派記者 王旭)9月14日,國家南海博物館首批文物捐贈入藏儀式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海南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副廳長曹遠新向前來的媒體記者介紹了《國家南海博物館藏品徵集工作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主要內容,該《辦法》對徵集範圍、徵集方法、徵集程序、徵集經費管理等內容有了明確說明
  • 西安市民向陝西歷史博物館捐贈27件文物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趙爭耀)「今天,這些文物終於在博物館找到了『家』,這裡才是它們最好的歸宿!」5月8日,西安市民宋成飛將自己在工作中發現並收集的27件文物捐贈給陝西歷史博物館收藏。此次捐贈的這批文物時代跨越戰國至當代,以陶器和陶俑為主,豐富了博物館的藏品。
  • 香港收藏家向甘肅省博物館捐贈6件漢代到宋代年間的陶瓷器精品
    11月15日,76歲高齡的楊緒昌先生專門從香港飛抵蘭州,在甘肅省博物館專門舉辦的「物歸其所——香港收藏家楊緒昌、柯金針伉儷文物捐贈儀式」上,親手將多年來收藏的6件漢代到宋代年間的陶瓷器精品轉交省博。捐贈現場視頻捐贈儀式開始前,楊先生已經被熱情的媒體記者包圍,面對記者,溫文爾雅的楊先生說:「甘肅作為中華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我內心一直非常嚮往,所以最終決定將自己的藏品給甘肅省博物館
  • 黃仁普又向國家海洋博物館捐贈藏品
    近日,國家海洋博物館館長黃克力一行到強蛟鎮寧海海洋生物博物館調研,並就展品陳列及展出方式等提出了諸多指導性意見和建議。寧海海洋生物博物館館長黃仁普向國家海洋博物館捐贈了素有海中活化石之稱的鸚鵡螺等珍稀貝螺。據悉,國家海洋博物館是中國首座國家級、綜合性、公益性的海洋博物館,此前,黃仁普已向該館捐贈100多件珍貴的珊瑚標本。
  • 收藏東方: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亞洲藏品的建立
    莫爾斯的藏品後來出售或捐贈給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和迪美博物館(Peabody-Essex Museum)。波士頓美術博物館1892年整體購入他的藏品,被稱為「莫爾斯收藏」(Morse Collection),約有六千件,絕大多數是17世紀至19世紀日本陶瓷。
  • 湘潭市博物館新添111件藏品
    市博物館獲贈的三件戰國彩陶。湘潭在線3月26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曾明輝 通訊員 周佳凡)近日,我們從市博物館獲悉:日前舉行的第19屆湖南文物國際博覽會文物捐贈儀式上,捐贈方湖南文物總店總經理郭學仁、民間收藏家盧運全分別將111件藏品捐贈給市博物館,包括一件戰國彩繪陶敦、一對戰國彩繪陶尊缶、108件傳統木工工具。
  • 湖南株洲樊女士向鎮江博物館捐贈70餘件文物
    金山網訊 近日,鎮江博物館工作人員趕赴湖南株洲樊女士家中,接受文物捐贈,並精心打包妥善保管,目前70餘件文物已安全運抵鎮江
  • 國家海洋博物館徵藏品兩萬件 設計方案基本敲定
    據悉,國家海洋博物館選址於濱海旅遊區南灣,位於1平方公裡左右的海洋文化公園內,佔地面積30公頃,總投資22.17億元,年內開工,工期三年。博物館總體建築面積約8萬平方米,日接待能力約7000人。博物館建成後將免費向市民開放,周邊將配套輕軌、公交、旅遊大巴等便利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