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隆陽區位於雲南省西部,怒江東岸,橫斷山脈南段,全區水庫移民涉及北廟水庫、大海壩水庫、小海壩水庫、明子山水庫和紅巖水庫5座中型水庫,以及小灣水電站庫尾部分,移民後期扶持覆蓋在全區21個鄉鎮、176個村、577個村民小組,共3238戶12482人,水庫移民群眾佔全區總人口的1.3%。
(小寨村一景)
「搬得出」任務基本完成後,如何讓1.2萬名移民群眾「穩得住」「能致富」,是擺在隆陽區委、政府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為此,隆陽區移民搬遷安置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副區長陸德富接受了中國網專訪,介紹了隆陽區在移民搬遷安置和後期扶持工作方面的成功做法和主要成效。
中國網:隆陽區在移民後期扶持工作中,如何結合移民脫貧攻堅工作,爭取各方支持、整合項目資金,嚴密組織實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陸德富:隆陽區既要解決好在建重點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移民「搬得出」問題,還要做好上世紀老水庫貧困移民群眾脫貧解困工作,用好用足國家和雲南省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推進實施好後期扶持項目,是移民群眾「穩得住、能致富」的最關鍵所在。
切實理清工作思路,健全完善方案措施。隆陽區認真貫徹落實全省新時期移民後期扶持「123456」工作思路,結合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布局,堅持脫貧攻堅與後期扶持工作有機結合,制定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實施方案和年度扶貧工作計劃,突出移民生態宜居和產業發展「兩個重點」,以產業轉型升級、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核心,建立和落實精準幫扶機制,積極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支持,用好本級後扶資金,加大後扶項目、產業發展和移民新村建設力度,確保實現移民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工作目標。
(村民在採摘冬桃)
科學謀劃後扶工作,嚴格審批實施項目。堅持落實後扶政策,在充分調研、廣泛聽取鄉鎮、村組和移民群眾意願的基礎上,深入分析研究扶持方向和目標任務,科學謀劃好移民後期扶持項目規劃,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做好項目前期儲備,嚴格項目審查、申報、審批實施工作,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培育新產業新業態,促進移民持續增收。特別是在項目審查實施上,嚴格按照國家項目管理實施辦法執行,在項目監管上,實行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合同制和監理制,確保項目取得實效。
加大後扶工作力度,推進完成取得新成效。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區搬遷安置辦公室按照後期扶持工作既定的目標、任務和思路,突出重點、創新舉措,發揚釘釘子精神,堅持一年接著一年抓,年年都有新成效,推進後期扶持工作邁上新臺階。據統計,2016年以來,隆陽區共規劃實施後期扶持、產業發展和移民新村項目67個,總投資9351.214萬元。其中,移民增收項目22個,總投資3398.664萬元;勞動力技能培訓項目1個,培訓人數200人,總投資30萬元;美麗家園建設項目44個,總投資5922.55萬元。爭取雲南省第二批大中型水庫移民避險解困試點項目資金1.35億元,對全區老水庫部分移民居住地地質災害頻發,生產生活長期發展不起來的移民進行搬遷安置,現已完成投資12765.126萬元,有效解決了符合條件移民的幫扶對象837戶3052人的安居問題,實現全面脫貧致富。目前,該項目正在組織驗收。
中國網:請問隆陽區在後期扶持工作中,如何加強技能培訓,進一步提升移民群眾內生動力和後續長遠發展致富的「造血能力」?
陸德富:優質移民後期扶持項目的落地只是第一步,高質高效推進實施完成才是關鍵所在。要想幫助移民群眾徹底擺脫貧困、助推打贏水庫移民脫貧攻堅戰,不斷提高移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移民群眾真切感覺到幸福生活觸手可及,唯有加強教育培訓,進一步激發其內生動力,增強自身「造血」功能,讓貧困戶真正通過自己的勞動和創造走出貧困,這樣的後扶工作和後續幫扶才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持續性,從源頭上杜絕移民群眾返貧現象的發生。
隆陽區探索幫扶模式,始終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始終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和工作導向,堅持實施後扶項目與加強教育培訓並措,堅持扶智、扶志、扶技「同軌」,實現由「輸血式」傳統幫扶向「造血式」高效幫扶的轉變。
(一位村民在自家基地修剪火龍果)
隆陽區強化宣傳引導,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圍繞「讓黨旗在庫區上飄揚,讓黨旗在移民中閃光」的目標,積極在庫區、移民安置區開展「自強·誠信·感恩」教育活動,進一步在群眾中樹立「戴窮帽可恥、摘窮帽光榮」的觀念;通過樹立脫貧標兵、致富能手等形式,激發貧困人口脫貧的主體意識和內生動力,從骨子裡挖掉「病根」,摒棄等、靠、要的消極思想,扶持有能力的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增強自主脫貧能力。
隆陽區強化技術培訓,把加強教育培訓、提高移民群眾就業創業能力作為後期扶持工作的重點內容,作為移民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結合移民群眾實際願望和需求,因地制宜、因村施訓、因人施教,以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為重點,用好用足住地培訓教育資源,大膽創新探索培訓方法、內容和模式、路徑,切實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為確保庫區、安置區移民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提供了重要基礎。
中國網:「十三五」即將圓滿收官,「十四五」如期而至,隆陽區在「十四五」期間將如何做好移民後期扶持工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陸德富:多措並舉,攥指成拳凝聚起移民後續發展的強大合力。2020年,我們隆陽區水庫移民群眾將與全省人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今,隆陽區已建水利水電工程和老水庫移民安置點用移民村組基礎設施滯後,產業發展困難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移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截至2019年底,核定全區1295名建檔立卡貧困移民現已如期脫貧,後期扶持和產業發展項目發揮效益顯著。
(冬桃豐收,移民群眾喜笑顏開)
「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即將開啟。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強調,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這給移民搬遷安置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標準和要求。今後,隆陽區移民搬遷安置和後期扶持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把後期扶持工作與實施鄉村振興結合起來,以貫徹落實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為重點,以維護庫區及安置區社會穩定、促進移民區域發展為關鍵,以解決移民群眾困難問題、促進移民增收致富為著力點,切實轉變作風,履職盡責,適應新常態,展現新作為,推動全區移民搬遷安置和後期扶持工作取得新成效。
首先,結合雲南省大中型水利水電移民搬遷安置和後期扶持工作「十四五」規劃情況,主動融入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戰略布局,高起點、高質量、高規格編制全區移民搬遷安置和後期扶持「十四五」規劃。
其次,緊緊圍繞擬建保山壩大型灌區等重點水利工程項目,明確移民搬遷安置項目主要經濟指標,分年度明確移民搬遷安置投資、帶動工程投資和移民搬遷安置人數,明確移民搬遷安置工作方案和投資估算及分年度投資計劃,切實完成好搬遷安置工作任務。
(小寨村肉牛養殖項目)
第三,按照全省新時期移民後期扶持「123456」工作思路,圍繞移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工作目標,突出移民生態宜居和產業發展「兩重點」,抓實擬建、在建、已建「三個層次」水利水電移民後期扶持工作,創新探索統籌整合和激勵約束等工作機制,切實抓好人口管理、前期工作、項目實施、績效評價、監督管理等重點工作,推動移民後期扶持工作提質增效。
總之,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以及市委政府和區委政府的部署安排,抓住編制全區移民搬遷安置和後期扶持「十四五」規劃這個重要契機,深化移民搬遷安置工作重要性、長期性、複雜性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創新思路舉措,壓緊壓實責任,確保「十三五」搬遷安置工作圓滿收官,打開「十四五」各項工作新局面,努力為實現隆陽區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發展做出新貢獻。(田春瓊 李明)
(責任編輯:黃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