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將建明故宮遺址公園 強調不會大規模拆遷

2020-12-19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7月12日消息: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600多年後,昔日恢弘的皇宮已化為塵土。2014年,南京將建成明故宮考古遺址公園。對於一個已經荒廢的「明皇宮」而言,要讓它「回」到600多年前,幾乎不可能。那麼,未來在這個遺址公園裡,我們能看到什麼?

眾多專家舉手表決,通過了由東南大學教授陳薇領銜設計的《南京明故宮遺址保護總體規劃(2012~2032)》方案,目前已經提交到了江蘇省文物局。本月底,江蘇省文物局將召集專家們對這份保護方案進行論證、優化,之後再報批國家文物局。

規劃重在保護和展示明故宮遺址

南京市文廣新局局長陳光亞說,600多年前明故宮什麼樣,看看北京故宮就知道了。當年朱棣遷都北京,下令模仿南京故宮的樣子,建造了北京故宮。

不過,昔日的輝煌今不在。陳光亞說,600多年時間裡,明故宮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皇宮的核心區內除了現在的明故宮廣場、午朝門公園外,還有很多民國建築。比如,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勵志社等,這些民國建築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顯然,不可能讓民國建築搬家。「這是對歷史負責。」

午門滲水太嚴重,考慮「加頂」

「這是一個保護工程,沒有像網絡傳言的那樣要復建西華門、東華門等。」陳光亞坦言,其實南京市文廣新局此前共邀請了三家有相關經驗的設計公司,其中美國、澳大利亞公司設計的方案「太時尚」了,而東南大學的方案勝在「保護」。陳光亞說,東南大學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研究明故宮保護方案了,他們突出強調了原真性。「明故宮考古遺址公園肯定不會出現21世紀的假古董,不會有大規模的拆遷,不會有大規模的工程。」

陳光亞介紹,因為午門滲水非常嚴重,所以專家們考慮給午門加個「頂」。專家們說,午門是明朝宮城正門,是明故宮僅次於三大殿的重要建築之一,午門的選址位於外秦淮河和富貴山的中點,對它進行保護非常有必要。

不過,午門究竟要不要加頂,加個什麼風格的頂,目前還在探討階段。

2014年前將完成標識系統設置

這次的保護規劃是20年的,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是2012-2014年,對明故宮遺址整體形成「一線、一環、三點」的展示結構,一線:明故宮中軸線的展示,重點為御道街的景觀改造和兩個公園的本體展示和環境改造。一環:中山東路以北明故宮宮壕的環境整治。三點:明故宮三大殿遺址考古保護棚、午朝門加蓋保護展示和復建宮城東北角樓。

第二階段是2015-2023年,明故宮遺址中期整體形成「一片、三環、多點」的展示結構。一片:明故宮中軸線中心區的完整保護與展示。三環:溝通明故宮宮壕;調整明故宮環路;完成皇城沿線標識。多點:乾清宮、省躬殿、坤寧宮、太廟的考古展示;完整西安門遺址公園、建設東安門遺址公園、東華門遺址公園、西華門遺址公園。

第三階段是2024年-2032年,對明故宮遺址遠期整體形成「一片、八點、三線」的展示結構。一片:明故宮宮城遺址的完整展示。八點:太廟、社稷廟、皇城六門(洪武門、承天門、端門、東安門、西安門、北安門)遺址展示。三線:中軸線完整展示;皇城牆走線與皇城壕殘存部分展示;東安門至東華門和西華門至西安門的東西連線展示。

陳光亞介紹說,很多方案都沒有最終敲定。可以確定的是,在2014年,南京市將在明故宮遺址上豎起標識系統。「經過考古發掘,明朝皇宮各個大殿、水系、道路分別是怎麼布局的,已經非常清晰了。」陳光亞說,要再現明皇宮的輝煌,不一定要復建建築,可以用標識來反映,這也被專家們普遍認同。

御道街向南延伸到外秦淮河

據介紹,南京明故宮遺址保護範圍總面積為101.25公頃。「我們想用視覺的方式來恢復它。」陳光亞介紹,比如製作一個一定比例的大沙盤,就可以讓市民和遊客感受到600多年前南京的紫禁城是什麼樣的。

現在的御道街,在600多年前是皇家專屬領地的道路。它的起點在午朝門內,是一條寬約6米磨得極其光亮的青石板小道,「通過考古勘探,我們發現,其實600多年前的御道一直連到外秦淮河。」陳光亞說,如果國家文物局批准,將來要把御道街一直向南延伸,延伸到外秦淮河。那一帶不涉及拆遷,沒有什麼阻擋。

推薦閱讀:

南京:寶船廠遺址公園昨「免費遊」 遊客激增10倍

遼寧:工業遺產有望「打包」申遺 將建遺址公園

明故宮遺址公園要有「殘缺美」【評論】

南京多方徵集設計方案 將建明故宮遺址公園

(來源:中國網)

相關焦點

  • 江蘇南京:明故宮遺址公園
    南京故宮目前只剩下了遺址,許多宮殿和牆體遭到了破壞,只剩下了一片斷壁殘桓,所以在這個地方也不再被稱作故宮,而是被叫做明故宮遺址公園,這個遺址公園目前是免費對公眾開放的。曾經的世界第一宮殿是如何一步步走下神壇的早在元末,南京故宮就已開始修建,但真正形成規模,還是在明朝,所以南京故宮又被稱為「明故宮」。
  • 陳薇: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公園的設計
    來源:景觀中國網 大報恩寺遺址公園以及牛首山遺址公園項目昨日揭開面紗,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內原宋代長幹寺地宮上將搭建一個輕質保護塔,佛頂骨舍利將迎請至牛首山遺址公園建地宮供奉
  • 南京明故宮遺址保護之辨
    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中,我們應當如何看待遺址的歷史文化價值?如何依照法律保護好文物的真實性?如何用公開透明的機制保障決策的科學和民主?近日,在南京明故宮遺址公園概念性規劃設計方案國際競賽中,東南大學規劃方案勝出。
  • 南京將打造明皇宮遺址公園
    南京將打造明皇宮遺址公園 來源:中國江蘇網|2014-08-12 13:10:16 摘要:明城牆開放,六朝博物館等3個博物館新開,南京文化拼圖將讓全世界感受南京這座千年古城的歷史變遷、文化風貌。
  •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明故宮遺址公園訴說南京的過往
    如今的南京已經是國際化大都市,這次去南京主要的目標是明故宮,也許大家對這座遺址並不是很熟悉,說到故宮是對北京的熟悉,但其實明故宮是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的皇宮。但曾經的威武莊嚴已經不復存在,有的只是遺址了。如今的明故宮遺址公園並不是當年的宮殿,而是一座仿古建築,有著金色的琉璃瓦和紅色的柱子還有漢白玉龍紋路。
  • 南京明故宮是如何消亡的|真問真答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正式即位後,改應天府為「南京」,並開始全面的都城與皇宮建設。宮殿建設幾次反覆,最終於洪武二十五年(1392)建成完整的明南京故宮。▍《洪武京城圖志》載南京皇城圖。遵循禮制、強調軸線的南京明故宮也是後來明成祖遷都北京設計宮城的藍本。然而,現在的南京明故宮僅存柱礎、城門等部分遺構。
  • 南京明皇宮考古結果9年秘而不宣 遺址上蓋高樓
    澎湃新聞記者 趙昀  距今已有600年歷史的南京明故宮,系由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創建、其子朱棣擴建,整個建設過程逾時20年,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被稱為「世界第一宮殿」。  明故宮原佔地面積超過100多公頃,部分遺址(位於南京市中山東路南北兩側)至今仍可見,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南京市地下文物重點保護區。如今,在明故宮皇宮遺址西南角40萬平方米的地塊上,一個總投資額達200億元的商業地產項目——中航科技城,正在開工,處於火熱建設中。
  • 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大規模整治拆遷本月啟動
    中新社鄭州七月六日電 (記者史寶銀)鄭州市將對商城遺址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大規模整治拆遷。屆時,鄭州商城古城牆兩側二十米以內的建築將全部拆除,完整的城牆輪廓將展現在人們眼前。  據了解,鄭州商城發現於一九五五年。
  • 西安市區,有一座比故宮還大的遺址公園,遊人稀少卻「唐味」十足
    說起中國古代最大的宮殿,很多人都會想到北京故宮,事實上,北京故宮是現存最大的木造建築群之一,據說有九千多個房間,說起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王宮,只有唐朝的大明宮,其面積相當於北京故宮的4.5倍,被稱為千宮宮、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
  • 國家文物局:南京地鐵站遠離明故宮遺址
    新聞回顧  明故宮站站點一波三折  時間:初定規劃時  中軸線方案遭遇「掰手腕」  按照南京規劃部門的最初設計,南京地鐵二號線明故宮站選址確定在明故宮中軸線上,即地鐵將橫穿明故宮遺址的「心臟」。理由是:「這樣可以使二號線與將來的南京地鐵六號線形成上下交匯點,不僅有利於地鐵正常運營,還方便乘客換乘不同線路的地鐵。」
  •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來西北大學講課啦!力贊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
    清理文物、梳理典籍、修繕房屋、整治環境,打掃故宮370間房子,從「對雜草宣戰」到汙水截流、房屋搬遷,終於在21世紀到來之時,故宮迎來了「新生」。我們將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他回憶了西安大明宮遺址公園的改造項目。在這裡,為保護文化遺產進行了大規模的拆遷,10萬老百姓生活也隨之得到改善,考古工作古建築研究的成果也得以展現。這些工作不僅讓城市經濟得到了發展,更讓城市文化得到了彰顯。
  • 蘇印丨走進南京明故宮
    其實還是故宮,只不過這座故宮,不在北京,而是在南京,今天稱為南京明故宮。並且,南京明故宮是後來北京故宮的建築藍本。只不過,歲月流逝,當年的宮殿建築早已不存,只剩下一些建築遺蹟,留給人們一窺他曾經的風採。如今,明故宮遺址,已闢為公園,供人們遊覽參觀。其實,來到這裡,純屬偶然。
  • 明故宮遺址公園,北京故宮的「靈感來源」,如今只剩幾座孤樓
    曾經的世界第一宮殿,北京故宮都以它為藍本,如今只剩幾座孤樓——南京明故宮遺址公園遊記。南京曾是明朝的都城,當時的皇宮就在今天的中山東路明故宮地鐵站旁。經歷了歲月的洗禮,曾經輝煌一時的明朝皇宮,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建築群,世界第一宮殿,到如今只剩幾座孤樓。
  • 南京600年宮樓️市區中頹舊斑駁美,人跡罕至大發現
    在南京九年多,竟然剛發現這個地處繁華市區、經過600年風吹雨打的「勝地」——午朝門公園 #午朝門公園#。厚重的古老城牆,很少為年輕人所知。.拍照指數️️️️️城臺斑駁巍峨,雕紋清晰可見。這裡,曾是明代皇宮的正南門,是明王朝留給南京的宮廷遺址。如今的午門,漢白玉須彌座和三孔券門均保存完好。進入午門,有五座石橋,稱「內五龍橋」,橋下為內御河。.
  • 南京這座宮殿,曾是三朝皇宮如今卻淪為遺址公園,網友覺得太可惜
    比如,北京的標誌性建築就是故宮、天安門等,有的建築因年代久遠而具代表性,有的建築憑藉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而聞名遠近。今天要介紹的這座宮殿,它是南京很有特色的建築,曾接待過3位皇帝,比故宮建成得還要早。它就是南京故宮,又稱明故宮、南京紫禁城。提起南京,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南京是一個充滿歷史滄桑感的城市,不僅有濃厚的歷史氣息,還有特色的小吃吸引了無數遊客。
  • 南京明皇宮遺址遭遇商業開發
    至少在9年前,南京市文物部門就在該地塊內發現了明代皇宮西牆的牆基,卻從未向社會公開過這項重要的考古發現,也未將其公布為文物。反倒是中航科技城在其官方網站中突出強調了這一點。這家房地產公司在其文案中寫道,該項目是「皇城內的風水寶地」。
  • 南京主城區迎來大規模拆遷!一大波人身價暴漲……
    鼓樓,可以說是這兩年來除了浦口以外的拆遷大區了。地處主城,老房子很多,城市開發、更新進一步需求,就帶來了大體量、大規模的拆遷。 6月以來,鼓樓已經接連發布了8則有關拆遷徵地的公告,共涉及5個片區!
  • 南京除了明孝陵,還有一座大明皇宮的遺址公園,如今頹敗不堪
    這些年,江蘇人也自我調侃南京為徽京,主要就是因為南京與安徽的緊密聯繫,想想不怪當年,朱元璋會將國都定在南京。由於南京的明王朝很早便被朱棣取代,再加上南京在近代以來的不幸,明王朝留下的遺蹟真的很少很少,除了明孝陵這一處埋葬朱元璋和馬皇后的陵寢。
  • 南京紫禁城將完整展示:消失的明故宮
    近日,國家文物局通過了「明故宮遺址核心區環境整治和重點遺蹟展示工程的立項」,未來明故宮要通過地面景觀標識來展示遺蹟,完整展現這座消失的「紫禁城」。不過對多數市民們來說,現在提到明故宮,想到的僅僅就是明故宮遺址公園,身處其間,看著斷壁殘垣與磚頭瓦塊,根本無法想像出這座皇宮昔日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