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話:小編9月16日寫了一篇文章香港首富李嘉誠1000元電子表戴十年?全球第二大百達翡麗收藏家!引發讀者好奇,有朋友私信問:「原來李嘉誠不僅囤地,還搞收藏啊?」的確,李首富很樂意向人們展示節約的嗜好,在《財富》雜誌一次難得的採訪中,李嘉誠也沒忘記提起他戴了好幾年的廉價西鐵城電子表,「你的手錶太奢侈了!」他對採訪者說,「我的比你的便宜多了,不到50美元。」李嘉誠平時帶著1000塊錢的電子表是為了表現勤儉的態度,事實上他是全亞洲最出名的「百達翡麗收藏家」,收藏數量是亞洲第一,全球第二!他曾與馬未都為了一副四萬塊的象牙棋討價還價,辦公室卻掛著價值兩個億的鄭板橋真跡,如何理解這背後的邏輯?小編馬上解析!
在國外,超級富豪一般也是大收藏家,例如比爾蓋茨、弗朗索瓦·皮諾等等。作為香港首富,李嘉誠的節儉廣為人知,但很少人知道,在藝術收藏上面,李嘉誠的「節儉」同樣體現得淋漓盡致。與香港另一超級富豪劉鑾雄不同,李嘉誠對藝術收藏並不太感興趣,雖然偶爾會興之所至買進一些東西,從蘇州木雕、到石灣陶瓷,甚至還有一些當代繡品都曾進入過他的收藏序列,但是既沒有形成自己的收藏體系,所買進的藏品質量也不算很高,與他在商業上的精明眼光相比,實在是相差甚遠。
馬未都曾講過他和李嘉誠的故事。那是上世紀90年代,馬未都在北京琉璃廠有個店,李嘉誠來店裡看古董,先問有沒有地方能帶他吃個飯,說想吃碗麵。馬先生就帶他去胡同裡的一個小院,真的就只請他吃了一碗麵,一碟榨菜。李嘉誠吃完非常高興,還問那榨菜是什麼。吃完飯去店裡看貨,李嘉誠看中了一盒明代的象牙象棋,上好貨色。馬未都回憶說:「他說很喜歡,我說您就買吧!他說多少錢,我說標價四萬塊,給您打一個六折。六折是我主動打的最低折,我就不想賺他的錢,他特別牛,還說貴。我就愣了,我說是這樣,您要喜歡我送給您,但我不能賠錢賣給您,這是原則。我說您賣那樓不也都賺錢嗎?然後他就樂了,樂了以後就付錢了,他只是要這麼個過程。」
李嘉誠的行為讓馬未都感嘆「中國乃至華人圈子裡最一流的富豪都不做收藏,做收藏的都是二流的。」馬未都當時還勸李嘉誠做收藏:「我當時老幻想著有一個大企業家,人家有錢,突然找我,說我想做一個好的博物館,你能不能幫我做一個計劃?」馬說西方很多大富豪都是大收藏家,但很奇怪,華人的一流富豪中沒有一個是真正在成系統地做收藏的,至今如此。「我當初試圖勸李嘉誠,我說您一年拿一個億,對他不多的,十年是一個非常好的博物館,我幫您做。」可惜沒有成功。
小編認為,馬未都說的是李嘉誠的商人品質與做收藏的特質之間的衝突,但首富畢竟是首富,風格、方法還是表面的東西,核心是有錢啊,有錢還愁沒好東西嗎?李嘉誠的辦公室牆上有兩幅字畫,其中一幅是鄭板橋的《竹聲蕭蕭》,格調清奇,意象無窮。另一幅是李嘉誠「近年來很喜歡的一副對子」,是清代儒將左宗棠題於江蘇無錫梅園的詩句:「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這24個字,李嘉誠則將其視為自己的人生信條。
而據坊間還有傳言,李嘉誠一生尤為鍾愛貔貅,總共收藏888隻,其中一隻原是蔣介石收藏的一對中的一隻,輾轉流落到了李嘉誠手中,這隻雌性貔貅至今還擺放在他淺水灣的別墅裡。關於這件貔貅,當年曾被勸說捐獻給國家,但被李嘉誠拒絕,他說如果讓我捐獻幾億可以,但讓我捐獻貔貅不行,貔貅只進不出的特性倒是有幾分像李嘉誠這種精明商人的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