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南京地鐵站遠離明故宮遺址

2021-01-09 華夏經緯網

  這是一場歷史文物古蹟與現代文明的「較量」:因為南京是六朝古都,明故宮遺址是其最為重要的「城市密碼」;而代表現代文明和拉動南京經濟的地鐵要不要從歷史的身上碾過,成為雙方衝突的引線。7日,記者獲悉,「持久戰」日前已決出了勝負,國家文物局明確表態:600年的明故宮遺址上不能「跑」地鐵,建議站點移至明故宮保保護範圍之外。

  國家文物局:

  站點應遠離明故宮遺址

  據了解,國家文物局有關明故宮遺址上能不能設地鐵站的相關文件,上個月底已下發到江蘇省有關部門。文件中稱:明故宮遺址現已升格為全國重點文保級單位,在該遺址上建地鐵站對原貌破壞、原址保護都是相當不利的,不同意在中軸線上建地鐵站,建議移至明故宮保保護範圍之外。

  國家文物局認為,明故宮遺址在初步勘探中就發現了東西宮、太廟遺址等,地下蘊藏文物極為豐富,希望進一步勘探。同時,為了能夠保護好明故宮遺址的「五臟六腑」,國家文物局希望地鐵站點遠離明故宮遺址區。他們還舉了羅馬地鐵的例。據介紹,羅馬地鐵只有兩條線,因為地下文物豐富,地鐵線路的站點分布極不均勻,時短時長。南京也可以效仿羅馬地鐵,尤其是明故宮站點,挪遠點或者取消,相信南京市民也都會理解。

  權威專家預測:

  明故宮站點可能要消失

  明故宮遺址中軸線上設站點的方案被國家文物局一票否決之後,有關部門會把相關站點設在哪?對此各相關部門都搖頭,表示不知道,還沒有定論。

  而據權威專家推測,明故宮站點恐怕要在地鐵二號線上消失,也就是說,二號線原本有19個站點,將來會變成18個站點。這位不肯透露姓名的專家說,按照國家文物局的精神,就是要完全避開明故宮遺址,而明故宮遺址的範圍非常大,南航校園內曾經發現過太廟遺址,體工大隊、南京博物院小門等都在明故宮遺址的範圍內,為了不傷及明故宮遺址「毫髮」,只能選擇不設站點。

  多位文物專家:

  中軸線上無站點是好事

  昨天下午,當記者把國家文物局不同意明故宮遺址中軸線上設地鐵站點的消息告訴相關專家時,一位專家在電話裡對記者大呼:「好,真是好消息!」一位文物專家說,南京明故宮是北京故宮的藍本,是南京歷史上第一個全國統一王朝的皇宮。現在明故宮遺址雖然所剩不多,但它堪稱是南京的一個寶藏,是南京所剩不多的大遺址宮殿,而目前國家對大遺址項目的保護極為重視。採訪中,另一位文物界的專家則激動地表示,地鐵站點不設在明故宮遺址中軸線上,這是南京市民的福氣。

  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說:「明故宮遺址則是標準的大遺址宮殿。在保護大遺址問題上,不是光看地下文物有多少,更應該看中它的空間關係,不管有沒有文物都應該保護起來。現在人們看文物有沒有價值,不是說金銀珠寶就有價值,而是看它的空間價值,看它能夠給市民帶來多少文化信息。」

  方案連結:

  明故宮站備選方案

  方案一:把站點設在南航門口

  優點:如果站點設在這裡,可以和將來的地鐵六號線形成「丁」字形交會,不僅乘客換乘方便,也很巧妙地避開了明故宮這個600多年的遺址。

  缺點:部分規劃專家擔心客流量受影響。

  方案二:把站點設在南京軍區體工大隊附近

  優點:專家認為,地鐵站設在這裡,不僅客流會很多,而且也避讓了文保單位。

  缺點:和地鐵六號線換乘不便。

  方案三:東移至維景酒店邊

  優點:「搬」到清溪路以東、中山門以西,具體位置為南京維景國際大酒店和南博大門之間。這樣移動之後,一方面可以保護明故宮遺址不受損壞,一方面又可以拉動南博的人氣,另外也為市民遊明孝陵、中山陵等提供了方便。

  缺點:與地鐵六號線換乘不便,地鐵站點長度不一。

  新聞回顧

  明故宮站站點一波三折

  時間:初定規劃時

  中軸線方案遭遇「掰手腕」

  按照南京規劃部門的最初設計,南京地鐵二號線明故宮站選址確定在明故宮中軸線上,即地鐵將橫穿明故宮遺址的「心臟」。理由是:「這樣可以使二號線與將來的南京地鐵六號線形成上下交匯點,不僅有利於地鐵正常運營,還方便乘客換乘不同線路的地鐵。」 但這一方案立即遭到南京文物保護部門和文物保護專家的強烈反對。南京東南大學建築系古建築專家潘谷西稱,如果地鐵出口處設在明故宮中軸線核心地帶,勢必要在遺址上挖開一個10000平方米的大坑,這將嚴重破壞地下豐富的文物區。於是,因為嚴重分歧,雙方進入對峙。

  時間:2006年3月

  新方案出臺

  隨著地鐵二號線5月份全面施工的臨近,南京有關部門召集南京市園林、建設、規劃、交通、文物及地鐵建設等部門進行了一次「專題研討」。有關部門提出了兩個折中方案:一是南京地鐵二號線明故宮站選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旁;二是把站點設在明故宮公園以西的南京軍區體工大隊附近,好處即可避讓明故宮地下及地面的文物保護區。但最後討論的結果傾向於明故宮中軸線方案。南京園林局認為選此方案「需要移動的大樹少」;交通、建設部門認為,「這個方案最有利於今後交通的組織及與未來地鐵六號線的銜接。」

  只有南京文物部門及文物專家們執著地認為這樣會斷了「龍脈」,「如果地鐵站點設在明故宮的中軸線上,必然毀壞了明故宮的主體,讓明故宮的皇家氣息蕩然無存,不管怎麼恢復,對遺址都會有影響。另外,站點處人來車往,文物不易保護。」

  時間:2006年4月底

  「中軸線方案」沒戲

  快報率先獲悉,明故宮遺址即將升級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意味著明故宮地鐵站建在明故宮中軸線上沒戲。 同時,一個新方案又浮出了水面:把明故宮站東遷至中山門內南京博物院附近。

  時間:2006年5月

  悄然定下「中軸線方案」

  5月下旬,南京市民發現,先前強烈反對將地鐵站點選在明故宮的文物保護部門卻開始在明故宮附近抓緊考古勘察。難道事有變卦?果然,南京地鐵明故宮站選址傳來最新說法:基本敲定在明故宮中軸線上。方案已送往江蘇省有關部門,等待最後的批覆。

  時間:2006年5月26日

  「中軸線方案」又存變數

  25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有關6月10日「文化遺產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文化部部長孫家正提前宣布明故宮遺址升級國保,身份變了,標誌碑、審批權及保護力度都要變,明故宮遺址上能否建地鐵站審批權從省政府到了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中軸線方案」能否最終通過,再存變數。

  相關連結:

  明故宮遺址 兩次「虛驚」

  人們常說,虛驚一場。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對於南京這座文物埋藏豐富的城市而言,難免會遇到建設與文物「打架」的時候,關鍵還要看協調的結果。

  仔細算來,發生在明故宮遺址上的大事有兩回:上世紀90年代,有人提議把江蘇大劇院建在明故宮遺址上,當時的項目費達4000多萬元。在動土之前,幸好有關部門清醒:在省級文保單位上動土,要先考古勘探;結果考古人員在明故宮遺址勘察發現了太和殿臺階的保護石,於是,這一項重點工程被暫時擱置。一直到現在,江蘇大劇院還沒找到適合「安家」的地方。

  10多年後,明故宮遺址以其獨特的歷史價值,躋身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就在公布前,有人再次對明故宮遺址打起了主意,決定把地鐵二號線明故宮站點設在明故宮遺址的中軸線上。如果真設在這裡,1萬多平方米的大豁口,對明故宮遺址而言,無疑是傷筋動骨,有專家說,這將徹底毀了明故宮遺址!好在,考古人員又做了勘探,結果發現了丘陵土、鵝卵石以及六朝以來歷代的磚石。這些考古顯示:明故宮遺址地下文物不僅豐富,可以見證南京從六朝到明代的歷史變遷。如今,國家文物局終於明確批示:明故宮遺址不能設在明故宮中軸線上。 (現代快報 撰文 記者 毛麗萍 胡玉梅)

相關焦點

  • 南京明故宮遺址保護之辨
    當地文化部門稱《南京明故宮遺址保護總體規劃(2012--2032)》方案將不搞假古董,但也表示方案考慮午門加頂、復建東北角樓。明故宮遺址如何保護,引起媒體和市民的廣泛關注。近年來,南京提出「堅持以文化為魂,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在「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先人」的理念引領下,著力推進明城牆、大遺址、民國建築保護,促進了歷史文化名城的整體保護。
  • 江蘇南京:明故宮遺址公園
    明故宮遺址我們知道中國有四個故宮,從北到南分別是瀋陽故宮、北京故宮、南京故宮、臺北故宮。南京故宮目前只剩下了遺址,許多宮殿和牆體遭到了破壞,只剩下了一片斷壁殘桓,所以在這個地方也不再被稱作故宮,而是被叫做明故宮遺址公園,這個遺址公園目前是免費對公眾開放的。曾經的世界第一宮殿是如何一步步走下神壇的早在元末,南京故宮就已開始修建,但真正形成規模,還是在明朝,所以南京故宮又被稱為「明故宮」。
  • 南京將建明故宮遺址公園 強調不會大規模拆遷
    眾多專家舉手表決,通過了由東南大學教授陳薇領銜設計的《南京明故宮遺址保護總體規劃(2012~2032)》方案,目前已經提交到了江蘇省文物局。本月底,江蘇省文物局將召集專家們對這份保護方案進行論證、優化,之後再報批國家文物局。
  • 明故宮遺址公園,北京故宮的「靈感來源」,如今只剩幾座孤樓
    曾經的世界第一宮殿,北京故宮都以它為藍本,如今只剩幾座孤樓——南京明故宮遺址公園遊記。南京曾是明朝的都城,當時的皇宮就在今天的中山東路明故宮地鐵站旁。經歷了歲月的洗禮,曾經輝煌一時的明朝皇宮,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建築群,世界第一宮殿,到如今只剩幾座孤樓。
  • 南京明皇宮遺址遭遇商業開發
    距今已有600年歷史的南京明故宮,系由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創建、其子朱棣擴建,整個建設過程逾時20年,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被稱為「世界第一宮殿」。    明故宮原佔地面積超過100多公頃,部分遺址(位於南京市中山東路南北兩側)至今仍可見,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南京市地下文物重點保護區。
  •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明故宮遺址公園訴說南京的過往
    如今的南京已經是國際化大都市,這次去南京主要的目標是明故宮,也許大家對這座遺址並不是很熟悉,說到故宮是對北京的熟悉,但其實明故宮是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的皇宮。但曾經的威武莊嚴已經不復存在,有的只是遺址了。如今的明故宮遺址公園並不是當年的宮殿,而是一座仿古建築,有著金色的琉璃瓦和紅色的柱子還有漢白玉龍紋路。
  • 明中都奉天殿金水橋遺址本月發掘
    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消息,6月9日,2018年中國文化遺產日安徽省主場活動在鳳陽舉行,故宮明中都皇故城考古工作站和鳳陽明中都皇故城國家大遺址公園現場正式揭牌,再次引起廣泛關注  即將啟動  故宮專家參與奉天殿、金水橋發掘  6月9日上午,故宮明中都皇故城考古工作站在鳳陽正式揭牌。這也標誌著,故宮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將正式攜手,開展明中都皇故城考古遺址發掘和多學科研究。
  • 南京紫禁城將完整展示:消失的明故宮
    近日,國家文物局通過了「明故宮遺址核心區環境整治和重點遺蹟展示工程的立項」,未來明故宮要通過地面景觀標識來展示遺蹟,完整展現這座消失的「紫禁城」。不過對多數市民們來說,現在提到明故宮,想到的僅僅就是明故宮遺址公園,身處其間,看著斷壁殘垣與磚頭瓦塊,根本無法想像出這座皇宮昔日的面貌。
  • 南京明故宮是如何被毀的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正式即位後,改應天府為南京,並開始全面地建設都城與皇宮。宮殿建設幾經反覆,最終於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建成完整的明南京皇宮。然而,現在的南京明故宮僅存柱礎、城門等部分遺蹟。那麼,明故宮究竟毀於誰手?
  • 明故宮遺址一帶曾有機場 南京先後建有13個機場
    在南京明故宮遺址一帶,歷史上曾經有個明故宮機場,現在的瑞金路小學還有一兩百米的機場跑道遺址,新浪微博@秦淮發布前不久發布的這條消息吸引了不少市民的關注。揚子晚報記者昨天探訪時發現,瑞金路小學自今年9月開始進行綜合改造,曾經的機場跑道早已掩埋在歷史的塵土之中。
  • 南京被指在明皇宮遺址上搞商業開發 官方回應(圖)
    南京被指在明皇宮遺址上搞商業開發 官方回應(圖) 2015-09-10 09:09:14   從前晚起,一則「南京明故宮遺址遇百億開發,考古結果9年秘而不宣」的新聞,讓南京這座古城的文物保護遭受了質疑。
  • 南京明故宮是如何消亡的|真問真答
    今日南京市民的生活記憶中,「明故宮」更多的是 2 號地鐵線的一個站名。所以不斷有人討論同一個問題:明故宮究竟毀於誰手?▍民國時期修建的中山東路將故宮遺址一分為二,明故宮現存的地面遺蹟集中於道路兩側。宮城遺蹟主要有午門至奉天門段遺址所在的午朝門公園、三大殿和後二宮建築遺址所在的明故宮公園、東華門和西華門遺址公園;皇城遺蹟有西安門遺址公園、玄津橋、外五龍橋等。
  • 蘇印丨走進南京明故宮
    其實還是故宮,只不過這座故宮,不在北京,而是在南京,今天稱為南京明故宮。並且,南京明故宮是後來北京故宮的建築藍本。只不過,歲月流逝,當年的宮殿建築早已不存,只剩下一些建築遺蹟,留給人們一窺他曾經的風採。如今,明故宮遺址,已闢為公園,供人們遊覽參觀。其實,來到這裡,純屬偶然。
  • 南京|玩轉總統府+明故宮
    南京總統府不僅歷史顯赫,而且還是一座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築,因其獨特的風格、優美的景色成為了南京遊的必遊之地。明故宮是明初三朝皇宮,其建築宏偉,氣勢巍峨,沿中軸線布局的方式開創了明皇宮的設計先河,成為北京故宮的藍本。
  • 南京明皇宮遺址出土「大內侍衛」銅牌,銅牌上寫著這樣一段話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在揭秘之前,小編需要先說一下這件銅牌的來歷,而說起它的來歷,那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地方——明皇宮,這可不是北京的故宮,而是它的「老大哥」——南京故宮。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定都南京,於是集全國之力修建明皇宮,前後共耗時二十多年,佔地面積也超過100萬平方米(北京故宮才70多萬平方米),它也就被譽為是「世界第一宮殿」。
  • 北京故宮與南京明故宮哪個大?專家稱實地測量才算
    「論秀麗和雄壯,這座城市超過世上所有其他的城市……」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利瑪竇在訪問了北京之後,還把北京和南京作了一番比較:此一城市之規模,其房舍之布置計劃,其公共建築物之結構,以及其防禦工事等,均遠遜於南京。  利瑪竇對南京的皇宮讚賞不已,「我還沒有見過世界上哪個國家的皇宮像南京的明故宮這樣雄偉!」究竟有多雄偉?
  • 南京明故宮比北京故宮還大,但為什麼沒有人去呢?
    南京故宮,建立於明朝時期,並且從朱元璋開始的三位皇帝分別在這裡生活了54年之久。南京故宮當時耗時26年才建成,總面積也比北京故宮大30萬平方米,如今已有600歲。當時的明故宮非常的輝煌氣派,甚至比北京故宮的建築更加華麗和輝煌。但是如今一眼望去卻儘是一片悽涼之景,不禁讓人感嘆物是人非。
  • 南京將打造明皇宮遺址公園
    南京將打造明皇宮遺址公園 來源:中國江蘇網|2014-08-12 13:10:16 摘要:明城牆開放,六朝博物館等3個博物館新開,南京文化拼圖將讓全世界感受南京這座千年古城的歷史變遷、文化風貌。
  • 怪象在明故宮屢現 揭開南京"百慕達"的真相
    後來,清軍佔領了南京,清軍將軍、都統二署設在明故宮。他們在裡面肆意折騰,明故宮就剩下大致輪廓了。   明故宮遭受的第三次浩劫發生在清朝末年。太平軍進攻南京,與駐紮在明故宮的駐防清軍進行激烈的戰鬥,明故宮成了雙方交火的戰場。
  • 怪象在明故宮屢現 揭開南京「百慕達」真相
    後來,清軍佔領了南京,清軍將軍、都統二署設在明故宮。他們在裡面肆意折騰,明故宮就剩下大致輪廓了。  明故宮遭受的第三次浩劫發生在清朝末年。太平軍進攻南京,與駐紮在明故宮的駐防清軍進行激烈的戰鬥,明故宮成了雙方交火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