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將花費巨資拆除「赫魯雪夫樓」(圖)

2020-12-15 搜狐網

索菲亞·什科利尼克一家和他們居住的房子

1966年,剛蓋好的「赫魯雪夫樓」

  在中國的很多城市,能看到這樣的5~7層老公寓樓:外表簡陋樸實,像是一個個的盒子堆砌而成的長方形建築物。每套公寓的面積都不大,但具備完善的生活設施。

  很多人並不了解,這種樓並非中國特色,而是發源於蘇聯,在赫魯雪夫執政時期大量興建,因此被命名為「赫魯雪夫樓」。

  在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這些見證了蘇聯和俄羅斯風雨飄搖時期的「赫魯雪夫樓」,或將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今年2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式下令,要求莫斯科市長謝爾蓋·索比亞寧拆除莫斯科所有的「赫魯雪夫樓」。隨後,莫斯科市政府宣布了一項大規模的城市建設項目——拆遷8000棟老舊的五層赫魯雪夫樓。這項工程或將成為莫斯科歷史上最昂貴的建設項目。

  莫斯科市政府計劃在20年時間裡完成拆遷項目,整個項目涉及8000棟居民樓,佔莫斯科住房總數的10%。為了順利實施整個計劃,不僅要新建多個住宅小區,還要建設綠地公園,交通和市政建設等。整個項目預計需要花費3萬億盧布~3.5萬億盧布(約合3672億人民幣~4284億人民幣)。

  莫斯科市政府如此斥巨資的「大製作」是為什麼?項目能否順利進行?紅星新聞對此展開調查。

  「廉價社會性住宅」

  修建快,解決很多人的住房問題

  紅星新聞調查發現,「赫魯雪夫樓」是一種蘇聯時期的「廉價社會性住宅」,當時為了加快安置公房住戶,赫魯雪夫修建了大批五層住宅樓。

  房屋採用水泥預製板搭建而成,預製板通過工廠裡流水線大批量生產,修建房屋時只需要用吊車或者直升機,像搭積木一樣把房子搭建起來,最後再接上管子、通上電就可以了,這種公寓樓的建築周期只需要一周時間。

  上世紀六十年代,「赫魯雪夫樓」在較短時間內改善了蘇聯人民最迫切的住房問題,圓了數千萬人的住房夢。

  現狀令人擔憂

  破舊不堪 安全存在隱患

  但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這一承載著無數歷史記憶的建築已經顯得越來越陳舊,甚至破敗不堪。安全隱患問題也引起了政府的擔憂。

  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曾表示這些五層居民樓翻修難度很大,因為所有的水管和供暖管道都在牆壁裡。他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即使我們對這些居民樓進行翻修,在十年後,它們也毫無疑問會變成危樓。」

  現在,莫斯科已著手第一批居民的搬遷工作。計劃拆遷1722棟「第一代」赫魯雪夫樓,這一批樓房都屬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修建的預製板結構房,總面積達630萬平方米。

  「赫魯雪夫樓」的前世今生

  目的

  是一種蘇聯時期的「廉價社會性住宅」

  當時為了加快安置公房住戶,赫魯雪夫修建了大批五層住宅樓

  建造

  這種公寓樓的建築周期只需要一周時間,房屋用水泥預製板搭建而成;修建時用吊車或直升機,像搭積木一樣把房子搭起來,再接上管子、通上電即可

  外貌

  每套公寓的面積都不大,但是具備完善的生活設施。一般是5~7層老公寓樓:像是一個個的盒子堆砌而成的長方形建築物

  現狀

  這一承載著無數歷史記憶的建築已經顯得越來越陳舊,甚至破敗不堪。

  近年來「赫魯雪夫樓」天然氣管道洩漏等意外頻發,居民的住房安全沒有保證

  拆除

  莫斯科市政府計劃在20年時間裡完成拆遷8000棟老舊的五層赫魯雪夫樓,預計花費3~3.5萬億盧布。拆遷總面積達1500萬平方米,160萬居民將進行搬遷

  看法

  「這是赫魯雪夫建造的第一座房子,現在他們拆除這些房子,對於他們來說金錢總是最重要的」

  大部分居住在「赫魯雪夫樓」中的居民都對政府的計劃感到欣喜,稱他們早已不想居住在老舊的房子中

  對於拆除,各方觀點不同

  反對者

  這些房子很好 牆壁也很厚實

  儘管莫斯科市長謝爾蓋·索比亞寧承諾,所有搬遷居民的新建住房面積會有所增加,但有一些居民仍不願離開住了一輩子的房子。

  葉甫蓋尼·魯達科夫便是其中一員,他所居住的正是「第一代」赫魯雪夫樓。他住在位于格裡莫大街16號的一套兩室公寓。這是一座建於1957年的四層公寓樓,一共有64套房子。

  現在格裡莫大街16號與另外7900棟「赫魯雪夫樓」一同出現在莫斯科史上最大的城市搬遷計劃項目的名單中。

  對魯達科夫來說,這不過是又一個將利益置於歷史遺產之上的例子。站在自己居住的樓房前,魯達科夫難過地說:「這是赫魯雪夫建造的第一座房子,現在他們拆除這些房子,對於他們來說金錢總是最重要的。」對於普京為什麼下令拆掉這些房子,他表示不解:「這些房子很好,牆壁也很厚實。」

  很多居民也同魯達科夫一樣表示,他們擔心政府會修建高樓大廈而不是舒適的住宅,並將大家安置到遠離現在居住的區域。

  贊成者

  房子太老舊 想早點搬家

  這種五層住宅樓的設計壽命—般不超過25年,但因為各種原因,很多房子已經使用了近60年,大多已不符合目前的建築安全標準。

  退休的牙醫索菲亞·什科利尼克和丈夫費利克斯·什科利尼克生活在一棟1962年建造的「赫魯雪夫樓」中,他們的女兒就住在離他們不遠的地方。最近他們的房子剛換了水管,本可以再住上一段時間。但是丈夫費利克斯抱怨說,房子的排汙系統沒有更換,過去十年排汙管道曾壞了兩次。

  「我們隨時都在警惕中,以防另一個地方又爆裂,因為這些公共設施實在太老舊了。」費利克斯說道,他最近曾鑽開混凝土牆板,發現管道正在出現裂紋。

  雖然部分居民對搬遷仍有抱怨和擔心,但大部分居住在「赫魯雪夫樓」中的居民都對政府的計劃感到欣喜,稱他們早已不想居住在老舊的房子中,現在終於能搬進現代化的舒適住宅裡了。

  這些承載了工業建設時期記憶的歷史「見證者」,終將會隨著城市化的發展慢慢消亡。

  分析認為

  拆除是被利益所驅動

  有分析認為,拆除項目其實是被政治和利益所驅動。

  反對派活動家、前議員德米特裡·古德科夫注意到,法律不僅允許政府拆除這些預製板房,還允許拆除附近「類似」的建築物。

  當被問及附近的建築物將面臨怎樣的命運時,法案撰寫者、現議員米哈伊爾·格加廖夫近日告訴媒體,項目區域範圍內的建築物都將整體拆遷。

  新聞連結

  更多蘇聯式的建築

  1、史達林式建築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史達林的提議下,蘇聯決定修建八座類似於蘇維埃宮的摩天大樓,以紀念莫斯科建市800周年。最終,有七座高大巍峨的摩天大樓在莫斯科拔地而起,它們被稱為史達林式建築最具代表的「莫斯科七姐妹」。

  2、「勃列日涅夫大樓」

  史達林式建築後,「赫魯雪夫樓」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如果說「赫魯雪夫樓」初步解決了當時的城市人口的居住問題,那麼,「勃列日涅夫樓」就滿足了當時人們對於更好生活的追求。

  目前,「勃列日涅夫樓」依然是俄羅斯城市中最常見的民居樓。它最大的特點就是「高大」,一般都超過9層,有的甚至高達16、17層。「勃列日涅夫樓」安裝有電梯、中央暖氣和集體冷熱水供應,公寓的面積也較大,比「赫魯雪夫樓」更為舒適、寬敞。

  3、俄羅斯的「經濟適用房」

  在莫斯科一套兩居室公寓的均價為55萬美元,對年收入不足1.5萬美元的多數俄羅斯人來說無疑是天價。

  為了讓俄羅斯人能住得起房,俄羅斯政府開始推出「經濟適用房」計劃,該項目計劃到2017年,建成2500萬平方米的經濟適用房。這些經濟適用房將以不高於市場價格的60%~65%售價賣出,即使這樣,房價也不會低於12萬盧布/平方米(約14692元/平方米)。紅星新聞實習記者 徐緩

news.sohu.com false 綜合 http://e.chengdu.cn/html/2017-04/18/content_592821.htm report 4411 索菲亞·什科利尼克一家和他們居住的房子1966年,剛蓋好的「赫魯雪夫樓」在中國的很多城市,能看到這樣的5~7層老公寓樓:外表簡陋樸實,像是一個個的盒子堆砌而成的

相關焦點

  • 莫斯科耗巨資拆遷老樓引爭議總統普京要求堅決杜絕強拆行為
    【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樂靜文柳玉鵬】俄羅斯首都最近因為老樓拆遷計劃掀起了波瀾。莫斯科市政府日前公布了「赫魯雪夫樓」拆遷計劃,不料引起不少莫斯科居民的怨氣。反對者認為,拆遷計劃侵犯了公民基本權利;而未被列入拆遷計劃的人也表示不滿。為確保公民權利不受侵害,總統普京已要求堅決杜絕強拆行為。
  • 「赫魯雪夫不該成為罪人」 對話赫魯雪夫外孫女(圖)
    圖:妮娜與納博科夫銅像的合影。在她看來,納博科夫是俄羅斯轉型時期的代表,和她的外祖父一樣,為這個思想被禁錮的國家開創了一個新時代。1935年,赫魯雪夫已成為莫斯科州委第一書記兼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莫斯科州和莫斯科市的黨組織都在他的絕對控制之下。  1952年蘇共十九大被選為中央主席團委員兼中央書記。1953年3月5日史達林逝世,同年9月赫魯雪夫被選為蘇共中央第一書記。1956年2月25日,在蘇聯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的最後一天,赫魯雪夫在會上做了《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
  • 世界最大爛尾樓,耗費百年時間修建拆除又重建,復建後卻不如從前
    今天我們來談世界上最大的「爛尾樓」, 莫斯科的基督救世主教會經歷了一百多年的建設、拆除和重建, 重建的教會外觀和原來一樣,但內部差很多。基督救世主教會位於俄羅斯莫斯科,莫斯科也是俄羅斯最大的教會,是世界上最大的東正教教會,這個教會的命運被鎖定了, 拿破崙戰爭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於1812年底下令建設教會,紀念在戰爭中犧牲的俄羅斯人。
  • 赫魯雪夫時代的莫斯科街頭,蘇聯最強盛時期首都人民的生活
    1、這是一組美國攝影師拍攝的老照片,集中反映了上世紀五十年代赫魯雪夫統治時期的蘇聯莫斯科人民的生活情景。圖集整理:普希金皇村2、從這組老照片可以看出,當時人們的生活得到極大的改善,商業較為繁榮。3,老照片,美國人鏡頭裡赫魯雪夫時代蘇聯人的生活,商業繁榮,人民生活得到極大改善。4,老照片,美國人鏡頭裡赫魯雪夫時代蘇聯人的生活,商業繁榮,人民生活得到極大改善。5,老照片,美國人鏡頭裡赫魯雪夫時代蘇聯人的生活,商業繁榮,人民生活得到極大改善。6,老照片,美國人鏡頭裡赫魯雪夫時代蘇聯人的生活,商業繁榮,人民生活得到極大改善。
  • 鄧小平舌戰赫魯雪夫:讓其張口結舌
    1963年鄧小平前往莫斯科同蘇聯共產黨代表團談判20世紀50年代中期,中蘇由於各自戰略需求及鬥爭策略的不同,雙方按各自的理解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加以解釋並進行論戰,到1960年代,中蘇兩黨之間的分歧進一步激化
  • 克裡姆林宮內幕揭秘:赫魯雪夫是怎麼被搞下臺的?
    正在黑海之濱度假的赫魯雪夫通過無線電與太空人弗.米.科馬羅夫通話,祝賀他們飛行成功,告訴他們,莫斯科正在為他們的返航準備一個極其盛大的歡迎場面。赫魯雪夫高聲喊道:「再見吧,同志們,我們在地球上等著你們,再見!」
  • 「修正主義者」赫魯雪夫首訪中國援助最慷慨
    就連赫魯雪夫自己也承認,「在史達林死後的頭幾年裡,毛澤東對我們是友好和尊重的。」事實正是如此,毛澤東起初對赫魯雪夫頗有好感。他誇獎說,赫魯雪夫這個人「不死板」。1954年國慶五周年的時候,赫魯雪夫到中國訪問,那次接觸感到此人比較靈活。
  • 石家莊建華百貨舊樓拆除 將在原址新建
    圖為正在拆除中的老建華百貨大樓。 人民網石家莊8月8日電 (林福盛)說起建華百貨,在石家莊可謂家喻戶曉。它曾與人民商場、解放路百貨商場一樣,是石家莊地標性建築。 圖為老建華百貨大樓正在拆除中。 圖為現在建華百貨周轉樓外景圖。 據了解,建華百貨大樓已於2018年9月28日搬遷到東側周轉樓營業。搬入周轉樓後,購物設施現代便捷,市場定位工薪大眾。
  • 站在赫魯雪夫和葉爾欽的墓碑前,我家老爺子的態度差別很大
    但是,俄羅斯除外,莫斯科除外。在莫斯科,我對老爺子說:今天帶你去參觀一座公墓。老爺子倒沒什麼迷信或忌諱,但還是有點牴觸:好不容易出國來俄羅斯一趟,我幹嘛要去看一座公墓?我就逗他:不去可別後悔啊!原創照片:莫斯科紅場,朱可夫元帥雕塑我想帶老爺子去看莫斯科的
  • 2018年莫斯科紅場閱兵現場將迎來一位特殊的客人,美國親密盟國
    2018年5月9日莫斯科慶祝衛國戰爭勝利日而舉行紅場閱兵在即,值得注意的是參加此次紅場閱兵重量級嘉賓有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值得期待的新武器有將首次飛越紅場蘇57第五代隱形戰鬥機、新軍車BMPT終結者,值得傾聽的是普京在其第15次紅場閱兵現場總統演講上會說什麼,值得思考的是2018
  • 歐洲3大公墓之一,埋葬有赫魯雪夫、普希金、等數萬位精英人物!
    這裡有著名文學家普希金,作家果戈理、契訶夫、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作曲家德米特裡·德米特裡耶維奇·蕭士塔高維奇,戲劇理論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舞蹈家烏蘭諾娃,播音員尤利·鮑裡索維奇·列維坦,飛機設計師安德烈·圖波列夫、瓦維洛夫,政治家赫魯雪夫,米高揚、波德戈爾內、葉爾欽等等。
  • 鮑爾斯事件:美國U-2偵察機被擊落,赫魯雪夫乘機狠狠戲弄美國
    在一片友好和睦的氛圍中赫魯雪夫的美國之行落下了帷幕,在離開之前赫魯雪夫還盛情邀請艾森豪訪問蘇聯。 U-2從興都庫什山脈飛入蘇聯境內進行偵察,任務結束後將在挪威北部的博德機場降落,整個偵察過程歷時9個小時,航程6100公裡。
  • 冷戰時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如同與克裡姆林宮相連的八層樓高麥克風
    就在赫魯雪夫表明蘇聯無意從事間諜活動之後不到3個月,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了蘇聯間諜納爾遜·德拉蒙德。他是在駐留倫敦期間被網羅的一個美國海軍文書軍士,在將近5年時間裡,一直向俄國人提供海軍的秘密。為了更改被他盜竊的計劃、操典、兵器教範等,美國需要花費2億美元。
  • 漫話莫斯科地鐵,每一個地鐵站都是俄羅斯的時代印記
    需要指出的是,其拱頂的馬賽克畫,是由當時尚被納粹圍困的列寧格勒的藝術家們繪製,克服了重重艱難困阻後,才將這些畫送到了莫斯科。20世紀50年代的莫斯科地鐵二戰結束後,蘇聯成為了世界強國,其民族自豪感達到了頂峰。
  • 騰訊花費巨資買島,將要建造科技島,網友:企鵝島將出現
    騰訊花費巨資買島,將要建造科技島,網友:企鵝島將出現 2019-12-22 11:05:47來源:鹿財經綜合編輯:鹿鳴君 掃一掃 關注鹿財經網微信公眾號   原標題:騰訊花費巨資買島,將要建造科技島
  • 日本在中國建了一座塔,曾多次要求我國拆除,還提出一個交換條件
    日本在中國建了一座塔,曾多次要求我國拆除,還提出一個交換條件日本於1931年發動了侵華戰爭,他們受帝國主義思想的幹擾,想要強行霸佔我國的領土。當時日本不僅對我國挑起了戰爭,還對沙俄以及美國都發動了戰爭。
  • 旅遊:美麗的莫斯科
    已經飛臨莫斯科上空了,從舷窗往下看,仍然是一片綠色的模糊。模糊,正是許多人對這個北方大國在認識上的感受。這幾年間,東渡、西行,不乏其人。東洋「掠影」,西歐「見聞」,北美「遊記」,常能見到。唯獨這北方的大片土地,似乎還是輕霧繚繞,薄紗遮掩。飛機在迅速下降。映入我眼帘的,有一座座紅白黃相間的小屋,鑲嵌在綠樹叢中。這是莫斯科郊外的別墅區。
  • 出發啦,莫斯科遊船路線
    高爾基公園是莫斯科最受歡迎的公園之一。始建於1928年,佔地100多公頃。這裡各項娛樂設施齊全,設有專門的兒童娛樂區,也是許多跑步、騎行愛好者的最佳運動場所。彼得大帝紀念雕像,建立於90年代中期,為了慶祝俄國海軍300周年而建。
  • 「謎中之謎」——神秘的莫斯科地下世界
    2002年,車臣叛亂分子在莫斯科一個中心劇院劫持了800多名人質,又是「莫斯科掘地者」通過他們發現的地下秘密通道將警察帶入劇院。她將這些書秘密運回莫斯科,讓建築師亞里斯多德·菲奧拉萬蒂為這些書冊建立了一座密室,這就是克裡姆林宮的地下藏書室。伊萬大帝之孫伊萬雷帝1533年繼承王位後,將藏書佔為己有。他對這些藏書視若珍寶,雖然找人將書中文字譯成俄語,卻不允許譯者見到書的全貌,並且從不透露藏書的位置。
  • 赫魯雪夫下臺後,最後是怎麼死的?答案你可能想像不到!
    在蘇聯70年的歷史上,赫魯雪夫是第一個在位期間就被弄下臺的領導人。下臺7年後,赫魯雪夫溘然長逝。從身居高位到驟然跌落谷底,如此巨大的落差。對於一個政治人物來說無疑的致命的打擊。那麼於赫魯雪夫而言,下臺以後他又是怎麼生活的呢?