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忻城:易地扶貧搬遷「拔窮根」

2020-12-19 騰訊網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陳惠):近日,在來賓市忻城縣城南新區信榮達電子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裡,200多名身穿藍色工服的工人正在組裝耳機等電子產品。

信榮達電子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 攝影 陳惠

家住聚福新城的脫貧戶覃慧瓊是這200多名員工之一。2018年,覃慧瓊一家6口從大山搬到聚福新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來到新榮達電子有限責任公司工作,生活也越來越有盼頭。「以前,自己在家帶小孩,還要照顧兩個生病的老人,生活來源靠老公一人外出打工。」覃慧瓊說,「搬到這邊之後,不僅有了新房子,還有了一份離家近的工作,每個月大概有3000元的收入。」

據介紹,這是廣東省茂名市信宜市對口幫扶忻城後,忻城當地引進的一家廣東企業,該企業還在來賓市城關、紅渡、北更、遂意、思練等鄉鎮建了5個扶貧車間,幫助300多名貧困戶就近就業,實現穩定增收。

覃慧瓊在家門口就業只是忻城縣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成效的一個縮影。「十三五」時期,忻城縣總投資11.59億元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成集中搬遷安置點10個,共搬遷1.99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96萬人。

為了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忻城縣因地制宜,因人因戶施策,制定後續扶持產業發展方案:一是忻城縣新建光明農貿市場和順安農貿市場,把10年內的市場鋪面租金以分紅的形式分給搬遷戶,搬遷戶也可通過入股市場鋪面獲得分紅或到市場中就業;二是引導落地項目成立扶貧車間,解決搬遷群眾的就業難題,目前忻城縣已成立並認定了信榮達電子有限公司、忻城縣莫老爺絲綢有限公司、忻城縣恆業絲綢有限公司等14家就業扶貧車間;三是開展就業專項扶貧為搬遷戶增加就業機會,不定期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專場招聘活動,縣人社局也將通過微信公眾號、就業宣傳手冊等途徑發布招聘信息;四是實施微菜園工程,每戶搬遷戶可分到30㎡的菜地,三年內免費使用;五是開發公益崗位,拓寬就業渠道,在忻城縣機關、企事業單位進行摸底,了解食堂、後勤、清潔工等崗位情況,同時開發一批農村公路養護、保潔、治安巡邏等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給部分零就業和就業困難的搬遷戶。

相關焦點

  • 老俵出深山 蘇區拔窮根——江西省贛州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贛州,是中央蘇區的核心區,這塊全國較大的革命老區、贛南蘇區,也是全國較大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十三五」期間,贛州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7785戶73918人,佔江西省的55.2%。作為江西省搬遷規模最大、任務最重的設區市,贛州已在易地扶貧搬遷中取得決定性勝利,正在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的「後半篇文章」。衝破千山萬壑,告別幾代窮窩
  • 廣安區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讓萬名貧困群眾挪窮窩
    5月22日,航拍的廣安區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興平鎮九石新村產村相融風景如畫。易地扶貧搬遷是一項民生工程、富民工程,更是一項社會工程、政治工程,其目的是通過「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進而實現穩定解決貧困人口脫貧的目標,讓貧困群眾早日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廣安區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扶持區,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工作的第一戰,也是廣安區脫貧攻堅的重點和難點。
  • 【展望十四五 忻城新開局】忻城:易地搬遷群眾跳幸福廣場舞
    【展望十四五 忻城新開局】忻城:易地搬遷群眾跳幸福廣場舞 2020-12-06 1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藏日喀則市易地扶貧搬遷:搬出窮窩窩 邁上小康路
    與精準脫貧相適應 挪窮窩、拔窮根、摘窮帽  拉孜縣查務鄉明瑪村易地扶貧搬遷點是日喀則市率先建設完成的第一個易地扶貧搬遷項目。  日喀則藏曆新年前夕,村民旺堆興高採烈地用新買來的藏式門帘將新居裝扮得漂漂亮亮。  「今年是我們搬到新家的第三個新年,去年我在縣城考了駕照,有了新車,搬遷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 湖北省易地扶貧搬遷微視頻展播
    山作者:隨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介: 泥巴路、土坯房,幾畝薄地養家餬口;挪窮窩、拔窮根,白牆紅瓦脫貧致富。「十三五」期間,隨縣建起259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全縣8596名貧困群眾喜遷新居,山外天地寬。
  • 周雲鋒到田壩鎮調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1月4日,宣威市委副書記、市長周雲鋒在田壩鎮調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時強調,要高質量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產業扶持工作,精準落實易地搬遷後續幫扶政策,加大幫扶力度,確保搬遷群眾「住得下、穩得住、能就業、可致富」。
  • 常德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遷出窮山窩 出彩新生活
    近年來,為讓貧困群眾早日走出大山,走上富路,石門縣規劃建設了25個集中安置區和2673個分散安置點,實施易地扶貧搬遷3125戶9852人。山羊衝村搭上了這趟千載難逢的易地扶貧搬遷頭班車。並堅持「挪窮窩」與「換窮業」並舉、安居與樂業並重、搬遷與脫貧同步,走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易地扶貧搬遷之路。
  • 【僑雲南】普洱孟連:易地搬遷拔窮根 精準脫貧奔小康
    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雲南省普洱市孟連縣娜允鎮南抗村富尼小組煥然一新,處處展現出一副新的氣象。 走進富尼易地搬遷安置點,一排排小洋房錯落有致,房前有庭院、有菜(花)園、有衛生間,文化活動室、多功能運動場一應俱全。
  • 再見,溜索——貴州威寧縣易地扶貧搬遷紀實
    再見,溜索——貴州威寧縣易地扶貧搬遷紀實 2020-08-20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勝2020」保定龍門村:易地扶貧搬遷「拔窮根」
    冀時客戶端報導(記者 耿傑飛)11月20日,「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河北站)媒體採訪團走阜平縣阜平鎮龍門村易地扶貧搬遷小區——龍門新區,目睹了當地群眾挪窮窩、換窮業後的新生活。針對土地貧瘠、產業薄弱、就業困難等「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情況,阜平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龍門村易地扶貧搬遷項目便是其中之一。項目選址在河口自然村,於2017年5月啟動建設,共建設住宅25棟660套住房,總建築面積51721.25平方米(含公建)。該項目點共計安置了16個自然村640戶1813人,其中建檔立卡人口249戶685人。
  • 西藏山南市易地扶貧搬遷:搬離「窮窩窩」 圓了「脫貧夢」
    「多虧了精準扶貧政策,我們才能搬出『窮窩窩』,住上新房子,過上幸福生活。」說起易地扶貧搬遷,今年61歲的曲松縣曲松鎮東嘎村群眾格桑頓珠滿是感激。截至目前,山南市共有335戶1034人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實現了脫貧摘帽。
  • 洛陽新聞發布會|易地扶貧搬遷:6萬餘名貧困群眾「挪窮窩、斬窮根」
    會上,洛陽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劉明元介紹「十三五」時期洛陽市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具體舉措和主要成效。  易地扶貧搬遷扶貧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個一批」扶貧工程中的重要一項,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實現貧困群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途徑。
  • 探訪寧夏易地扶貧搬遷點:「挪窮窩」「斬窮根」
    於晶 攝中新網寧夏海原5月14日電 題:探訪寧夏易地扶貧搬遷點:「挪窮窩」「斬窮根」中新網記者 於晶「看到屋,走到哭,水苦澀,土貧瘠,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這句俗語曾是寧夏中衛市海原縣的真實寫照。海原縣地處黃土高原西北部,境內丘陵起伏、溝壑縱橫,素有「苦甲天下」之稱。
  • 楊柳鋪鄉:易地扶貧搬遷打造群眾「幸福家園」
    紅網時刻慈利11月16日訊(記者:黃莉莉 田鵬)搬出窮山溝,過上甜日子,這是偏遠山區貧困群眾夢寐以求的願望。在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楊柳鋪鄉一批又一批的貧困群眾沐浴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春風,挪窮窩、換窮貌、改窮業、拔窮根……居住環境越來越美,幸福生活越過越甜。
  • 挪窮窩 摘窮帽 央視《焦點訪談》聚焦怒江州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原標題:《焦點訪談》挪窮窩 摘窮帽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景色壯美,但這裡卻曾是中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95%以上的面積都是高山峽谷、耕地稀少、自然環境惡劣。易地搬遷是改變當地貧困群眾生活的重要途徑,可有些人卻寧願窮在大山,也不舉家搬遷,成了移民搬遷的難中之難。
  • 致公黨曲靖市委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重點課題調研
    宣威市海岱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金果佳園 8月4日至8月6日,致公黨曲靖市委深入到宣威市、師宗縣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就做好曲靖市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重點課題開展實地調研。致公黨曲靖市委重點課題調研組到宣威市海岱鎮金果佳園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調研 曲靖市是雲南省脫貧攻堅戰的主戰場之一,貧困程度深、貧困面積大,為解決「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現實問題,近年來,曲靖市以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為抓手,啟動了大規模的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引導貧困群眾「挪窮窩、換窮業、斷窮根」,為做好曲靖市決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篇大文章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 搬出窮山窩 走向新生活——新化縣紮實開展易地扶貧搬遷綜述
    在易地幫扶安置工作中,新化實施易地扶貧搬遷9096戶34436人,搬遷人口和工程建設量居全省之最。當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時,實施搬遷是最好的脫貧之策。「十三五」期間,新化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要求,因地制宜、統籌規劃、科學布局、創新機制,強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 雲南昭通:易地搬遷斬斷窮根 進城入鎮一步跨越!
    雲南昭通:易地搬遷斬斷窮根 進城入鎮一步跨越!論壇上,有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的6個省市自治區有關負責同志和部分搬遷群眾代表作主旨演講,分別介紹了地方經驗做法和探索實踐,以及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給搬遷家庭帶來的巨大變化。現將全國易地扶貧搬遷論壇主旨演講中相關內容予以摘登。
  • 雲南瀾滄:易地搬遷拔窮根 安居樂業奔小康
    如何破解「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難題,瀾滄縣緊緊抓住易地扶貧搬遷這一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目標,創新建設思路,全面實施「交鑰匙工程」,打造了以勐朗鎮佛房社區中心集鎮安置點為代表的城鎮化安置新模式,為山區貧困問題探索出了新路徑。
  • 不再擔心風雨颳倒房子了——廣西都安易地扶貧搬遷戶的新生活
    新華社南寧10月24日電 題:不再擔心風雨颳倒房子了——廣西都安易地扶貧搬遷戶的新生活  新華社記者陸波岸  瑤族漢子廖振毅和母親坐在新住房的門前,看人來人往,母子倆有說有笑的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