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麼原因使春節漸漸失去年味?

2020-12-20 英山人餘夢雲

到底是什麼原因使春節漸漸失去年味?什麼叫年味?年味是由熱烈的氛圍、翹首以盼的期待、煙花爆竹聲聲不絕、瓜子花生肉味飄香、門聯燈籠結彩、等等,烘託出來的。

記得小時候農村有句順口溜叫:大人望種田,小孩望過年。每到過年,能盼到一雙新鞋穿、或者是一件新衣服、能吃幾餐飽飯、能吃上一年未吃過的豬肉、吃上一條魚、一隻雞、能吃到瓜子花生、能夠很奢侈的要一毛兩毛錢去買火炮、去買煙花爆竹、小夥伴們盡情的瘋玩。那種濃濃的年味,新鮮刺激的感覺,將年味襯託的愈加強烈。

而大人們也是放下手中的活,積極的準備過上一個好年。再苦再窮,都會按照農村的習俗,準備一些年貨。什麼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煮年肉、二七洗舊跡、二十八打粑恰、二十九煮豬首、三十夜的洗大賊,貼對聯、扎燈籠,等等。大人們的積極參與、精心的準備,讓小孩感到十分的幸福和溫馨!

那時農村人口多,小孩多,一家有五六個小孩。家家戶戶、老少幾代人在一起有七八口、十來口人之多,就算窮得叮噹響,什麼都沒有,但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圍爐夜話,也為過年帶來許多溫馨的氛圍,熱鬧的場景。

如今過年雖然仍然是最重大的節日,辭舊迎新、年輪的更迭,依然是人們最敬重的節日。但少了期盼、少了為其傾力準備的濃重、少了一家人圍護夜話的熱鬧氛圍、少了得到一件新衣服的喜悅心情!

究其原因:(1)人口少了,一家人在一起多的五六口人,少的三四口人。而且有些人為了工作,過年不能回家的都有。單單一個家庭而言,就沒有以往熱鬧。

(2)如今生活富有了,平時吃慣了大魚大肉,穿盡了時髦衣衫,過年也不過如此,少了新鮮刺激感。

(3)就城裡而言,平時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為城市帶來了喧囂和熱鬧。過年時,大量的務工人員返鄉,城市一下子變得冷清了。

(4)以前從三十到十五不停歇的煙花爆竹聲,為過年增添了濃濃的色彩。現在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減少汙染、減少安全隱患的同時,讓過年暗然失色。

總之,春節漸漸失去年味,是與人口減少、人口老齡化有關,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關。人們衣食住行的水準,等於天天在過年。對一些傳承習俗的不以為然,對於準備過年變得不那麼期盼和濃重。煙花爆竹的禁燃,也減少了春節的年味~~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妥,請留下寶貴意見。歡迎大家積極參與探討三農問題,敬請關注三農創作者:英山人餘夢雲。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年漸漸失去年味,究竟是什麼原因?不只是受到外國節日影響
    中國年漸漸失去年味,究竟是什麼原因?不只是受到外國節日影響馬上又要到一年一度的春節了,不少外來務工人員已經開始踏上回家過年的路上。然而,近幾年來人們發現過年的年味越來越淡了,甚至很多人都不喜歡過年,覺得過年沒啥感覺,過年也不怎麼熱鬧了,小孩們對過年期待聲也逐漸的消失,似乎對於很多成年人來說春節如圖國慶一樣,只是放了個長假,一家人在一起吃了個團圓飯,沒啥特別之處。
  • 春節漸漸失去年味,歸根結底是什麼原因?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傳統的節日,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每年春節,家家戶戶,熱熱鬧鬧的圍在一起貼對聯,穿新衣服新鞋子;吃年糕,挨家挨戶串門,撿鞭炮,領壓歲錢……看春晚,舞獅,看年會,走花燈,賞花市等等。春節,多麼熱鬧的景象,可惜孩童時的美好時光早已不再。而如今的新年景象,也已感覺不到當年那種熱熱鬧鬧的味道。
  • 春節漸漸失去年味,歸根結底的原因是什麼?
    年味究竟是什麼,可能很多人說不清楚,但為什麼現在的人總是說沒有年味呢。過年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大的節日,過年是一家人的團聚,過年是來年的開始。我們有一句口頭語,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可為什麼現在大家對於過年沒有以前這歐巴馬隆重了呢,大家也沒有這麼期盼過年了呢。
  • 中國年漸漸失去年味,歸根結底是什麼?不只是外國節日的衝擊
    中國年漸漸失去年味歸根結底是什麼?看見這個問題,內心瞬間產生了強烈共鳴,作為一個農村出身的八零後,我正好經歷了這段由「歡天喜地過大年」到「僅僅是過個年而已」的心理轉變,作為親歷者,覺得有必要在這裡說點什麼。春節,就是中國的農曆新年,頭一年的臘月三十是除夕,第二天是大年初一,也是新的一年的開始。
  • 春節漸漸失去年味,歸根結底的原因是什麼?看後就會明白了
    咱們先回憶以往的年味,我是60年生人 ,60年是自然災害的年月 ,因為我那時候不記事,聽我老母親講那個年代是吃樹葉子,還有各種野菜維持生活 ,因為那個年代糧食都不夠吃,等到 度過自然災害後 ,人們的生活才逐漸好轉,到了70年的時候我們家就已經是五個孩子 ,七口人之家了,只有老爸爸一人上班 ,來供養我們上學吃飯,那個時候的我們最願意盼你過年
  • 春節帶這一桌年夜飯回家,陪爸媽找回遺失的年味
    大家匆忙地吃完就各奔回家,看著滿桌的剩菜陷入沉思——年夜飯越吃越豐盛,但過年的儀式越來越精簡,到最後連對過年的期許都精簡掉了,才漸漸覺得丟了什麼…因工作忙碌而放棄做飯,等於放棄了自己對生活的享受,放棄了通過做一頓年夜飯拉近與家人之間彼此的距離,增進親情。
  • 在春節期間古人們到底喝的什麼酒呢
    在過幾天就到春節了,在春節期間每家除了美食以外,就是美酒了,一家人圍在一張飯桌上把酒言歡,這個習俗一直從古流傳至今。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現在飯桌上酒有很多類型,紅酒、白酒、啤酒。但在古代春節古人都喝什麼酒呢?
  • 茶湯「水味」太重,是什麼原因?
    當我們喝到一款「水味」重的茶時,就知道它的品質不太好。但是,很多朋友對「水味」這個詞還是非常納悶的。那麼,「水味」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水味重」又是什麼原因呢?陳鋼老師告訴我們,「水味,就是茶湯中有純水的味道。」其實,茶湯中的水味正常多是出現在尾水之中。
  • 為什麼春節過大年的氛圍越來越淡化了?原因真的很簡單
    過年的習俗可謂源遠流長,據說已經有4000多年的悠久歷史了,是我國傳統歷史文化中相當重要的節日,舉國上下,億萬家庭,國內海外,全球華人,都會熱熱鬧鬧歡度春節,歡天喜地過好大年。然而,在不知不覺之中,人們感到年味似乎越來越不太濃了,氛圍越來越淡化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年味究竟淡在哪,這篇文章帶你探索真正的原因
    近些年來,總會有人抱怨:唉,年味越來越淡了,過年越來越沒意思了,想我小時候……很多人都懷念小時候充滿著歡樂與喜慶的春節。那麼,現在過年怎麼就沒年味了呢?年味跑到哪去了?我們先來看看「正統」的春節活動:辦年貨、掃塵、貼春聯、吃年夜飯、守歲、壓歲錢、拜年、放爆竹等等,這些都是傳統的節日風俗,幾年幾十年以前人們這樣過年,現在的人們也是這樣過年,看上去並沒有什麼區別。可是,細細品來,卻又總不是以前那個味道。可能很多人都把這種現象歸結於生活越來越好,不缺吃,不缺穿。
  • 變了味的自願下,到底是什麼原因!網友:你猜
    變了味的自願下,到底是什麼原因!網友:你猜!(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裡,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寫作,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文/姚志芸這張圖片的視頻,一時間網友討論紛紛,到底給孩子在學校訂不訂牛奶?先看看網友們怎麼說:1、看到這個情形,我想起了小時候讀書,還沒交學費或者沒交齊的同學,也是這樣看著大家把書領完。然後眼巴巴的看著老師再把剩下的書拿走。
  • 中國遊客在印尼體驗春節年味
    人民網雅加達2月21日電(記者 席來旺)看著餐廳大門口張貼著「萬事如意滿堂春,一帆風順全家福」的紅色春聯,配備一連串大紅燈籠,你很難想像到如此充滿中國春節年味的場景,是在印尼西努沙登加省一家國際知名品牌酒店內。
  • 以前過年孩子們都玩什麼?盼了一年的玩具,是春節時的特別禮物
    隨著春節的到來,一家人團圓的時候,最開心的莫過於孩子。除了能夠穿新衣,戴新帽之外,春節期間即便是經濟力量差一些的父母,也會給孩子買點價格低廉的兒童玩具。民國時期對於孩子來說,春節期間玩耍的玩具無非就是燈籠、面具、毽子、風箏、木製刀槍等簡單的玩具。
  • 大眾點評發布2020「年味地圖」 一文讀懂鼠年春節飲食新趨勢
    以前,年味是一家老少圍坐一團,熱熱鬧鬧吃頓年夜飯。近年來,雖然許多傳統年俗漸漸淡出視線,但新的「年味兒」正在新舊年俗的碰撞中迸發出來。吃什麼?在哪裡吃?都成為個性化的選擇。庚子鼠年春節臨近,今年飲食消費又有哪些新趨勢?1月17日,大眾點評2020「年味地圖」正式上線。
  • 過年沒有「年味」了?年輕人能對此做點什麼
    2019-01-25 16:33 | 中國青年報臨近春節,有關過年的話題再度成為熱點。不過,如今年輕人似乎對新年傳統層面的風俗越來越隔膜,甚至有人吐槽「越來越沒有年味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得弄清到底啥是「年味」,一家人在電視機前收看春節晚會算「年味」?闔家團圓之際一起包餃子、吃年夜飯算「年味」?那麼家人在外地一起旅遊,算不算「年味」呢?因為工作原因無法與家人團聚、只能通過電話或視頻來聯繫,算不算「年味」呢?其實,過年在傳統中國人的生活中既是一個交融情感的渠道,也是一種文化的儀式。
  • 到底是什麼讓窈窕淑女變成了如今的「歐巴桑」
    到底是什麼讓窈窕淑女變成了如今的「歐巴桑」少女:未婚的女子,也指心理年齡小於18歲,更指長相嬌小甜美的女生。春節,張燈結彩。走在大街上,走進城市的商場。隨處都能見到窈窕淑女,唇紅齒白,衣著時髦,臉上洋溢著少女的笑容。
  • 春節送禮送什麼?
    春節就快要到了,相信許多外地小夥伴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家團聚了吧。但是,在享受著回家的喜悅的同時,又有一個燒腦的問題擺在眼前。那就是春節回家要給家人帶什麼禮物呢?即使是不在外打拼的小夥伴們春節也免不了走親訪友,大過年的,你總不能空著手只帶一張嘴去吧。那送禮到底送什麼好呢?出門在外的可以帶一些當地特產,可是一次兩次新鮮,每年都帶這些就有些不稀奇了。
  • 武夷巖茶的傳統味到底是什麼味兒?
    新茶還沒上,去年很多工藝不到位的茶又開始返青。今天我就和學委一起喝了一泡返青的天價茶,那種感覺就像你在刷劇嗑瓜子的時候吃到一顆壞了的攪屎棍那般,整個心情都會垮掉。正好上一篇我們聊了聊巖茶的傳統到底有多長,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巖茶的傳統味到底會是什麼味。很多人已說起巖茶的傳統,腦子裡面冒出來第一印象,大概都是火足足的,湯紅紅的,味道重的讓茶小白連連擺手。
  • 香草味的冰淇淋到底是什麼味?
    冰淇淋的口味繁多,如巧克力味、草莓味、抹茶味、芒果味、香草味等等。不過香草味冰淇淋到底是什麼味,它比純粹的牛奶冰淇淋多了點小清新的香氣,又沒有水果味冰淇淋那麼甜膩。那麼,香草味到底是什麼呢?是草味麼?還是香精味?香草味是什麼?
  • BBC拍中國春節 傳統而不失新意刷爆朋友圈
    BBC拍中國春節 傳統而不失新意刷爆朋友圈時間:2017-01-20 20:14   來源:21CN網   責任編輯:亞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BBC拍中國春節 傳統而不失新意刷爆朋友圈(全文)------來源: 21CN網 說到BBC,我們能想到各種主題和內容的 的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