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提到故宮,人們馬上想到的便是北京故宮,那座由明成祖朱棣始建,舊有紫禁城之稱的規模宏大的皇家宮殿,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為完整的木構建築群。
那在朱棣修建北京故宮之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宮殿是哪裡呢?其實還是故宮,只不過這座故宮,不在北京,而是在南京,今天稱為南京明故宮。並且,南京明故宮是後來北京故宮的建築藍本。
只不過,歲月流逝,當年的宮殿建築早已不存,只剩下一些建築遺蹟,留給人們一窺他曾經的風採。
如今,明故宮遺址,已闢為公園,供人們遊覽參觀。其實,來到這裡,純屬偶然。從南京博物院出來,去坐地鐵,這一站名字就叫明故宮站,就在公園的旁邊,理所當然的就進去轉了轉。
明故宮,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此時,朱元璋佔據南京,開始營建宮殿。元朝滅亡,朱元璋定都南京後,又在原有基礎上開始大規模擴建。到朱棣遷都北京之前,明故宮作為皇宮歷洪武,建文,永樂三朝,共五十餘年。
朱棣定都北京,以南京為留都,明故宮雖不在作為皇宮使用,但是依舊為皇家管理。
明朝滅亡後,皇城改為清駐防城,後經天平天國等戰爭,皇城建築悉數毀於戰火,斷壁殘垣,一片荒涼。
1927年,修建明故宮飛機場,1928-1929年又修築中山路,將核心區遺址一分為二。
建國後,1956年,明故宮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山路北為明故宮遺址公園,其內有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等建築基址,柱礎猶存。
路南同屬明故宮範圍,為午門所在地,同樣闢為公園,名為午朝門遺址公園。園中有保存完整的午門,磚牆整齊,門洞高大,可沿馬道登城,門樓雖不存,但是,可見城上整齊的柱礎遺蹟,遙想當時的莊嚴。
午門內的玉帶河,金水橋,同樣有遺蹟可尋,相比之下,午朝門公園的可觀賞性要比路北的宮殿基址強多了。在園北還有一處奉天門遺址石刻園,裡面遍布柱礎等石質構件,多達五百餘塊,都成為了明故宮的見證。
尋覓歷史,重逢古蹟,挖掘鄉土,留存記憶。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用照片記錄看過的風景,用文字書寫走過的足跡,如果你也喜歡歷史,如果你也喜歡旅行,那麼,我們可能會發生一些故事,歡迎關注,感恩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