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李嘉誠是華人首富,身家資產成謎,但是有人知道李嘉誠是如何發家的嗎?從一個窮小子,到香港首富乃至華人首富,李嘉誠這一輩子,最關鍵的一次「戰役」就是拿下和記黃埔!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雖然商場看似平淡無波,但是平靜的湖面底下,其實是比戰場還要「兇殘」的廝殺,一招不慎就是滿盤皆輸。當年李嘉誠敗走九龍倉,如果不是成功拿下了和記黃埔,恐怕也沒了今天的「華人首富」李嘉誠了。
雖然李嘉誠現在很出名,但是在50歲之前,李嘉誠在香港絕對算不上出名,按照當時李嘉誠的生意規模,也頂多算是一個中等商人而已,距離「人上人」還有很長一段路。不過一切的改變都在1978年,李嘉誠50歲這一年。
李嘉誠在1972年的時候推動了長江實業上市,隨後李嘉誠開始學習資本運作。而那個時候香港的九龍倉,就是李嘉誠準備試水的項目。當時的九龍倉是怡和洋行旗下的公司,但是由於業績不好股價一直低迷。
不過富有遠見的李嘉誠發現,九龍倉是香港最大的貨運港,只要拿下了九龍倉,就等於拿下了周圍的一大片土地開發權,未來十年內業績至少增長20%。不過想像是美好的,李嘉誠在大量收購九龍倉股票的時候被怡和洋行發現,最終計劃泡湯。
當時怡和洋行找到滙豐銀行,希望通過滙豐銀行來勸說李嘉誠放棄收購九龍倉,而李嘉誠眼看計劃暴露,隨即決定放棄收購九龍倉。不過李嘉誠再次冒出的計劃,可比收購九龍倉還要驚人。
九龍倉計劃失敗之後,李嘉誠找到了船王包玉剛,那個時候船王包玉剛正準備開展副業房地產,而李嘉誠正是這方面的專家,兩人一拍即合。而李嘉誠也趁機提出了自己的新計劃,將手中九龍倉的股權讓給包玉剛,而包玉剛則幫助李嘉誠拿下和記黃埔。
不得不說,李嘉誠的野心確實不小,但是包玉剛認為這個計劃是雙贏,隨後幫助李嘉誠從滙豐銀行收購了和記黃埔9000萬股票。而李嘉誠以3個億賣了九龍倉的股票給包玉剛。
當時的和記黃埔是滙豐銀行旗下的資產,但是滙豐銀行的主業務是金融業務,而李嘉誠恰巧想要收購和記黃埔,郎有情,妾有意,兩人一拍即合,隨後長江實業以7.1港元/股的價格,收購了和記黃埔22.4%的股權。而且有了滙豐銀行的幫助,李嘉誠幾乎沒花錢,因為錢都是從滙豐貸款的。
最終李嘉誠辦成了這一筆震驚世人的收購,因為當時的長江實業總資產6.93億港元,而和記黃埔總市價62億港元,堪稱「蛇吞象」收購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李嘉誠的騰飛也從這個時候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