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看臉的世界,長得好看的人容易獲得世界的善意,長得不好看的人容易獲得---好人卡。
以前有一個段子:長得醜不是你的錯,但是長得醜還出來嚇人那就是你的不對了。但是相比於你在這個世界的前10個月,你已經好很多了。因為:你剛開始只是一個球!
使盡洪荒之力到達子宮以後,我們出於本能開始從一個球變成兩個球,在歷經10個月的發育之後,成了現在的模樣。黑布隆冬的的十個月裡,也不知道應該長成什麼樣,大家隨便開心就好。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因素會影響我們的內在美:比如心臟、血管、視力、聽力、神經等。
為了確保神經發育完整,從懷孕前6個月爹媽就會補充葉酸。尤其是當媽的,葉酸的補充方式有自然合成的,效率最高。還有社區和海淘回來的片劑,超過一半兒以上都是安慰劑。
而我們最初發育的器官是心臟,因此從準備懷孕開始,爹媽就要儘可能的不要喝酒,尤其是喝醉那種。
調查發現,與不喝酒的人相比,在懷孕前三個月喝酒的父親生下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寶寶可能性達44個百分點。
如果是酗酒者,不論是爸爸還是媽媽,那麼寶寶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可能性就可達52%
寶媽們可能會問:「什麼?上個月我們喝了頓啤酒,今天發現懷孕了,怎麼辦?孩子能不能要?!會得心臟病嗎?以後能痊癒不?「
說到這裡,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備孕與喝酒這個問題,清楚了解喝酒、豪飲與產前酒精暴露的區別
在喝酒這件事上,多少怎麼算呢?
一般來說,大量飲酒被定義為一周≥14標準杯,也就是說每天至少喝一大瓶啤酒或事二兩白酒。
1標準杯(含10g酒精)定位儀:360ml(12盎司)啤酒或是低度酒精飲料,15ml(5盎司)葡萄酒,或45ml(1.5盎司)烈酒,如一兩白酒。
中量飲酒為一周3-13標準杯,而適度飲酒為一周2標準杯,也就是一周喝一瓶啤酒或2杯葡萄酒。
而產前酒精安全攝入量沒有一個確切的參考標準,這裡給一個產前酒精暴露的參考量:
每周飲酒≥6標準杯,且≥持續兩周
每次飲酒≥3標準杯,且一頓飯3兩白酒,累計兩天以上
雖然目前沒有確切的數據,但是我們對於飲酒後至畸風險的認知應該包括2個層次:
首先,男方孕前大量飲酒會導致性腺功能異常,包括睪酮產生減少,陽痿和精子生成減少。
女方孕前大量飲酒會出現受孕延遲,受孕後飲酒可導致胎兒酒精譜系障礙,涉及了面容表現、結構性缺陷、生長遲滯、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的發生率為0.7%,
所以,從備孕起無論男女都應儘可能避開飲酒,孕期寶媽更應該注意不攝入酒精。
而類似「我吃了酒心巧克力」,「我們擼串喝了半杯啤酒」這種情況,也不用過分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