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韓流出現,越來越多的韓式食店不論是大型的或是街坊式的都相繼出現,反而以前比較多的日式街坊式小食店就越來越少。今天要吃的這一間日式食店是小林札幌拉麵。今天吃的是晚餐,去到大約六點多,店內沒有任何的客人,就選了一些近門口的位置坐下。全店都是以木色為主的裝修,全店數數只有十多個座位,一邊有兩張四人的桌子而另一邊就是四張二人桌的組合,都是一些小店的裝修格局,但給人日式拉麵店的感覺就一般了。
菜單上當然是以拉麵為主,拉麵有十幾種的選擇,其他的小食類食物也有十多種的選擇,是以拉麵配以小食作為生意的主力。見到有一些二人餐的選擇,就選了一個208的兩人餐,主食選了叉燒拉麵和叉燒炒飯,三種的小食就選了餃子、南瓜炸薯餅和燒多春魚。
叉燒拉麵,主食的其中一種,加了10元換了在拉麵菜單上的叉燒拉麵,碗是用了一個比較大的碗,比較少見到拉麵店用這樣的碗來盛載拉麵,在三片的叉燒上面,還有一些的大蔥在旁邊。叉燒的感覺比較鬆散,一夾未放入口已經散開了,味道上也有一些的單薄,感覺不太好。旁邊的大蔥粒也有一點點不新鮮的狀態,散開而蔥味不足。湯底是港式拉麵的豬骨湯底,不太厚身清淡的味道適合客人的口味,而拉麵都做得很爽口彈牙,吸了淡淡的豬骨湯感覺可以,但叉燒和大蔥的敗筆令這面失了不少的分數。
叉燒炒飯,主食的另一種,炒飯的材料和飯的比例上材料下得比較多,除了主力的叉燒外,還有青椒、洋蔥、蛋、紅蘿蔔等,旁邊有一些的子姜條用來調味。吃下去有大大粒的叉燒,每粒叉燒都炒得油脂甘香,令飯上也有很多這種的油脂,而其他蔬菜類食物炒得十分香口,令每口飯味道十分之重味,但只有一個缺點,就是份量超少,不是太少而是超少,不要說一個男士不足夠,一位女士進食要吃得足夠也非常勉強,主食變成了小食。
餃子,來到日式食店很多時都會叫這種食物,雖然同一種的食物但也能看出這食店的素質。這店的餃子的賣相十分飽滿,單看外表也做得十分薄身,隱隱看到餃子的肉餡,而底皮也煎得微微的金黃色,單看賣相都有一定的水準。吃下去蒜味很重,看一看見到有很多的蒜粒在餃內,喜歡大蒜的朋友的至愛,而豬肉餡料的豬肉味濃但豬羶味少,加上半肥豬肉的油脂令口感十足,水準可以,比上次吃過的餃子好上不少。
南瓜炸薯餅,很多人都說炸食物都會好吃,有時都想反駁這些言論,但今天這餐最好吃的食物又是炸物,單看外表其實不太好,感覺好像炸過了這樣,外表未到滿分但味道就補救了不少的分數,外面的皮漿非常之薄,一咬差不多已經到了內餡,入面的南瓜餡只有微微的甜度,但南瓜味濃鬱,每一口都好像在吃南瓜一樣,當然用了炸的方法令整個餅更加香口,完美之作。
燒多春魚,在小食的選擇上都想每一種的想嘗一些,叫了餃子和炸物之後,就選了燒物,燒物就選了不易出錯的多春魚,用了旁邊的檸檬汁來點綴,多春魚燒得剛剛好,有一點點的燒濃香味但又不太重,而魚的微香鮮味又能保持,多春魚都是吃魚肚中這些綿綿口感的魚卵味道,不過三條小小多春魚在小食中性價比就低了一些,如果能多幾條就比較好。
食物的味道有一些的參差,其實拉麵店主力是做拉麵,重點上也要放在拉面上,如果拉麵做得不夠好,就算其他的小食做得好也是事倍功半,希望這店能改善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