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來賓市:解「四業」難題 讓群眾搬得出穩得住

2020-12-11 中國經濟網

廣西來賓市象州縣水晶鄉迷塘村村民曾小芳在自家果地採摘柑橘。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杜 銘攝

「歌裡都唱,誰不說俺家鄉好!那麼,為啥要易地扶貧搬遷,不搬行不行?」廣西來賓市興賓區遷江鎮雷山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塗子含告訴記者,老雷山村位於石漠化山區,人均耕地不足0.3畝,水、電、道路、信號「四不通」;過去,該村人均年收入只有960元,全村127戶都是低保戶,村集體經濟收入幾乎為零。

正是因為「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以當地的地質環境和自然資源,想要擺脫貧窮落後的面貌、實現可持續發展幾無可能。「所以,不搬不行!」塗子含說。這一點,成為當地脫貧攻堅工作形成的共識。

要改善當地群眾生活、最大限度釋放易地扶貧搬遷的政策紅利,「搬得出」只不過是第一步,接下來更要讓當地群眾「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因此,解決群眾產業、就業、學業、物業4個方面的難題,成為當地駐村工作隊的工作重點。

在產業方面,當地發揮黨員在脫貧攻堅中的致富帶頭人作用,鼓勵黨員盤承忠、盤承起兩兄弟利用大石山區這一獨特的地理條件,發展山羊養殖,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截至目前,盤氏兄弟養羊存欄頭數超過300隻,成為遠近聞名的黨員致富帶頭人。

同時,2017年以來,雷山新村的集體經濟收入持續增加,除門面收益、基站收益、光伏發電項目外,2019年又新增了大棚蔬菜用地土地租金和項目分紅兩筆收入,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50萬元。以該村一個三口之家為例,每年可獲村集體經濟分紅1500元。

在就業方面,駐村工作隊連續多年邀請專業人士,為村民免費提供汽修、電工、電焊、月嫂等技能培訓,共有28人領到了相關上崗資格證。同時,先後向銀海鋁業、盛漢皇朝陶瓷廠、遷江糖廠、奧爾雲公司等單位成功介紹32人實現就業。

在學業方面,該村易地扶貧搬遷遵循了「三靠近」的安置原則,即靠近鄉鎮中心區、靠近工業園區、靠近交通幹道。搬遷後的雷山新村位於遷華工業園歸僑安置區旁,距遷江鎮政府所在地6公裡,其配套的遷華小學和醫院直線距離不超過500米,村民可以就近就學、就醫。

在物業方面,雷山新村實現了生活用電、用水全通,道路全硬化,電視電話信號全覆蓋,整村環境整潔、治安良好、鄰裡和睦,並建有三層村委綜合辦公樓、燈光球場、鄉村舞臺、健身場所、公共廁所等附屬設施。村民們說:「如今村裡的環境大變樣,老百姓越過越舒坦了。」

截至目前,雷山村實現整村搬遷7年有餘,當地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10月份建檔立卡時的16.55%下降至2019年底的0.45%。2019年,該村人均年收入突破1.2萬元,是2012年的12.5倍。

此外,來賓市還湧現出不少脫貧攻堅典型人物,象州縣水晶鄉迷塘村村民曾小芳就是從建檔立卡貧困戶轉變為致富帶頭人的代表。2012年,曾小芳開始接觸砂糖橘種植產業,她在政府相關部門幫扶下爭取到貼息貸款,修路解決了水果運輸難題,又註冊了「蜜滿紅」商標,成立專業合作社,組建水晶農村電商扶貧中心,幫助貧困戶把優質水果銷售出去。

據了解,2016年以來,象州縣累計向貧困戶發放產業扶貧小額信貸33092.66萬元,涉及5163戶。如今,不僅「象州砂糖橘」已成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曾小芳所在的村子也實現了整村脫貧的目標,目前她的合作社吸納社員150多人。「要想脫貧,絕對不能等、靠、要,要靠自己的雙手拼搏奮鬥。」曾小芳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杜 銘)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巡檢司鎮:讓群眾搬得出 穩得住 能致富
    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中最難啃的「硬骨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確保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圍繞「如何搬」、「怎麼搬」向「搬後怎麼辦」轉變,從以搬遷為主向後續扶持和社區管理轉變,從「搬得出」向「穩得住、能致富」轉變,巡檢司鎮通過強有力的後續措施,促進搬遷群眾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儘快融入安置地生產生活,真正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
  • 廣西羅城縣:易地扶貧搬遷讓群眾搬得出 穩得住 可發展
    廣西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其中的河池市、百色市由深圳負責對口幫扶。深圳市委明確提出,要以先行示範區的擔當作為,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硬任務。五一前夕,深圳衛視記者兵分多路深入河池、百色兩地六個縣,實地探訪決勝脫貧攻堅衝刺階段的新變化新進展。今天首先關注河池羅城縣,它是廣西20個深度貧困縣之一。
  • 隆陽區副區長陸德富:讓1.2萬名移民群眾「搬得出 穩得住 能致富」
    (小寨村一景)「搬得出」任務基本完成後,如何讓1.2萬名移民群眾「穩得住」「能致富」,是擺在隆陽區委、政府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陸德富:隆陽區既要解決好在建重點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移民「搬得出」問題,還要做好上世紀老水庫貧困移民群眾脫貧解困工作,用好用足國家和雲南省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推進實施好後期扶持項目,是移民群眾「穩得住、能致富」的最關鍵所在。切實理清工作思路,健全完善方案措施。
  • 廣安區:聚焦脫貧目標 讓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廣安區委區政府堅定「首戰必勝」的決心,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當頭炮」和重中之重,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工作目標,按照「政府引導、政策扶持、群眾主體、科學規劃、產村相融、整體推進」思路,將「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任務全部納入2016年統一實施,集中優勢兵力、實施狙擊作戰,用心用情用力推進,狠抓落細落小落實,取得了讓世人矚目的成效。
  • 百萬群眾如何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_ 經濟參考網...
    作為陝西易地搬遷政策的源發地,安康自2011年以來,累計搬遷群眾93.78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搬遷群眾住上了好房子,如何過上好日子?如何鞏固扶貧搬遷成果,實現樂業安居?如何讓搬遷工程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四川涼山易地扶貧搬遷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住進好房子...
    本報記者近日深入四川、甘肅、寧夏、貴州、雲南、廣西、新疆等7省份,記錄攻克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的奮鬥歷程,報導強化監測幫扶防止返貧的措施和成效,見證貧困群眾擺脫貧困的幸福時刻。從今天起,「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欄目陸續刊發來自一線的報導。  山高谷深、土地貧瘠,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四川乃至全國的「貧中之貧」。
  • 四川南充嘉陵區:易地扶貧搬遷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同時,還實施了72個配套設施項目,主要解決搬遷群眾就業、出行等方面的短板。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的一項重要內容,嘉陵區創新機制,加快建設,應搬盡搬,並切實做好增收致富文章,「搬」出了貧困群眾的幸福新生活。
  • ...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陝西安康新社區工廠探索「三新...
    原標題:百萬群眾如何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陝西安康新社區工廠探索「三新」就地城鎮化路徑調查與啟示新探索:社區小工廠造就產業「大舞臺」移民搬遷「搬得出」易,「穩得住、能致富」難,這是很多地區脫貧攻堅面臨的突出問題。如何破解搬遷群眾就業增收難題,搬遷群眾住上了好房子,又如何過上好日子?搬遷後續幫扶政策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安康的第一個答案,是全市範圍「處處開花」的新社區工廠。通過社區小工廠,打造就業大舞臺、脫貧大產業。
  • 解碼安康市「百萬大搬遷」:搬得出、穩得住、快融入、能致富
    近年來,安康市把做好易地搬遷後續扶持工作擺上重要位置,積極順應搬遷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確保「搬得出、穩得住、快融入、能致富」,在探索建立農村新型社區管理服務、社會治理新機制和相關政策支持體系等方面取得了新進展。針對「百萬大搬遷」的扶貧情況與發展創新,記者專訪了安康市委主要負責人郭青。
  • 廣西忻城:易地扶貧搬遷「拔窮根」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陳惠):近日,在來賓市忻城縣城南新區信榮達電子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裡,200多名身穿藍色工服的工人正在組裝耳機等電子產品。
  • 梁山縣趙堌堆鄉實施「三區同建」 讓灘區居民「搬得出、穩得住、能...
    梁山縣趙堌堆鄉實施「三區同建」,讓灘區居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搬出水窪住新房,對象好找收入穩□ 大眾日報記者 趙琳 王建驅車從梁山縣趙堌堆鄉鄉政府趕往翠屏家園社區,只需要四五分鐘。6月17日這天,小雨淋漓了一整日,翠屏家園社區顯得分外鮮豔。
  • 湖南政鑫農業公司讓麻陽易地扶貧搬遷戶搬得出穩得住
    滿吉林介紹,公司用工量巨大,安置區的搬遷戶和附近群眾成為主要用工來源。 貧困安置戶張後水便是其中之一。張後水來自蘭裡鎮高坪村,一家四口人原來都在外租房,後來實施易地扶貧搬遷,不僅住進了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齊全的安置房,還在政鑫公司上班,幹著冰糖橙洗果工作,用工忙碌時期一個月的工資可達5000元左右。
  • 梅州五華黃獅新村:搬得出、穩得住,擁抱新家園
    人民網肖錕 攝「既要『搬得出』,又要『穩得住』,村民才能踏踏實實將這裡當成家。」近日,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水寨鎮黃獅新村黨支部書記劉展輝接受採訪時說。黃獅新村位於五華縣城琴江新城,是梅州五華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移民新村。全村分為3個自然村,總人口408戶1803人。
  • 「大道康莊」廣東篇梅州五華黃獅新村:搬得出、穩得住,擁抱新家園
    梅州五華黃獅新村:搬得出、穩得住,擁抱新家園--大道康莊-人民網全媒體調研行--人民網廣東省梅州市五華黃獅新村嶄新的樓房、乾淨的道路。人民網肖錕 攝「既要『搬得出』,又要『穩得住』,村民才能踏踏實實將這裡當成家。」
  • 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看楠木鄉紅莊村是怎麼幹的?
    獨白敘事明了,對唱風趣幽默,引領音調高亢,應和恰到好處,鋤頭隨鼓點的疏密舞動翻飛,歡快喜悅的歌聲隨勞動的節奏此起彼伏,辛勤的汗水在熱土上肆意揮灑……這是酉陽楠木鄉群眾在勞動之餘,通過展示《酉陽吹打》《花燈》《薅草號子》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表達對幸福生活的美好祝福。
  • 景德鎮實現貧困群眾短期退得出、長期穩得住、脫貧不返貧
    1月15日,在新聞發布會上,景德鎮市副市長、昌南新區黨工委書記徐耀純告訴記者,景德鎮實現了貧困群眾短期退得出、長期穩得住、脫貧不返貧,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持之以恆推進「1+5」脫貧減貧模式全覆蓋,確保短期退出有質量「1」就是圍繞堅決貫徹落實好中央和省委各項扶貧政策這一條主線,全面築牢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飲水安全和基本生活保障。
  • 「大道康莊」廣東篇梅州五華黃獅新村:搬得出、穩得住,擁抱新家園
    梅州五華黃獅新村:搬得出、穩得住,擁抱新家園--大道康莊-人民網全媒體調研行--人民網廣東省梅州市五華黃獅新村嶄新的樓房、乾淨的道路。人民網肖錕 攝「既要『搬得出』,又要『穩得住』,村民才能踏踏實實將這裡當成家。」
  • 搬得出 穩得住 遷出幸福新生活——神東煤炭集團採空區村莊搬遷和...
    穩住幸福新生活以高標準建設做到「搬得出」只是神東採空區村莊搬遷和移民安置工作邁出的第一步,要讓這些村民不僅「搬得出」,更能「穩得住」,神東因地制宜,因戶施策,下了一番功夫。隨著礦區的發展,村莊搬遷已逐步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向集中搬遷過渡。
  • 搬得出 穩得住 能致富——寧夏吳忠紅寺堡區的生態移民實踐
    2009年開始,寧夏南部山區20多萬貧困群眾從山上搬遷到山下,在吳忠市建成全國最大的單體生態移民搬遷集中安置區——紅寺堡區。劉克瑞是第一批從西海固搬遷到紅寺堡鎮弘德村的。「村裡人常說,共產黨好,黃河水甜!」劉克瑞告訴記者。「為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承諾,多年來我們一直持續探索。」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昭通巧家縣貧困群眾「四步走」搬離大山過上新...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昭通巧家縣貧困群眾「四步走」搬離大山過上新生活 2020-06-24 0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