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可謂識人用人的鼻祖,其識人本領、境界不亞於鬼谷子。
面對人人厭惡的小人,莊子提出了5個辦法,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也正應了「遠近高低各不同」這句話。
01先把他灌醉
讓對方喝醉酒,然後觀察他的行為儀態。莊子這招太絕了。
《鬼谷子》上說「夫情變於內者,形見於外」。一個人內在感情有所變化的時候,會在情貌上有所表現,如歌哭、舞蹈、或怒或笑等等。而莊子以酒醉將人對自身有意無意地偽飾儘量解除,還原其本真狀態,藉以觀察他平時不能顯現的真實情志,從而對他的為人、儀表等做出接近本質的判斷。這種考察方式可見莊子對人性體察之微。
02再誘之以利
「仁」在此處是廉潔的意思。對待錢財的態度能反映一個人真實品行。莊子提出「委之以財而觀其仁」,即是讓他面對金錢的誘惑。小人面對金錢,一般都會抑制不住內心對金錢的渴望,其言行舉止必然會有所不同。也可以引申開來,通過利益來考驗對方,如果是小人,在金錢和利益面前,他的真面目很快就會暴露出來。
03告之以危而觀其節
莊子的「告之以危」,即是故意將對方置身於相對危險的境地,以觀察其是否能處變不驚、持守節操。
尤其在當代社會,如何處理突發事件、應對危機,不僅是能力的考驗,更是節操的考驗,。面臨危機,是臨陣脫逃,還是衝鋒在前?德行之高下立現。戊戌變法失敗後,譚嗣同慷慨赴死,留下了「各國變法,無不因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這樣的鐵血名言。
這裡,「節」完全是一種置生死於度外、甘願為理想而獻出生命的高貴情操了。用危局來考驗對方,這是莊子智慧的過人之處。
04煩使之而觀其能。
人是複雜的,又是獨特的,能力總會有所偏長。
莊子的「煩使之而觀其能」,就是給對方安排很多有挑戰性的工作,看他能否遊刃有餘,藉以觀察其工作能力。
諸葛亮選定的接班人費禕就是一位能人。當時蜀國正值徵戰多事之秋,公務繁雜瑣碎。費禕擔任尚書令,見識過人,且有過目不忘之能。他常在早晨和傍晚處理公事,聽取大家意見,中間接待賓客,宴飲娛樂,使人人盡興而公事井井有條。除了天生異稟,這也是個人修養的結果。佛家有言「定能生慧」。不能「定」,就不可能處理好繁雜的工作,更不能做出高質量的決策。而能不能「定」,主要還是靠個人的後天修養。
05急與之期而觀其信
「信」者「誠」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價值觀。
儒家提出「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莊子認為,「信」是非常重要的德行。「急與之期而觀其信」,意即倉促與對方約定時間,來觀察他的守信程度。古代交通不發達,因此「急與之期」,再看他能不能按時赴約,是檢測個人信用的一種方法。現代社會是契約社會,「誠信」是人與人之間建立合作關係的基石,小人往往言而無信,通過這種方法就能甄別出做人的底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